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读后感100字
《37°2》是一本由菲利普・迪昂 / 胥弋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9.8,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37°2》精选点评:
●翻译不喜欢
●图书馆
●如愿以偿
●终于看完了,好久木有看小说看哭了。。。。囧
●给这部小说四分以上,包括四分的,都是因为看过它改变的电影吧!那女人神经质的让人心疼,但这个版本的书生硬的让人看不下去!
●书
●写了一个偏执的人。
●电影更好。
●有些句子实在好
●2011上海译文再版 定价已经是32了
《37°2》读后感(一):这是最浪漫的爱情吧
很久以前看的书,看到最后鼻尖酸酸的,因为在上课,我终于还是忍住了,没流泪。
外国小说刚开始节奏慢慢的,然后越来越精彩。
这种坚定不移的爱着对方,不论对方或者世界变成什么样最最最浪漫啦!
这就是海枯石烂吧。
《37°2》读后感(二):不错的一本书
几年前看的一本书,至今还印象深刻。
荒诞的故事,罗嗦的开头,但最终带给我的却是很有力的思想冲击。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现实的生活里不太会有,但它描写的却又是极现实的东西。
可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了,刚看完的时候久久不能平静。
《37°2》读后感(三):巴黎在轻度发烧中……
37°2,比人体正常温度稍高一些。
四五年前读的这本书,很多细节都忘了,但还记得,这本书是为数不多的让我愿意去买一本放在‘自己的书房’里的爱情小说。
没有华丽的真情告白,没有温情的呢喃爱语,只是平凡到俗气的油盐柴米,但爱得自然爱得深沉也爱得辛酸……
结局很悲伤,却又很自然,似乎唯有如此的结局才能够结束这个故事,皆大欢喜不适合这个个性激扬的女子,也不适合这个无能为力的男人……
《37°2》读后感(四):这是生活
结束了。《37°2》。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的小说了。
王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书目的增多,你的阅读快感的阈限也会提高。这是大实话。
这是怎样的一本小说呢?一开始,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在絮絮叨叨。波澜不惊的生活,或者确切的说,是他有意在淡化生活。站在35岁这一时间点上,对于一个男人意味着很多。
贝蒂(女主人公)的生活信念注定了她最后的毁灭。她是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生存的。我想象不出除了让她的生命结束在心爱的人手中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她得到永生。
我想定义它为一本爱情小说,没有浪漫的真爱。发生在两个平凡的人中,一个努力顺从着生活,一个竭力挣脱着生活。
整本书字数不少,页数很多。平淡如水的叙述,不知不觉中就发现阶前的石阶已经被无声地滴落成碎片。
慢性毒药般侵蚀着你直至你遍体鳞伤,这就是我看到的生活威力所在。
《37°2》读后感(五):37.2°C,一个本应是爱的温度。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丁先生的兔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4940791/
37.2°C,是一个人恋爱的温度。太热,灼伤了他人,太低,寒心了自己。
爱有时太过于偏执,她激烈地付出她的一切为他好,誓死要帮他出版小说,帮他出人头地,却无形给了他太多的压力。他默默地为她改变,默默努力想写出一本有市场的小说,让她不再那么辛苦,却没让她看到。小说出版的那天,他看不到她的笑脸,只有病床上僵硬的脸庞。
放下你的偏执,爱得更柔和些。用行动明确表达你的爱,更有安全感一些。
37.2°C,一个本应是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