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洪水与饥荒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精选

2021-01-20 01:1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精选

  《洪水与饥荒》是一本由[美] 穆盛博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一):本书订单发货太慢

  元月3号京东下单,咨询几次客服,回复元月25号以后才能发货,且发货时间不确定。本想尽快收到书看呢,目前这个状态,真是急人。

  包邮区,也没有下雪天气,下单时也不显示缺货,一直推迟实在无语。

  客服几次回答也给不出合理解释,实在不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Ծ^Ծ,,^ω^(^・ェ・^)(ಡωಡ)hiahiahia( ´・・)ノ(._.`)╮(╯_╰)╭(︶︹︺)哼٩(๑^o^๑)۶ヽ(○^㉨^)ノ♪(ಡωಡ)hiahiahia(☝`˘ω˘)☝(^・ェ・^)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二):请谨慎购买此中译本

  

20201年1月1日看到书讯的时候很开心,想着这本书这么久了终于出了中译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但对书名、译者还是多少有些疑惑和陌生。首先觉得书名翻译得和原著差别比较大,其次是第一译者的研究领域是先秦史。但这只是个小念头一闪而过。过了几日看到原作的推文,先是震惊后是觉得可怕。如果出版社拿到版权之后可以与作者零沟通,那作品的质量谁来负责?

原作都没看过的译本,我不会购买,休想从我这种领“低保”的人手里骗走一分钱。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三):“广义”生态学视野下的历史叙事

  在卜正民所著的《秩序的沦陷》中,我们看见日本侵略者在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中,以颇为高效的手段恢复了行政秩序,甚至在中国人民愤恨的情感和敌意的氛围中,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至少从1938年开始,日占东部沿海和江南地区基本恢复了相对安定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但是在1938-1945年的时间里,霸占着黄泛区东部的日本占领者,如果说在“合作”领域有什么作为的话,无非也就是驱使劳工修建东岸堤坝,把“祸水”留在国民党保有区域内。

  在战争环境和严酷的自然灾害下,侵略者的本性完全暴露了出来,豫东地区也一直是扫荡与反扫荡最惨烈的战场之一。

  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不仅是破除“殖民主义”迷思的试金石,也为历史叙事提供了更多的维度。

  本书英文正题的汉译名应是《在中国的战争生态学》。作者试图使用自然科学的概念视野来组织历史叙事,1938-1950年的河南黄泛区研究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书名中的“生态学”具有两重含义。狭义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所研究的对象是黄泛区的自然状态的演变。广义的“生态学”还包含对当时社会中的各个“有机”部分及其关系的研究讨论。

  不同于通过气候变迁史或疾病传播史来推导历史演进的轨迹;对历史的“生态学”研究更注重人与自然多方面的互动关系,其所追求的不是历史的“合理性”或“可能性”,而应该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

  用混沌理论来打比方。如果气候史和疾病史研究的是振翅的蝴蝶,那么“生态学”应该研究的是洛伦茨吸引子。

  尽管本书的作者穆盛博(M.S.M)意图将热力学原理、熵增、生物能量等自然科学术语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但这些科学术语在叙事中的应用都显得表象和粗疏,反倒是他援引的威廉·麦克尼尔的“军事寄生”学说,精准地总结了1938年之后黄泛区的社会动态过程。

  换句话说,穆盛博几乎在用整本书的内容为“军事寄生学”理论做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历史演绎。

  1945年之后,国民党政府迫于巨大的内战压力,依然以军事寄生的方式利用河南地区的资源;与此同时,中共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管理模式来组织辖区内民众的生产力。

  所以在广义的“生态学”视野中,中共的胜利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也是自然人—社会组织—自然环境三者构建合理的生态学关系的胜利。

  《在中国的战争生态学》给当代历史研究者最大的启示,或许是用一种更宏观的方式来考察历史问题。在历史舞台上,人固然是重要的演员,但自然的布景同样是叙事线索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很难想象放错了布景的戏剧还能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演。但要做到更娴熟地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依然是件艰巨的工作,穆盛博的尝试充满了真诚与决心,但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

  ~~~~~~~~~~~~~~~~~~~~~

  题外话: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得知了出版社翻译工作中的一些风波。对我们上了年纪轻的人来说,这在上世纪的外国著作译介过程中屡见不鲜。出版社在获得版权后,按照国内的“风向”进行编译(注意是编译),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这事发生在今天,还是令人有些哑然失笑,好在全书的翻译平实流畅,对于非学术研究型读者来说也没有太多不便。

  另外译者或是出版社还给本书按了个带点畅销书意味的新书名《洪水与饥荒》,想要在市场上生存的心态可以理解,希望今后翻译工作再多些严谨吧。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四):《洪水与饥荒》导论:战争中的天灾与人祸

  

*本文系《洪水与饥荒》导论节选

1937 年 7 月,中日军队在北平(现在称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的小规模战斗升级为全面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确保日本在伪满洲(中国的东北三省)地区的经济特权, 1931 年日本军队占领了这一地区,自此之后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而“卢沟桥事变”则引爆了这种紧张的局势。最初,中国的国民政府奉行绥靖政策,而这种不抵抗的立场激怒了许多将日本侵略视为国耻的爱国人士。然而,国民党当局及其领袖蒋介石却把消灭中国共产党作为第一要务。蒋介石本人也直至在被赞成“安内必先攘外”的己方军队软禁之后,才开始同意与共产党一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 年的冲突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决心不再让步,于是中日两国走向全面战争。激烈的战斗和包括 1937 年 12 月的南京大屠杀在内的恐怖暴力活动,都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不足一年的时间,国民政府就已处在崩溃之边缘。 1938 年 6 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炸毁地处华北的河南省黄河南岸大堤,希望能够以此阻止日军的进攻。由于夏日的雨季尚未到来,黄河浑浊的河水还未涨起,所以起初河水流动缓慢。但是,随着汛期到来,水流开始持续不断地涌出大堤缺口,朝东南奔流,从而切断了日军行进的道路。但是,炸毁大堤这件事情,其实仅仅只有事发地附近的居民接到了政府当局的通知。平坦的冲积平原遍布于河南东部的村庄和田野,随着大雨倾盆,河流奔流直下,洪水在大地上漫溢肆流。此时,恰逢农业收获季节,地里的小麦要么已经成熟,要么刚刚被收割,正在等待脱粒。村民们犹豫不决,他们极不情愿放弃他们的作物和土地。一些村民试图通过修建和加固堤坝来保护他们的土地和房屋,但当洪水真的来临时,很多人还是决定逃离。那些还没有被彻底吓坏的人们,则把他们的财产堆在小推车和牛车上,或者扛在肩上,然后加入了长长的难民队伍。人们竭力营救孩童和老人,保存工具、牲畜、谷物和其他物品,然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挽救一切。许多人死于洪水,而在随后的数月和数年时间里,更多的人死于疾疫和饥饿。不过,黄河改道却阻止了河东岸的日本人,使之放弃了向西进军,位于郑州的铁路枢纽也暂时安全了。武汉,这座在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也暂松了一口气。

黄河的战略性改道也许是世界史上最具环境破坏性的战争行为,它使长期建设的水利系统陷入一片混乱,由此引发的洪水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战争期间洪水导致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1942— 1943 年,更严重的灾难袭击了河南,与战争有关的洪水、厄尔尼诺现象、交通中断和中日军队的粮食需求,在该省引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饥荒。约有 200 万人死于这场饥荒,与大体同时发生的孟加拉大饥荒的死亡人数几乎相同,此外还有数百万河南居民为逃避这场生存危机而流徙他乡。

正如本书所示,如何应对洪水和饥荒所产生的后果,成为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分据河南的各种政治力量—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及伪军—竞争的焦点。本书旨在通过考察战争引发的灾害及其后果,加深我们对军事冲突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将战争与环境联系起来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环境史领域成果丰厚的分支。这项研究把军事冲突的生态后果作为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核心要素予以考察,既从战争作为一种塑造环境变化的独特力量的角度把握其重要性,也关注环境在塑造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环境因素塑造了士兵与平民的战争经验,同时战争和军事化也改变了人们一直以来与环境的关系。 历史学家同样强调了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战争和军事化的决定性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激烈的中日冲突(中国人多称之为“抗日战争”,以下也都称为“抗日战争” ),已经 引 起 了 极 大 关 注。但 正 如 罗 芙 芸( Ruth Rogaski) 所 指 出的,对 1937— 1945 年中日战争的环境影响的研究有些“姗姗来迟”。这一观点其实更适用于历史学家关注更少的有关于国共内战( 1946— 1949 年)的研究。 尽管有关战时中国的军事史和政治史总是提到 1938 年黄河决堤和 1942— 1943 年河南饥荒,但都是一笔带过而已。本书将从环境史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些事件,为这些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军事冲突提供新的解读。战争如何影响中国的环境?又如何影响人们与环境的互动?战斗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对动植物群落和土地造成了什么样的直接影响?战时动员对资源的调配给环境带来了何种影响?战争的生态后果如何改变了军事和政治背景?战争的环境影响会持续多久?本书接下来的阐述将试图回答以上这些问题。 鉴于中国广阔的地理范围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任何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环境史及其影响的重要研究,都必须从局部甚至是次局部范围着手。因此,本书将以河南地区的环境与抗日战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论述中心。 1938 年至 1945 年河南因遭受战争所引发的生态灾害,生动地表明了人工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系统在暴力冲突期间的脆弱性。有关河南农村人口如何渡过这些大动荡的研究,通过呈现战争及其生态影响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增加了我们对 20 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复杂而多面的军事冲突的理解。黄河与其他地方的环境特征,以及中日军队之间的冲突,共同塑造了河南农村人口的战争经历。有关战争的环境史和社会史常常会互相交叠,而这也使我们有必要反思它们之间的界限。

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南是中日双方激烈交兵之地,遭受的人为环境破坏不亚于中国其他任何地区。由于日本入侵,以及与战争有关的洪水饥荒共同造成的创伤,河南的难民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省份。从 1937 年到 1945 年,河南约有 14,533,200 人(占战前全省人口的 43%)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沦为过难民。 本书评估了河南战时生态灾难的深远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迁移。本书关注的空间主要是豫东地区,这片地区在战时遭受了洪水和饥荒的冲击。本书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河南的郑县、中牟、尉氏、鄢陵、太康、扶沟、西华、淮阳、鹿邑等县,同时也关注到其他县。 从 1938 年开始,到 1947 年黄河重回故道,这些地区一直都是河南黄泛区的中心。战争年代数十万遭受洪水和饥荒的难民逃往河南西边的陕西省,基于这种情况,本书的叙述也将跟随上述诸县的难民转移到陕西。

洪水与饥荒暂无评分[美] 穆盛博 / 2021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