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锦集

2021-01-27 01:18: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锦集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是一本由曹雪芹 著 脂砚斋 评 / 邓遂夫 校订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3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精选点评:

  ●醉裡挑燈

  ●惜不全,作家出版社那套不知如何。

  ●女孩儿破碎的梦,五十回往后都不敢再看

  ●修订七版

  ●脂批弥足珍贵

  ●红楼是万人说滥了的每读每新。记得假期那两天得空就看,一翻开便沉进去。脂本的评点读来极爽,帮我这样底子浅的看出不少自己看琢磨不出的东西来。虽然总是大捧红楼,随时不忘讥笑周围俗套玛丽苏,但就这点刻薄劲儿也可爱。可惜后半本批注渐少,几乎只剩了每回头尾的总结。自己长着岁数,每次看红楼看出的东西、泪点笑点都不一样。对从小喜欢凤姐晴雯的我来说,开始理解黛玉和宝玉,也是一种进步。

  ●在家,评论都好有意思,都是“不敢说”。。。

  ●2000年一版2001年二刷。

  ●高中图书馆记得有庚辰本,些许不同

  ●2017读书单。借之一的。 20170726保存看三个月,看能看完不,看能出点新观点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一):值得一睹

  看过这本书,才知道以前看过的红楼梦是多么的表层。也只有看过批语才能明白很多作者希望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关于红楼梦,实在不敢多说,只是希望所有喜欢红楼梦而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朋友都能看看,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空间。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二):刻度

  这是人类历史至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将是绝后之作,任何人,包括所有识字的人和能听懂别人念书的人,都将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只要去看、去听。

  评价都会成为多余,因为我不信别人的,但却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收获。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三):几字之差就可以天壤有别

  以前买的是人民文学的版本,该版根据各个版本都有不同的改动,注释中也标出了一些脂评

  后来看到这个版本,天,这才知道几个字竟然可以在意境上有如此大的不同,比如

  那次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薛姨妈,与宝钗相互鉴赏了彼此佩戴的宝玉和金锁。 本来的版本上“林黛玉摇摇摆摆地走进来”,此处原来应该是“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

  只差两个字,但是意境就不一样

  昔日《大长今》里韩尚宫对长今说“你有画出食物味道的才能”

  则是画出场景的才能

  可惜只有前40回......

  当时发生了什么,这本书隐喻了什么,或者仅仅是闺房之乐,我们即使放飞思想的缰绳,也无法猜测当时于万一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四):普通人看石头记

  

一共四册,其中第一本有半本是分析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以及校注出版本书的复杂过程,不一一回顾,只谈看完的一点感受。 这四本书几乎是在半个月时间看完的,还是比较仓促,诗词的部分有些看了,有些跳过去了。不过虽然看的粗,短时间看完那种读书的速度感就很清晰。前半段各个重要人物出场后,接着进大观园里,姑娘们和宝玉起诗社,老太太则是隔三差五宴请唱戏之类的。到五十回后,凤姐病了探春管家开始,各种丫鬟婆子之间的群戏多了起来,龃龉不断。而到七十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这个家族内部的分裂已经是直接描述了。快速阅读的时候,能被带入到情绪中,感觉到这个家族摇摇欲坠。按照以往的阅读经验,就等一个导火索了。可惜可惜,只到八十回。 另外还有一个很私人的感受。我有个早慧的朋友小学的时候就爱看红楼梦,她那时候试图给我讲解黛玉宝钗之各有千秋的美,我完全get不到。一直到大学我才能把《红楼梦》通读下来,也只是读一遍罢了。能咂摸一点这书的味道,把玩作者留在其中的小细节是这次阅读才有的体验,大概还要谢谢书中的脂批呢。对比朋友的早慧,免不了在心里骂自己“蠢材!蠢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读后感(五):读《红楼》的三种境界

  《红楼梦》,在不同的阶段都读过。初中的时候,读完整天把红楼里面的人物挂在嘴边,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我读过《红楼梦》,说是读,其实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炫耀的成分更多一点。高中的时候,由于课文中节选了《红楼梦》的一节,再次重读,于是沉迷在故事中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入戏了,此时虽不至于红楼长挂嘴上,但一有涉及,仍忍不住说上一二小段。大学再读,专业所需,读红楼如将美人肢解,逐章逐句抽出来分析,好在哪里,虽有理论支持,读得更加深入,但有焚琴煮鹤之嫌,眼中有华章美句而无情感交汇。最近一次读《红楼》,已是小孩出生前,权当闲书来看反而更多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感悟,红楼梦最精彩的其实不是在字里行间。回插一句,以前语文书说曹雪芹如何看尽世态炎凉,悲愤中写出《红楼梦》对封建社会进行抨击——简直一派胡言。我看来,看尽世态炎凉有之,但曹雪芹写《红楼梦》其实是边写边入戏,欲罢不能,故事的发展到最后大抵已不是他自己所能左右的了。现在再说红楼,反而有欲辨已无言的感觉,红楼的水太深了,才初窥门径,又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

  读红楼,与王国维大师的求学“三种境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世上所有种种学问,真正到深处,何尝不是这三种境界,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