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力量的进化》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力量的进化》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03 01:39: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力量的进化》的读后感大全

  《力量的进化》是一本由[美]西蒙·莱尔沃克斯著作,社科文献出版社 · 方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一):动物进化与人类发展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关注了动物能力的进化。全书一开头,两段类似动物世界的画面通过作者的文字展现出来,然后再开始对动物的运动技能,隐藏技能等各种技能娓娓道来,表现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在自然界中不断进化的旅程。

  动物的进化中充满了取舍和偶然性,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将一种动物放在一个有天敌的岛上,研究人员以为它们的腿部会变的更适合奔跑,结果几个月后,却发现它们都去了树上生活。另外类似于是要长命百岁,还是儿孙满堂等等,都是一种选择,适者生存,适合度高的可以生存,但是生存并不一定是个体的生存,也可以是物种的存续。

  书中最后部分将动物进化和人类对相关能力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和人类选择相比,自然的选择没有长期规划的目标(也许是人类还不能理解自然的长期规划),只关注此时此地提高适合度,人类强加的选择,则指向明确的终点,虽然这种终点未必最终达成,比如错误引入某一物种导致最终泛滥。

  总体而言,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内容详实,充满趣味,从书中可以看到动物们为了生存,每天都在努力奋斗,艰辛程度远超人类,而人类的发展已经不在于身体机能的进化,很难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是至少,目前看来,人类的生存适合度依然很强,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未来人类的适合度如何,就要看自然的选择了。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二):趣味十足的力量进化

  

本书趣味十足,从渺小的昆虫到体型庞大的哺乳动物,都遵循了神奇的力量进化规律。小小的蚂蚁下颚咬合力的加速度比人类顶级的职业拳击手的出拳速度都快N倍,如果同体型放大的话,拳击手的动作都成了慢动作。书中此类充满趣味的类比让人对渺小生物的巨大力量有了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狩猎和逃跑,雌性和雄性,求偶和决斗,生和死,一切的一切都建在里动物最原始的力量基础之上。在自然选择的机制下,生物力量上的进化朝着最适合种群繁衍的方向进行。唯一例外的便是人类,人类并未将力量演化到极致,但这并不妨碍人类统治地球上的一切物种。自然的选择使得人类进化到了更加高级模式,大脑取代了单纯的力量,彻底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动物在分配摄取到的能量时也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绝大多数动物在非捕食状态下会尽量减少热量的损耗。能耗意味着必须捕获更多的猎物,而捕猎本身更加剧了热量的消耗,猎物本身的热量是否能弥补捕猎消耗的能量可能都是个未知数,大自然的残酷可见一斑。

整体上本书从动物的各个角度阐述了力量的进化是如何在具体方方面面影响该生物的生存状态,趣味十足,令人开阔视野。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三):读《力量的进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法则。就像人类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一样,生物界也存在着这样的优胜劣汰的规律。亿万年来,伴随着岁月的变迁,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也都是经历了长期的进化,不断的增强着自己的生存本能和本领,不断的适应着大自然的变化,不断的在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中顽强的成长着繁衍着。

  《力量的进化》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引众多不同的事例,讲述着自然界大小生物生存繁衍的故事。动物能够生存下来,不完全在于它的体型大小,也不完全在于它的捕食能力。亿万年来,很多大型的,捕食能力强的,战斗力强的动物,没能延续生存到今天,而相反,一些看似弱小,或者是捕食能力不强的植食动物,反而经受了优胜劣汰的考验,生存了下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动物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发现了不同物种留存或是灭绝的原因。物种演化或许从根本上便是力量之演化,无论奔跑、飞翔、游弋,抑或种间军备竞赛、种内激烈竞争。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的过程。作者以大量的实例介绍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惊人能力,这些实例有些来自野外,有些来自实验,多有作者一线研究所得。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实例不仅能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一窥演化的精彩,自然的神奇。从而了解生物何其为生物,世界何其为世界,我们何其为我们。

  细读下来,感觉《力量的进化》确实是一本很有意思,触类旁通,发蒙启蔽的好书,难得!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四):生而为人,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吗?

  

本书评是读此书有感而发: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数万年的生存斗争中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这究竟是人类摸爬滚打的结果,还是大自然的选择?这个问题恐怕涉及到了哲学意义上的讨论。那么能不能找到一条规律,让我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方向进化而来的,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本身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我们恐怕要从生物进化这门学问上找答案了。

上学的时候生物老师就教导过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的是这样吗?对于基因来说,恐怕能够流传下来才能算是成功的。那这句话就要改成“物竞天择,适者繁衍”了。为了保证繁衍,动物会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样,在不同的时段把能量用在不同的地方,甚至有的生物会为了繁衍牺牲掉剩余生命!就像是黑猫警长里的螳螂新娘那样,物种的存续是基因赋予生灵的责任,纵使唏嘘,不可违背。

那我们人类呢?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没有打破繁衍的牢笼?善与恶的选择,性格的变化,人生的走向,这些是由基因在先天就已经定好了的吗?了解生物就像是一面镜子,印证了我们遇到的一些选择。基因是会推着我们做出一些选择,以社会学家的研究来看,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下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知将来我们能不能打破基因的牢笼,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一天,社会学与生物学、人类学会不会有一个大融合?人类的伦理道德会收到多大的冲击?葬送掉人类前程的会是人类的科技吗?不敢想象,不胜惶恐。

读书有感,随手偶记。胡言乱语,天马行空。难登厅堂,贻笑大方。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五):万物虽渺小但伟大

  如果你想要了解动物运动能力的进化,以及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方式,那必然我会推荐这本方寸的科普书———《力量的进化》。虽然是科普读物,但即使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也可以通过作者幽默风趣的文字,去从进化的角度了解,动物是如何获得各式各样的力量能力。 崇拜力量就是追求进化 人类对万物生灵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式一直充满着向往和好奇。如古代的虎豹骑、虎贲军,日本武士的独角仙头盔造型,到现代的海豹突击队、天狼特种部队,以及根据鲨鱼设计的鲨鱼皮泳衣;再到各种科幻影视作品中,赋予各种生物能力的超级英雄。充分体现人类对动物强大力量的渴望。 进化对于生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微小的跳蚤,还是体型巨大的蓝鲸,都需要不断的进化去适应环境,换取与其他物种竞争的筹码。否则只能消失在生物进化历史的长河中。 在阅读此书时,特别是关于昆虫力量部分的内容时,你会不禁感叹生命的奇妙和伟大。如果把动物体型按照同一比例换算进行对比,昆虫当属是地球上力气最大的动物,昆虫的肌肉相当发达,而且都是横纹肌。有些昆虫的肌肉占体重的60%。蝗虫的后足肌肉块就到达900多块,一些蝴蝶幼虫则会有4000块左右的肌肉。远超出人类的肌肉数量,但奇特的是,昆虫肌肉单位横切面上产生的力量其实和人类相差无几。 阅读与思考,未来的人类:大头轮椅人。 或许你会感慨人类为何不会像昆虫或者其他猛兽一样,拥有大量强劲的肌肉,去在力量上加满技能点呢? 我觉得,人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舍弃肌肉方面的进化,选择了更加有用高效的器官---大脑。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能量消耗大户,若人类拥有过多且维持着发达的肌肉,只会变成一种食物收割机,处于不停进食的状态,如果人类以传统的狩猎采集方式,很难快速的获得维持人体生理功的蛋白质。 脑子是个好东西,肌肉再多也白费。 未来人类可能真会舍去大量肌肉、强壮的身体结构和发达的心肺系统,反而继续增加储备脂肪的能力、提高了新陈代谢速度去形成更强的自身免疫力、发展出更为硕大,更加聪明的大脑。如果真会如此,这种追求极端的进化真的是比肌肉力量更高效的生存策略吗?为此,你会愈发觉得进化之路是如此的美妙与神奇。

  《力量的进化》读后感(六):《力量的进化》:动物的竭尽全力只为吟唱生命之歌

  

35亿年前,原始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第一个生命 :蓝藻。

不知这种单细胞生物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是否感受到了孤单。

生存、繁衍、进化... ...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

个体的生与死似乎无足轻重,可正是无数微小生命拼尽全力,才能留下或长或短的痕迹。

今天,生命早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地球上存在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一百五十万种动物。 从各种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不断进化。

而关于动物力量的进化更是值得探寻的。美国进化生物学家西蒙·莱尔沃克斯,作为Virginia Kock/Audubon自然研究所物种保护小组负责人,以调查与动物行为有关的生态和进化现象为主要课题,从事生物进化学研究近20年。我们也有幸能一读西蒙·莱尔沃克斯《力量的进化》,知晓动物及其运动能力在生态和进化方面的重要性,并了解这些能力存在的复杂原因。

为什么动物身上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因为世界上任何动物都绕不开的三个字——适合度。适合度是指动物们依赖运动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繁殖成功率。动物个体只有发挥运动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才能提高适合度。

个体的运动能力有强弱之分,亦有输赢的结局。久而久之,运动能力也就促使自然选择,造就了地球上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运动能力的呈现。

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

猎豹之所以能够达到93千米/小时的速度,是因为完美的先天身体条件。岁月的打磨已经让猎豹在体态上对短跑能力的适应。它们背部肌肉发达,脊椎像弓一样能弯曲又迅速恢复形状,四肢修长。猎豹四肢的肌肉是由一种名为快肌纤维的厌氧肌纤维组成,在低氧条件下能爆发力输出,尾巴长而扁平,能充当平衡物和方向舵。就连猎豹的脚垫和不能收缩的爪子也犹如钉鞋,增加了牵引力。

可就连这样,猎豹并不是速度最快的动物。游隼才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它是一种体长41-50厘米的中型猛禽,翅长而尖。根据文献记录,一只俯冲中的有隼能以389千米/小时的速度移动。

所以相比人类的奥运会,动物世界的竞争更为激烈。毕竟我们只是为了竞技与挑战,而它们是为了生存。

地球上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

喀麦隆有一种非洲编织蚁居然能托着一只约为其自身体重1200倍的死鸟。1200倍!这真是不可思议啊!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体型较小的动物比较大的动物弱。由于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由有一种重要的基本物理关系,动物体型更大,体积增加得就比表面积多。这就意味着较小的动物相对它们的体型,与较大动物相比较,有更大的横截面积。这就是蚂蚁身体小却能举起比自己重许多倍的物体的原因。

地球上随时上演的适者生存

动物身处大自然,每天都面临生死的挑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亦或是逃跑,都依赖自身力量的支持。而让人惊奇的是,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自然选择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蜥蜴就是能变变变的变身能手。有一种安乐蜥属的蜥蜴在大安的列斯群岛的主宰者,在白天处于垄断地位。科学家们把它们的强劲对手卷尾蜥蜴放生在这个岛上,静观其变。

六个月之后,从卷尾蜥蜴的魔爪幸存的安乐蜴的平均四肢长度比之前同一种群的蜥蜴更长。毕竟腿长跑得比较快啊!

又过了六个月,科学家再次测量,选择的方向转向了那些腿更短的安乐蜥。这又是怎么回事?原来安乐蜥发现一味逃跑并不是最好的逃命方法。它们找到了新的保命策略!由于卷尾蜥不擅长爬树,安乐蜥更为频繁地躲避到树上。在细长的枝条上,短腿蜥蜴更为敏捷。

安乐蜥在面对新的捕食者卷尾蜥蜴入侵,积极地寻找应对策略,最终栖息在捕食者不乐意呆的地方。而自然选择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毕竟面对敌人,要么适应,要么死亡。

从小小的昆虫、大型哺乳动物,再到我们人类自己,为了生存与繁衍,施展浑身解数,进化、改变成为现在的样子,只为适应环境,以拓展自己最佳的生存空间。而且这种进化还不会停,时光如梭,我们都会继续为了各自的发展继续奋斗。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预测将来的趋势,但对动物能力的研究却有不小的意义。研究者对人类能力与动物能力的领域各不相同:对人类能力,关注进化和生态框架之外的领域;而对动物能力则运用进化和生态框架来解释从非人类动物那里获得的数据。好在双方研究者都更多地运用各自的研究工具,解决对方的问题。毕竟人类也只是一种高级的灵长目哺乳动物,理解昆虫到哺乳动物的本质,就是理解我们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