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孽子》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5,页数:351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孽子》精选点评:
●白先勇对那群堕落不羁的少年的描写真的特别棒!有些地方我也很触动。可是剧情平淡让我没能够读完最后几十页……
●白先生的描写很细致。
●文字洗练、流丽
●细腻的同性爱~
●淡。可写的是边缘人
●图书馆只有这本古早破旧的版本了~可是文字华丽~最后几页竟然HLL的把我弄哭了~
●不被城市注视的小角色的相互取暖。
●注定是漂泊在风里的无脚鸟。 五元一本从旧书市场淘来的。
●越来越爱台湾文学了。
●直到傅老爷子出现前其实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叫做孽子,不过结果阿青最后也没回家去。同路人,青春鸟,又get到了很多黑话。
《孽子》读后感(一):人生就是人生,没有别样
初读的时候刚离开家门走进校门,惊异中发现这样的世界其实也在阳光下……
于是,一种别样的撞击在叩响。我们要学会包容,懂得包容自己以外的,不仅仅是信仰、文化、习性……就是你身边的人,最仰慕或最爱的人,都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理解人性,尊重人生的权利。
《孽子》读后感(二):那一群迷路的孩子。
在我们的王国,只有黑夜,没有白天。
开篇便已经让我揪心了起来。
阿青、吴敏、小玉、老鼠,这群身世凄惨不知所向的孩子。淫乱,渴望着爱情。不务正业,渴望着梦想。
他们只是在经历着和我不一样的青春。
残缺的家庭,混乱的国度,在本该最最美好的年华里伤痕累累。
《孽子》读后感(三):对于我,它是青春的一种纪念
这本老书,我是在大二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看的,初衷是因为看过了同名电视剧,借来的时候它已经没有封面了,残破发黄的页面似乎在述说着年代的久远,大概看了一下出版的日期就是88年人民文学出版的了,封面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那是总是对这些怪怪的主题感兴趣,看完才知道同性恋只是个幌子,真正写的是两代人在那种复杂背景中的思想鸿沟。每一代人似乎总是有一些鲜明的烙印,特定的语言 ,特定的玩乐,特定的价值观念。而书中他们一起在公园里的那个暑假也可以说是一种对青春的纪念,对这种与青春有关的书籍,电影,向来是我的最爱 。。。同时看完这本书我也有点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台湾会有一些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了。
《孽子》读后感(四):安乐乡
读书笔记184:孽子
对于白先勇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白崇禧的儿子,台湾的文化人,前些年对于昆曲保护做了很多工作,颇有以前公子哥的派头。今天把这本书读完,开始重新认识了他。
88年能在国内出版,还是让我很惊讶了,一群在公园卖身的小男孩儿,各有各的故事,主角有四个,我阿青,中日混血儿小玉,喜欢偷东西的老鼠,为了张先生自杀的吴敏。有他们四个又牵扯出一大推人物来。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年少时候也是风流倜傥的电影明星,现在老了,喜欢跟小男孩在一起。因为儿子是同性恋情绪失控,完成独生子自杀的傅老,后半辈子一直在赎罪,帮助那些孤儿们。其他还有各种感情生活出现问题的老男人们,晚上他们通过在男孩身上发泄找回平衡。
第一部分是个楔子,后半部分,他们来夜宵店,各自走向正常的生活而奋斗着,小玉一直想去日本找他的父亲,最后如愿以偿,在日本的餐厅做事,虽然找到父亲的希望依然渺茫,我和小吴也做上了正行,只有老鼠偷东西被抓。
一个优秀的作家,情节固然可以猎奇,笔下的文字可不是冰冷的。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九把刀的偷窥那本书,都是反映人类的阴暗面,但在最后的收尾上,两部书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