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精选

2021-01-24 00:3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精选

  《弗兰肯斯坦》是一本由(英)雪莱(Shelley,M.) 著,(英)诺巴斯(Nobes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兰肯斯坦》精选点评:

  ●这是大诗人雪莱的妻子写就的一部科幻巨作,预言式的文字给现代人已警醒。

  ●“为了与他那比我深沉得多的心灵交流,我还把精力全放在了学习能引起我兴趣的文学作品上”“那时拜伦勋爵正在写《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三部;他不断向我们讲述那些笼罩在光芒与和谐里的诗篇”…名人间的交往最有意思了 还有什么比偷闲读小说更快乐的事情吗 没有了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坏人,坏的是总不愿相信别人的心。 总是只去注意那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愿用心去体会别人的处境, 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痛苦,只关注自己舒服与否, 或许只要付出一点点的宽容,便会让这个世界改变。

  ●作为怪物而没有怪物的心,会受到更多伤害

  ●如果站在看书的上帝视角,应该会嘲笑主人公的懦弱和愚昧吧……可无论主人公还是他的怪物儿子,简写的语言都这么有感染力,很赞!

  ●好奇与意义,创造与爱,孤独与幸福,表象与本质。这样悲惨的创造,诚然是个错误,可不能走进人心的星辰大海又何尝不是?那位船长被迫返航了,但更多人还在出发,人性碎片的一个个怪物还在孕育着

  ●Why did you create me if you were not ready to love me?

  ●牛津书虫英文版,简单易读,推荐给初中生。“I realized that I had no family. The more I learnt, the more I thought, and the more unhappy I became. ”

  ●它不叫弗兰肯斯坦……

  ●Do not kill him because he is ugly, or because he has killed people. Kill him because then he will also have peace.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一):一切都是男主自己咎由自取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物形象是在阿拉蕾漫画里,在鸟山明笔下是一个很温和的人物,也许这多少有点影响我。 反过来说男主。 因为自己创造出来的肉体丑陋所以将其抛弃,做事情还不担当,明明事情有很多次可以挽回的机会。 巨人也很明确的告诉男主他想要什么,男主也知道怎么去弥补,但是他并没有付诸行动。 男主的亲人朋友也因为男主不负责仍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算是这样男主也只有在不停的逃避责任。 大家都是可怜人。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二):艾玛,原来是简版

  简版果然是简版,超级短,我就说我怎么看的那么快,我英文怎么那么好。。。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不仅仅透露出了对科技的焦虑,还有其他东西。

  1 论长相的重要性

  我真的不是黑玛丽·雪莱,可是这个故事分明就告诉我这个道理。怪物一开始心地很善良的啊,可是心地善良并不会得到大家的爱,他的丑陋外表使得没有人爱他。连他的创造者都被他的丑陋吓跑。

  2 论坏人是怎么炼成的

  怪物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渴望被爱,渴望通过爱别人换取别人的爱,结果别人残忍地对待他,于是他就变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好人对他不好。

  3 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重要性

  我觉得怪物是把弗兰肯斯坦当做父亲的,结果他却不爱他,结果就酿造了这一切的悲剧。所以,要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三):你创造了我,却不给我爱。

  你创造了我,却不给我爱。

  你不给我幸福,却只想着自己的幸福。

  我竭力想去爱人们,可是人们因为我的丑陋而害怕我,驱逐我。

  我不会伤害你,但是我要你难过一生。

  这是充斥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令人难受而辨证的话语,我在书店看的弗兰肯斯坦,只用了几十分钟,我很想快快的看完,因为沉浸其中是一种感到绝望的窒息。

  说真的,我不喜欢里边的任何一个角色,弗兰肯斯坦是自私的,怪物是邪恶的。弗兰肯斯坦潜心研究的起死回生之术创造的怪物。我们永远不能按自我的本意来预测事物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总是根深缔固的。弗兰肯斯坦

  如果是个童话,那么可以有个很好的结局,或许是因为施了魔法怪物最后总可以蜕变成美男子,找到自己的公主。故事的结局是一场伤痛过后永远的沉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因为所有的痛苦最后总会因为死亡而结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四):弗兰肯斯坦的启示

  这是一部以恐怖主题表现人性的科幻小说。 启示一:科学研究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准则。 如果科学家单纯地追求科学研究,而不考虑伦理道德,就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比如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基因改造技术,对科学家都非常有吸引力。但这些科学研究最终会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未可知。可能是福祉,也可能是祸端!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保持敬畏,保持一种克制性。如果人类试图成为自然世界的造物主,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理性的或伦理的深刻思考,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 启示二:人性中的偏见会害了人类自己。 人类固有的偏见根深蒂固,比如看到丑的事物就心生厌恶,看到美的东西就心生欢喜。 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标准在哪里?所谓的丑和美难道不是人类的偏见? 就像那个所谓的“怪物”,因为丑就被所有人排斥和敌视,就连他的造物主都嫌弃他而欲除之而后快。即使它对人类表现出很大的诚意,主动帮助人类,人类还是会恐惧它、敌视它,最终把它推向了极端,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人类要反躬自省,不要被表面的美丑所迷惑,而遗失了真正的真善美。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五):“你创造了我,但不爱我。”

  

读毕,静思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来的“怪物”也不过是一个悲剧,你创造了我,但不爱我。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也是一个新的故事。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创作于一百五十多年以前,那时的科学发展才刚刚起步;

说它“新”是因为弗兰肯斯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科学给予我们力量去改造世界,但这种力量也可能与我们作对并毁灭我们。

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新的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要巨大和强壮――然而弗兰肯斯坦控制不了他,这个怪物毁灭了弗兰肯斯坦所爱的一切。

或许以这个悲伤而恐怖的故事拍成的电影要比世界上由任何其他故事拍成的电影都要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它?

因为当我们第一次读到它时,它就好像是出自我们梦中的记忆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