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女性读后感100字
《永恒之女性》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的306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之女性》精选点评:
●歌德——永恒之女性,引我们上升!!!
●我同意!
●.
●3.5。中年男文青眼中的女性和爱情,终究不免理想化
●很不错的。
●最早读过的书目之一,现在已忘光光了。作者太鸡汤了,实在不忍再打开他的书。
●永恒
●我发自真心地认为周国平不觉得自己在歧视,不过这个事实已经非常糟糕。
●文集。
●爱的教育都充满了形而上
《永恒之女性》读后感(一):女人和男人都应该看的一本书
这是周国平为数不多的谈女人的书,平和的理性,优雅的感性,能找到这样一个懂女人的男人那是一种福分。当然两个人在一起只有合适于不合适,没有好与坏。自身的修炼与爱情的圆满程度成正比。
《永恒之女性》读后感(二):永恒之女性
周国平的哲学书浅显易懂,在这本书中他把女性处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言语的平淡让人读起来太乏味,周国平的哲学书也是如此,往往浮于表面,挖掘的层次太浅显,现在不是很喜欢阅读周国平的作品了。
《永恒之女性》读后感(三):女性
周的文字的功力是很深的,毕竟搞哲学的嘛!此书读起来有很强的美感,让你觉得自己真的上升了一个层次,在探讨很高大上的课题。也许你读完这本书,不自觉的要把书里的书呆子气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记得那时候好看到泰戈尔的短句碰到有感觉的,忍不住也借用《永》的调子做篇幅极长的论述,现在想想也是一件趣事。
祝各位看完,再做体会。
《永恒之女性》读后感(四):老先生糊涂了
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者们早已践行了尼采的对西方“一切价值之重估”,打碎了文艺复兴以来启蒙主义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把人的主体从等级制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朱迪思巴特勒的表演性理论无不表明社会性别是后天建构是一种述行,这些都是路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任何一位有文化研究或文学理论常识的本科生都知道,这位“哲学大师”还固守于尼采,还抱持早就为人逅病的本质主义的生物决定论。读过拉康与齐泽克之后,发现这位周大师有一种典型的俄底浦斯文化恋母情节,或者用德勒兹的术语,是一种把父亲逐出象征秩序的受虐美学。把女性高看成一种偶像一种恋物和把女性贬为道德堕落的标志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把女性作为异己的静止客体,抹杀了她与自己平等交流的可能性,这位周大师很好地把高看和贬低同时结合在一起,也只能写写“心灵鸡汤”之类的“人生哲学”,可惜信了他的话的痴男怨女啊,爱情之路难免要有点小坎坷了,真正的爱给被爱者自由、完满与提升,极权主义之爱却篡夺被爱者的头脑、身体与民主。人还是别太自恋的好。
《永恒之女性》读后感(五):要亲密不要无间
与比较开放的婚姻相比,宽松的婚姻或许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所谓宽松就是能够调节距离要亲密,但不要无间。人与人之间必定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婚姻之所以容易造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一旦没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随之丧失的就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终丧失的就是爱情。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