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灵飞舞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心灵飞舞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09 03:39: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灵飞舞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灵飞舞》是一本由李子勋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16开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飞舞》精选点评:

  ●李老师最睿智的一本

  ●最近才喜欢他

  ●很实用,且有见地,好书,好书

  ●需要费些神~

  ●可读性比较强,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收益不大,因为有点为了写而写,为了说而说的味道了。

  ●随想吧~不过有赚取眼球之疑

  ●营养丰富

  ●很有意思的随笔

  ●老李你 吃了吗

  ●: R395.6-49/4416

  《心灵飞舞》读后感(一):解构当代文明的视角看待心灵成长

  用解構的角度看當代文明,讓我感受到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無時無刻在影響自己的現代文化。它的界限,對事物的定義,對自己的影響,它是否真的這麼合乎人性。如果我们感到烦恼纠结无法适从的时候,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我们纠结的事情是有必要的,限制我们的社会规则和文明真的就是无法撼动的吗?或许从一个大的角度上来看,世界是无极的,文明只是人类给无极无限的世界设定了一个有极有秩序的规则。当我们的内心因为不符合规则而不适的时候,为什么就非要否定自身呢?

  《心灵飞舞》读后感(二):真正的鸡汤

  心理学是处于《心灵鸡汤》和罗素的《幸福之路》这样的书之间的东西。就是他既不会太高深,让你想到生命的深处去;又不会太光明,让你觉得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都可以顽强的活过来,创造新的人生。

  他是很诚实的科学。告诉你人类情绪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去管理他的一些基本原则。

  那些鸡汤类的书其实都是咖啡,喝完以后觉得自己好像不一样了,其实睡一觉,什么都没有改变。心理学是真正有营养的鸡汤,给头脑充电,给精神加油。

  李子勋的语言很有个人风格,很温馨。不信,你看看。

  《心灵飞舞》读后感(三):闭上眼睛享受生活

  读完李子勋的书,发现他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可以总结如下:

  1.如果生活正在强奸你,那么,你就闭上眼睛等待高潮吧。

  2.如果生活已经强奸了你,那么你要感谢生活,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的经历让你成长,如果不幸你没GC,请不要怪我,因为研究证明,只有1/3的人能达到GC。

  3.如果生活从来不曾强奸你,那么,可能是你的感觉不够敏锐,你要知道,生活就是用来强奸你的,我们要学会享受。

  4.如果你打算报警,那么我告诉你那是你的权力,同时提醒你那有点自找麻烦。

  5.如果你在犹豫应该报警还是应该闭上眼睛,他会说你的心理能力可能不够,你要多和自己对话,找到答案,并同时告诉你他决不会帮你做选择,这超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综上,这书确实比较适合女性看,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女的才可能被强奸。

  当然我很赞同每个人都要学点心理学,这样可以提高自己对快感的关注,忽略生活的狰狞,得到满足以后,你就可以从容处理各类关系。

  我给5分

  《心灵飞舞》读后感(四):《心灵飞舞》

  《心灵飞舞》

  读了那么两年的心理学,发现每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的后面都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或者一个心理学者。了解李子勋是从《心理月刊》开始的,2007年《心理月刊》创刊,当年从书摊上看到,拿起来翻了翻,就感觉是一本好杂志。于是从2008年开始一直订阅直到现在。还好几次从里面取材,作为我综合实践课的内容。不仅我,我校的好多老师都非常喜欢这本杂志。不过李子勋在《心理月刊》上的专家问答专栏,我并没在意,平时看看,也没注意作者。后来这个专栏集结成书叫做《问问李子勋》,在好几个媒体上屡有推荐,当时还纳闷,李子勋是谁?有那么出名吗?后来买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就是《心理月刊》上的问答专栏。

  其实读第一本李子勋的书是《婚姻的烦恼》,非常喜欢那本书,可惜因为喜欢所以读得慢,到现在还没读完。这本后买的书,反而先读完了。成为我读李子勋的第一本书了。读心理学书是从毕淑敏入门的,但是如果不继续深入下去,那么也就只能停留在入门水平。最喜欢的中国心理作家有三位武志红、曾奇峰、李子勋。

  这本书是李子勋的一个集子,比较杂,来源都是他以前发表的作品,虽然简单分成几个部分,但是每篇文章的长短,形式,题材,都不一样,虽然不乏精品,也有很多文章写得很深入,但是还是没有精心营造的《婚姻的烦恼》感觉好一些。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写关于心理医生的,在国外发达国家心理医生必须是心理学博士专业出身,还要经过十多年的专业训练,还要进行几百个小时的自我心理分析,才可以开业行医,然后还必须接受定期的督导,必须加入本地的心理咨询师协会受到监督。而中国只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要求只要初中毕业能读完这种类似自学考试的就可以了,可以说都是自学成才,咨询师的水平根本得不到保证。在书里李子勋提到一个业界资深的临床心理学前辈,在一次会议上竟然语出惊人,“几十年的奋斗,神经症患者他一个也没治好。”这是谦虚,这也是实话!从这句话中足见心理病症治疗的艰难,当你真正了解了心理咨询,就会发现毕淑敏的书里那种,几次谈话,发掘出童年的根源,于是心理问卷立竿见影就没了,简直是神话。其实越是好的心理咨询师,越肯诚实地说出中国心理咨询师水平的局限。就是李子勋这样全国闻名的咨询师也坦然地说,自己并没有接受过西方心理师那种专业的训练,先天不足,而且很难补救,所以把这个行业的希望还是寄与未来的年轻人,这是谦虚也是事实,这就是中国现在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如果和西方一百多年建立起来的心理咨询行业比,我们中国没有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而我们却面临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心理问题人群!想想真是可怕!

  《心灵飞舞》读后感(五):你长大了吗?

  李子勋作为CCTV的首席心理专家,首届中德班成员(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其专业性和实践能力,不容置疑。

  看了他的系列著作,《婚姻的烦恼》、《你在为谁而活》、《幸福从心开始》、《心灵飞舞》,尤其是最后一本,感触颇深。

  一个人成熟与否,某种程度上就看他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大多情绪困扰和心理疾病,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躯体上。

  观念上的调节,由内而外,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不失为一副良方。我们的痛苦跟我们所选择的观念有关,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往往被观念所限制,不自由就产生了痛苦,而我们的文化,促进我们辉煌的同时也造就了我们的困境。但是所有的痛苦都不是无谓的,生命的体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躯体上的调节,犹如修行,从身到心,再由心及身,是通过后天努力来获得更大自我调控能力。每一种自我调节方式都有优缺点,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方式和程度,不受其累。介绍几种常见的:

  1、运动。情绪烦恼是一种难以释放的负性能量,有节律的运动可以把能量通过汗水释放出去,运动也可以转移大脑对于心理压力的关注,给它喘息的空间。慢运动相对快运动也许效果更好,也不容易提高对焦虑的释放阈值。慢运动:太极拳、瑜伽、散步、体操、慢跑……或者更随意的比如半小时只能走200米。

  2、放松。类似于休息状态,最为简单。放松容易降低自己的警惕性,引发一种身心的坦诚,不嫩不直面并把潜抑下来的痛苦夸大表达出来,诱导了焦虑。多虑、抑郁、敏感、睡眠不好、失恋等人群不适合,放松的时候可以很随意,只要别让道德出来占位就行。

  3、冥想。用想象力来调节身心,更多是对于一种记忆体验的唤醒。冥想,也可以是愉快的回忆,没有美好体验的朋友可以考虑重复自己喜欢的字词,专注于音节而非意义。

  4、沉思。一种指向精神的修炼与沉淀,可以增强自我意识和对情绪的识别管控。与放松相反,沉思在加强对意识的觉察,反复思考同一件事直到穷极,关注当下。最好的沉思是留意生活,活在当下,及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保持活跃的意识。

  5、自我催眠。一切能让你快速脱离现实的方式,减轻对烦恼的觉知,让自己处在一种对痛苦恍惚的状态都是自我催眠。最精彩的自我催眠是自我幻想,人对自己美好的想象差不多是人最容易得到且最不容易被影响的,也许你会在自我催眠的诱导下真正成为你幻想的那样出色。

  6、拍打。是自我催眠的反向。人在痛苦的时候会失去躯体感,处在一种盲目恍惚状态,拍打自己身体唤起躯体感觉是重获自我控制最快的心理干预技术。感觉到就好,触感是最简单的,跺跺脚、拍拍手,甚至是按摩都行。

  任何自我调节,易掌握、易操作才是关键,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吧。

  情绪和烦恼,与生俱来,犹如黑夜和白天,和平共处,维持初心,或许就是幸福的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