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顾准日记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顾准日记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6 02:51: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顾准日记的读后感大全

  《顾准日记》是一本由顾准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4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准日记》精选点评:

  ●敬佩

  ●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这是个什么样的顾准呀?

  ●思想者。

  ●人生启迪

  ●朴素情感

  ●哎,真是环境逼疯人。

  ●顾准在流放地的饥饿史,所见所闻。

  ●难以企及

  ●每一天流水账似的记录,却是细节见大家。

  《顾准日记》读后感(一):我将潜伏爪牙忍受十年

  很感动先生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在坚持读书学习,独立思考。我想这就是超乎常人的原因之一吧。

  没想到顾准先生在信阳经历了那么多,在他的日记中我看到的历史是和宣传并不一样的,比如70年之后主要是再说周总理干什么干什么,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以前我并不曾预料到的。之前在天涯上看了个帖子,真的对前三十年历史有了更丰满的了解,历史真的把一切动机与手段讲清楚了,端看我们去不去了解。

  作者说:“我将潜伏爪牙十年,等待孩子们长大。”读到此处除了作者的不甘和无奈,我倒是觉得先生骨子里还是个可爱的人,不会让生命里没有思考、知识、良心、幽默。

  “楼阁可望星星,志不在飞升。地沼卑湿,却有潜龙,天下事大率类比。”--商城日记。

  《顾准日记》读后感(二):顾准日记的一种简单化读法

  比起顾准的《商城日记(1959-1960)》,杨绛的《干校六记》简直可以说是矫情的,钱钟书夫妇脱不去自诩的名士风流,顾准却在日记里大泄私愤,“去***×的自满情绪!”(这个字居然真的打不出来?!)

  当然,顾准的日记不是满纸这般荒唐言,也可以分几类。《党校日记》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典范之作,这样有反思有担当得读书笔记,足可以现下放在博客上受一代愤青追捧。《新生日记》像是退休领导人出版的回忆录,自己做自己的枪手,口径把握得与中央相当一致。幸而还有一百二十几页的《商城日记》,真切惨烈远甚于故作潇洒的回忆录,隐忍深沉更是不知超过洒狗血的伤痕文学几倍。有人称顾准作中国大陆五十年代以来唯一的知识分子,这也是只有读过《商城日记》才能得出的结论。

  顾准写道,“我将潜伏爪牙忍受十年,等候孩子们长大。”整本《商城日记》,实际上讲的是哀鸿遍野,骨肉相食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个骄傲但清醒的知识分子,如何狡猾地寻找食物,不致成为饿殍的故事。突然想起姜文,他自以为把叶弥的《天鹅绒》里疯妈寻找的一斤肉改成一双绣花鞋是一大亮点,而他在电影中所建立的那个年代也就崩溃了。这个世界上全是只追求肉欲本性的疯子,要一个疯子关心一双精工细绣的小红鞋,她得先被物质世界异化到什么地步?

  如我一般上午第三节课就开始考虑午饭吃什么的人,请用一个小时读一读《商城日记》,但把它当成另一种文人饮食谭好了,确定自己还记得食物的本源意义。

  《顾准日记》读后感(三):读书、思考和自我休整

  党校日记,是作者学习思考最多的一段时间。所以做个学者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第一次读名人日记这类的书籍,而且是属于那么一个特殊的年代的学者的日记。从日记中学习关于认识这个社会以及怎么读书。第一个让我感觉很深的就是有所感而不去轻易发表意见是完全对的,目前我这个年纪很容易对社会和自己会有很多感想,但目前更需要思考而不是发表意见,现在的意见在以后看来肯定是很肤浅的,但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内圆外方应该牢记在心。

  这类书暂时还是先少读,因为基础的理论知识不足,读起来不懂,需要把经济类的基础理论的书多读读,想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不错。

  书中顾准说客观地分析现实,冷静地处理自己,这才是掌握自己的命运。后半部分,人是可以先保命的,想想吴敬琏现在也还在为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做贡献,相比知道顾准的人就少很多了。

  书中还有几句话很值得学习:读历史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才是读历史;从浅尝辄止到更有逻辑性不管研究还是学习都是进步;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有一段距离。

  各个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思想家黑格尔对于德国。

  要多倾听合作,而不要抱怨攻击。

  一切历史的进步取决于恶而不是善,所以就想曾国藩书中所说不要追求完全的善。

  新制度不仅不是吃饭不要钱,二十吃饭很贵,少一张嘴,生活水平提高很多的制度。

  在最苦的年代,任何时候只要掌握资源,有一部分肯定是不吃苦的。

  人要内圆外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高商品率的农业社会,才是发达的社会,小的时候农村尽量什么都自给自足,所以整个商业不发展,大家一直都是处于贫穷之中。

  谦逊易不自信。

  年轻时要好好求知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不愿负债,不愿技术进口使发展减缓。

  多看书 。

  大寨式的农业并不能真正带来农业进步就像现在不深入挖掘自身潜力的发展史难以为继,也难以推动中国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超过日本,能够将日本重新带入到亚洲体系;超过苏联则是将苏联从东方推到欧洲。

  历史永远不会简单地重演。

  价格体制为的社会黑市扰乱社会大众,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已经积重难返。

  用于消费基金的数额,跟不上工资的增加,刺激和动员带动发展的路子肯定走不通。

  中央集权限制地方的发展,产生投机和黑市。

  美日经济贸易下降。

  坚毅可取,脆弱不可取。

  《顾准日记》读后感(四):大师其人

  序言介绍说:“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书,因为它本来不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个学者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思想历程,用最平实的笔触记录下当时的一切。所以我也翻得很快,而他的语言也非常随意,果然是写给自己的东西。于此相比,72年回北京后做的学术笔记,那就严谨多啦!从59-60年说起,这段历史一直资料不多,顾准的日记倒是作为了历史研究的参考资料。商城人相食的那段,我在其他地方也见过。之前也看过季老的《牛棚杂忆》,对改造的感觉真的挺不好,但这次通过日记这种真切的方式去了解,才大致获得全貌。五十年代末有它的特殊原因,天灾加人祸,因“肿病”死掉的人以千万记,但从日记中可以看到,作为中央来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劳动队的待遇比起本地的农民,已经好一些了。再看之前56年在北京学习的日子,那时候的顾准是意气风发,埋头于马克思和唯物哲学,他第一次读资本论的时候感叹:我之前怎么没去读那么优秀的作品呢?我看到了一个非常让人鼓舞的学者,而他日记中奢侈的“休息”,则是看狄更斯的小说,对他来说看小说是奢侈的享受了。72年回北京之后,他几乎每天都在阅读,做笔记,真的惜日如金,可惜老天只给了他2年的时间。反过来想想自己,实在是莫大的差距。

  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人格的高下,在生存资源匮乏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生产队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得不因为各种利害而互相猜疑斗争,像顾准这种顽固派,是吃定苦头的。顾准在日记中诚实的说:“别人都偷,我也偷了。”60年,他在日记中对生产队的同事大骂:“去***B的自满情绪!”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好久,这是整本书除了“王八蛋”之外唯一一次骂人。但也总觉得我也笑得苦涩,他是个憋坏了的学者,不是矫情的写XX时代的文人。我也很想知道,那么多年田间浇粪的时候,他终究都在想些什么。十几年的日记,没有离开过对国家建设的关心,无论是外交,制度改革,经济发展等等,这几乎占了他日记的所有内容,实在是一颗难以描述的赤诚之心。

  最后,我从不盲目认可主流口中的“大师”。大师(Master)和专家(Professor)的距离,可不是一点点。懂得文化包容性,精通多个领域,在各自身处的时代忍受孤独的,才叫大师。这需要我自己去检验,人云亦云的那叫做“偶像主义”,是懒人的方法。

  顾准叫做大师。

  《顾准日记》读后感(五):顾准独白

  我瘦了。和1959年3月间肿起来到1960年4月消肿后的瘦不同。那时下放干部们见到我都说我瘦了,可是气色很好。

  我瘦了。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晨起咳出铁锈色的痰。但我没有向上报告。我要争取彻底改造,响应英明伟大的毛主席的号召,早日立功赎罪,我再不会像在反右中错误地思考、评价他老人家。我改造好,孩子们就愿意见我了。真想他们!真想啊!那天老骆的女儿出现在我们棚里,我好像一下子就又看到稖头。有一个周六,稖头打完羽毛球,双颊红扑扑的。忽然想起要回学校,她急急吃了碗汤饭,就走了。我的稖头!队长和指导员都给稖头打过电话,她坚决不来。我不怪她。她还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他们怪我吧?因为我,他们的妈妈才扔下他们走了,她是那么爱孩子!因为我,他们在学校里被骂“狗崽子”,被扯下红领巾。因为我,他们四个和孤儿一样。因为我,姐姐哥哥被撵到乡下。将来,一定有人对我的孩子们说三道四。没人有资格充当审判者。被审判的该是一个时代的全部,不是我弱小的孩子们。

  我瘦了。在阴冷潮湿的棚里,我常常失眠,常常在梦中哭醒。因为我一次又一次梦到我的妻子秀。最后一次回家,我没有见到她。她不给我开门。邻居帮我拿东西送下来。隔着门,我能听出她的憔悴。她怨我:“害人害得还不够吗!”我心疼她。我刚刚被批斗挨打,我只是擦了擦脸,脸上的瘀青擦不掉。她是不是也被批斗了?她胆子小,又好强。她怎么受得了?所以我转身走了。我知道,她一定在哭。

  我对她提出离婚不意外。只要她和孩子们能好一点。小年夜,我签完字,一个人走在漫天飞雪中。我本来以为能和妻儿热热闹闹过了年……她走那天,我有感应。我跟队长保证:不管她是死了,疯了,病重了,都不影响我改造。又过了7个月,队长告诉我她离开了。没有详细说。我没哭。我继续砍树。午饭时,我捧着饭盆嚎啕,我吃下每一口饭,我要活下去。 她喝了许多沙林水。在一张纸上,她写着:“为反革命销毁证据罪不可恕。”给我一切快乐的秀啊,我不怪你。我知道你舍不得,知道你不甘心,知道你害怕,知道你孤独,可是我不能为你减轻一分一毫的罪名。

  昨天我把秀的被垫洗干净了。已经二十年了。那上面的血迹还是二十年前的。我洗干净,我要盖着洁白的被子,铺上洁白的垫子为秀服丧。 我要再活二十年,让秀在我心里活二十年。

  我瘦了。我已经因为胃炎,今年住了两次医院。我不想再进医院,耽误我改造。我想早点重新回到人民队伍中,我还有四个孩子。

  我瘦了。今天抬的松树,怎么这样沉重?我的腿跟不上。刚才的踉跄差点让我翻到山沟里。

  我瘦了。 我想我快要见到我的妻。我不必黯然“纵有千种风情,更向何人诉?”

  我瘦了。我总是在梦中回到从前的房子。书房里,秀在帮我整理稿子。警卫员小张和大李带着稖头们在院子里放风筝。三个阿姨和姆妈在包粽子 。我坐在那里,永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