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螺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双螺旋读后感100字

2021-01-29 01:43: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螺旋读后感100字

  《双螺旋》是一本由James D.Watson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元,页数: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螺旋》精选点评:

  ●一个关注科学发现的故事,英文原著可能更有可读性。

  ●好像名不副实。还是翻译的问题?

  ●很仔细地做了笔记。DNA结构的发现是各学科通力合作的结果,丰富而多彩的沃森和克里克找到了,他们跨越了众多学科和权威们林立的围墙。这让我想起眼下的工作和生活,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难道我们就无能为力吗?

  ●或许他不是什么道德楷模,但是足够真诚

  ●天才在人间孤独的玩耍着,科学的感动

  ●故事会

  ●还好嘛。。没想像中那么偏激,下面得找franklin的传记了。。

  ●烂书,作者真够无耻的。

  ●文笔远不如发现精彩

  ●其实是80年代刘望夷译的那本,可惜豆瓣没有。这个新版的据说是剽窃,而且封面好恶俗 :( 为了读这本书专门去复习嘌呤和嘧啶的结构,中学知识全忘光了 :(

  《双螺旋》读后感(一):疑问

  没读过这本书,但读前是有疑问的。

  他本人的发现过程,是否详细介绍如何用不道德的手段,偷偷使用英国国王学院那位女士的数据。那些数据完全是想像的关键性引导依据。他本人有设想和认识全局的优势,但我希望他能诚实的回顾这场个人经历,包括那位黑暗中的DNA女郎,他们的oracle。

  《双螺旋》读后感(二):学术游侠的发现之旅

  1953年4月7日,法国,在穿过塞那河回到卢森堡宫附近旅馆的路上,詹姆斯•沃森孤零零的一个人,望着在圣•吉门附近的长发姑娘,知道她们对他不会感兴趣的,“我25岁了,已经没有什么魅力了。”

  此前一周,这个还没满25岁的年轻人和他的搭档,只有大学学历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刚刚把一篇让他们此后赢得了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齐名声望的论文寄给《自然》杂志。这篇900字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我们想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奇特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这种结构就是被作者自豪地称为“自达尔文的书问世以来生物学领域中最轰动的事件”的中心:DNA双螺旋结构。

  在这本小书中,沃森从个人的角度讲述了DNA结构的发现过程。也许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这里没有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故事中那种长期不懈努力的主角,沃森刚出校门不久,学术兴趣总是与享乐的兴趣并驾齐驱,即使在研究的关键时刻,他仍然去看电影、看话剧,盼望着联欢会上能碰到漂亮姑娘,计划着去阿尔卑斯山游玩。而他的搭档克里克同他一样,进入DNA研究领域还不到一年,学术兴趣游移不定,高傲自大,口无遮拦地对学术权威讥讽嘲笑。但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就是这两个人。

  科学很少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按照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常常纯粹是人为的事件,充满偶然,个性和文化传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沃森坦率而充满活力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冒险精神,其特征就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狂妄,喜形于色,对人的片面评价,对新观点的急切的好恶看法。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完全开放的学术态度,甚至是从未涉足的领域也敢于尝试,从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思考,只要是相关的观点都为我所用,从不局限于学科分野,于是,他们不断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反而成为促成他们取得重大发现的重要因素,正是丰富的学术经历,使他们不只从化学、或者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某一个角度去研究DNA,他们看到了全貌,也就率先看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部分。

  在科学家自传中算是很特别的一本,坦率直白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平实地记述发现过程,没有神化,没有故作崇高。值得一读。

  《双螺旋》读后感(三):热衷于做科学明星的狗仔队……

  总归来说,无论这本书如何的生活零碎,或许根本谈不上什么非读不可的大作,(尽管它出自名家之笔,但名家已经放弃了身价,本要还原不是那么具有“亲和力”的科学界以人间烟火之面目,那我们还等什么呢?)但它总归是科学界顶尖社群工作与生活等各方面的点滴写照。它抛弃掉所有一切的枯燥与乏味显赫与功名,把你带回到你最初所向往的那块充满神秘诱惑的处女之地。

  如同作者在前言中所述及的那样,“我希望本书将说明这样一种观念,即科学很少会象门外汉所想象的那样,按照直接了当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的。相反,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往往全盘是人为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人物本身以及文化传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我试图在书中再现我对当时的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最初印象,而不是对自从发现DNA结构以来我所知道的一切作出评价。虽然,后者或许更为客观,但它却无法真实地反映一种冒险精神。这种冒险精神的特征是年轻人的自以为是,并且认为真理一旦发现就言简意赅、尽善尽美。书中的许多评论似乎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公正的……”

  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喜欢从事探索活动的人所应该放在厕所里,或者厨房里,可以觉得无聊的时候,随便翻开来,无论从哪个地方读起都可以用用来解闷的书,就像是科学界的八卦杂志一样,它可以时刻提醒你,保有你最初从事探索事业所拥有的精神吧,不要被那些已经像太阳一下刺眼到不能直视的权威所吓到不能拥有自己最宝贵的思想,让我们看看即使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竟然也是一些小字辈们(堂堂的诺奖得主竟然也是靠着奖学金救济的游学人士)在不受权威所关注的角落,用着像是儿童堆垒玩具一样好奇心,一点点成就起来的。

  顺便也让我们这些平常人看看那些真的是所谓的“八卦”,即身处于精英团队中的一员,敢于打破自己的和其它人的给外界的精英形象,以至于整本书的行文都脱离了我以前对于这种学究式读物的印象,当我不断读到诸如“与其说她愿意听任威尔金斯的指挥来制作螺旋模型,还不如说她可能会把铜丝模型缠在威尔金斯的脖子上”这类语句时,笑到别人误以为我走火入魔。所有一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不可一世的诺奖得主,他们除了在自己所专注的事业上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天赋和耐心,在其它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喜好与憎恶,包括各个小政治团体小打小闹,著名人士的政治倾向,以及对于成功的贪图,甚或某些特殊的癖好,都是与我们常人大无二致的。有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有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相互理解沟通的作用了。

  在“神迹”不断被精心开启的一个个断点,你会发现,如今已经看似极其简单的中学生物学知识,在当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存在着多么大的变数与可能。这些我们已经不会再去用心加以思索的黄金定律,在其最初被揭示的过程中,竟然像是充满着无数分岔的迷宫,神秘得让人无奈而又欲罢不能。

  《双螺旋》读后感(四):关于田洺教授的翻译(转载)

  (载《书评周刊》2003年6月)

  科普著作的翻译还有救吗?

  ·方舟子·

  当前翻译著作质量普遍低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报刊上也常常见到露文章,像把“孟子”翻译成“门休斯”、“体质人类学”翻译成“物理人类学”、“氨基酸”翻译成“阿米诺酸”之类的笑话,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有因此惊呼为“中国学术界的耻辱”。但平心而论,这种人名、术语的笑话,虽然很形象生动地暴露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但它们只能说明译者的知识面太、缺乏专业常识或翻译得粗心马虎,还不足以说明整体翻译能力的低下。我对国内译作向来不怎么留心,一则自己没有阅读译作的必要,二则不容易接触这些译作。最近一个偶然机会,让我亲身了解到,国内翻译著作,特别是科普著作的翻译问题,要比已揭露出来的严重得多

  有一位网友摘录了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古尔德的名著《自达尔文以来》的中译本,欲在网上推荐。原著我读过,是本介绍进化论的好书。中译本由田洺教授翻译,田教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科学哲学,专攻生物学哲学,似乎正是恰当的翻译人选,而书也是由三联书店这样深受读者信任的著名书店出版的。因此我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怀疑该译作的质量,准备帮助推荐。不料细读之下,顿生疑窦。拿来原文,对前面几页做个校对,更是大吃一惊,几乎每一句都有不同程度的翻译错误,有的错得相当离谱,不由让人怀疑田教授是否有读懂英文著作的能力。我从网上查知田洺几年来翻译过多部英文科普名著,且多由三联书店这样的著名出版社出版,于是设法找来了这些译作,包括古尔德著《熊猫的拇指》、《追问千禧年》,皮特·鲍勒著《进化思想史》,沃森著《双螺旋》,威尔逊著《论契合——知识的统合》,一一与原文做了校对。

  我已在网上发表了十来篇文章详细地分析这些译作,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做仔细的分析。简单地说,田洺的这些译作,除了《双螺旋》一书是全盘剽窃198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望夷等人翻译的《双螺旋》旧译之外,其他的译作都是完全不合格的胡编乱译之作。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认定,田洺翻译的问题不是一时疏忽或马虎,也不是像某些教授那样把翻译当成作业分配给学生做、然后汇集起来做为自己的译作出版,而是田洺的英语水平过于低下,看不懂完整的英文句子,只是根据句子中某些英文单词的意思(他认得的或查字典而知的),随心所欲地拼凑句子。有时候拼凑出来的意思与原文相差不远,有时候则意思恰好相反,更多的时候是与原文的意思完全无关,而是自己在创作。例如在《论契合》第6页短短的一段中,就接连出现了把“他们会不会并非真的明白上帝的思想?”翻译成“难道可以认为上帝是真的有可能不与个人的利害休戚相关?”,把“我儿童时期的牧师虽然善良又可亲,但是他们会不会搞错了呢?”翻译成“按照我孩童时期遇到的那些善良可敬牧师的说法,他们真的受到了不公的对待?”,把“这一切太让人受不了了,而自由是多么甜蜜。”翻译成“天下太大,自由太令人陶醉。”,把“我离开了教会,还不完全是不可知论或无神论者,只是不再是个浸信会教徒。”翻译成“我远离了教堂,不是出于明确的不可知论或无神论,而是因为施洗教徒不多了。”……种种气死原作者的“翻译”。

  不管外语水平多高,翻译一本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个别地方出现错译、误译、漏译,是难免的。但是像田译这样把一本书译得几乎无句不误,甚至错到荒唐的程度,则是不可原谅的。奇怪的是,田洺如此一本一本地胡编乱译科普名著(除了上面提到的译作,最近又出版了迈尔的名著《很长的论点》(准确的译名应是《一部长篇争辩》)和《进化是什么》,据称正在翻译威尔逊的伟大著作《社会生物学》),而且都是由著名大出版社出版,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其翻译质量,好像反而成了各出版社争相约请、翻译水平高超的著名科普翻译家。我想,田洺的翻译水平之所以被信任甚至出名,除了他有科学哲学教授这个还有点份量的学术头衔之外,还可能是由于他的译文读起来让人觉得很“通顺”,不像许多译作那么拗口。但翻译之所以难以做到通顺,乃是因为要忠实原文的缘故,如果像田教授那样干脆把翻译当写作,不顾原文意思而自己胡编,要做到通顺有何难哉?只要会写中文文章就行了。

  这当然不只是田洺一人的问题。我顺带也校对了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库恩《哥白尼革命》(吴国盛等译)的中译本,同样都是错误百出的不合格译作。当前科普著作翻译的报酬非常低,一千字不过四、五十元,与认真翻译所付出的劳动完全不相称,也就难以吸引高水平的译者。如果有高水平的译者从事科普翻译,肯定是因为喜爱原作而愿意为此做出牺牲。但是报酬低绝不是劣质翻译流行的借口。虽然难以吸引高水平的译者,但是吸引外文水平够格的译者,还是可以的。即使让英语水平较好的大学生、研究生来翻译这些科普名著,质量肯定会在田洺等人之上,起码会更忠实于原文。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鉴别。像田译这样劣质的翻译,只要校对几页原文就可以明白其底细——你甚至不需要手头有原著就可以做校对,到亚马逊网站找到原书,上面一般会有开头几十页的原文可供对比。但是多年来,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对田译做一番校对、揭穿其著名科普翻译家的画皮,甚至他的译作还被当成优秀科普著作推荐乃至获奖,这只能归咎于出版者和书评家的失职。由于国内原创科普著作不景气,引进国外优秀科普著作在很长时间内仍然会是中国科普出版的重点,但是如果听任劣质的科普译作横行,让被不够格的译者有意无意地歪曲的乃至伪造的科学知识误人子弟,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公害。对那些科普名著的糟蹋,危害更大。

  2003.4.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双螺旋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