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来》经典观后感有感
《我是未来》是一部由张绍刚 / 张大大 / 寇乃馨执导,科幻 / 真人秀 / 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未来》精选点评:
●喜欢看这种科技类的栏目,每一期都能够让人惊喜 给了5分的评价,建议现在创业的年轻人们多看看,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都在里边了 第三期的印奇如果我没有记错是旷视科技的吧,很厉害,大学生创业的楷模,这比复制各种颜色的单车模式牛逼多了
●有生之年看到这种综艺节目在中国出现,吊炸天.1)无人机和未来交通房车电动ai驾驶.2)机器人3)ai识别语言和识脸。4)柔性材料,随身健康监控,脑机接口.5)基因科学6)仿生鸟11飞行汽车10.量子计算机,meta眼镜,ai=节省时间.9.机器人8.全息眼睛73d打印器官
●张绍刚老师赞赞的
●至少比最强大脑有意义!魔方玩的再好又能怎样?算数再快能超电脑?…当奇闻逸事看也就罢了,关键把这些离我很远的事描述得墨迹冗长,简单的结果宣布得让人想砸电视…好吧,跑题了…看与我息息相关的未来,听听推动社会发展的能量,想起儿时想当科学家的口号,现在看来只是遥远但并不幼稚!
●支持杨老大的节目
●好想和菲兹做朋友比心
●非常好的科普节目,看着想起了杨凯,还有就是被我妈嫌弃我的专业没用。
●酒店随手看到的,科技感好酷!这期有杨振宁老先生,感动。
●感谢那些走在世界最前面,带领我们人类走到更远的地方的科学家们。这些人是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是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让我这样的人心安理得的懒惰并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韩博士带来的机械手环节,泪点
●涨姿势。
《我是未来》观后感(一):科学很好,科学家很好,其他很烂
诚然有许多不足,但是还是很受震撼,平时很少接触这些科技,不知道原来已经先进到这样地步了,很厉害。最喜欢的反倒是最后的演讲环节,看嘉宾说他们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经历,没有狗血和鸡汤,就会认真的觉得,啊这真的是一群在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奋斗的人们,向科学家和所有科研人致敬!
但是比较反感节目硬要做成“网红”、“爆款”的风格,作妖把自己作死了!强行融合科技和娱乐真的很尴尬,宁可做一股清流,套路少一点、噱头少一点,认真做内容可以吗。
为认真的科学家们,和展现的科学内容打call推荐。综上,希望要做科技就做极致一点,做好一点,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是未来》观后感(二):泛科技类综艺连击黄金档,且看暑期荧屏“架构”未来
文|一惊(珞思影视研究组)
以开阔的时空格局写下《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两本著作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写给16岁孩子的建议中说道:“不要太相信大人。在过去大人们很了解世界,那时世界变化很慢,但21世纪的大人对于世界的理解都过时了。”
《我是未来》观后感(三):真没想到,湖南卫视玩科技综艺也能6到飞起
提起湖南卫视,自然离不开娱乐、偶像剧两大元素。想想看,《快乐大本营》已20年,仍旧不老,期期收视领先。在内地电视荧屏上,这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是借着这两大专为年轻观众度身定制的青春元素,湖南卫视才能在众卫视中一骑绝尘。不仅收视领跑,节目的创新、开发,也屡见新招,总那么朝气蓬勃。近日,湖南卫视又将焦点聚集在了科技上,即将推出一档全球原创的科技展示、普及型综艺——《我是未来》。
当科技、我是未来,湖南卫视...这几个关键词融合在一起时,我起初是有一丢丢的抵触甚至怀疑的。毕竟,这是一个靠娱乐、偶像剧打天下的卫视。如今却聚焦科技领域,会不会是噱头或另有目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学术大礼堂——《我是未来》首播全球发布会现场。
先说说当天现场感受。礼堂前铺着红地毯,场面十分隆重,没有“守卫森严”的保安,没有花哨的仪式,科学家、嘉宾们走上红毯气场十足,满满的学术气息让红毯自带光芒。简约不失质感,是《我是未来》留下的第一印象。突然感觉这节目会比较靠谱,至少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与科技的本质一脉相承。
会堂里科学家、业内专家济济一堂,观众满坑满谷,青少学生比比皆是,个个朝气蓬勃,一双双求知欲深浓的眼睛里,浸注着对《我是未来》的渴望,闪烁着对科技的兴趣。惊喜的是,附近一些家长看到海报后,也带着孩子纷纷来到现场。科技从娃娃抓起,科技无门槛,孩子们的到来,让会堂更显活力与生机。
在《我是未来》真正揭开神秘面纱前,有一场酷炫无比的“无人机花式表演”。当八架智能无人机依次在空中排列开来,渐次做出各种高难度花样表演时,全场掌声雷动,都被科技的力量深深震撼。
《我是未来》大约30分钟的片花,我和大多数观众一样,不断发出“啊!哦!太牛了!”等赞叹、惊叹声。其中也不乏开怀大笑,捧腹欢愉。全场观众聚精会神,没有一个人玩手机,可以说节目全程无尿点。用生动、活泼、易受的电视语言,开展大众科学传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增强民族科技自信心,《我是未来》做到了。
名嘴大咖张绍刚对节目的掌控,方方面面都把握的很不错。尤其是与体验嘉宾张大大互怼、互斗,更为节目制造了诸多笑点。《我是未来》有着综艺的趣味,却在科技上为观众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既然是科技综艺,《我是未来》自然要紧扣“科技”二字。率先登场的是曾荣获两次有“科技界奥斯卡”之称的IEEE大奖、素有“无人机教父”美誉的拉菲罗·安德烈。他带来的全球最先进无人机表演秀,现场效果极其震撼。表演还没结束,邻座小朋友就不停问她妈妈“他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做到的?”......其后的每一个科技大咖所带来的项目,也都技惊四座,爆眼球,烧脑洞。科技竟然可以这样玩?科学(家)竟然离大众生活这么近?走出会堂时,几个大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慨叹。
《我是未来》最令人期待的科技大咖,莫过于95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和他的学生张首晟。据了解,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将携带其最新发现的“天使粒子”站上《我是未来》的舞台,首次讲述发现“天使粒子”的前后。这表明,科技并不是噱头,节目组是实打实的把科技放在核心的位置,不然也不会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的收视群体以青少年为主,引领青少年关注科学,这也是节目的初衷之一。不作、不装、不端,拒高深;简单、通俗、易懂,又有趣。《我是未来》的节目形式也很接地气。将复杂的科技原理通俗化,将高深的演示过程简易化,让科学技术真真正正走进大众,涌进生活。《我是未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的用心良苦,实属难得。
《我是未来》中,杨振宁有这样一段话:我95岁了,还想活到100岁,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的确,科技不仅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更在影响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是未来》,为你而来。谁拥有科技,谁就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是未来》观后感(四):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芒果再扛创新大旗
近年来,科学与电视艺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在进行激烈的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电视艺术科学化、科学电视艺术化成为当代一种发展趋势。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湖南卫视再次扛起创新的大旗,首次尝试全新科技节目—《我是未来》,其独辟蹊径的壮举可谓是日趋同质化的中国综艺节目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我是未来》每期邀请两位全球顶级科学家来到节目现场,由主持人带领4位未来体验官和现场500位观众通过三轮卡牌对决,体验两位科学家的酷炫科技成果,最后由两位科学家分别进行与科技有关的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人类美好的未来。科学和未来是节目最大的定位,为了体现其权威性,科学家和最新的科技成果成为其主角。从第一期及已公布的信息看,该节目一方面很注意将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无人机教父”拉菲罗·安德烈,据悉,整季节目中,还将有更多全世界顶级科学家陆续亮相。另一方面,该节目由其注重展现本土科学技术成果和风貌,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蓝色闪电”电跑车和“移动之家”人性房车。《我是未来》中展现的不仅仅是未来的技术,展现的更是世界与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在泛娱乐化的电视市场环境下,尤显其节目风骨,令业界可敬!
《我是未来》很好地把握住了“我”的概念,“用户体验”式的观看感受打破了传统科技类节目的科普局限,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嘉宾设置上,节目包括两位主持人(张绍刚和机械萝莉小冰)、4位未来体验官(分为两组)和两位科学家,两组未来科学战队分别有3场卡牌展示机会,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科学家的重要性,4位未来体验官的角色被定位为“体验”,加之张绍刚和机械萝莉小冰两位主持人一实一虚,两人的互动也是一种科技体验;第二,科学与生活的交互体验,《我是未来》很好地说明了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真理,比如首期节目展示了零度智控所发明的无人机对农业发展及灾后重建作出过重要贡献;第三,科学(家)与观众的互动体验,观众们面对着科学家的最新科技的最炫潮流,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他者”,观众能够真切体验科技带来的心跳,节目最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测量观众心跳的手环,来决定战队得分情况,以此证明了人类的情感是可被测量的,这一小创意很好地将观众纳入到了节目建构之中。
作为科技节目,《我是未来》酷炫的舞美是节目一大亮点,灯光设计成为参与建构未来的重要成员,从目前呈现出来的舞美设计上来看,可谓是科技十足。节目开始和结尾的设计分别是飞船的形状,很好地将节目“未来”的定位揭示出来,片头为外星球飞向节目演播室的飞船,片尾则是飞船飞往“未来”,沉浸式的视觉设计为观众带来连接现实与虚拟的360°的环绕式试听体验。在首期节目的“魔法精灵”无人机表演秀中,翱翔的无人机正如浩瀚的星际一般,既展现了科技的魅力,也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景感。科技感和未来感作为节目舞美特有的创意基因,使参与者与虚拟环境、气氛相吻合,让观众在沉浸之感中享受认知的同时又好奇而期待这个未来环境带来的惊喜!
此外,未来感、科技感也体现在嘉宾频出的金句中。不管是十万个为什么式的询问:“有没有想过无人机在火星上飞?”、“编程变成可以适应环境嘛?”;还是嘉宾对未来的独特看法:“你们眼中的科技就是我的日常”、“科技是可以炫酷到像魔法一样”,都很好地将未来感、科技感的主题表达出来,并以此说明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就会成为下一个灵感的来源”,“每一个人都可描述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的良心制作更是引发了众多网友欢呼。节目一经播出,便毫无悬念的位列同时段央卫视节目首位,同时也占据了微博热门话题总榜和综艺榜首位,口碑更是刷爆了朋友圈,成为当天最热的话题。不少网友给出了高度评价:“节目意想不到的惊喜,异想天开的惊奇,看得我热泪盈眶!这些科技创造者就是靠改变世界的初衷来创造着这美好的世界!”“很有意义的节目,可以吸引人们对科技感兴趣,了解中国的成长,世界的变化!”“从追赶者到成为行业引领者,我深深地为中国汽车行业感到自豪!”“所有成就都是苦出来的,所有成功的梦想都是靠骨气和志气支撑的。村长说得好”,更有家长表示:“5岁的小朋友从头看到尾,该让他写篇读后感了。”
《我是未来》的出现对电视行业而言是又一次开拓和引领,其未来和科学的节目定位势必引爆一轮舆论磁场,电视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势必吸引会带动更多年轻人热爱科学,更有效地实现科学的传播,其独具魅力的创新形式和内涵更值得其他电视媒体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