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塔楼之诗》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塔楼之诗》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4 03:0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塔楼之诗》的读后感大全

  《塔楼之诗》是一本由[德] 荷尔德林著作,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塔楼之诗》精选点评:

  ●属于最好的诗

  ●成都读得,俗了

  ●“当秋天降落大地 静观者的魂灵又在天边找到自己。”

  ●诗读不太懂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讀到了滿滿的恐懼,要有怎樣一種心境,才可以完成這樣的文字,非常靜謐,當然,需反复讀,才可深入。感謝您,許先生。

  ●生命之旅迥异 犹如歧路 或群山分界。一星扣在装帧和印刷。

  ●我在八卦荷尔德林为什么会疯。。。。

  ●重读金典。

  ●虽然已经读完,但仍会一读再读的!

  ●30年的抑鬱生活,30多年的徹底瘋狂。每個真正詩人都善於在人生道路中漸漸營造一個獨立的世界。與大多數人想法相反,他實際上並沒有收到什麼挫折:受環境決定被強迫學習基督教神學;尋求工作時遭到黑手等等。正常人能反抗這些帶來的情緒,代之以任何感官上的享受,使得悲痛抑鬱消弭。可他過度的敏感抑鬱,與其說三十歲之後瘋的,毋寧說他一出生就已經瘋了。生命最後三十多年里的詩,動詞很多意象很少重複詞太多,甚至同一個題目到處是詩:那是一個瘋了的人的寫照,那詩就是顛三倒四的囈語且只保留了詩意而全無詩的樣貌。而那些僅有的詩中落款:不才 最謙順的 荷爾德林。他很愛自己圖書管理員先生的稱號,而紀念他最好的辦法只能是“讓他一個人靜靜的待著,不去打擾他。”其實他就是個孩子,“男爵先生,我十七歲了。”永遠的孩子。(書附錄有傳記)

  《塔楼之诗》读后感(一):春 ——给荷尔德林

  你从春天醒来

  床头还系着几朵西边的云彩

  春天正以一匹马的姿态迎向你

  草原沙沙作响 羊羔遍地

  雨水拎起裙裾

  为每次姗姗来迟衷心致歉

  我们围坐在谷堆边,看你

  挑拣四个季节

  澄明的阳光逸出天空

  那是精神的生成

  《塔楼之诗》读后感(二):宿舍楼

  那天放寒假要回家了,早上宿舍就只剩我一个了。下午的火车,早上起床收拾完行李,看着书架上的书,我就拿出了这本新买的诗集。虽然之前读过几遍,可是没有看懂。那天有如神住,读着那些平淡的句子,实在是太给力了。想到马上要回家了,注意我家在农村,我的心情实在是太急切了,想着蜿蜒的山路,颠簸的汽车,站在村头的山上,大喊,“我回来了”。

  《塔楼之诗》读后感(三):荷尔德林《人,诗意的栖居》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

  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

  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

  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

  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

  但还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塔楼之诗》读后感(四):斯卡达内利的回声

  我第一次听说荷尔德林是在阿巴多的《倾听寂静》里。

  之后读了这本诗集。

  他的灵魂是多么的清澈、澄明,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德意志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

  森林、湖泊、蓝天、飞鸟,在诗人的眼中、笔下可爱起来了。

  荷尔德林是多么可爱的啊。

  然而命运又是如此不公,让如此可爱的人承受着这莫大的孤独。

  “生命之旅迥异/犹如歧路/或群山分界”

  或许荷尔德林的疯狂确是人生命最自然的选择。

  《塔楼之诗》读后感(五):午后酒神的狂欢

  午后,在两本大书的夹缝中瞄到了这本薄薄的小书,如果有暖暖的阳光就好了,可惜那天下着阴冷的雨。

  翻看着这些小诗,却有着午后阳光下的晕眩,在梦与现实的临界点,任意识肆意地游荡,仿佛自己可以任意出入自己为经历的年代。正是荷尔德林的疯狂才让他如此接近酒神的状态吧,无意中阅读到的我,也在睡着之前体验了一下肆意狂想,但最后还是不可救药地睡着了~~

  读到《希腊》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娟秀的笔迹,批注第二句“自然常握于人之手中”竟然译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并给了另一个翻译“人类往往为自然所控制”,我不懂德语,究竟哪个是荷尔德林的原意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