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摘抄

2021-01-02 04:37: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摘抄

  《麦地里的飞檐》是一本由秦里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地里的飞檐》精选点评:

  ●4.5

  ●做这件事的意义大于这件事本身.另外,文字很不是味道,但跟这件事本身相比,这也不算什么问题了.

  ●感谢今天还能看到部分神妙之作

  ●飞机晚点伤不起~挺喜欢作者从感受出发寻访古建的调调~

  ●已藏!

  ●两个人的古建寻访,内容不说,起码提供了一些路线

  ●这是个令人着迷的领域,读完有马上动身的冲动,谢谢后潭的赠书

  ●4.4。各式各样公众号类的建筑游览文章很多了,但是能给人留下建筑朦胧印象和想象空间的寥寥无几。看建筑真的不是去数斗栱和拍梁架,爱好者们有点儿跑偏了

  ●虽然欠了点专业,但是真实的旅行中总有感动你内心的力量。

  ●图片水准很xx 文字也是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一):写得尚可,略显单薄

  喜欢古建筑,喜欢营造,因此这本书反复摩挲了很久,总体的感觉却是一般。主要是读起来比较单薄,作者的写作技术也略显单调稚嫩,从散文、游记的角度来看略显乏味。写营造的时候罗列过多,配了很多照片但是读者最关心的飞檐的法式却没有详细的结构图,真是非常遗憾。

  但总体来说,作者能在一般人不太感兴趣的飞檐之外寻找到风物,已经是难能可贵,虽然文字略差,但是仍然有一股清新之息,在没有更多的比较之下,看看这本书还是聊胜于无的。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二):挺不错

  很多专业人士觉得这本书写得浅,还好我不专业,所以阅读《麦地里的飞檐》的过程反而更加愉悦。始终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感,散文尤是。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如果笔端没有投注自己的感情,又怎样去感动别人呢?

  偶尔也会去ABBS逛逛,尽管那里的内行人居多,但是仍感觉到他们对这本书的喜爱。当然这种喜爱并不是来源于作者的专业知识、文化功底有多么精深,毕竟他们既不能称为学者,也不是在写论文。

  我想,大多数人在读这本书时获得的感动来源于一种共鸣,可能自己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对古建筑从关注到喜爱,进而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正如此书简介中所说:“行前与事后的研究和考证,为这种记录增添了平实可爱的乐趣。”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简单的乐趣,促使许多人开始了解和喜欢上古建筑,进而加入保护古建的阵营。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三):外行的热闹

  外行的热闹

  ■高亮亮

  这是本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旅行札记,却有一个意象化的名字——麦地里的飞檐。作者在第一篇探访唐代建筑五龙庙的游记里,就透露了书名的因由。一座朱红的小庙掩映在绿色的麦田中,犹如从天而降,美得猝不及防。虽是乡间的小庙,却已显露唐代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的特征。“麦地里的飞檐”一词就这样在作者的脑海中蹦出,提纲挈领地把全书的意境括在里面。

  又难免地,藉此生出诸多感怀:“古代建筑的大屋顶们,从这些欣欣向荣的庄稼里努力探出头来,平地而起又颤巍巍的壮观,很有一点儿象征的意味。用夸张些的话说,就像是琐碎日子里挥之不去的理想,即使不太切合实际,也要努力地雄伟壮观一番,要将那平平板板一成不变的小日子,稍微弄出一些起伏。”这“夸张”有趣的很,简直是通感——将古建筑们氤氲成了某种意象。可就是这样的通感让本书显出了趣味,一种浸润在文字和态度里的味道,一种地地道道的“外行的乐趣”。

  外行的身份,使作者的古建筑之旅饱含着丰富的形式感。这种强烈的形式感几乎无所不在。作者寻访的是上起唐代、下迄元代的古建筑实体,并特意将寻访的范围限制于纯粹的木结构建筑。作者非常强调“木结构”这种属性。木材在很好的阳光下散发出的温暖,在阴郁的天气里露出的沉重和静穆,踩在楼板上的吱呀声……作者所描述的这些木的质感,支撑着作者对于古建筑的概念,也在帮助我们完成对于古建筑的想象。

  作者在探访每一处古建筑之前,都会认认真真做好功课,翻阅大量的专业资料,从鉴赏性的图书到尘封的历史档案。范围极广,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在面对古建筑时,那种莫名的感动就会变得异常强烈而具体,有着“在诗意和画意之外,建筑意的愉快”(梁思成语),“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跃出了文本,呈现在眼前,恍惚感与久别重逢的真切感夹杂在一起。手里触摸的更像是梦想;于是,这外行的乐趣有了个坚实的基础,也就有了后面的热闹。事先翻阅的资料里那些专业性的枯燥在丰饶的真实面前开始漫漶,文字退成一种背景,无比鲜活的是感观——在纷繁中变得敏锐而通透。

  无数真切的细节扑面而来,这些在资料里稀松平常的细节却给人意想不到的冲击。就像作者在五台南禅寺遭遇的“鸱尾”(古代殿堂建筑正脊两头的装饰件)。这唐代的“屋顶上的神鱼”开启了作者的“遐想”:将其与后朝的“螭吻”进行比较,体会出不同时代审美趣味的差异。唐代抽象、略带神秘主义的“鸱尾”正印证了唐代建筑厚重、朴实的特征;而明清的琉璃华盖上夸张的“螭吻”甚至是“龙吻”,也自然映合了明清的繁缛细密。

  此时,知识和知识之间有了现实的链接,顷刻间变得通畅。知识总是别人的,感悟才是自己的。

  这种阵发性的彻悟状态让作者更加从容,那些貌似“误读”的通感也就越发精彩,就比如开篇的那个“夸张”。看似一鳞半爪、若有所悟的通感,其实是在还原被艺术、被美感穿透的瞬间,简单而直接,始终在提防言及艺术时的夸饰和矫情。所以整本书完完全全是一副“外行的热闹”,时而缤纷喧腾,时而落寞寂寥,却始终是有些小情趣的凡人的真切感怀。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关于艺术的“外行的热闹”是怎样产生的。最初是触动,一点及面,被饱含穿透力的瞬间所击倒,是某种契合也是某种超越,形成了持久性的召唤和感动。但这种穿透难以重复,也难以期待,接触多了,反而变得含混,言说的欲望开始消褪,感观变得迟钝,产生了通俗意义上的审美疲劳。于是就会需要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从技巧到风格史,专门性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区分细节,区分一个与另一个之间的微妙。再加上体察与积淀,就会使感悟型的欣赏转向融通式的领会,感官被打开,不断的触类旁通,有一种豁然之感和明晰后的愉悦。同时又会体会到语言的极限,许多敏锐的感受难以言传,只能化为深深的意绪,或者渲染成氤氲的意象。

  在我看来,整本书清晰地演绎着这个过程。我们若以这种角度来看待这本书,似乎也很体贴“外行的热闹”的意蕴。

  转自《文汇读书周报》

  《麦地里的飞檐》读后感(四):外行的热闹

  这是本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旅行札记,却有一个意象化的名字——麦地里的飞檐。作者在第一篇探访唐代建筑五龙庙的游记里,就透露了书名的因由。一座朱红的小庙掩映在绿色的麦田中,犹如从天而降,美得猝不及防。虽是乡间的小庙,却已显露唐代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的特征。“麦地里的飞檐”一词就这样在作者的脑海中崩出,提纲挈领地把全书的意境括在里面。

  又难免地,藉此生出诸多感怀:“古代建筑的大屋顶们,从这些欣欣向荣的庄稼里努力探出头来,平地而起又颤巍巍的壮观,很有一点儿象征的意味。用夸张些的话说,就像是琐碎日子里挥之不去的理想,即使不太切合实际,也要努力地雄伟壮观一番,要将那平平板板一成不变的小日子,稍微弄出一些起伏。”

  这“夸张”有趣的很,简直是通感——将古建筑们氤氲成了某种意象。可就是这样的通感让本书显出了趣味,一种浸润在文字和态度里的味道,一种地地道道的“外行的乐趣”。

  外行的身份,使作者的古建筑之旅饱含着丰富的形式感。这种强烈的形式感几乎无所不在。作者寻访的是上起唐代、下迄元代的古建筑实体,作者特意将寻访的范围限制于纯粹的木结构建筑。作者非常强调“木结构”这种属性。木材在很好的阳光下散发出的温暖,在阴郁的天气里露出的沉重和静穆,踩在楼板上的吱呀;摸着的立柱像一颗树,相同的手感在混淆,而斗拱像一大朵木头花开在头顶。作者所描述的,这些木的质感支撑着作者对于古建筑的概念,也在帮助我们完成对于古建筑的想象。

  作者在探访每一处古建筑之前,都会认认真真做好功课,翻阅大量的专业资料,从鉴赏性的图书到尘封的历史档案。范围极广,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谓煞费苦心。

  于是,在面对古建筑时,那种莫名的感动就会变得异常的强烈而具体,徒劳地兴奋着“在诗意和画意之外,建筑意的愉快”(梁思成语),“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跃出了文本,呈现在眼前,恍惚感与久别重逢的真切感夹杂在一起。手里触摸的更像是梦想。

  于是,这外行的乐趣有了个坚实的基础,也就有了后面的热闹。事先翻阅的资料里那些专业性的枯燥在丰饶的真实面前开始漫漶,文字退成一种背景,无比鲜活的是感观。古怪拗口的名称术语、繁复的分类、精确却干涩的描述和形容,这些纠结起来构成了“知识”——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专业知识。带着一脑袋的专业知识置身于巨大的木结构中,原想一一印证,可转眼就漫漶不清。感官倒是一下子被激活,在纷繁中变得敏锐而通透。

  无数真切的细节扑面而来,有些在资料里稀松平常的细节却给人意想不到的冲击。就像作者在五台南禅寺遭遇的“鸱尾”(古代殿堂建筑正脊两头的装饰件)。这唐代的“屋顶上的神鱼”开启了作者的“遐想”:将其与后朝的“螭吻”进行比较,体会出不同时代审美趣味的差异。唐代抽象、略带神秘主义的“鸱尾”正印证了唐代建筑厚重、朴实的特征;而明清的琉璃华盖上夸张的“螭吻”甚至是龙吻,也自然映合了明清的繁缛细密。

  此时,知识和知识之间有了现实的链接,顷刻间变得通畅。知识总是别人的,感悟才是自己的。

  这种阵发性的彻悟状态让作者更加从容,那些貌似“误读”的通感也就越发精彩,就比如开篇的那个“夸张”。在著名的观音阁,作者在楼上看着观音像的面部,感觉一个奇迹从地面升起,“慈祥温和的表情与巨大的体量”都在证明这是真正的神祗。作者觉得难以用语言把藻井的结构描绘清楚,因为“藻井像一个定格在空中的大礼花”,“看清了每一个局部,还是无法表达出一朵礼花绽放时的壮丽”。奉国寺里一字排开的相同的七尊佛像,让作者感悟到在不断的重复中,那种倔强虔诚的精神力量。

  看似一鳞半爪、若有所悟的通感,其实是在还原被艺术、被美感穿透的瞬间,简单而直接,始终在提防言及艺术时的夸饰和矫情。所以整本书完完全全是一副“外行的热闹”,时而缤纷喧腾,时而落寞寂寥,却始终是有些小情趣的凡人的真切感怀。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关于艺术的“外行的热闹”是怎样产生的。最初是触动,一点及面,被饱含穿透力的瞬间所击倒,是某种契合也是某种超越,形成了持久性的召唤和感动。但这种穿透难以重复,也难以期待,接触多了,反而变得含混,言说的欲望开始消褪,感观变得迟钝,产生了通俗意义上的审美疲劳。于是就会需要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从技巧到风格史,专门性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区分细节,区分一个与另一个之间的微妙。再加上体察与积淀,就会使感悟型的欣赏转向融通式的领会,感官被打开,不断的触类旁通,有一种豁然之感和明晰后的愉悦。同时又会体会到语言的极限,许多敏锐的感受难以言传,只能化为深深的意绪,或者渲染成氤氲的意象。

  在我看来,整本书清晰地演绎着这个过程。我们若以这种角度来看待这本书,似乎也很体贴“外行的热闹”的意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