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的观念》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锦集

2022-05-28 02:0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锦集

  《时间观念》是一本由吴国盛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观念》精选点评:

  ●时间在希腊文里被写作χρόνος(chronos),在古代奥菲斯教看来时间是产生一切的第一位的东西。古代希腊人认为生命即生长,凡生长必指向一个目的,唯有理解了目的才能理解生命。因此目的论是希腊思想的一大特色,每一个生命具有其目的,宇宙也具有目的,而所有目的都指向不死不灭无变化的本质世界。希腊人惊赞生命,却是以追究本质世界的方式使生命获得意义,生命的概念通向本质、存在、理念、形式。

  ●汇集了一些关于时间的哲学或科学的看法,也就是大致的梳理了一下观点而已,比较粗糙!也就这个样子吧,还是有些失望。

  ●时间的历史,不仅仅是物理世界,也有哲学时间和心理时间。

  ●我X,时间简史!有哲学、有神学、有物理学、有心理学,古今中外,简直是我们神棍学基础必读书目。读时不时冒出这个念头:文学都不是这些学科,是不是它只需要这样一部综述就可以了,想一想,博尔赫斯老师可能并没有真正研究过哲学,他手里只有一本大部头的《哲学指南》。这个念头令我羞愧不已。

  ●好吧,作为科学史来说是不错的索引材料。但似乎作者太急于展现自己对于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后半本完全无视“时人”在不同时间哲学指引下的“观念”。难道科学史就只能讲科学研究的历史,不能讲科学对人们影响的历史?

  ●写得很好,尤其考虑到初版的年代,有才子气。第一次意识到古希腊人极其注重当下性,却没有特别悠长的历史观念,和中国的传统确实不同。基督教开启的线性时间传统,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看不懂啊看不懂,海德格尔的传记还是不错的。

  ●general的视角

  ●翻过

  ●中世紀基本沒涉及~還有,引用別人的東西要注明出處。。。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一):时间之诗

  开始读的第一晚就被作者的诗化语言折服。从希腊开始的科学传统“扬天抑地”,令人类“凌空蹈虚”,这番妙论让人半夜心潮澎湃,当即认定在19年的开头就遇到了年度最佳。

  篇中亮点无数,不可胜记,对物理系学生启发非常大,这点始料未及。比如,会讲“洛施密特悖论”的物理系本就不多,而看了此书才知这个想法首次提出是热二定律的开尔文男爵本人在爱丁堡皇家学会的讲话,其中有“生命所记忆的会是将来而不是过去”;又如玻尔兹曼晚年困殆,“甚至相信宇宙早已到达热寂,我们只是偶尔生活在一个涨落的局部,暂时享受一下这个区域特有的时间之矢,宇宙其他区域可能存在不同的涨落和不同的时间之矢”(这段可惜未标明出处)。这两个都是庄子式的天才之语!

  当代数理教育不引导人思考,例子还有从此书才得知的庞加莱回归定理;再比如,本质上都可以说还只是一家之言,困难重重的BCS超导都能进课堂,凭什么远为深邃的普利高津很多人都闻所未闻?曾有人对我说现在剩下的物理学人都是费曼教徒,而不服“shut up and calculate”的人都被杀死了,看来不假。

  物理上唯一不赞同的是,似乎相对论的光锥是体现了时间之矢的。有趣的是(也是看此书过程中想到的)光锥和沙漏的外型暗合,这大概也是豆瓣物理学小组头像的用意?(未考)

  还有一点小开心是庞加莱发现并不能确认周期运动的周期是相等的,这一点我之前想过,是为志。

  最后一章半懂不懂。只是现在我能追忆起,若愚兄应该是在杜伦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在清澈的威尔河边泰餐厅给我讲过麦克塔加的A系列悖论。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二):如果没有时间之矢

  如果没有时间之矢,我们能得到什么,又将失去什么呢?

  爱因斯坦在悼念好友贝索的时候写过:“现在,他又一次比我先行一步,他离开了这个离奇的世界。这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有信仰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幻觉的意义而已,尽管这幻觉很顽固。”

  如果没有时间之矢,过去和未来是对称的,所以,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早逝了,你没必要悲伤。你没必要感叹他活在过去,而不是活在未来。

  过去仍陈列在四维时空的框架内。美好的东西依然摆在那里,丢不了的。

  当然,如果没有时间之矢,也无所谓新旧,一切事件都陈列在四维的玻璃鱼缸中。于是就没有真正的创造与发明。

  如果宇宙收缩引起时间逆流,那么那些美好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

  但热力学第二定律打破了这个希望。彭罗斯认为,即使宇宙未来会收缩,收缩的过程中熵仍然在增加。所以,过去那些美好的东西就回不来了。覆水难收。

  不过一切不都是概率问题而已吗?如果给宇宙足够的时间,组成你好友身体和大脑的那些原子结构总是有可能重新碰撞到一块的。这一个道理,早就被伊壁鸠鲁说过了。

  “并不需要有麦克斯韦妖的敏锐视觉、智力和灵巧,只要有一点耐心就足够了。”——彭加勒

  但希望不要那样。如果那样的话,那些受苦受难的身体或神经也会重聚到一起,那些忍受炮烙、凌迟、剥皮的生物们发现自己不得不重新受苦,一遍又一遍。

  暂时的热寂还不行,只有永远的热寂才能杜绝这种可能性。

  如果存在时间之矢,坏处是你的好友不会复活了,但好处是世间那些苦难也不会重新来过了。

  一切痛苦的、尴尬的、令人羞愧的事件都过去了,过去了就过去了。这是时间之矢的好处。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三):只是摘要

  If a man was dead , there will be no time.

  时间是什么?时间渗透于一切,既让我们熟悉,又让我们的思考因摆脱不了它的纠缠而不明不白。

  由于这一特性,对时间的哲学思考不能从找寻时间的纯粹的定义和概念入手,必须再次回到时间经验中。

  一个有死有终的先验的人,是理解时间的先决条件。

  爱因斯坦在悼念好朋友贝索时写过一段著名的话:“现在,他又一次比我先行一步,他离开了这个离奇的世界,这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有信仰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有一种幻觉的意义而已,尽管这幻觉很顽强。”这充分表明了,如果取消了死的意义,时间只不过是一种不真的幻觉。

  对死的淡漠,使古代中国人不信宗教,不信彼岸的真理,缺乏热情似火的宗教精神。相反肯定此生,重视现实的生活,对世界充满乐观态度,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拥有天空的人拥有宇宙,拥有世界,拥有世界的人拥有意志,拥有意志的人要在自己的世界显示自己的意志。人因为在天空中展示自己的意志而感到伟大。仅凭发达的大脑认识宇宙的秩序,使人类的精神显得伟大。

  近代科学的本质就是实现天空对大地的征服和归约,就是毁灭由人之直立带来的形上的二分,使天地两极之间的张力失衡。

  生命的本质在于有死,死这种现象只有在生命中才浮现出来。有死是生命的原动力。

  生命体验与时间之流经验。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时间经验,但他们构成了时间经验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因素。

  我们回忆、缅怀、期望、希冀、体验,这些时间经验无不与痛苦、欢乐、辛酸、安慰、愤怒、绝望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人的一切生命体验都是某种意向性的经验,所有的意向性都源于人的忧、烦、畏,而一切,都是对死的先行领悟。

  巴门尼德对待运动,变化,生灭,演化彻底否定的态度,尽管没有残篇没有“时间”一词出现,但“存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所以我们还是有足够的理由说,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中彻底消除了时间的绵延之流。

  奥古斯丁的绝对时间观:

  过去尽管过去,但记忆犹在,未来尽管尚未到来,但期望已在,现在尽管飞驰而去,但注意能持续下去。期望通过注意进入记忆,这就是真正的时间,它只存在于人心中。正是它使得一切运动的一度量。

  :这本书在前言,写到:献给逝去的儿子子尤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四):时间问题是任何一个愿意做一点点哲学思考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时间问题是任何一个愿意做一点点哲学思考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而一部以时间为主题的书能够赢得较大的读者面,同时也能会更让读者混沌。这本书的作者也在试图破除只把时间作为一个物理学哲学问题来思考的传统,展现时间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意义、理解基督教文化的意义、理解技术时代的意义、理解近代科学中两大传统——数理传统和博学传统交互与整合的意义。

  这本书尽管主要是一部文化观念的史学书,但是也想表达对时间的某些哲学见解。人类所有重大观念的发生和演变,都必定或多或少的与文化背景有关,这本书用文化发生学的方式来描述时间观念的历史,也表明了与其他观念相比,时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时间观的历史而言更为本质。

  这本书从从我们的时间经验分类说起,一类是标度时间经验,也就是关于事件定时定位的体验,一类是对时间之流变的感悟,也就是关于人生短促或无聊的感概。

  在标度时间经验中作者提到接受一种历法和计时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接受了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所有的人为时间单位都是文化的产物,计时体系是用来规范和协调社会生活的。但同时标度时间经验所强调的是两种观念:一是时间是时机的标度,二是这样的标度是通过测量获得的。但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第二种观念,即通过测量而获得的标度体系,被认为是时间的本质,而标度原本的目的即把握时机却被忽视和遗忘。

  在对时间之流变的感悟中,这也是我们人人都熟悉的。过去、未来、现在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时间经验,但它们构成了时间经验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因素。时间的流逝令人惊恐,原因在于它的不可逆转。与标度时间不同的是,时间之流经验与人类的个体生命体验息息相关,因此是文学诗人吟哦不止的主题。

  关于中国传统的时间观,作者通过文献以及追溯时间的测量和标度。提出中国思想的特质是:对万物流逝、变化和不断生成的欣然接受。对于生、死的态度一直支配着中国人的时间观,即:肯定此生重视现实生活,对待死亡淡漠,或语焉不详或视死如归。这也是使得古代的中国人不信宗教、不信彼岸的真理,缺乏热情似火的宗教精神。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中是既有循环观,即:时的标度体系是循环的,四时、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循环等等,也有线性观,即: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学是一切科学之王,历史是线性的、也是渐进和积累的。所以中国人既没有印度—希腊人意义上的循环时间观,也没有犹太—基督教意义上的线性时间观。

  而从技术方面来说,技术时代人的生活完全由时间控制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十分清晰而确定地展现在眼前。钟表时间来临,钟表作为一种计时装置,首先根源于对更小时间单位的更精确的测量要求。而机械钟的出现,改变了白天黑夜分别计时的传统,一种终年不变的、各地统一的普适的时间体系,开始取代从前当下的、临时的。局域的计时体系。时间正在脱离人们日常的,具体的生活的象征和制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我行我素的客体。可携带的钟表出现,使得时间开始扑向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

  于是时间的暴政开始了,时间就是权力,这对于一切文化形态的时间观而言都是正确的。谁控制了时间体系、时间的象征和对时间的解释,谁就控制了社会生活。时间的暴政体现在,时间成了生活的指挥棒,时间成了最高的价值标准,定时成为技术时代的日常生活的一大突出特征,守时成了技术时代的美德。在时间的分配方案中,蕴含着一个引为前提的观念,即时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渗透一切的观念。传统社会的人所持有的时间在于活动的观念是不对的,并不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有时间,时间实际是无处不在的。

  时间被赋予价值,这是技术时代固有的本质,几乎所有的技术和装置发明都是为了获取或者节约时间,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克服慢,提高速度。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我们熟悉的口号,时间是如此地有价值,人们不得不万分地珍惜时间,一方面人们尽量节约时间,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所有的时间,哪怕一点一滴都必须花掉,耗尽,不能浪费。这使得现代人陷入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境地: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技术时代那样,人类能够占有那么多的时间,以至于他们需要发明和制造一些玩意儿来帮助他消磨时间。

  在这本书中关于时间之流的哲学阐释,分别是麦克塔加、伯格森、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麦克塔加主要的时间哲学观点是:他认为我们谈论时间实际上总是以两种有所区别的方式进行,第一种是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性术语的使用,认识事件或者是现在的,或者是过去的,或者是未来的,而且只能是这三种定位的一种,所有属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件构成一个系列。这个系列被他称为A系列。第二种涉及先、后等时间性术语的使用,任何两个事件之间都会发生这样的关系,一个在先一个在后,反之,或同时。所有具有先后关系的事件构成一个系列,被他称为B系列。他认为A系列是时间的本质,但同时又自相矛盾。他这一理论奠定了分析哲学家讨论时间问题的基本概念框架。

  伯格森则是发展出了一个以“绵延”为核心概念的庞大的直觉主义的生命哲学体系,他首先区分了两种时间,一种是真正的时间,一种是空间化的时间,自然科学的时间都是空间化的时间,而真正的时间被我们的直接经验所把握。自然科学把一切都数学化了,时间也是一个数学概念,被几何的线,代数字母T所符号化,被计时工具所度量,所以科学时间被表述成一个广延的、由一个一个单位所组成的均匀的流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被这些单位所引导。他认为这个抽象的数学时间概念并没有把握住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是绵延,是远离一切概念和静止的东西。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为我们的直接经验所感知,我们只要抛开一切理念,一切外在的干扰,沉心于体验内心的生活,我们就可以懂得什么事绵延。它是活的,是主动的这个流变的过程携带着过去的一切滚滚向前。柏格森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在科学主义风靡一时,时间空间化至于登峰造极之时,指出了时间的独特性,时间有别于空间的诸多特征。他鲜明地反对几千年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把实在看成时间的、演化的、正在生成的。而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哲学界,还涉及到西方文学艺术界,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是伯格森哲学的追随者,也是其绵延理论的文学实践者。

  胡塞尔则是从现象学的角度,从内在意识的角度来发掘时间观念的起源。他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个时间向度结合在一起,作为意识的直接给与,从而保证了时间流逝感的原初性和直接性。最后一位就是海德格尔,时间则是与他毕生追问的存在问题紧紧联在一起。他对于时间观念的论述主要在《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中,他认为一切存在总是在“在场”的意义上被理解,而在场又总是时间意义上的,因此,存在向来是由时间所规定了的存在时借时间性而站出、显现和在场的。他说:此在在世的方式有三种,即现身、领悟和沉沦,分别对应与过去、将来和当前的三种时间性。他的学说里并没有完全澄清时间问题,倒是一直将它作为问题醒目地保持着,吸引着来者不断追问。

  要对时间观念的历史做一个透视,首先需要对时间的本质有一个哲学的把握,哲学家的思想也是作为我探寻时间问题的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将继续沿着时间观念的方向研读。

  《时间的观念》读后感(五):“时间”的历史

  转自:https://gushi.tw/%E3%80%8C%E6%99%82%E9%96%93%E3%80%8D%E7%9A%84%E6%AD%B7%E5%8F%B2/(转载时有错误文字修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元 807 年,当查理曼大帝收到来自东方的计时器时,欣喜若狂,赞其为“奇迹之作”。查理曼大帝所收到的计时器,正午时会有 12 位骑士出现在钟上的城门,尔后自动阖上门。

  在中古世纪之前,许多人不认识时钟,当时的人类对“时间”的概念和今日十分不同。最早的时间概念和自然习习相关,有着日夜和季节。当时的人对时间,不是线性的概念,而视其为一个永久性周期。

  大约到 14 世纪左右,才有人决定要“掌握”时间,以机械钟的方式“统合时间”。20 世纪研究中古世纪的历史学者马克·布洛克(Marc Bloch)认为,时间量测的演进,是一个根本性的突破,因为这改变了人类对于时间的感觉,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许多人类文明知识的革命。

  中世纪欧洲的日历,受到基督文明的影响。据估计,不包含周日,中古世纪时一年约有 70 至 100 天的节日。因此平均一个星期约有两天的节日。对于欧洲中古世纪的人们而言,教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日期”对于人们生活就有着具体的意义。而“日”这个时间单位,对于一般的农民和家庭,他们不关心,也不了解。

  但是在修道院生活的修士们来说,他们确实需要更精确的时间单位,来维持修道院生活的各项规律,像是祷告、进餐、工作和休息。于是,“日”就被“时”划分——只是当时的“小时”单位,仍不同于今日我们所使用的概念。

  当时的修士们,将日与夜划成 12 等份。但在当时,对“日”的了解是“白天”,而“夜”则是“黑夜”。于是“时”的长短也随着季节不同而改变。夏季,一小时可以长达 80 分钟,而在冬季,一小时就只剩下 40 分钟。只有在 3 月 21 日和 9 月 21 日,当白天和黑夜大约一样长时,一小时的长短才比较像我们现在的认知:60 分钟。

  修士们为了能够维持日常作息规律,以不同方式测量时间,像是日晷、水钟、燃烧油灯、或是蜡烛的时间。然而这些测量的方式,除了失之精确,更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譬如像日晷只能在有太阳时使用。

  此外,当社会多元化,商业、手工业和其他不受季节影响的职业兴起,对于“精确时间”的需求也增加。例如,约定见面的时间,工作效率化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概念。于是在 14 世纪时,许多商业盛行的地区像是义大利、法兰德斯和北法地区,就开始以“钟”作为时间的提醒。

  新的罪名,也因此被道德神学家提出:“浪费时间”。义大利比萨的道明会修士 Domenico Cavalca 就指出,浪费时间“如同畜牲,不配以人类视之”。

“Instruments horaires XVe” by Unknown – Miniature de Horologium Sapientae de H. Seuse, ms. Bruxelles, B.R.IV, folio 13v°. Bib. Royale Albert

  对于时间精确性的需求增加,也带动“时钟”的市场需求。然而史学家们对于机械时钟的出现时间、地点、和发明者仍莫衷一是。只能说,大约是在公元 1300 年左右——大约 13 世纪末、14 世纪初——“一小时”的长度逐渐演变到我们现在的理解。

  现今所知最早提及机械钟的文献,出现在 1335 年,钟的所在地是在米兰。尔后,教堂、或是公共建筑上开始出现时钟,1336 年在米兰出现了一个钟塔,能够敲出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是这类型中的第一个。随后,在义大利各大城市、或是伦敦、亚维侬也开始出现钟。14 世纪后半叶,每个欧洲大城中都有大钟——尽管当时的钟只有时针,同时以钟响来提醒人们时间。

  20 世纪美国的重要学者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其所关于科技文化史中,将钟的发明视为开展工业的里程碑。钟的出现,对于人类时间认知的意义在于,“时间”的概念开始与自然脱勾,成为可客观测量的对象,同时更是改变了整个社会对于时间的意识,也影响着现今生活的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