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人,那事 六、给他两脚,又补两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人,那事 六、给他两脚,又补两脚

2021-01-06 11:57:34 作者:骑驴流浪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人,那事 六、给他两脚,又补两脚

  那人,那事

  六、给他两脚,又补两脚

  葛秋猫的嘴长得特别大。他一咧嘴被张寡妇看到了,张寡妇说:要不是两只耳朵挡住,两个嘴叉子就咧到后脑勺啦!不知道有没有未老先衰这种病,反正葛秋猫长到二十岁时,远看却像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脸皮黑的像老枣树皮,上面满是大的如黄豆小的如高粱的豆豆子。她娶不到媳妇,他爹就托关镇上的大媒人,说:丑点也行,年龄大点也行,带个小孩也行。只要儿子能娶到媳妇,他就磕头作揖,请客送礼!

  一个月后,大媒人人领他家一位姑娘。姑娘水灵不说,年龄也不大。大媒人说:云南人,家里受了灾,出来讨个活命。大媒人手指着旁边一位一只眼有点白拉的老婆子,说:这是她娘。嫁了女儿拿了彩礼好回家救一家人的命!

  彩礼讲定四万。这么水灵的一位姑娘,爷儿俩觉得不能算多,就满口答应下来。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大媒人说:一年以内,要是失踪了,跑了,我负责把钱退还你们;要是一年以后失踪了,跑了,我就不负责任了,不然……人家把姑娘给你领回到了家里,作为大媒人,就算尽到了责任,还能管你一辈子?爷俩想了想,也满口答应下来。那姑娘在他家过日子,倒也安分,就是喜欢穿好的,吃好的,喜欢打扮,爱赶集,逢集就赶。年轻姑娘爱吃,爱穿,爱打扮,爱玩,都属正常,爷俩觉得这没有什么,就尽量满足她。他们认为时间长了,生个一男半女,自然就会收心,就会安分,再不花哨了。

  谁知,有一天赶集,那姑娘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求人去寻,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寻到。突然想起大媒人,算算日子,时间已经是一年零五天,有言在先,人家已经不负责任了。就在这节骨眼上,葛支书带领村干部来他家收秋季提留。葛支书说:知道你家里有困难,别家是每口人六十元,你家减半,三十元。葛秋猫说:没有钱!葛支书说:没有钱给你五天时间去筹。五天后我们再来。

  五天后葛支书到他家收款,葛支书没有发火;他倒先发了火,说:钱,钱,屌钱没有!葛支书心想,村干部并不是没有体谅到你家的难处,已经减半了,真没有钱可以再商量。说破天也轮不到你发火呀!就火气更大,向前给了他两脚。平时,葛秋猫并不这样,现在是媳妇没了,钱也没了,鸡飞蛋打,人财两空,肚子里憋着一股气。可你有气也不能冲葛支书发呀!挨了两脚,身子一歪,倒在地上。他爹也是憋着一肚子气,看到儿子挨了两脚,又气上加气,但他不敢冲葛支书发,也发泄到了儿子身上,上前又补了两脚。

  葛秋猫此时像武打片里的“定功”。两个人抡圆了兵器正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位高手用手一点,说声“定。”另一位就以前举手还举手,以前弯腰还弯腰,僵在那里不动了。葛秋猫挨了两脚,像被点了穴位,“定”在那里一动不动。

  等到葛支书离开院子,他才收了“定功”,站起身来。从此,他见到葛支书就发怵,像一条绺毛狗,能躲就躲,能藏就藏了。

  现在他是五保户,政府为他装了铁大门,盖了新瓦房。如果葛支书不把棉大衣和棉被卖掉的话,也该有他一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