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精选

2021-02-02 03:1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精选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W. 费尔斯通(Robert W.Firesto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一):放下消极的情趣,积极的生活

  

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疲惫,家庭的不和谐,工作的不如意,学习的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情绪的重要因素,我们的情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情绪的变化也是最为明显的。在我们熟悉的环境,情绪可能感觉更加自如,在紧张的时候,情绪也变的更加忧郁,让你更加彷徨。也正是这些负面的情绪,让你可能变的更加消极,在生活中,这种情绪越严重,带给人们的伤害就越严重,我们可能就会害怕,甚至想要逃避,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来应该觉得生活更加轻松,可是事与愿违,人们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甚至很多人开始变的忧郁,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心理方面的咨询也是越来越热门,人们也是逐渐接受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种心理方面的问题,虽然不是真正的疾病,但是有的时候,带来的危害,却更加严重。所以正确的对待心理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害怕与逃避这样的是,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是或轻或重,在心理学方面,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种状态,所以,一本非常有趣并且很有用的书出版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鸵鸟心理 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看到这样的书名,很多人就有同感,因为害怕与逃避是一种常态,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摆脱这种状态,所以认真的阅读本书,对你也许会有帮助。

《鸵鸟心理 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的作者是美国的三位有着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老师,他们分别是罗伯特·费尔斯通,丽莎·费尔斯通,以及乔伊斯·卡特利特。其中罗伯特·费尔斯通是亲密与家庭关系问题专家、权威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声音疗法创始人。而另一位作者丽莎·费尔斯通也是心理治疗师、格伦登协会课程和教育负责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师。第三位作者乔伊斯·卡特利特是格伦登协会多部纪录片的讲师、作者和联合制片人,“关爱儿童父母教育计划”制定者、教练。本书是三位作者精心编著的作品,仔细阅读相信对于正处于这种状态的你会有帮助。

《鸵鸟心理 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心理学作品,书中通过两大部分,八个章节来详细的研究分析了人们害怕与逃避的心理问题。作者在详细的分析讲解过程中,还精心的设置了调查问卷,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解答,帮助读者认清问题的实质。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作品,也是一本非常实用,有帮助的作品,很喜欢。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二):告别鸵鸟心理做最好的自己

  在动物界,有这样一种动物,当它们遇到危险走投无路的时候,想的不是如何逃跑,如何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将脑袋钻进沙子堆里,颇有一点爱咋咋地的感觉。同样的,在人类世界也有这样一种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只是想要逃避现实,只是想认怂妥协,深信所谓的“顺其自然”的法则。殊不知这样一来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最终难以收拾。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定义,叫做鸵鸟心理。很明显的,鸵鸟心理的存在只会带给我们困扰与麻烦,而不会让我们找到人生真正的乐趣。那么当我们陷入鸵鸟心理的陷阱中时,要如何自救呢?在由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W费尔斯通,丽莎费尔斯通与乔伊丝卡特里特合著的《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心中理想的答案。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是一本实操性非常强的心理应用手册。他的套路简单而且有效,直接将你所遇到的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认清他,分析他,然后在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由于,每一个人所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兴趣,我们甚至可以跳过那些我们不怎么感兴趣的章节,直接在我们需要的地方驻足,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被鸵鸟心理说困扰的群体的一大特征是,不论在任何时候,他们都习惯于自我指责。在事情还没有什么苗头的时候,便开始极力的暗示自己这样做并不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他们习惯于极力的去贬低自己可能获得成绩,时不时的便陷入自卑、沮丧、焦虑之中,无法自拔。这种自我指责让我们变得害怕与逃避,让我们失去真正的自我。在这里,作者们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值得注意的是,在自我指责的行为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不止是自己,还会促使我们去攻击他人,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去正确识别源自于内心的这种声音,明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积极的识别消极的外部批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们为我们准备了许多可操作性极强的简单表格,来帮助我们对内心的这种行为进行分析与识别,帮助我们认清自己与周围。有“我不配,我不行”到“我可以,我能行”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但是在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真实的彼岸,也将是触手可及。 有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时不时的便会被人提起讨论,批评,我们总是会在成为父母之前告诫自己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但是当我们真正为人父母的那一刻,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依然还在我们父母的道路上蹒跚着。那么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上,在这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本书的第七章中,有六条给父母的养育建议,包括免除不必要的规则,做正面的角色榜样,奖励而不是惩罚,避免惩罚等。而对于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建议,作者在本章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论述。相信可以带给那些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一些有益的思考。 告别鸵鸟心理,并不是一件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将蒙在心头上的那一层自卑、沮丧、焦虑、逃避、不合群、自我麻痹等等的面纱掀开之后,我们一定会在未来遇到那个最好的自己!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三):《鸵鸟心理》 :认清逃避原理,和脆弱的自己说再见!

  我还记得上学的时候看过的一本小说,突然意识到除了周围环境和学校的影响,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很多人一生的课题并不是挣多少钱,也不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要思考他这一生到底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复制父母的生活。 最近看了这本《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书的封面比较卡哇伊,一个可爱的鸵鸟,大家都知道鸵鸟有一个习性,那就是一遇到危险,它的头就会埋在沙子里,人的一些习性也和动物一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多人也会选择逃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在了解原因之前,不妨先看看这本《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里讲解的这些知识点: 1、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就怎么生活! 一个人在和别人的讨论和聊天中,往往会看出这个人对于另一方的态度,一个人对于自己印象的话,一般也有两个态度,这本《鸵鸟心理》则把这两种态度定义为友好的和糟糕的,当然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是乐观和悲观(消极)的,以及自信和不自信的。 当然有积极心态的人,大多数友好和乐观,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对周围人态度友好,极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有消极心态的人,大岁数觉得悲观和无奈,对自己经常持有怀疑态度,对于新鲜事物,往往很抵触,并且找理由拒绝,经常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经常自我设限,无法通常的发挥出自己的隐藏特长。 2、消极逃避心理也许和这些有关! 关于童年,很多人也许已经记不清了,每个人的童年都夹杂着快乐和失望,童年虽然过去,在童年里不好的经历也忘的一干二净,可是人的情绪是有记忆。 幼儿在小的时候,虽然各个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他们会观察父母的情绪,当幼儿自己在父母面前露出糟糕一面的时候,父母的发怒会被孩子接管,情绪会在幼儿身上内化,在幼儿长大成人以后,他在露出糟糕一面的时候,他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 3、改善方法:写日记! 对于一个人而言,无论是性格的原因,还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有方法进行改善和改变的,比如记日记,这里所说的记日记,不是生活中的流水账,比如今天的天气,今天吃了啥,而是情绪复盘,记录你一天的负面情绪以及想要逃避的事情,在写出原因以及你认为可以改善的方法。 这本《鸵鸟心理》不仅仅解释了很多人为什么会出现逃避事情的现象,以客观的解释了,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的过度依赖和成瘾问题,以及合适的解决方法。 在《鸵鸟心理》的最后一章中,关于如何开启不害怕不逃避的美好生活中,作者表示客观的认识改变,接受痛苦以及接受父母的不完美,积极寻找人生的意义,这些方法都是很值得参考的。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四):为何我们总是喜欢逃避

  

前两天单位组织了一场培训,是关于健康和预防疾病的。

刚开始,培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冠,介绍了七步洗手法,介绍了健康四大基石,我们都很认真的记了笔记,感觉受益匪浅。

重点来了!

最后,老师说,疾病甚至癌症,现在将来都会成为常态,如何预防呢?提前做好筛查工作。

于是,在老师热情洋溢的解说中,我们十之八九都买了她的体检卡……

这应该是每一次健康培训都会收到的效果。因为,除非是单位免费体检,一般人员是不会主动每年自费体检的,都会有一种“我的身体很好,不用体检,万一查出来不好的,自己还闹心。”……这就是典型鸵鸟心理了。

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是人们最需要,也是最应该的意识和行为。然而,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害怕与逃避反而成了人们的避风港,只要不去面对就不会出问题成了自欺欺人的“认知”。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就是一本对症下药的、正中其怀的分析鸵鸟心理、解决逃避问题、完善自我人生的心灵培训。

是什么,让我们害怕,让我们逃避

自我指责让我们害怕与逃避。

声音攻击虽然是无形的,却是最伤人的,无论这个攻击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

一件事情,我们还没有做,可是负面的声音就会告诉我们,做坏了的后果,然后,这样的想法,直接导致我们的退缩;如果我们勇敢一点,在胆战心惊中做了这件事,做成了,我们会有侥幸心理,直接忽略了我们的能力;做坏了,就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先前的坏的想法,导致更加的自我否定,和以后的自然逃避。

你,是哪一种想法的人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勇敢面对

趋利避害,是正常的,但是所有的事情都“避”的话,就没有进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或不敢勇敢面对,难道是我们能力不够吗?难道是我们真的害怕后果吗?

有一种分析认为,直面问题,会对大脑形成强烈刺激,会让人心跳加快,乐观的人会兴奋于自己的挑战,而悲观的人则畏缩不前,逃离而去。《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通过分析,很明显地能感受到消极思维或自我批评的声音是怎样干扰人们达成目标的。

怎么样,我们才能更加坚强

内心声音是会慢慢削弱我们的自尊,会让我们为想象中的或真实的缺陷感到羞愧,会让我们通过引发内疚来限制我们的人生体验;若想变得更加坚强,就要学会如何识别这些声音,减轻负罪感和羞愧感。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提供给我们许多练习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自我练习和训练,会让我们体会内部语言的奥妙,让我们对抗潜意识中的逃避心理,更能让我们在练习中学会摆脱它们对行为的控制。

读完《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我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懦弱,也明白自己行动的短板,我要面对现实,不再逃避,让所有会影响、干扰甚至控制自己行为的懦弱想法远离自己,让自己敢于面对、勇于突破。

现在,我就预约体检去!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五):你有没有鸵鸟心理?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害怕和逃避的那种感觉

  

文丨易小星

国人教育中喜欢讲中庸之道,藏拙,所以我们很多人习惯了躲在后面,时间长了,到了应该闪亮登场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也习惯于缩在人群之后,害怕崭露头角,比如说会场上互动发言讨论时的全场沉默。虽然尴尬可是宁愿等着被点名再发言也不主动解除现场的尴尬,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01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大庭广众之下的亮相

每个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吧,或长或短,在读书阶段的演讲,你有没有印象?我自己在演讲开始之前的好几天就睡不安稳了,那个感觉就和书里说的一样:“完了完了,我要出洋相了!这下子一定是出大丑了!呜呜呜,怎么办啊?要不要请假消失,避过去这个演讲啊。”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我几乎每次遇到类似的演讲和当众发言都会是这样的焦虑, 次次到即将崩溃的边缘,但是说实话,真的到了现场豁出去了表现也并不差,说不定还能拿到个奖呢!后来聊起来才知道,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几乎要放弃了,但是后来参加完之后还是感激自己幸好坚持下来了,即便是没有奖项,对于自信心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与培养。

等到毕业了工作了,一次次面对着比较关键的重点时刻的考核,我都要经历一遍心理上的建设,和读书时的感受差不多,但是无法推脱后的表现并不差。后来我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害怕出丑的心理,是因为内心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怀疑,在自己内心没有对自我认知的欣赏或者说自信心是不够的。

内心总是对自己的批评的声音也和我们所处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系,我的成长时期,正好是一般人会认为是给孩子更多的抗挫折能力才能避免未来走弯路,所以很少能得到父母的褒奖和表扬,每次都是打压。时间久了,自己也觉得好像我就是那个很笨的人、很难看的人、也是很死板不会变通的人,一旦习惯了父母贴给自己的标签,你想你自己还能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和期待值吗?

02 学习摆脱自我否定,在学习和工作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看过电视剧《欢乐颂》的观众都知道,里面的关雎尔是最貌不惊人的普通邻家女孩,就像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在公司里做着辛苦的工作,有功劳的荣誉被别人抢去,工作出了纰漏只能自己背锅,时间久了,会让办公室的同事们误以为她是个没有什么能力的、可有可无的职场中人。

反而是等到她会拒绝同事的无理要求,并且勇敢承担自己分内工作并努力做好,不再畏惧在公司同事面前的亮相时,才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肯定了她的工作实力,并顺利地留在了这家五百强的公司。

书中为我们列举了一些认清自己后取得成功的例子,也举出了一些成功后没有维持好自己人设,被虚荣和膨胀毁掉自己成功者人设的故事。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是社会角色的体现,你在社会交往中的角色定位是你在别人眼里的标签。所以认清自我,并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同时做好自我提升,你终将克服鸵鸟心态,越来越自信。

03 小结:如何摆脱鸵鸟心态,并用积极上进的方式走遍台前幕后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摆脱鸵鸟心态,更为积极上进,珍惜机会,并在机会到来时紧紧抓住不放。与个性相关的选择,是台前还是幕后都是无所谓的,但是要能够突出个人的专业特色和能力就是合适的。另外这本书提醒了我们读者,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在面对挑战和变化时你才不会无所适从。(全文完)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六):打破内心消极预定,主动把握自己命运

  

你对生活感到失望甚至沮丧吗?

为何树立了目标,却踌躇不前,无法全力以赴去完成?

真的是能力不行,还是来自内心的负面想法限制了你的行动?

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内心都是分裂的,有一部分声音支持你,有一部分声音抵制你。

如果支持你的声音大过抵制你的声音,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努力迈向目标,活成理想的样子。

如果抵制你的声音大于支持你的声音,那么你极有可能陷入自我批评的漩涡,被这种声音控制生活,消耗精力,轻则会限制个人生活,严重会走向自我毁灭。

权威心理咨询师罗伯特.W.菲尔斯通,声音疗法创始人,亲密与家庭关系问题专家,通过二十五年的实践总结,推出力作《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陪着你避开自卑、沮丧、焦虑等坏情绪,突破敏感和脆弱,乘风破浪,勇敢做自己。

本书为读者揭露总是无法展示自己全部实力的原因和机制,并给出清晰的指导建议,跟着书中的指南进行练习,逐渐摆脱束缚着你的坏习惯,找回自信,最终过上更好的生活。

某些时候,我们会感到沮丧、焦虑、过度工作、疯狂购物、上瘾以及自我麻痹等各种负面情绪,上面这些行为,大多是自我否定引起的,那么自我否定的来源是哪里?

它的来源是内心的批评,即自我批评。

可能你前一分钟还是高兴的,后一分钟变得沮丧了。当你情绪发生改变,试着回忆一下情绪转变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或人际互动,通过这些细节回想当时你对自己说了什么。

“我就是个无趣的人,等下约会要跟他说什么呢?”

“我做事太差劲了,大家会看不起我吧。”

“像我这么笨的人,考试肯定过不了。”

当你有这些消极想法的时候,你的情绪自然好不了,你离目标也会越来越遥远。

内心的批评声是人格防御的消极部分发出的声音,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对立面,它与早期经历和养育环境有关。

要想消除内心的批评声,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就是识别出那些可能导致我们卷入自我攻击的情景。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和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这些声音。仅仅是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自我攻击,就会对我们战胜内心批评声有重要价值。

书中提到了有两类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批评声:反对计划和行动计划。

反对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拒绝去做内心批评声引到我们去做的事情。当你不屈服于内心那道消极指令的时候,你就会加强自信。

行动计划,就是用行动来检验自己消极想法是错误的。这需要一定的勇气,还需要抓住一个契机,验证之后,发现结果完全不是内心批评声所预测的那样,这样你才会摆脱它对行为的控制,找到真正的自我。

当我们尝试做出这些挑战时,自尊就会提升,那些强加于自身的消极限制会被一层层剥离,我们在找回自信的过程中获得新生的力量,从被动变为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铭记,“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说,你不能做一件事,哪怕是自己也不可以。假如你有梦想,你就有责任去捍卫它”。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七):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只是因为我们不敢正视内心的声音

  

在上半年结束的火爆网综《脱口秀大会》上,不算新人的“新人”王勉得了这一季的大王,颁奖时节目照例回顾他的夺冠之路,大概才让很多新粉丝发现原来他已经参加了两季。王勉自己调侃,他从未以选手的身份参加过决赛,但每一次决赛上都有他的身影,无他,那套说唱脱口秀在欢快的舞台上总是最为适合,所以自己对节目而言就是个乐器。

今年的王勉让人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从突围赛中无人敢挑战,都后期厮杀几乎场场第一,他的吉他+吐槽流让其他老手难以招架,但正如李诞所说,拿开音乐的铺垫,王勉的文案同样优秀,那种脱口秀上的“冒犯感”拿捏地极为到位。偶像、职场、人际关系信手拈来,总是第一时间打到观众的敏感处。

在那场他打破记录的181票(总分190)表演秀上,王勉聊起了“逃避”的话题,第一句便是: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我真的喜欢这件事,而是因为,我想要逃避另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

因为不想上班所以做好事把车让给别人,因为不想陪女朋友所以选择加班,因为不想结婚所以特意得罪了女朋友爸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真实吗?对于我这样凡人的生活来讲,可太真实了。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路是让你选择艰难点成功或者轻松着失败,大多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就是一件不愿意和一件不愿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在这些我们总是害怕或者想要逃避的事情面前,其实duck不必为此感到紧张和挫败,人生本来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压力等着我们,“放弃”这件事真没那么丢人。

所以让我们舒展一下,换个轻松点的心态再去想想那些让我们害怕的事,它们是怎么办到让我们垂头顿足,焦虑连连呢?

首先得让我们夸一夸自己,如果让你焦虑的事越多,就夸奖的越猛烈一点,因为害怕与逃避的程度与我们自我要求的高低是呈正比的。

按《鸵鸟心理》的作者罗伯特医师的说法——抛弃掉反感的原因,逃避做一件事是因为害怕把它搞砸,害怕搞砸是因为我们对自我的期许更高,搞砸后的自我指责才是这一切的基础逻辑。

当人们在某件事上陷入瓶颈,上进心其实是最让他煎熬的品德。

当然,我们并不能以此蒙蔽自己,这种退缩精神的产生终究会干扰到我们对结果的预判、以及对自我认知的错误。因“我不配”而产生的内疚感并不是一种良性的解药,我们总希望尽善尽美,最好还能在事后收获赞誉与掌声,这是身处社会当中开始人与人接触之后,最正常的心理状态。只是,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越是拖延给未来,就让未来越忙,越让未来充满未知,也让自己陷入巨大愧疚与焦虑漩涡中。

所以这才是罗伯特写作本书的最终目的,即打破自我苛责的认知,解锁成功的新途径。

“鸵鸟心态”这个名词最初见于1891年9月12日《蓓尔美尔文学新闻》。后来成为普遍通用的形象比喻,常用来指那些不愿正视现实的心理或不敢面对险情的行为;也用来嘲讽拒绝面对现实,自欺欺人的行为和心态。

据作者多年来的心理临床经验,我们内心的批评声的产生最早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所遭受的痛苦情绪遗留。罗伯特指出,「人类通过想象来减轻痛苦的能力是非凡的。」然而正因为这种自我安抚属性,导致孩子们会放大对父母感情的索取程度,同时对内心防护意识的建立会更加深刻。当糟糕的或可能会糟糕的画面产生时,人类会首先代入父母即他人的情感,幻想出愤怒、埋怨、责备的心情,本身自然会为此感到恐惧。

俗话说战胜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

书中教会我们的第一步便是尝试挑战恐惧,这其中有三个步骤:1、认识触发事件,注重回忆使我们情绪低落的因素;2、识别外部的消极批评;3、反对计划与行动计划,反对那些心底引导性的声音,以及,在反对后适当做出调节行为并加以实施。

当跨出这一步之后,我们对内心反对的声音会有所下调,自信也会随之而生,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处理。

什么时候是我们产生恐惧感最多的时候?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自怨和消极的一面,但应该都比不上工作上的压力来得大。

邻桌的同事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这一个项目肯定还是交给他来负责; 我不能跟老同事们争功,他们会打击报复我的; 我一直都不讨领导喜欢,还是不去出这个风头了。 ……

束缚我们在职场当中更进一步的理由有许多许多,包括我所举的例子,以及书上呈现的例子,大多时候都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写照。内心批评、患得患失、现实障碍,我们需要把这些虚拟出的声音给还原出来,这也是罗伯特医师教授的小方法,在练习3.1中,他鼓励我们将职业的目标与障碍描述出来,如此就能轻松分辨出哪些是外在真实的压力,哪些只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内心声音。

这些盘旋在脑海中的假想声音才是我们需要抵制的关键所在。鲁迅《论睁了眼看》中说的很明白了: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现在来看,瞒和骗其实是人类共性的东西,我们幻想出一种声音来压制自己,把落后、平庸、没有上进心推给外部,还自己一份“心安理得”,然而却忘了鸵鸟即使把头埋的再深,也不会真正消弭外界的伤害。只有与内心和解了,我们才有机会去挑战外部的东西。

是的,与内心和解才是罗伯特告诉我们最大的道理。无论是此前讲到的职场,还是书中其他篇章中的家庭、伴侣、父母部分,最终我们按照作者的指示,找出那些“致病因子”,你会发现最大的反对声音其实根本不在周围,那就是你自己。

年纪渐大,越来越不敢与伴侣亲密; 面对子女,总担心没有给予最大的爱护; 在生活之中,一次小小的责备在心底留下的印象会大过数个日夜的快乐。

这是存在于临床的真实病例,也是当代人容易深陷的误区。就像作者在第六章提到的“抑郁症”一样,那些混杂着悲伤、不自信、厌弃、不满的情绪会猛烈扑来,将人砸碎。而我们都知道,对待“抑郁”最好的对抗手段是专业的医疗与心理疏导,只有正视到,那些打败我们的声音其实只是一种“患病”,那么你就能明白,罗伯特写作本书的意义就是提供一种正确的手段,将其渐渐治愈。

这是一本功能性的书籍,汇集35个案例,40项练习,对你的“病症”分门别类、找出真凶,再用科学的手段驯服内心焦虑的野兽。如果说曾经的我们,听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会哈哈大笑,又暗自点头,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该是迎着逆流而上。虽然做出改变,一定会付出代价,可安于现状,对当下处境过于宽容,只会让那些对生活的不满意越来越大,直至将整个身体都埋进沙土之中。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八):为什么复盘是别人成功的捷径,却成为我放弃的理由?

  

“复盘”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将自己一天、一周或一段时间内做的工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找到自己进步和可以进步的地方。对于这个方法,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参加写作班了。可是前两次的复盘还能正常进行,越到后面,发现越对自己没有信心,也越不能坚持了。我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没有耐心或毅力。直到罗伯特•W•费尔斯通告诉我,是因为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位一直在否定我的“法官”,让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放弃了自己。

否定自己的“法官”,还一直住在我的内心,这怎么可能呢?不服气的我,打开了著名的“声音疗法”创始人-罗伯特•W•费尔斯通主编的这本《鸵鸟心理:为什么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才知道,原来我一直在逃避着,逃避着什么呢?

01 准确发现内心的批评声

在进考场之前,我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可是看到考场里面黑压压都是人的时候,我开始否定自己:这么多人,你怎么可能考得过啊,他们比你年轻,比你还用功;

在没有看到别人的文章前,我觉得自己的文章还可以,可是等看到别人的文章,或者老师点评之后,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差,然后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算了吧,算了吧,你自己看看,你怎么可能写得好呢,别丢脸了吧!”

……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处于过这样的状况中,或者遇到类似由肯定自己到否定自己的情况。如果有,那么很可能你和我一样,在内心深处,住着一位“批评者”。

作者在第一篇章中就指出,这种糟糕的自我指责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批评声:即“人格中具有防御性的消极部分发出的声音,是现实个人发展的对立面。”

人性是复杂的,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但人性说简单,也挺简单的,那就是积极和消极的。积极的人性让我们呈现出乐观、上进的自己,消极的人性让我们表现得消沉、悲观、甚至无常。而这两个不同的自己都是自己,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将他们分得清楚,在混用他们的时候,形成了自己都无法掌握的性格或批评。

那么,问个问题:作为父母,积极的我们知道要少对或不对孩子发火,才是良性的教育;可是脾气上来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发了。看到孩子委屈或者哭泣的时候,我们又会后悔自己的冲动。请问这种后悔是内心的批评声音吗?

作者在《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一书中也说了,内心的批评声不是一种良知或道德的体现,甚至是具有侮辱人格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惩罚性,会体现在行为上面。

所以父母的这种后悔,并不是内心批评声音在作祟了。但是父母批评孩子的行为,却有可能是内心批评声的外化行为了。

那么该如何区别来自内心批评声呢?作者的一个建议是:将对自己的评价真实地写出来,然后将“我”转化为“你”。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然后可以和作者列举的三个好处对比下,是不是:一是能帮助我们区分出哪些是对自己真实的看法,哪些是纯批评性的;二是让我们注意被我们忽视的,却可能是关键的批评声;三是让我们再次置身于被批评的环境中,感受那种语气带来的影响。

02 为什么内心批评声如如影随形

那么,内心的批评声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要说到现在非常流行的另一个词汇:原生家庭。说到原生家庭,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是导致我们成年后很多不良性格、行为的罪魁祸首。作者也是同意的,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成年以后的性格、脾气和为人处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作者在本书中强调的是,原生家庭童年的部分。作者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痛,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而童年的孩子也形成了一种对应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能够顺利地度过童年期,进入成年期。

内心批评的声音就是来自这种童年时期的保护机制。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当我们成年后,我们接触的社会环境、人情世故,已经不像童年时期那么的单纯或直接,可是我们却还是依赖于童年时期形成的防御机制来对待,一旦这个机制失效之后,已经习惯于这个机制的成年的我们,就更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批评声,在不断地否认自己,进而引发成年生活的各种问题。

比如,小时候的我们,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或得到自己想要的某种玩具;进入职场或在恋爱中,我们还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注意,却发现领导对你越来越不满意,心仪的人不愿意接近你,你就开始否定自己:看看我都做了些什么;这样的我,怎么会让领导满意,让别人喜欢呢……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很多他经手过的真实案例,能让你找到曾经的自己。

我们谁都有童年,谁是经过童年长大的,那么自然,内心的批评声就很容易如影子一样,随时影响着你我。

03 从写日记开始,敞开与自己对话吧

成年的生活,哪里有容易二字。成年了的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隐藏或压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便让自己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而我们逃避的,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真情实感。

那么隐藏或压抑的真情实感该如何释放呢?作者给出的方法其实挺土的:记日记。这个方法不土吗,而且这么忙碌的我们,哪有时间来记录每天的千遍一律的生活呢,又有什么好记录的呢?

所以,作者不是让你记录生活,而是记录内心的批评声:不用每天都写日记,但是一旦你哪天否定了自己,或者逃避、或者因为害怕而放弃了什么决定的时候,那么就请写日记:记录下内心的批评声,再对照着将人称由“我”改为“你”,再从中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换句话说,需要将我们的情感变成文字,进行梳理,再转换为行动力。

这其实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我们直面我们内心不容易被发现的“秘密”,更要打破我们一直觉得安全的“舒适区”。

有人说,这道理我们也懂,但是就在缺乏这股行动力。那么就来找罗伯特•W•费尔斯通和他的这本《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吧,他的每一章节后面都配有一个让你付诸行动的日记页,或勾或写,由你自己决定,只要敢真诚地面对自己,发现自己,最后认可自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九):鸵鸟心理:把头埋在沙子里解决不了问题,但看这本书也许可以

  

有一种说法,大致意思是说,鸵鸟生性懦弱胆小,遭遇危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把头埋进沙子里,对敌人视而不见,以为这样敌人就无法发现自己了。这种说法演变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理学上的标签:鸵鸟心理。

“鸵鸟心理”特指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指不敢面对问题的怯懦行为。这在如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人在面对压力和危机时通常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拖延问题而不去处理,最终往往导致问题朝着更复杂、更难处理的情况发展。这种感觉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所幸把头埋进沙子里,“眼不见为净”。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这本书就是从这个含义上来命名的,它所解释和解决的,也正是鸵鸟心理带给我们的种种疑问和困扰。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那么这本书也许能够帮到你。

一、35个案例,40项练习,清单式打卡升级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这本书是由罗伯特·费尔斯通等三位亲密关系和心理治疗方面的专家联手出品的。本书深入剖析鸵鸟心理的问题根源,解开生活中诸如自卑、逃避、焦虑等情绪的谜题,揪出真正的敌人,释放真实的自我。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是一本可读性和实操性非常强的书:

首先,这本书从我们生活中最常遭遇的困惑和问题入手,开篇就起到了“对症”的效果。比如在工作中畏首畏尾、秉持顺其自然的原则实际上却害怕挑战、明明非常渴望爱情却总是有意让自己与爱情失之交臂、生活中充满焦虑感和不自信,对于自己的表现过分担忧……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心理状态或者情感经历,那么不用犹豫,这本就是你要找的书。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问题人群”,搞不清楚问题的成因,害怕无法“对症下药”,没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没关系,这本书中列举了35个生活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现实的问题表现,在这些案例面前,你也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旦找到了自己的问题类型,发现了问题的形成原因,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跟随着书的节奏,去进行清单式的打卡练习。在这本书里介绍了40项简单的小练习,待全部完成之后,你也许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改变自己。

把克服鸵鸟心理当成一次游戏,你需要做的,只是翻开这本书,升级通关,然后恍然大悟。

二、请别用外界的否定来否定自己

鸵鸟心理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不配,我不行”,用类似这样自我贬低甚至诋毁的字眼来消解信心,从而使行动和结果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这种心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在《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中介绍了它的典型性成因。

以下简单列举两方面。

1:首先就是我们时常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当自己的父母。

你也许总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我们行为、表现得“父母”,会对我们的行为做出预判、指导和评价。而这种声音其实就来源于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曾经触动了很多观众。在我们内心深处,也许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声音,用来表达对自己不够好的无可奈何。但这种“我不好”究竟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其实正是我们的父母。松子一直不够自信,在每段恋情里都极度卑微,不能正视自己,患得患失,最后甚至间接影响了伴侣对她的看法,致使他们不屑尊重她的人格,这正是她从小被父母嫌弃的结果。

我们也一样,年幼时做错事时父母的反应,以及父母对待我们和我们交流的方式,往往会内化成我们内心的声音,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继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和人生走向。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中所说:“你究竟在过着谁的生活?”“你是在充满活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在无意识中过着他人为你设定的生活?”“你是真正追求着自己的命运,还是在重复着父母的生活?”这正是我们要问清楚自己的问题。

2:造成鸵鸟心理的第二大原因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中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可以类比于人体对肺炎的反应。在患肺炎时,身体的防御反应比致病细菌的攻击更具有破坏性。”如果说父母一次不当的批评是肺炎病菌的话,那么后续的“我不能、我不配”正是自我启动的防御机制,它让我们免于行动,避免了再次遭遇相似批评的可能,也彻底束缚了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畏首畏尾,无法正视真实的自己。所以说最后打倒我们的,可能不是肺炎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度保护。

三、冲破鸵鸟心理的牢笼,获取心灵上的自由

《老炮》这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鸵鸟从六爷眼前飞驰而过,这个镜头一直被认为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六爷在出狱之后,一直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曾经的风光不再,他做人做事的原则方法,不断遭遇挑战,而他自己也渐渐觉得“廉颇老矣”,悲从中来,尤其在面对父子关系的时候,更是一种逃避的姿态,无法正视自己和儿子之间的问题。直到最后,他找到了和儿子相处的方法,也更加清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懂得了什么时候变通,什么时候坚守,鸵鸟从笼子里逃了出来。它所代表的也许正是六爷重新正视自己,勇敢面对自身和环境的变化,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心灵上的自由,也是《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这本书想要带给我们的。

书中介绍了几个实用的技巧。

第一步:看见真实的自己。尝试列出你的能力和优点,包括你喜欢或欣赏的自身品质。以及人生目标、兴趣爱好和喜欢的活动,写下你在实现目标中所处的位置。这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第二步:内心批评的声音。在一页纸的左边,用第一人称“我”写下自我攻击,在右边把“我”这个人称换成“你”。比如:“我不太擅长这个工作”,变成“你不太擅长这个工作”。从而认清自己内心批评的声音,探究这些似曾相识的批评声音最开始来源于哪。第三步:记录下每天的自我批评和真实的自我。在页面左侧,用“你”这个第二人称,记录下对自己的攻击和批评,然后在页面右侧,像朋友安慰你那样,用第一人称,把每一句攻击和批评,转化成更有同理心的表达。你就会发现,在别人眼里,你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糕。第四步:行动计划。在页面左侧,记录下批评的声音,在右侧写下你要采取的,能够反应真实自己的行动计划。它可以促使你思考,批评的声音限制了你什么,而真实的你想要怎样做,从而抵抗批评的声音,缓解挫败感。

以上只是一些热身的小练习,在这本书里,还从亲密关系、依赖成瘾、工作社交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操讲解。继而帮助读者真正逃脱鸵鸟心理这一牢笼的束缚,勇敢地面对和迎接真实的自我。

其实对于鸵鸟心理一直有一种争议,争议点就在于人们可能过度解读了鸵鸟的低头行为。像鸵鸟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危险来临时,把头埋进沙子里有用吗,不过是一叶障目的手段罢了。但事实却是,它可能是出于觅食、探测水源或者休息的需要,暂时将头贴近地面而已。而这也许也正应该是我们采取的态度,不是消极的逃避,因为逃避是没有用的,危机和压力不会因为逃避就放过你。我们该做的是在积极地应对中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机会,调整好身心,去应对更大的风浪。而这也是这本书最想教给我们的东西。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读后感(十):瘾的前世与今生

  

近日,读了一本有趣的书《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坦白说,当时看到这个书名就已经很想读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逃避与害怕。

在这本书里,作者分为了二大部分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部分是成因,指出我们逃避和害怕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自我指责的错误信念,第二部分是如何做到不逃避害怕,开始新的人生,主要从职场、亲密关系、如何成为足够好的父母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书中提供了很多表格,是改变自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小工具。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就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进行探讨。即上瘾性行为的行为的前世今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停不下来的“成瘾”行为而自责——它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占用了我们的精力,在片刻的满足之后,感觉到的,是无尽的恐惧。成瘾,本质上是一个“糟糕的感觉——麻痹痛苦”的恶性循环。所以,它虽然不会危害生命,但却一定会降低生命的质量。

成瘾现象的背后有什么心理机制,如何有效应对成瘾行为呢?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和大家谈谈成瘾这件事。

01 成瘾背后:幼年时的情感剥夺

观察婴儿,常常可以帮助我们认知自己。婴儿很小就有吮吸拇指的行为,其实这就是他们自发形成的用替代的方式抚慰自己的“创伤”。

这就是成瘾最初的来源。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经历过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情感剥夺,ta就会学着用幻想来弥补失去的东西,以减轻痛苦。

幻想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既是家长,也是孩子。一方面我们感觉到自己能够给到自己安慰和滋养,另一方面,它又会对孩子进行惩罚和贬低——这个建立在无意识层面的“系统家长”,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前者严厉,后者纵容。

一般来说,幼年时经历的情感剥夺越多,长大后就越倾向于以成瘾性行为作为防御手段。

可以说,很多时候,“瘾君子”是由ta的父母一手训练出来的,虽然这不是他们的故意,但却是事实。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一个婴儿从小就被父母贴上了“情绪易激动”的标签,他的父母认为他从小就很敏感爱哭,这让他的父母非常烦恼,因为这破坏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父母尝试给他嘴里放上一个安抚奶嘴,他们发现这很有效。

婴儿的母亲虽然当了妈妈,但在潜意识里却对孩子很抗拒——因为她的“内在小孩”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大多数时候,她只是一个“假妈妈”,虽然她也照顾孩子,但是从内心最深处,她并不愿意孩子侵占她的时间,所以她习惯于给他一些能马上让他停止哭闹的东西,比如动画片等,获得资金的安静。

婴儿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个外表成年,但内心还不愿负担成人责任的男人,他用“工作忙”和“赚钱养家”隔离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宁愿在办公室里假装加班,也不愿意回到家面对唠叨的妻子和哭闹不止的孩子。

也许说到这,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这正是当今千万家庭的缩影。当然,这些为人父母的大孩子,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他们会用“我已经很辛苦”来自欺欺人。

说到底,养育孩子真正花费的不是时间和精力,而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正的爱心。“假妈妈”或者“假爸爸”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他们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也按照好父母的形式,每周带孩子逛公园,参加辅导班,但是他们内心缺少真正的爱。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真正成熟。

也许正因为如此,现在社会上成瘾的年轻人和孩子,越来越多。

02 成瘾行为背后的情绪:压抑

成瘾行为有两个共性:

帮切断痛苦的感受‘由内心批评的声音驱使

经常使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的人,会越来越脱离“现实/真实”层面,很难发展出真正的自我认知。当被压抑的情绪太多,威胁到认知和意识的时候,人就会出现焦虑,这时候,“做点什么能尽快摆脱焦虑”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而一般来说,人的本能会驱使我们寻找一种熟悉的方法——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就使用啃指甲这种方式,那么长大后他也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对抗焦虑。

问题在于,这种方法虽然熟悉,但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它必然会带来一种新的“自我挫败感”。这就是成瘾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越多压抑,其在生活中的感觉就越多被切断,这会导致过分“依赖于自我抚慰的习惯、仪式和惯例”——它建立在一种自给自足的幻觉基础上。

03 应对策略

这部分可能是每个人最关心的。简单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关注纠结时的想法和感受

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大部分时候,我们很难仔细觉察自己的内心活动,可以说我们的行为大部分来自无意识的支配。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一个人的意识水平越高,自我掌控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越高。

所以,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就成为改变的关键。就成瘾这件事来说,抓住“自己的意识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崩溃”是关键所在。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时,将注意力聚焦在此刻涌现出来的种种情绪上——一般来说,会有焦虑、愤怒、紧张、悲伤等感受。

比如一个要戒烟的人,在烟瘾发作,想要再来一根的时候,记录一下此刻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此时,内心批评的声音说了什么?感觉如何?将自己在快要沦陷的一瞬间的所思所感进行记录,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戒烟的决心。

比如,我现在在写文章,但是我又想看一眼手机。此刻我内心的想法是:“休息一下吧,写了半天了,好累啊!”,我的感受是焦虑和烦躁——怎么还没写完,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所以,这就是我此刻情绪崩溃的关键点所在。

如果识别出这个关键点,并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那么接下来我就可以告诉自己:“我知道你又出来了,想让我玩手机,然后再批评我,说我是个没有定力的笨蛋,我不会上你的当。”这时候,似乎自己被蛊惑的感觉减轻了一些。

接下来,我继续给自己正向鼓励:“快写完了,坚持一下,这样,我将获得很高的自我奖励”——这个声音,是激励自己延迟满足的鼓励。

此刻,我内心想要伸手去够手机的念头削弱了一大半。我又可以驱动“原始人”继续写作了。

2、记录内心批评的声音和真实的自己。

可以专门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以下内容

引诱的声音/批评的声音 批评声带来的感觉 现实的想法

比如,还以我刚才的例子举例,引诱的声音是:玩一会手机吧。如果我真的玩了,那批评的声音是:你真没毅力,一点自控力都没有,笨蛋

那么感受呢?分别是:面对引诱时,蠢蠢欲动,很高兴。面对批评时,非常沮丧。

最后,要回到现实中了。

面对诱惑,我的想法是:虽然让我玩手机很有诱惑力,但是我知道如果我玩了之后的结果,肯定是让自己不高兴的,所以,我选择现在不玩。

面对批评,我的想法是:之前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工作吧。

回到现实,意味着我们从想象和感受的幻象中走出来,重新归于理智。这很重要。

3、识别诱因事件

通过对一些药物滥用者的研究发现,找到他们成瘾的原因至关重要,换言之,有些特定的环境会撩拨他们滥用药物的欲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诱因也存在。比如戒烟的人,和一群抽烟同事在一起,别人抽烟递给他一根,就很容易付吸。玩游戏的人,组队战友的召唤,可能让他们放下眼下干的事。而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忍不住掏出手机的人,可能是因为周围的环境太嘈杂,让他无法专注,或者是学习让他觉得乏味,这时,就很想掏出手机缓解一下此刻的压力。

打破关键节点的惯性,是改变成瘾的有效方法。

4、体验被压抑的需要和愿望。

这一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成瘾性人格的层面了——而不是单纯的改变行为。

内心的批评声掩藏了真实的自我,成瘾,也掩盖了真正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戒掉成瘾性行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重新找到真实自我——也就是人格的核心的过程。

真实的自我,由需要、欲望和特定的目标组成,当放弃幻象(成瘾带来的抚慰)时,这些被压抑的情感才重新浮出水面。

前文曾经提到过,幼年时情感体验剥夺的越多的人,长大后越容易成瘾。那么什么叫情感体验剥夺呢?简单说,就是向往和需要总是求而不得。

当一个人还很幼小的时候,ta对外界的需要和依赖是最多的,所以越小的婴儿越需要母亲沉浸式的爱,可以说,婴儿对母亲,在很大程度上是剥削关系。婴儿通过剥削母亲,母亲通过心甘情愿的被婴儿剥削,获得内在深层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很多母亲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她们的情绪摇摆不定,有时母爱四溢,有时心烦意乱。

那些想要戒掉成瘾的人,在戒除成瘾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再次体验到自己在幼年时期的脆弱——眼巴巴的渴望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活下去。这会令他们非常阻抗。他们不愿意面对这种令人感受到无力、脆弱的感受,宁愿退回到“上瘾”的幻象当中。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的、潜意识层面的疗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句话叫做,相信相信的力量——有成瘾行为的人,需要从情感层面学习,相信自己不会再受到小时候那样的伤害。

另外,也可以梳理自己的成长历史,在这份梳理中,你可以描述童年的哪些事可能影响到了自己,让自己开始了自我抚慰的事件,同时,确认自己喜欢的活动、爱好、需求和愿望。

我曾让一个朋友做这项作业,他刚开始说自己写不出来,不知道写什么,我只鼓励他去做这件事。后来听说他写了三万字,可能是童年的伤太痛,后面他没有再写。他本身也有成瘾性行为,不过不是游戏、手机,而是女人。很遗憾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咨询,否则也许会更好的帮助他。

深入潜意识,也许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痛苦,而痛苦常常使人退缩。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让他利用专业的咨询技术,帮助你更加无痛的走入潜意识的马里亚纳海沟,真正的疗愈自我。

【写在最后】

成瘾性行为包括很多,不仅仅是玩手机、玩游戏这种,还有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强迫性行为,其实都与成瘾有关,可以说它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生活和学习效率,还包括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深度的亲密关系。

我提到的那位朋友,如果不懂心理的人,可能会评判他是个花花公子,或者集邮爱好者,但这其实也是他内心问题的外显表现。

一般来说,童年期受到的“创伤”越深的人,后天改变也就越困难,ta会表现的非常执拗,容易退缩,但我想说,真正的成长需要努力,也必将属于真正勇敢的人。

给自己一点勇气,勇敢的迈过人生的鸿沟,创造一个自我掌控的、自由的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