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锦集

2021-02-01 03:42: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锦集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是一本由[美]埃斯瓦尔·S·普拉萨德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精选点评:

  ●一级棒!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ixzzcgl,可以免费获得《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原版纸质书~欢迎参与~

  ●在北京参加了作者的Conference。国际级官员温和谦逊,听说作者下一本书焦点主要在人民币,明年就能写完。好期待呀~~~

  ●开展讲了美元超发(负债)、金融危机与美元地位问题。其次想到汇率自由浮动和资本项目开放就是进出各国国门的一把锁匙。本质是货币主权问题,或者说是配额制问题。最后讲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作为IMF的前官员,讲到中国和IMF的关系,IMF致力于推动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有料的,但是,IMF在各国国家利益面前,立场太突出,反而弱化了自己的公信力。

  ●兰晓欢。翻译跟网文一样波澜壮阔…今天有点醉不总结了

  ●《美元陷阱》? rmb会取代美元?别做梦了!rmb的地位会上升,但嚣张的特权依旧会嚣张, 美元还是无可动摇王者,因为储备货币本质上还是因为信任,不仅仅是经济体量,更重要的是法律、言论自由度等软实力。而且美国国债近一半是本国人购买的,所以美元也不可能轻易迅速贬值来赖账。

  ●还是有点烧脑的,不过干货很多

  ●写得很详细啊!

  ●这本书属于宏观上的论述吧,因为也是最近才开始看经济类的,有些概念理解的不是那么的深刻。不过这本书专业性没有那么强,所以还算是勉强看得明白。如果经济理论比较扎实的话,对这本书的体会应该会更多一些。 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觉经济全球化果然是无可阻挡的,这种货币的流动,经济上的沟通往来,政策上的相互碰撞,果然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啊,无愧于战争之名。

  ●嗯,有闪光点,但还算不上满篇真知灼见的经典,深度不够,也就算作者在IMF的这些年的一点总结吧,逻辑性也不够,推理的东西不多,可能作者觉得有些东西理所当然毋庸论证吧。总之,作学术著作不够,算是本经济现象的科普的读物吧。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一):顺境美元跌,逆境美元涨

  

为什么想读这本书呢? 2020年3月份,全球新冠爆发,美国股市熔断3次,黄金国债双双大跌,比特币价格直接跌到3000. 而美元指数却大涨!最高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达到了7.1. 是近10年的最高值。这是为什么呢? 另一个原因还有作为一个打工者,很害怕自己的血汗钱不停贬值,想要美国中国双边押宝,但是不确定是不是应该换货币有备无患。

这边书回答了我以上两个问题。

第一,货币跟该国经济增长息息相关。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率提高,那么其国民收入水平就会水涨船高, 因为生产率的提高会提升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也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这两个因素最终都会推高国内货币的价格。(这里有个基本概念就是,货币也是一种商品,需求增加,就会价格上涨)

新兴市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始终领先于发达经济体,而且这种情况会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新兴市场的货币必将在较长时间内对发达经济体货币保持升值的趋势。但是,由于本币升值会造成外贸的崩溃,新兴国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本币升值,所以押宝美元贬值在短期内不是一个好赌注。

第二,美元短期内不会崩溃。

这是因为: 1. 现有的发达经济体疲软,没有一个可以和美元抗衡。

2. 新兴国家的经济体量还不足以抗衡,另外,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对新兴市场的信任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新兴国家中央银行购买大量美国国债的原因之一。拥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对投资人而言,是投资这个国家的信心来源之一。

3. 黄金和大宗商品由于不能提供金融市场需要的流动性,所以只能是资产的一部分,对于美元的外汇储备地位挑战不足。另外,像比特币之类的新兴货币,由于没有国家政府背书,各国央行不可能购买他们当做储备货币。

综上,长期来看,美元是贬值的,但是这个长期是多长,就不好说了。所以当美元汇率低的时候,适当换些,当买保险。 然后做波段操作。不过资金这么小,貌似也没有必要了。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二):美元陷阱《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

  

第一次拿到这个书的时候,感觉就是个标题党……这个书的英文书名是《THE DOLLAR TRAP》就是美元陷阱的意思。我觉得原来的标题已经很吸引人了,干嘛翻译成……

回到书里的内容。

其实主线逻辑十分简单明了:全世界都逃不开美元,越危机越会拥抱美元。

理由1: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只要你还想在这个地球上买卖,就不可能离开美元和美元支付清算系统。

理由2: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要稳住自身的货币,必须有美元储备来对冲外汇市场的变动。

理由3:储备就涉及到资产和变现。作为一国外汇储备,不可能只是拿着美元现金留在活期账户里。总要买些资产比方美国国债之类的保值增值的,再买点有风险的争取多挣点。另一方面,为了不时之需,还不能存个定期的或者流动性差的,总要能随时可以变现,拿来就能用才好。

理由4:既然涉及到外币资产,就要考虑风险对冲。对冲对冲,也是要拿美元来交易的。

理由5:一旦全世界陷入危机,风险厌恶方肯定会将新兴国家甚至其他发达国家的资产变卖,换成美元抱团过冬。因为之前的理由们已经说得很清楚,在这个地球上混,到处都得用美元。

理由6:目前,放眼全世界,没有美元替代品。

综上,越是金融危机,全世界的美元越是会回流,大家都选择持有美元现金,逃离风险资产。世界越危机,美元越走强。在当下没有能取代美元的替代品出现之前,美元霸权的崩溃,就只能靠它自身的作死了(感觉快了……)。

以下是章节导图。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三):读埃斯瓦尔·S·普拉萨德《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

  普拉萨德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处前处长,康奈尔大学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因此,这本书学术水平较高,写的又比较清晰易懂,是一本围绕美元陷阱问题讨论国际金融体系的佳作。

  最早系统性的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可持续性提出疑问的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格里芬,他的结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美元价值要稳定,就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责任。但如果美元要承担国际货币的责任,美元的价值就无法稳定。后来的很多学者对“格里芬两难”做了修正,因为经常项目逆差并非美国向国际经济提供流动性的唯一渠道,海外援助、投资、贷款等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即便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另一个问题更难解决:负责制定美元货币政策的美联储只关注美国经济状况,只向美国国会负责。但美联储制定的政策却会实实在在的广泛影响到世界经济,也就是说,美联储决策的外部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美元体制有问题,但没有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本书所阐述的美元陷阱问题的核心。

  在本书的具体论述中,作者首先研讨了外汇储备的问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提出过火箭筒的比喻,即只有拥有足够的储备情况下,央行才能名正言顺地告诫投机者,如果你胆敢攻击我们的货币,我们就让你粉身碎骨。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促成了Guidotti-Greespan rule,即一国的储备水平必须能够偿付该国所有的一年期外债。然而,2008年7月开始,人们发现,在金融危机时间,即使是AAA评级的私人证券也不再安全。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货币体系也遭到攻击,损失了大量储备。之后,新兴市场国家试图结成货币互换联盟,用外汇储备形成保护本国经济安全的防线。

  IMF一直力图促进和控制全球的资本流动,但是它还面对三重障碍。首先,它要求相关国家必须执行紧缩政策,这就使得IMF的参与必然会对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造成伤害。其次,IMF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源。第三,如果一个符合“灵活贷款额度”等贷款计划的国家出现政策恶化,IMF就不可能维持原有贷款额度,而不对接受国施加任何事后条件。

  与IMF一样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是人民币。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行着存款利率上限,也就意味着过去几十年里,经过通胀率调整后的实际银行存款利率很低,甚至是负利率。在维持存款利率上限的同时进一步放开资本流出,必然会导致家庭和企业将放置在银行的存款转移到离岸市场。只有同时具备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性,国际化使用和浮动汇率制这三个条件,才是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

  作者指出,当下的现实是,美国依旧是唯一值得信赖的流动性提供者,而且也只有美国才有能力提供无穷无尽的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通过大规模的货币创造活动为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提供融资,而这些活动本身却不会马上引发金融危机。正如伯南克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时,他就指出,美联储是具有无限制发行货币,为自己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并且无止境地满足其他央行的欲望的能力的。

  总体来看,由于信用永远是货币的根基,而美国仍然是地球上法律、政治和经济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因此美元的主导地位仍然很难被挑战。而人民币想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读后感(四):美国很烂。为什么受全世界追捧?

  

没读过此书,但在看到张化桥的书评(美国很烂。为什么受全世界 (2020-10-16 15:06:57)),觉得很有用,故转载于此,题目也是原文的:

书评:"美元陷阱" The Dollar Trap。

作者 Eswar S.Prasad。

这是一本理性但残忍的书,作者是康乃尔大学教授,曾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表处工作。书中涉及中国的地方很多。

断断续续几个月,我才读完它。昨天我又温习了一遍。它的中心思想是:

美国的问题非常多。但是,别国不争气,不自信,更烂。所以,大家还是打破脑袋拥戴美国。美元是世界货币的转盘得以运转的连接器。美元是美国霸主地位的核心代表。美元是一种永续的税,美国政府征收本国人,也征收外国人。越有动荡,美元越是受到追捧。美国的债务可以用更多的美元来归还。印钞不累。

2011-13年,诸多穷国的官员(巴西,中国,智利,印度等)纷纷抗议,“美国的QE是一个阴谋,目的是把美元压低,刺激美国出口。世界货币战争一触即发”,云云。

但是,你看看今天: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还是美元。而穷国的货币,甚至欧元、英镑都跌得一塌糊涂。那些哇哇叫的发展中国家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后来,有些国家又在叫嚣:“美国6-9月份退出QE,对新兴市场是个巨大的风险。咱们穷国的货币会遭到抛售,因为资本会大量流到利率上升的美国去”。

比如,印度储备银行前任行长Ranjin多次抱怨美国联储制定政策时,“不考虑别国”。老实讲,我听不懂他的话。难道印度或者中国制定政策时考虑了别国吗?

回到《美元陷阱》中列举的四个例子,说明美国差劲,但别国不争气、不自信。美元和美债反而成了安全岛,永远是安全岛:

(1)2007-08年,美国次贷危机,天几乎要塌下来了。美国很多银行倒闭或者垂死挣扎。理所当然,美元应该大贬,美债应该大跌。很多聪明人(包括,罗杰斯)也这样认为,并且抛空美元。但是,美元大涨,美债价格也大涨。抛空者断了胳膊,而退。

(2)2009-10年,希腊危机。美元美债也大涨。

(3)2011年,奥巴马政府与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就预算赤字进行较量,导致政府几次瘫痪。标准普尔(S&P)破天荒调低美国政府债务评级。但是,美债和美元照样上扬。世界上傻瓜评论员经常惊呼:美国完了、慌了、破产了。去你的无知货!

(4)2012年底,美国政府与国会再搭擂台,出现“财政悬崖”(fiscalcliff)。但是,世界人民再次用钱投票,投美国的拥戴票。

作者在多处反复谈人民币为什么只占世界货币交易中如此渺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份额(虽然是第二大经济体)。鄙人读了非常难受,但是这又都是事实。他说,因为国际投资者不信任中国。

在书中,作者专门就一个多年来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穷国为什么补贴富国?

学者们多年来并没有让人信服。他们给出的原因无非:穷国没有财产保护,实体经济用不掉那么多资金,穷国的资本市场混乱和不可靠,等等。

此书有一章专门讲作者在IMF的中国代表处工作时跟中国人民银行打交道的故事。我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读。

此书有不少好的分析。不过,有一处我很不满意。他说,流通中的美钞(和美币)在2013年3月份大约为1.18万亿美元。三分之二在美国以外。如果美国通胀每年2%,等于美国政府向外国人每年征收了150亿美元的税收。

我对这个计算很不满意。首先,全部的美钞(和美币)其实都是美国政府税收收入,而不光是每年2%的贬值部分。为什么?整个流通中的美钞(美币)都是永远不需要归还的。它无限滚动,直到永远。

其次,现代经济中,铸币税不光只对现金。其实整个货币供应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是一样的。现金和存款并没有实质区别。如果你计算外国人持有的整个债权(包括存款和债券),那么外国人、外国政府缴纳给美国的税收就更大了。

让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从来就有争议。北大教授Michael Pettis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也有人(包括鄙人)认为是大好事。

我认为,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计量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过程就是逼迫一个国家实行开放,透明,和法制的过程。如果你做不到开放,透明和法制,你求别国使用你的货币,别国也不敢。

反过来,只要你做到了这几点,你的货币必然是一个国际计量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中国人必须砸掉重商主义:出口是好事,进口是坏事,贸易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

要想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必须长期地、大量地产生贸易逆差。否则,外国人怎么可能手持大量的人民币呢?中国人必须挖自己信仰的祖坟。我们目前的这点心胸,只有每天给美国交税的命(铸币税)。嘴硬没有用。

在外国人相信中国之前,中国人必须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在开放世界里繁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