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尖上的稻穗
早上起得晚,散步到井头冲白露塘水库边上,看到一个老爷爷早早在田间地头忙着收割,且只收割尖尖上的稻穗,下到田里走近跟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天气变凉了,秋意渐浓凉气日盛的天气马上有变天的迹象,要赶在下雨之前把那些倒伏在田间里的稻子收回去,不然烂在田里,前面的所有辛劳都白费。
老爷爷是三一年生人,八十八岁高龄,历经过日本侵华和六零年苦日子。问问老爷爷怎么不请收割机帮着把稻子收了不是更省事。老爷爷弯着腰告诉我,倒了的稻子收割机是不收的,再说自己也付不起那钱。趁着天气好能收多少算多少。我问老爷爷收回去后怎么脱粒,老爷爷说只能自己把稻子挑回去放在禾坪里用木槌一槌一下一下一槌地敲打。
老爷爷说现在国家好,我们老百姓才好,像他们那批在解放前出生的人,遍尝了人世间酸甜苦辣,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没得吃,赶上自己年轻力壮又在义务为国家修公路修铁路修渠道修水库。感谢国家这些年来的粮食价格稳定,在外打一天工,可以买到一个月的粮食。老婆婆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领到国家发的每月几十块钱的养老金。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每次打电话来还问我们,要不要钱用?这还用问吗?
我也帮着老爷爷割稻子,他告诉我,只割稻穗即可,割了太多的稻杆子挑不起还没达到效果。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种受饿的滋味,不太爱惜粮食,浪费不少。
老爷爷佝偻的身子,仿佛又让我看到了自己老父亲辛勤劳作的背影,粮食来之不易,且食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