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儿好还是儿媳好?”亲妈和婆婆的回答,扯下无数家庭的遮羞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女儿好还是儿媳好?”亲妈和婆婆的回答,扯下无数家庭的遮羞布

2020-11-25 22:15:10 作者:摆渡人 来源:摆渡人 阅读:载入中…

“女儿好还是儿媳好?”亲妈和婆婆的回答,扯下无数家庭的遮羞布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1-

  抖音看到一段小视频。

  一个女人把亲妈婆婆都接到身边照顾,来了一场面对面采访。

  她先问亲妈:“是你女儿好还是你媳妇好啊?”

  亲妈一脸嫌弃:“我媳妇好。”

  “为啥你媳妇好啊?”

  然后亲妈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说,等我百年之后,是我媳妇埋我,媳妇是自己屋里的人,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我不对媳妇好对谁好?

  女人又去问坐在一旁的婆婆:“是媳妇好还是女儿好?”

  婆婆也毫不犹豫:“媳妇好。女儿跟别人是一家人,媳妇是我跟前的人。”

  女人听了哈哈大笑,连夸婆婆不糊涂。

  网友更不糊涂。

  评论区很快有人指出,两个老奶奶都说了谎话。

  亲妈故意说儿媳好,是说给亲家听,暗示她要多疼儿媳,把儿媳当自己人,不要偏袒女儿。

  婆婆故意说儿媳好,一来也是说给亲家听,哄亲家开心。

  二来更是说给儿媳听,希望能拉进和儿媳的关系,得到她更贴心的照顾。

  所以两个老太太异口同声,说儿媳好,女儿是外人。

  私底下却都在心疼自己的女儿。

  -2-

  90年代有部老片子,里面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婆婆意外发现,家里的青花坛子竟然是古董。专门找了人来看,被告知可以卖五十万到八十万。

  在当时,这可是天文数字。

  婆婆把儿子家宝、女儿家珠和儿媳小娇召集到一块儿,商量怎么划分这笔意外之财。

  她是一家之主,自然先开口:“我决定啊,把这只青花坛子卖了,卖了的钱一半给家宝,还有一半是我和家珠的。”

  婆婆解释,儿子家宝结过一次婚,有个孩子,现在又再婚,迟早还会添一个孩子,不容易,所以要照顾。

  大龄单身的家珠,听完这番话一下愣住了。

  家宝连连表示:“就按妈的意思办。”

  家珠当场翻脸,认为不公平。

  关起门来,家宝跟小娇聊天,说,他了解妈的意思,表面上是偏袒儿子,单独分给他一半。

  实际上,妈根本没打算花一分钱,另一半最后都会归了家珠。

  之所以故意假装偏袒儿子,不过是为了让儿媳听了心里舒服。

  可惜,家珠没听懂母亲的用心良苦。

  一个母亲一旦当了婆婆,处境会变得格外尴尬。

  明明心里最挂念的是女儿,却也碍于儿媳的看法,不敢表现得太明显。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离间了多少母女亲情。

  -3-

  在传统的婚姻模式里,尽管婆婆要看儿媳的脸色,不敢过分疼爱女儿。

  但儿媳也没占到半点便宜。

  一个女儿回娘家,母亲让她坐在院子里喝茶,像客人一样招待。

  儿媳在客厅进进出出。

  儿媳每出来一次,婆婆都要大声称赞,顺带训斥女儿:“学学你嫂子,干活多利索,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

  或者:“你看你嫂子多能干,这么快就炒了俩菜,换作是你,得忙半天。”

  儿媳听了干劲十足,洗菜、做饭不在话下。

  女儿不高兴地撅起了嘴。

  婆婆扭头一看,儿媳这会儿不在,赶紧哄:“傻丫头,我不是指望她多干点活吗?”

  可惜,儿媳没听到。

  如果说,老人面对儿子和女儿,很难一碗水端平。

  那么,面对儿媳和女儿,更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儿子是手心的肉,女儿是手背的手,儿媳是手指头上的肉。

  疼也是疼的,但更指望她多干点活,也指望她养老。

  从儿媳在婚礼上喊婆婆一声“妈”开始,婆媳就是一场被刻意安排的亲情。

  要求婆婆把儿媳当亲女儿,是一种苛刻。

  误以为婆婆能把儿媳当亲女儿,则是一种天真。

  -4-

  有人说,传统的嫁娶式婚姻,是“易女而用”。

  仅比“易子而食”,看起来文明一些。

  易女而用的意思是,自家有女儿,能传宗接代,却要把女儿嫁出去,给别家传宗接代。

  然后把别人家的女儿娶进门。

  每当想到这点,我就特别羡慕摩梭人的生活。

  在摩梭族,人们有悠久的“走婚”历史,成年女儿不必嫁出去,成年儿子也自由在外面谈恋爱。

  女儿怀孕生下孩子,仍由自己原生家庭共同抚养。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骨肉至亲,绝不需要亲子鉴定。

  儿子继续住在家里,充当舅舅的角色,同时经常出去约会,探望自己的妻子儿女。

  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一个母亲,需要违心地说:“儿媳比女儿好。”

  也没有一个儿媳,需要远离亲生母亲,为婆婆当牛做马,成为谁的附属品。

  连男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当然,更大范围内实行“走婚”,是不现实的。

  所以有更多人,选择了“不嫁不娶”的婚姻模式。

  小两口单独成家立业,不融入任何一方的原生家庭,只在逢年过节时走动。

  婆媳之间相互不指望,一切随缘,也就少了许多摩擦。

  面对“女儿好还是儿媳好?”的问题,婆婆们也终于可以心胸坦荡地回答:“当然是女儿好,那可是我亲生的。”

  -End-

  防走散防迷路,来摆摆的异想世界

  长按识别关注

  亲爱的

  在兵荒马乱的朋友圈

  谢谢你不是为我而来,却能为我而留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愿陪你数尽人生波澜。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给摆摆 一个爱的抱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