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化佛教与佛寺读后感摘抄

汉化佛教与佛寺读后感摘抄

《汉化佛教与佛寺》是一本由白化文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化佛教与佛寺》精选点评: ●内容简单易懂兼带吐槽,非常有趣又长姿势。尤其配合了上博的两个佛教艺术展,效果非常好。 ●非常精彩的一本小书,有此一册在手,游中国各大名寺古刹,将可谓无事不略知一二。只可惜本书介绍重点是中国佛寺和佛教沿革、习俗上的一些常

《汉化佛教与佛寺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列表

广州大佛寺开卖咖啡了?!
广州大佛寺开卖咖啡了?!

日期:2018-03-19 00:15:24 点击:953 好评:1

最近一位友人告诉我,广州大佛寺出咖啡了。 正在星巴克喝着焦糖玛奇朵的我简直不敢相信:佛寺能和咖啡扯上关系。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受到世界上很多人的青睐。不过,难道习惯品茶的佛祖也开始尝试喝咖啡了? 据说,此事在街坊中传开后,吃货们从各路...

游览二佛寺,遐想古地貌 ---游平和县朝天寺和白花寺
游览二佛寺,遐想古地貌 ---游平和县朝天寺和白花寺

日期:2018-04-16 15:37:58 点击:652 好评:3

游览二佛寺,遐想古地貌 ---游平和县朝天寺和白花寺 蔡汉以 2018-04-16 2018年4月15日我随友人到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石寨村学堀社,游览二座佛寺--朝天寺和白花寺。我们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这里的“石头多,并且大”,是个名符其实的“石寨村”! 不信你看!那“...

苏东坡与佛教的因缘
苏东坡与佛教的因缘

日期:2019-03-11 08:51:00 点击:154 好评:1

苏东坡与佛教的因缘 元丰七年,苏辙正好在高安与云庵、圣寿省聪两位禅师同游。一日夜间,梦见自己出城迎接五祖戒禅师。次日,两位禅师也都说做了同样的梦。 第二天,就收到苏东坡来信,说:“已到奉新。”三人大喜,把苏东坡迎到建山寺,并把梦境说给他听。苏...

顺治皇帝与佛教
顺治皇帝与佛教

日期:2019-10-18 07:56:41 点击:2154 好评:3

顺治皇帝与佛教 清世祖顺治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一位君主,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宿根深厚,天资聪颖,大至治国安邦,小至诗文书法等世间法卓有成就。 1、向道勇猛 尊师重法 顺治十几岁的时候就善根萌发,于万机之暇探访善知识,随喜各道场。二十余岁的时候就...

白居易与佛教
白居易与佛教

日期:2020-05-27 15:28:04 点击:96 好评:1

白居易与佛教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与佛教僧侣往来最为密切。《五灯会元》记载: “杭州刺史白居易,字乐天,久参佛光,得心法,兼禀大乘金刚宝戒。元和中,造于京兆兴善法堂,致四问。十五年,牧...

柳宗元与佛教
柳宗元与佛教

日期:2020-05-27 15:43:52 点击:136 好评:1

柳宗元与佛教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与龙兴寺长老重巽交谊深厚,对天台宗的佛理特别感兴趣,天台宗是佛教南宗支脉。南宗禅学主张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永恒的人生,这给了内心的极度痛苦、渴望...

林则徐与佛教
林则徐与佛教

日期:2020-05-27 15:51:56 点击:80 好评:0

林则徐与佛教 林则徐(1785~1850年)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担任江苏、陕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功勋卓著。林公又是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鸦片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

李白与佛教
李白与佛教

日期:2020-05-28 08:30:28 点击:353 好评:6

李白与佛教 唐代是佛教发展鼎盛的时期,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思想、文学、社会生活。唐代诸多诗人与佛教关系密切,诗文创作深受佛教影响。描写佛寺、佛理、佛像、与僧人交游唱合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大唐盛世的大背景下,佛教文化交流也非常兴盛。...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日期:2016-11-03 10:36:36 点击:367 好评:0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

解密“六随念”——带你了解佛教与众不同的临终关怀。
解密“六随念”——带你了解佛教与众不同的临终关怀。

日期:2018-07-09 18:16:18 点击:628 好评:2

编者按: 虽然知道佛门中有“六随念”,但一直说不清它的深层内涵。随佛长老关于此的这篇开示,不仅很好地回应了临终者的心态,对生者如何活着才能平安,也有意想不到的启发。谨以这篇珍贵的文章与大家分享,祝福听闻者可以身心平安! 每个人都要经历过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