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咖啡简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咖啡简史》读后感100字

2020-12-15 01:5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咖啡简史》读后感100字

  《咖啡简史》是一本由(法)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危)克里斯蒂娜·希鲁兹/著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咖啡简史》读后感(一):喝咖啡,仅仅会喝就完事了吗?

原产于中国的茶以及非原产于中国的可可豆、咖啡,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不过如今它们均已经流行甚广,当然,饮用方法有时却也会因为地域、文化习俗的不同而迥然相异。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即使是中国原产的茶叶,仅就饮茶方式来说,从唐朝陆机著《茶经》,到今天,不也经过了从吃到煮茶再到泡茶的变迁了吗?可见,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惯成自然。

咖啡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今天在中国的流行其实也远甚于茶,但“可贵”之处就在于喝咖啡似乎“规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洋味儿总是相对更浓一些——比方说,不是没怎么听说过一对对恋人在茶馆里消磨时间吗?

和所谓的“茶道”“茶文化”相比较,喝咖啡其实也颇有讲究,甚至也不乏仪式感。喝茶有各种茶,有茶具,还有茶道;咖啡的基本种类虽然并不是很多——比如《咖啡简史》的作者,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和克里斯蒂娜·希鲁兹说,咖啡最为人所熟知的其实也就两个种类,即阿拉比卡咖啡和罗布斯塔咖啡——但要想喝到一杯并非速溶咖啡的咖啡,所使用的工具也是颇有讲究的,仪式感更是与茶道不遑多让。比如,在咖啡的原产地,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已经围绕咖啡形成了丰富的传统,而这些传统精神已经和日常生活融合得非常好。

如果想要讲究一些,那就需要从一粒粒咖啡豆开始,经过一系列复杂但是好玩、有趣、辛苦的劳动过程,一杯韵味深长的咖啡才能够被“制造”出来。喝上这样的一杯咖啡,不仅仅是在体验一种仪式感,而且确实也是在品味一种异域文化。相比较而言,速溶咖啡虽然方便之至,但在真正的咖啡爱好者看来,简直就不值一提,或许都算不上是在真正地喝咖啡。所以,如何喝咖啡,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的“道道”也是“亲疏有别”呢!

很显然,说到底,喝咖啡,其中的文化感是丝毫不亚于喝茶的。大概凡事只有更讲究一些才会让人趋之若鹜,倘若太大众,没有丝毫的神秘感和技能感,那就几乎要有成为“下里巴人”必然了——这一点虽然很接地气,其实却肯定为那些“文化人”所不屑。

而如果能够仔细地阅读一番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和克里斯蒂娜·希鲁兹母女俩合著的这本《咖啡简史》的话,那就不难发现,一粒粒咖啡豆、一杯杯好喝的咖啡背后,故事还真是不少。毫无疑问,咖啡的世界历史的确是深厚而充满魅力。

虽然如此,但合上《咖啡简史》,倘若真的想要喝杯咖啡,最为简便的,还是拿起一袋速溶咖啡——雀巢的牌子要常见得多——撕开、加水,那就可以品尝一番了。虽然“高大上”的文化味儿肯定少了很多,但是,管他那么多呢!

  《咖啡简史》读后感(二):你会喝咖啡吗?一本书提高你的咖啡品鉴能力

  

开一家书店、花店、咖啡馆,一定是很多人梦想清单中必不可少的选项。

咖啡馆听起来是个能容纳很多故事发生的地方,在咖啡豆的原始香味中,在一杯杯咖啡弥漫出的热气里,任思绪飘荡,回到生命中的某一时刻……或香甜,或苦涩,我们对咖啡的味道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咖啡本身,大概了解得并不多。

《咖啡简史》,这是一本非常精美的关于咖啡的终极指南。棕黑色硬壳封面,内里全彩页带磨砂感的设计,恰如咖啡给人的感觉一样,有质感、低调又沉稳,让人光看外观,就一眼爱上。

这本书融合了咖啡历史、咖啡文化、咖啡制作与品鉴技巧等各方面的知识。作者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在2001年创立了咖啡知识协会,目的在于发展咖啡学,传播视觉品尝、嗅觉品尝和味觉品尝咖啡的艺术。后来她又创立了咖啡学研究院,以葡萄酒工艺学为灵感来源探索发现世界各地的原产咖啡的奥秘。

在这本书中,很多关于咖啡的疑问可以得到解答。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经常听人说起要戒咖啡,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喝咖啡上瘾,咖啡中的咖啡因对人体是有害的。那么到底有没有害呢?

咖啡因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具有显著的物理特性:有毒,具有疗效,和尼古丁、吗啡、可卡因等相似。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咖啡因就像是精神药物。

溶解在咖啡里的咖啡因能在人体内分解,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需要20~120分钟才会产生作用。咖啡因可以影响人身体机能的整个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淋巴系统等。

咖啡因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提神,另外它还能促进消化、提升血压,把咖啡因混到止痛药里能缓解偏头痛,咖啡因还是一种护肤品,能对抗令人讨厌的橘皮组织。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喝3~5杯咖啡有助于抵抗阿尔茨海默症和智力减退。美国《护理与健康》进行的一项研究认为,每天喝3~5杯咖啡能使抑郁症发生的概率降低20%。

如此看来,喝咖啡真是好处多多。但别忘了,也有副作用。过量摄入咖啡会增加人的焦虑,让人容易生气、失眠,甚至还会引起心跳加速、手抖等症状。一次摄入10克咖啡因(大约100杯咖啡)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就足以致命了。

所以,总的来说,可以适量地喝咖啡,一天不要超过5杯,另外还要采取正确的烘焙和烹煮方式,尽量不要让咖啡煮的时间太长,因为咖啡因溶于水,煮的时间越长,咖啡因的含量越高。

如果想戒掉咖啡,在最初的几天内会有“戒断”反应,但是几天后就会消失,也不用担心。

如何品鉴咖啡?

怎样喝咖啡才能格调更高,真正品出咖啡的美味呢?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大口大口地喝,而是小口慢慢细品,主要调动起这么几个感官来品尝。

1、视觉

我们喝着咖啡的时候,可能只看到棕色的咖啡液体,但是当我们闭上眼睛,全身心去感受这杯咖啡的时候,我们就能在脑海中想象起咖啡树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咖啡果、玉白色的裸露的咖啡豆,闪着珠光的、栗色的、烘焙后的咖啡豆,这样眼前的这一杯咖啡就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2、嗅觉

咖啡杯边缘弥漫起的热气里,我们细细地去闻,仿佛能闻到研磨咖啡豆时的那种香甜,而咖啡和水混合在一起的那一瞬间,就像甜蜜的爆炸,业内把这个时刻称为“绽放”。

3、味觉

小小地呷一口咖啡,感受咖啡的酸度在上颚激起一种无尽的延伸感,然后是甜蜜的味道,同时有一种宛如天鹅绒般柔滑的质感。

在视觉、嗅觉、味觉的多重感官作用下,一杯咖啡在我们面前变得丰富。

《咖啡简史》让你更懂咖啡、更有格调、更爱生活。

  《咖啡简史》读后感(三):资历不如茶和酒的咖啡,为何能一举成名,成为改变美国的饮料?

  

咖啡是种神奇的饮料,品一杯咖啡,苦涩而甘甜,能打开味蕾,更能提神醒脑,唤醒深藏已久的记忆。而这样一杯小小的咖啡,明明资历不如茶和酒,却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举成名,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饮品,咖啡的一生着实令人羡慕。

《咖啡简史:一本美妙的咖啡终极指南》是咖啡诗人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倾注自己的咖啡情写下的咖啡故事,从咖啡的来历到咖啡的种类,制作和品鉴,作为一个咖啡狂热者,她笔下的咖啡有深度有灵魂。

咖啡起源:疯狂的羊群,带来神奇的咖啡

在埃塞俄比亚的森林里,一位牧羊人掌管的羊群突然不受掌控地跑离了他的视线,而且怎么唤都唤不回来。

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羊群,发现羊群好像受了谁的蛊惑,在树下手舞足蹈,还兴奋地咩咩叫。

为什么呢?原来罪魁祸首是旁边的一棵树,即现在我们熟悉的咖啡树。

而咖啡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最早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咖啡叶和咖啡果嚼碎了直接食用,但很快埃塞俄比亚人就想出了新方法,咖啡一下子就成了网红饮料。

埃塞俄比亚的当地人还对咖啡产生了独特的崇拜之情,甚至围绕咖啡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有着独特的咖啡仪式,装饰,烧香,准备精致的咖啡器具,咖啡豆翻炒,研磨,倒入咖啡壶...每一个冲泡步骤都是那么地虔诚,生怕亵渎了咖啡的灵魂。

咖啡价格一路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咖啡树,咖啡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咖啡也从埃塞俄比亚传入阿拉伯,巴西,美国等其他国家。

甚至改变了美国人的饮酒习惯,取代了酒和茶的地位。

咖啡与茶之争,输了的茶,独立的咖啡

昔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州夏季的白天漫长而又炎热,我们不停地行军,多亏能有机会在路边煮上一杯咖啡,大大增加了士兵们克服疲劳、维持队形的力量。

——R.K.比彻姆上尉《葛底斯堡:美国内战的关键战役》

这样的场景在18世纪中期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超过100万美国人每天要喝2次茶,人们宁可没饭吃,也不能没茶喝。

可偏偏当时的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一边垄断茶叶行业,一边故意增加美国人民的税负,增加了红酒、纸、糖和茶叶等新税种。

北美人民愤怒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中,他们毁了茶叶,转而喝咖啡对抗英国,咖啡被赋予了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内涵。

特别是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英国停止对美国供应茶叶,美国刮起一阵咖啡风,喝咖啡成为一种时尚。

之后的时光里,咖啡更是成为了“黑色黄金”,甚至引发了咖啡贸易战。不过咖啡的价格上涨了,还是那个味道,那个功能,只是咖啡成为大众饮料后,有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黑色黄金”之上,更是高雅和品味

咖啡催生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被誉为“黑色黄金”,剥去它们历史的外衣和钱币的价值,还有生活的味道。

作家,诗人,音乐家,艺术家等,他们总是喜欢来到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任思绪在浓浓的咖啡香中飘飞。

一个优雅的女子或是绅士,总会和手捧咖啡的形象重叠在一起。

清晨的一杯咖啡,隔绝周遭的一切,留下静谧的香气,唤醒夜晚的沉睡细胞。而懂得咖啡的人,更是能从这一杯咖啡中回到咖啡的起源地,感受咖啡的命运沉浮,是苦涩,亦是甘甜。

咖啡学是视觉、嗅觉和味觉品尝的,以法定原产地命名精品咖啡的艺术。这是一种经验积累,能够让我们不断开发自己对咖啡的分析能力。

痴迷于咖啡的学者们,开始了对咖啡的探索之旅。眼睛,鼻子和嘴巴,他们调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咖啡的一切。

他们说,咖啡会勾起我们的复古嗅觉,复古嗅觉也被称为“内部嗅觉”或“余味”,会带我们回忆到久违的潜意识中,让我们感觉到每一杯咖啡的真实特性。

每一杯咖啡都不一样,勾起的回忆也不一样。但是,拥有咖啡历史和他人回忆的咖啡,是最独特的存在。

《咖啡简史:一本美妙的咖啡终极指南》正如书名一样,是咖啡的故事,也是品鉴美妙咖啡的指南书,读完它,你会更懂咖啡,更有格调,更爱生活。

  《咖啡简史》读后感(四):油炸咖啡配爆米花?原产地居民1000多年的美食体验

  

1

"我杯子里的是来自危地马拉韦韦特南戈地区的萨尔瓦多咖啡,属于海拔1900米的波旁咖啡的一种。这个种植园从1847年开始到现在,是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咖啡。

喝第一口,带有浓香味的热气和短暂的酸味唤醒了咖啡圆润细腻的口感,之后再品,核心香味是甜的,带有果香,混杂着蜂蜜、葡萄和桃子的香味。余味中带着嫩玉米的味道,愈久弥香,充盈着嘴巴。我在杯子里看到了塔胡穆尔科气势磅礴的火山。

葡萄酒对应物是卡曼·拉瑞蒂亚酒庄2014年产葡萄酒,可搭配质地柔软、口味温和的圣蜜鲜奶酪饮用。香水对应物是维萨(罗巴贝格)。"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懵?实不相瞒,我也一样(偷笑)。我们对咖啡的了解太少,《咖啡简史:一本美妙的咖啡终极指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缺憾。

本书作者名叫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是一个疯狂热爱咖啡的法国人。她说从17年前开始,她就把生命献给了咖啡。她开设巴黎咖啡会馆,希望建立一个咖啡的乌托邦,让人们在利润之外,更多了解咖啡的产地、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享受咖啡。

2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女性骨架化石,它生活在大约350万年前,被认为是人类共同的老祖母,人们叫她"露西"。

1000多年前,这里有个叫卡尔迪的牧羊人,有一天发现他的羊群分外兴奋,和往常大不一样。经过观察他发现羊群吃了一种小灌木的枝叶。他也尝了一下树上的浆果,发现自己也兴奋起来。这就是咖啡树被发现的传说。当然,这种传说有多个版本,但它无疑和人类的老祖母"露西",生活在同一块古老而丰饶的土地上。

咖啡树被发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埃塞俄比亚人生活的一部分。13世纪,埃塞俄比亚人越过曼德海峡攻打也门,就把这种能振奋精神的种子带到了也门。从此咖啡在阿拉伯世界流行,并进入欧洲。

但Coffea(咖啡)这个名字,直到植物学成为一门单独学科才被正式命名。18世纪,它作为茜草科的一种,被命名为Coffea。1753年,分类学之父、瑞典科学家林奈给了它一个正式的学名:阿拉比卡咖啡。

这时,生长在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的阿拉比卡咖啡,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品种。

唯一性也就意味着极度脆弱性。阿拉比卡咖啡树对生长环境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而一次病虫害就会让整个世界咖啡市场受到影响。已经深爱上咖啡的欧洲人,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把阿拉卡比咖啡树移栽到世界其他地方,另一方面也在世界各地探险,以发现新的咖啡树种。

19世纪末,欧洲人在今天乌干达和赤道几内亚的森林里,发现了后来被称为"罗布斯塔咖啡"的树种。它比阿拉比卡咖啡适应性强,产量也高得多,而且咖啡因的含量比阿拉比卡高两倍。罗布斯塔咖啡的种植面积迅速超过阿拉比卡咖啡。

现在编入世界咖啡目录的有70多种咖啡,它们都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后代或者亲戚。

3

冲泡咖啡的最佳水温是摄氏90度,有人说是因为咖啡能在这样的水温下释放出最浓郁的香味,不过更确定的是,它的家乡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水烧开的时候就只有90度。

当地喝咖啡是从清洗咖啡豆开始的。咖啡豆清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炒出香味,然后再研磨。与此同时,粘土咖啡壶里开始烧水。水烧开了,咖啡豆也研磨好了。把咖啡粉末倒进咖啡壶,浸泡一会儿,再分别倒进小杯子里。

这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有的人会像我们唐人喝茶一样,在咖啡里加入盐和香料,比如丁香、肉桂、姜片还有黄油。也会配些零食,比如面包、花生和爆米花。

是的,你没看错,埃塞俄比亚人喝咖啡是配爆米花的,没想到吧。

埃塞俄比亚还有一种食用咖啡的方法——油炸。当地有个游牧民族叫奥罗莫,他们把新鲜的咖啡豆配上面粉、水和黄油,压碎做成面包球,然后放进锅里炸。用这种方法做成的咖啡食品,可以随身携带,让人长时间保持清醒和保持旺盛的精力。这在战争期间非常有用。

咖啡在埃塞俄比亚和面包一样,是能让人开心的日常食物。但是到了也门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也门人把咖啡变成了商品。他们在当地建成了第1个咖啡交易市场,也开发了世界上第1个咖啡种植园。16世纪末时,也门穆卡拉港每天都停着几十个国家的船只,等待装运咖啡豆。

这些咖啡豆从阿拉伯半岛运到小亚细亚,进入奥斯曼帝国。1550年左右,叙利亚两兄弟在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开了第1家咖啡馆。喝咖啡逐渐成为当地礼貌待客的一种方式,咖啡馆也成了辩论、创作和交流传播思想的地方。

咖啡馆的这种功能,后来在巴黎发挥到了极致。它让塞纳河左岸成了先锋思想发源地和聚集地,成了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代名词。

格洛丽亚·蒙特内格罗说:"这种神奇的饮料不仅在漫长祈祷时能支撑人们的意识,而且还是雄辩的触发器,思维的推进者和思想的加速器。咖啡作为消费品和精神药物的历史,是随着领导者思想的开放而变化的。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4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咖啡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其质量标准也分为主流咖啡和精品咖啡两大类。主流咖啡以经济和利润率标准优先,精品咖啡则把咖啡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作为优先标准。

精品咖啡产业主要由七大因素决定。

第一大因素是咖啡种植者。咖啡树除了对土壤、海拔、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外,还需要成片的高大树木为其"搭建"树荫,才能更好生存。

咖啡的收获时机也很微妙。咖啡大部分都种植于赤道附近,四季不分明,同一棵树上可以有不同成熟度的咖啡果。如果用机器采摘,咖啡果的质量会参差不齐。精品咖啡一定要用人工采摘。

第二大因素是加工处理师。咖啡果的加工处理有4种主要方法:水洗法,半水洗法,日晒法和蜜处理法。这几种方法处理出来的咖啡豆风味各异,但都需要巨额投资。

第三大因素是精品咖啡猎人。精品咖啡猎人能够打通进口商、烘焙师和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他要既了解消费者的口味,也了解咖啡原产地的情况。传统出口商根据生产地和国别来给咖啡定价,精品咖啡猎人则认为:"每个咖啡生产国都有可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第四大因素是新运输方式。常用的咖啡运输方式是集装箱海运。但是精品咖啡需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低于20℃的温度和40%左右的湿度,所以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用来运输精品咖啡的集装箱。

第五大因素是品鉴师。和红酒品鉴师以及香水调香师一样,咖啡品鉴师需要有一个灵敏的鼻子和感官系统,然后经过长期训练积累技巧,来识别咖啡的内在特征和特有的香气。

第六大因素是精品咖啡烘焙师。他必须深入了解咖啡豆的性质,记住咖啡豆的颜色、密度和湿度,还要知道种植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加工处理的方式。最好的精品咖啡要手工烘焙,这是一个繁琐而精确的过程,每个阶段的时间要精确到秒。

第七大因素是咖啡师。咖啡师是艺术家、侍酒师和调酒师的综合体。这是最近才出现的新兴行业,相关学校也没有开设专业课程,但它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影响力,则表明其有非常良好的就业前景。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只有0.03%的人是训练有素的咖啡师。

有人说,咖啡的世界很小,但足够精致和深邃。读过《咖啡简史》,也许你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