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浮生六记》是一本由(清)沈复 / 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六记》精选点评: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影梅庵忆语>香畹楼忆语
●《浮生六记》是了解苏州的必读书目之一。沈复虽然是凡夫俗子,但他对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之美、幽游。。。都有独到的见解,不喜人云亦云,四篇文章互相交叉阅读,更能还原一个真实的清代江南文人~
●冒襄太狠,沈复太懦。蒋坦见识平庸,下笔寻常,文犹自然;至于陈裴之,借悼亡妾之文,作鼓吹自己之集,藻饰无穷,弥增虚伪,令人读之作呕,实不宜收。掩卷而叹:是知良缘难逢,渣男易遇,彼四人之不幸,皆由“从夫”二字也。
●读完一遍又翻回13页,“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掩卷不禁潸然。手中的梧桐花,何必放下,放下就寂灭了。我们爱这人世间的繁花似锦,也要有勇气承担这满眼的草木凋零。
●【2019.81】以前一直觉得沈复芸娘伉俪情深琴瑟和鸣,读完才发觉沈复一直单方面接受着芸娘的好,却没有真正为她做什么,让读者看到的是两人之间的闲情雅趣,夫妻间的小小你侬我侬。自是为古代女子的不易喟叹,不过也只是五十步叹百步而已。
●买之
●虐
●不喜香畹楼忆语。典故堆砌了。秋灯质朴。
●只见女子痴情,不见男儿情深。 浮生六记,这版也只收了四记,注也不多,因无需多注。前言中金性尧也说了浮生六记在明清小品文中亦非一流文字。至于有将其全文译成现代汉语的书出来,只能说策划人比较自说自话,多此一举。
●爱生于昵
《浮生六记》读后感(一):浮生有可托
《浮生六记》写的真好,好到把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比的一无是处。冒辟疆写董小宛,回忆起她如何娇俏,如何深明大义,如何贤惠温婉,听起来都像是炫耀他冒辟疆如何风流才得此佳人,《浮生六记》里倒是时时让人觉得沈复对陈氏的动情之心。
《浮生六记》读后感(二):这本书的编者是纯文艺的说
编者完全是站在形式的角度上来评论的,所以对冒辟疆的极为推崇,而对沈复的文多闪烁其词。
写背景简介是介绍类的文字,何必每段都来个反问句来讽刺来怀疑,既然是简介,读者拥有的材料都是编者提供的,用只言片语来强发自己观点实在不妥。
书籍本身非常好。
《浮生六记》读后感(三):浮生若梦
都只道浮生若梦,沈复和陈芸一对苦命鸳鸯,但都没看见他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出身大户人家,如若安于老父为他设计的前程都不至于有此种下场,仕途经济全然无所考虑,你侬我侬倒是醉心无比,浪游狎妓妓更是一掷千金,临了终于妻离子散。于老时回首前尘,竟也从未想过自己何以沦落至此,能说什么呢。
《浮生六记》读后感(四):他就是一个布衣小市民,为何称得上不男人浪荡
沈复本就是苏州城内俗人一个,遇到能和自己对酒吟诗的可爱女人,两人乐活自在。无奈家境变化,在平凡和困苦中寻找慰藉,他可以奋发图强,他也可以选择继续困苦,他逆来顺受。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这本书不是一本励志书,大家为何要把沈复往励志上垃,他就是他,一个在底层社会仍能感受爱与痛的人物。
书中对诗也说到:不谈官宦升迁 公庙时事 八股时文 看牌掷色。我们看待此书及书中人物也要摒除这些, 实在俗不可耐。
《浮生六记》读后感(五):沈复的倔强
最美爱情故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古代社会,舍弃了家族就相当于没有立足之地,他们的爱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敢于为了爱情抛弃一切。正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没有富贵贫贱威武,人的不淫不移不屈就不能称为伟大。所以说他们的爱情是凄美的,凄美也是一种美,美在他们的爱情经受住了考验,淬炼出了真情感,也只有在这样的逆境中生长出的爱情才更有勃勃生机,不可方物,我们才能清晰的看出爱情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