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2021-02-02 03:0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是一本由[德] 海克·法勒 文 / [意] 瓦莱里奥·维达里 图著作,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一):关于这本书

  这可能是本年度最美丽、动人的书。——奥地利新闻报 不是简单读读就完了的书,它会陪你经历真正的生活

  不管你正处在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

  特别喜欢里面一句话

  你还从未如此深爱过一个人。你也从未如此担心过一个人。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我想,不论生活背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在心底里思索。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二):你现在过的是怎样的一年

  

2021年的我,临近30岁。

未看这本书之前的我只是想稀里糊涂的过完我的一生,也从未想过会怎样过完这一生。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虽仍不知道自己应怎样过完这一生,但却在心里会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人的一生怎样过绝不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能有明确答案的,但能埋下这颗种子,也不失一种美好。

现在的工作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光,让我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去享受生活。现在的我正在感受之前人们说的快节奏,快到有些无论怎么休息都休息不过来。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三):生活教会了你什么

  

光阴何太疾,如白驹过隙。

惟有衲僧家,日日是好日。

太多让你醍醐灌顶的事实,希望有些事实不是懂的太晚。

生活教会你什么?人哪能生而自由。一切皆无常。

总说做自己,为自己而活,可悲的事有些现实是人得到40岁,50岁才能真正知天命。

而你能教会你的孩子什么?能留给他什么?

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懂得生活吧。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四):一生很长,也很短

  

“我们不再捡起前进路上的每一块漂亮石头,也不会执着于跳过每一个水坑。不知何时,我们长大了,习惯了这个世界。大山和满月这样的壮丽景象已经无法激起我们内心的波澜,爱情也让我们感到麻木。”

一岁一句话,少时是作者的思考,年老时是作者与人交往的所得。人生复杂又简单,我们年轻时从母亲那里总是得到一罐黑莓酱,而年老时我们即便不知来日还是否会用上黑莓酱的罐子,但我们仍然会从地下室里拿出它,再用黑莓酱填满它。

幸福是相对的。饱经挫折的人紧紧捧着一丝一毫的美好,而未经挫折的人难以体会满溢的快乐。

纸上谈人生是空洞的,唯有拥有丰富人生的人才能将酸甜苦辣咸放到面前给我们看。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答案是相对的,太丰富会苦,太空洞会乏,顺顺利利,顺其自然吧。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五):三十四岁的我在干什么

  

1. 2020因为疫情,经常在家办公。现在的我算着小孩还有多久到家,我还有属于自己的几分钟。(PS:我们家爸爸妈妈负责送,爷爷奶奶负责接。)

2. 公司一直传闻要裁员。这几年已经陆续裁了几批。剩下的人都在等着靴子什么时候砸到自己。三十四岁了,女性。每天都要问自己,有人要我吗?

3. 爸爸妈妈在农村老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想让他们来城市短住,先适应适应城市生活。要不然年级越大越难适应。

4. 考虑二胎。这么大年纪了,可以吗?

5. 老公OK,工作OK,我OK吗?大家都觉得我OK。认真工作,照顾孩子,照顾老公,照顾爸爸妈妈,高学历,高工资,大房子。我想要difference。只是不知道该怎么get?

6. 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区别在哪里呢?我觉得大家都一样。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没有区别。

两套房子,一套房子,没有区别。

两个老公,一个老公,没有区别。

两个朋友,一个闺蜜,没有区别。

两个学位,一个学位,没有区别。

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武汉,没有区别。

坐地铁,骑单车,没有区别。

海龟,博士,研究生,打工的,没有区别。

我没有找到,没有见过为梦想,理想而奋斗的人。我也不知道如何变成这种人。我没有梦想,没有理想。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六):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0—100岁的“人生预告片”

图我拍的 weibo@萌萌萌leo

❤️

喜欢颜色高饱和度的画风搭配通透豁达的文字

看透生活依然热爱生活的感觉

插画家瓦莱里奥·维达里是住在柏林的意大利人

文字来自德国《时代周刊》编辑 海克·法勒

一年 一图 一句话

无论是寓意还是图文搭配排版

都完完全全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七):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上图!

  

人生像是旅途,从起点出发,经历很多条路、历时近百年,最终到达终点。这个话题让笔者想起了风靡70后之前的新加坡电视连续剧《人在旅途》。波澜不惊、曲折多变、潇潇洒洒的一生,可谓酸甜苦辣咸面面俱到。《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一开始觉得是一本鸡汤类的书,心灵大补啊!可是在网上查阅一下,非也,这是一本绝对的漫画+简短文字的好书,简直是书中极品。

精美的插画绝对是画界极品。首先,从作者开始说起,海克·法勒,在德国黑森林长大。作为《时代周刊》的杂志编辑兼特约撰稿人,曾获德国新闻界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奖(Axel-Springer)、亨利·南恩奖(Henri-Nannen)。本书是她创作的第一本书,出版后迅速风靡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地。原来不是普通作者,编辑出身,那么其文字处理能力、美编能力都不是盖的,我们值得欣赏、悦读!打开书,第一页,人生开始啦!摇篮里开始了我们一生,一对夫妻和一辆婴儿车拉开了人生的帷幕。这一页的图画很精美,女士、男士的背景勾勒得非常到位,有丰子恺的风格,的确寥寥几笔,让人顿时赏心悦目、灵感突现。再说说美妙、短小精悍的文字,这一页文字如下,你第一次在生命中微笑,也感受到他人的微笑。第一次,这个词用得太出彩了,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回应,的确很暖心的文字,非常优美、隽永感十足!

传神的介绍依旧让人刻骨铭心。第17页非常传神,我们看到了两辆自行车,分别是绿色和红色的,被一把蓝色的锁锁到了一起,寓意初恋时的激动、锁定目标、刻骨铭心、海枯石烂?文字介绍更是神了!文中写道,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恋爱了。原来16岁的花季之后紧跟的17岁是这么美好,人生如梦,新鸳鸯蝴蝶梦,真得走进了生活,让人非常感慨、亢奋。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这对新新人类从17岁开始就自学成才,开始恋爱。或许这把蓝色的铁链子锁就是寓意剪不断的爱情如此开始,永结同心的力量已经坚不可破、牢如泰山,坚固、稳定,如胶似漆、出神入化!

文末的总结出神入化,统领全篇。后记中题目是《生活教给了你什么?》100岁就是100年,一个世纪戛然而止,过客匆匆。平静、充实地走过一生,平平淡淡却真真实实,有滋有味却忙碌赶路,的确让人感慨万千!珍惜当下,走好余生!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八):假如这是一盒卡片会更好玩

  

野生画画爱好者坚持手绘很久了,看到图片书就会忍不住要去翻。在书展摊前翻完这本书,留下许多值得回味的遐想。

安全感缺失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害怕失去是一直以来大众对这种缺失的抽象定义,具体表现就是你一旦离开我脑海里就判定你再也不会回来了,于是采取各种无理取闹的行为去干扰你,“希望”你回来。除了极少数不健康的家庭以外,母亲的爱被理所当然的归类在不可能失去的类别里,所以最持久。不过信任也是有两面性的,有的人珍惜这种信任就能给感情加分,有的人滥用这种信任就会深深地伤害对方,俗称“白眼狼”。

1-100岁,每个年头被总结为一句话,在牙牙学语的岁数是身体条件和父母决定我们的人生,时间线性确实可以在每个人类通用。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才有了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人。

所以我有个大胆的预设,假如这是一盒卡片没有序号,由读者自己添上岁数,可能会更好玩。比如有人过了十年全是工作的单调生活后开始慢下来享受人生,也有人没有定性的游手好闲,用下半生的辛苦来为前半生买单,幸运的人年少有为,错失良机的人劳碌一生追逐梦想……但是归根结底,人生大的命题无外乎就是感情、事业、家庭和社会。再比如,书里排列是青春期学会了接吻,成年后才学会爱。我就会想假如我们是先学会了爱,才与心爱之人有了甜蜜的吻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伤害?

以前,我自己设想了一个伪命题,觉得先睡着的那个一定是被爱的一方。缘起一次和母亲坐长途巴士(卧铺车)回广西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母亲起身检查我的被子有没有掉下来,想想多少女性在生完宝宝后半夜不得寐不都是天然的母性使然吗。伴侣之间也是一样,总有一方可以呼呼大睡,而另一方扯一夜被子,而我断定这是爱与不爱的表现。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依然无法作答。

直到今天才真正听懂《我想去桂林》这首歌,原来时间线才是最关键的命题。时间和金钱各自奔跑,只有他们相遇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财务自由。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九):去思考去感受♥

  

2021我读完的第一本书,虽然有点取巧,毕竟绘本读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但也帮助我树立了今年要多多读书的信心,“嘿,我已经在元旦读完了一本书!”这无疑是个好的开头。

作者采访了那么多人,找到相似点最后总结归纳出了这本书,应该确实是在某种程度靠拢了“人生的真谛”这个主题。

前面篇幅那些青春萌动的感受已经离我远去,记忆渐渐模糊但曾经那些相似的心情有被唤醒,感恩那些普普通通的瞬间,是它们汇聚成了生命。然而已经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对每个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聚焦当下与放眼未来。不知道是否我心理年龄比较大,书中的中年人与老年人的感受我体会得跟多思考得更多,当然也有可能“人生真谛”其实就是这么些个想法,只是在每个人的人生时间轴出现的坐标不一样罢了。

作者建议我们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要让自己在繁琐的生活种渐渐变得麻木。这与我去年的思考思路是一致的,由于每天高度同质化的生活,感觉到内心逐渐变得疯狂,不好的那种疯狂,让我在生与死之间摇摆不定。我已经尽量去做一些事情来抵抗这种虚无感了,比如去拥抱大自然,去学点新东西也许是考驾照又或者是学冲浪,为了多分泌多巴胺断断续续地运动。似乎是我的努力还不够,生活依旧那样痛苦,困难的那部分一点儿都没有好转,但是我确实感受到自己沉睡的某一部分似乎在慢慢地被唤醒,也许我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当然,作者还提到这种观念:经历过苦难的人,可能具备更强的幸福感受力,幸福是因为人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而产生对比,进而感受到的。这仅仅是针对坚韧的人类而言吧,世界上有那么多内心脆弱的灵魂,不是每个人在经历了苦难后依然可以站起来。那他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我为他们感到担忧,也许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的终点站远近不一,希望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剧本无悔地走到最后终点。这也是生命的美妙之处吧,全世界有那么多种人生,不管是苦是甜,在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却又都可以找到相同的线索。

不管我最后是活到32岁,46岁,还是70岁,我想还是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思考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为之努力,不要被社会束缚,做好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就算我明天死了,昨天也至少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了,遗憾肯定又会减少几分。不过,死亡对于我来说是种解脱,应该不能算有遗憾吧,准确来说是,高兴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喜上加囍。

在生与死的矛盾中挣扎下去。不要停止大脑的思考与学习,不要停止身体的感受与觉知,让自己的生命保持流动的状态,最后汇入那未知的安静的死亡。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读后感(十):29.有一件事你还没学会:周六晚上独自在家,请不要暗自伤神。

  

书摘:

1 1/2 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这便是信任。

3.你也同时明白了,总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世界。

15.你知道,人类肉眼最远能看到邻近的仙女座星系。40亿年后,它将撞上我们所在的银河系。

22.请你在达成某个目标时,请想好要走的每一小步。

23.生命中第一次,你向另一个人袒露自己。

24.你还从未如此亲近一个人。

25.你想在一起,一生一世。

26.或者,还是分道扬镳为好?

27.母亲也不知如何安慰你。

28.临别时她送了你一罐自制的黑莓酱。

29.有一件事你还没学会:周六晚上独自在家,请不要暗自伤神。

30.你知道幸福时相对的。

31.不同状态的对比,才能让人体会幸福。

46.也许直到此时你才明白,失去一个人是何种感受。

49.你发现睡一个整觉对你而言已是一种奢求。

58.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人与人的相处竟然如此艰难。

70.你对自己知之甚少,你发现,只有真正去做了,才会明白自己是否喜欢。

74.也许直到这一刻,你才终于找到适合你的人。

81.如果你的年龄不是以逝去的岁月,而是以你享受过的时光来计算。

昨天年会,前天睡得太晚了,三点多才睡,好像真的不太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比如长痘,还有熬夜后产生的黑眼圈。改变自己真的很难。好好睡个觉就是莫大的奢侈了。希望2021年的年度总结是今年好像什么都没做。但是就是坚持早睡了。25岁的时候人生感悟挺深刻的,你想在一起一生一世,或者还是分道扬镳为好。失去一个人是何种感受早就体会过了。今天还和一个朋友讨论起感情。我觉得我更加应该做好独自一人过好这辈子的准备。要去迎合另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三观。时常在想真的会有一个这样人存在吗?答案是不会。

29岁的有一件事你还没学会:周六独自在家,请不要暗自伤神。享受自己的独处时光。出去走走吧。而不是周六周天在家躺一天。

治愈系文本。我很喜欢。

洗澡去啦,今天要早睡。距离过年还有两个礼拜啦。是时候屯一点过年的干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