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衰退以后》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精选

2021-02-10 03:3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精选

  《人类衰退以后》是一部由岸诚二执导,中原麻衣 / 石冢运升 / 福山润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一):软到不行的五色棉花糖

  充满童话色彩的画风,喜欢集体吐槽的呆萌小妖精和人类女王殿下的组合(声优们的配合真是无与伦比),整部剧就像软到不行的五色棉花糖。除了轮回和茶话会之外,比较喜欢加工鸡肉、孤岛造城这两个故事。“剧中的妖精不需要物质,也看不出文化追求,甜食和开心的事情是这些“现人类”仅有的追求。这和全盛时期几乎是靠欲望支撑起来的人类社会是很鲜明的对比。(引)”点到即止的批判或许更适合本片的整体风格吧。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二):爲什麽田中雖然神但是還是要麻衣來呢

  那是因為麻衣更加神,這種面不改色心不跳也無羞恥也無心的冷血旁白只有麻衣可以做了,如果她加入自民黨,日本一定會變成一個又可怕又好的國家吧啊哈哈哈哈……前提是她不要自我增殖或者被人無窮次複製然後被自己的爺爺把手錶搶走……

  言歸正傳,這片到底要說什麼呢,那我要套用杭謝和老師一句話“你要在我的書裡尋求些神馬,到頭來我可能根本無法提供給你一個像樣的答案”換句話說,這才是政治哲學,是一門不追求解答的學問。你看,剛開始,富野死光頭不就被黑出翔了嗎?(Newtype就長這麼點不也挺好嗎)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三):不专业地写个评论应该没问题吧( ̄▽ ̄")

  第二话阅毕重新打星!一话弃的人哈哈哈!

  这番结合的点太多了

  1.自带吐槽

  2.吐槽人性(雾!)社会风气之类这个不评

  3.各种梗!第二话里看到《无人生还》和爱伦·坡一篇小说应该不是我误解吧( ̄▽ ̄")

  4.各种神展开!荒诞什么的好喜欢(≧∇≦)ノ

  5.妖精桑萌!

  6.ED略奇诡的感觉好棒!

  7.哦配乐也好棒各种恰到好处哈哈哈

  想说的有点多短评不爽但是看到第一篇评论如此文艺又专业的样纸还是吓到了啰嗦完毕!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四):一点都不关助手的事哦

  其实我很喜欢助手的,但是始终不知道助手竟然是我最喜欢的福山润饰演的。知道看完后某天百度,忽然看到了福山润的名字,顿时大吃一惊。额,该说些什么,对几乎没有台词的助手君。

  这部动画刚开始没有看明白,女主角碎碎念超级厉害,画质像是非主流的印象派,尤其是那个房子。后来看到了乱跑的肉鸡,顿时无语。好厉害。。。。。。吧。。。。。。然后继续看了第三集

  尽管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后来却还是逐渐喜欢上了这部动画。轻柔的画风轻柔的音乐女主的碎碎念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怀念之物,简直可以说是风格了。

  动画的顺序是标准的倒叙,但是很有趣。Y的小说同人志,时间错差的狗,流落小岛,还有最后的学校生涯。到处都有三角帽的妖精,天真无邪惹人怜爱,却又讨厌电磁波。对对,还有两个探测器也很有爱。很喜欢。

  淡淡的风格,淡淡的喜欢。淡淡的结束。至于为什么人类衰退了,战争还是别的,让那些大人物想去吧。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五):给这片打高分的都是没看过原作的吧?!

  这动画的改编完全粉碎了原作的意境,变成彻彻底底的废萌了好不好?觉得好看的都是冲喜闻乐见去的吧?原作恬静笔触下描写的末世风景,对话间的精妙,改编删删减减已经剩不下多少了,反而是大量反复的来写原作里几乎能说是一笔带过的黑化、猎奇、喜闻乐见……这是对商业的妥协么?!若真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改编。最后的结局,人类桑和机器人的对话,为什么删?为什么删?!全集甚至可以说全书点出立意的部分就这么被你扔了?我不信给这玩意打高分的你们能坦然的说你们觉得这动画很流畅,若不是事先看过书了我连一集可能都撑不下去!最精髓的部分全没做出来,剩下的只有废萌、黑化、猎奇、喜闻乐见……再加上低预算,劣质作画,乱插的BGM……这动画我不能说它很烂,但绝称不上好!岸诚二那种热热闹闹的搞笑风格本就不适合田中,他做正经戏的水平参看AB,加上坑爹的系构,原作里能把人看到双眼湿润的部分这片子里只会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明年的魔龙院可能也就这个意思了,烂片预定,坐等怎么毁鸟肌的最后一战!

  与其这样不如一直毒药下去,至少不会让有些鉴赏能力的人在只看了动画的情况下觉得原作,觉得田中也不过如此。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六):随便看看《人衰》,随便写写感觉。

  你很难界定这到底严不严肃。 人衰如果刷多周目,会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但故事却不围绕某一个母题进行。它制订了一个极其发达的科技人种:妖精的存在;和已衰退的种族,人类的存在。并以二者的存在互动为主线进行故事。

  本来在所有人目光中必然对人类造成威胁的存在:机器人被抹去了。甚至说,妖精的巅峰可能是在机器人的巅峰以后(机器人在本番中也有着远超现实水平的科技)。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到高度发达的机器人文明必然存在过,但并没有造成人类衰退这一结论。

  故事大量运用了neta和荒诞,现实逻辑在某些时刻清晰,又刻意在某些时刻模糊。这造就了这部番奇特的观感:它不拘泥于去虚构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或世界。而是在童话人设,油画背景画风,但不简单的思考范围下。构筑一个不以读者存在,但旨意让读者困惑乃至思考的混沌世界。

  反讽的意义不在于构筑的世界如何进行,因为它们只是真实的素材。是让读者从读者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读者的过程。

  反讽的悲剧在于作者要意识到本身是无力的才会去反讽。但在这个番里面几乎没找到这样的思维倾向。可以说创作者把自己藏的还是非常好了。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七):不必须是“讽刺现实”,但是很有趣不是吗

  看完之后大呼过瘾,讽刺了何种现实,这我倒不清楚。不过,这样就好啦,看得很开心的。

  作者描绘的是一个架空的世界,悬置的世界,一个不接地气的世界。停!至此,已经够了,我不想再去思考这种软科幻背景下,荒诞还是什么的手法之类的所要传达的现实意义了。现实意义确实很高端,尤其是当我们用具有闪光点的推理去发掘出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或者别的什么时。不过有的时候,不需要现实,不需要地气,我们需要的是意义感。最近略火的小时代,就是不具意义感而不接地气的典范。有很多小黑屋电影、魔幻电影、科幻电影都不接地气,但是他们仍然能保留自己的意义感,保留关于爱,道德,人的可爱而可恨的本性之类的主题的思索,这就够了。

  人退中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嗯正如我所说的“元素”一般,都是娱乐的属性。这就是一种娱乐,不需要计较其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对现实何种程度的讽刺,我不懂,也不希望太“懂”,它是合乎逻辑的,是具有意义感的,是反思的,这就够了。在审美中包含的思索,如果老是需要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对现实的讽刺意义,太累了,我的榆木脑袋接受不了啊。

  最后,会有人说即便我这么无视现实意义,作者还是从现实里选取了很多具体的象征甚至其现象本身植入到这个世界中来了啊?额,我觉得吧,对呀,但是,哪里又有讽刺了……?他只是做了一种演绎啊……?一种合情合理的娱乐的同时又具有前瞻性的充满智慧的演绎啊……终究不必须是讽刺现实世界或者别的什么,还是能具有智慧,让观众看完觉得自己好聪明的。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八):欢快~腹黑人类桑

  很早就下载了,不过第一次打开的时候看到女主短发和京阿尼等等制作的动画相比显得并不是那么的Moe,加上感觉这部的画风有些类似宫崎骏的不拘泥细节的风格就暂时没引起太大兴趣,毕竟作为精神食粮的动漫还是越精致越美味嘛,新海诚导演的作品超级喜欢。

  不过偶尔还是会想换换口味看看,今天就抽了周末的时间来看了,一开始看着实有点一头雾水呢,不过倒叙也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在我逐渐加深对故事的了解的时候,人类小姐的魅力和萌点也愈发凸显,尤其那一丝丝腹黑,加上妖精的⑨的乐观?话说起来,特典里的⑨的智商都没有了的人类小姐炒鸡萌,绝对要去看呀,B站就有资源。

  最近在看这些动漫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去学着思考动漫的寓意、作者写的时候试图表达的内涵是什么?毕竟,在YY作和小白文之外,作品总会有令作者沉浸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的由来。

  这部作品中,人类衰退之后的故事并不像是硬科幻一般发挥前往太空亦或是倒退到竞争的状况,而是以妖精这一地球上新的主导者的存在化身软科幻体裁。并且,又将妖精设定为具有无尽的创造力但又不具有一切可以当代科学解释的物种理论基础,消除了一切可能产生物种劣根性的缘来,仅保留了快乐即存在,悲哀即消失。

  在存在基础之外,还有无法接受电磁波,但又具有高科技,不得不让我想到这是认为电磁辐射是不好的产物,希望未来的高科技消除一切副作用的理想吗?

  再者说道,作为这部作品里的人类,作为已经落寞的物种,只展现淳朴,即便有心机也总是以完好的结局结束,令读者不会感到任何的黑暗,这点毫无疑问至少令我非常的开心了。

  话说回来,女主在校舍里的生活还真是黑暗呢,如果不是故事最后和好毕业的话,不由得让人感叹性本恶了啊。不过也正是藉由这个机会,人类小姐在妖精的陪伴下不再孤独,才更让人类小姐对妖精充满好感吧,方才在最后决定了未来的故事吧。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九):类型:动画

  不敢说看明白了,不过我觉得不是讽刺作。翻了翻评论,发现都没啥启发,所以来谈点自己的理解。

  低生育率不是科技或者政治造成的,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最基本的世界设定,人类的低生育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出现,显得很神秘。要试着找出这个原因,妖精是关键的线索。妖精是伴随着人类的衰退出现的,也就是说妖精能适应人类已经难以适应的世界。妖精和人除了身材上的不同外,最明显的是心智上的不同,比如运用记忆,思考问题的方式、逻辑。妖精能在任何情况下自得其乐,没有任何心理问题,还能做到选择性遗忘,所以也没有烦恼,比如最初的那只孤独的妖精。最后两集中的野蔷薇会员们可以看做人类的代表,即便是银发和女主这样的“俗物”也因为封闭内心而孤独。对比妖精和人类,我觉得人类之所以衰退,很有可能是现实中真实的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的缺乏和对“对荒诞的反抗”的厌倦造成的,简单的说就是不幸福而且认为无法幸福。加缪说有些人仅仅因为回忆或者体验短暂幸福的可能性就忍受了强加于他们的生活(就是生命),在最后两集中,女主只有在全片结尾的梦里才能说是幸福的,梦醒后这些幸福的记忆就会消失,但这时女主对幸福已经没有任何眷念,她说今天人类也在绝赞衰退中,因为此时她确实处于宏观上的衰退状态。为什么说是绝赞,可能因为失去对幸福的眷念对人来说也是一种超脱,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妖精了,但是对人类这种追求意义的生物来说活着必须得有一个意义或者理由,所以最终成不了妖精。

  虽然整体来看近似于倒叙,不过还是明显的缺乏逻辑。讽刺当然有,而且几乎每集都有,但是应该都不涉及主题。可能也没有主题,因为确实不需要主题,甚至不需要被观众理解,所以才做的这么写意。不以被理解为目的的创作大概能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要让你不明觉厉,让你觉得好牛逼的样子,其实写了些什么他自己都不懂,另一类是以自己爽为目的的创作,作者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所以客观上存在观众理解的可能,作品里也会有头绪。第二类明显高尚一些。如果说有主题,我觉得可能是爱(......),人类不是妖精,所以只能以爱反抗世界的荒诞。不过还是别反抗了,衰退挺好。

  《人类衰退以后》影评(十):蛋糕里的蓝纹奶酪

  看完这部动画后和朋友推荐,朋友要我说对这部动画的感觉,我说:“就是一块奶油蛋糕咬下去发现里面居然是蓝纹奶酪……”他满脸皱纹和额头的黑线证明他很明白我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人类衰退,城市的遗迹,“复古”的人类村庄,粮食短缺,这些让人感觉消极和颓废的意向,在动画里却用鲜艳的颜色和轻描淡的剧情写来表达,说起类似的话题,主人公不知道是无奈还是接受地一笑,“人类今天仍然在绝赞的衰退中。”而人类衰退的原因也没有提到,只是一个被所有人默然接受的事实。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设定下,人们还是像“童话”里一样生活着。这种后文明设定让这部片子与其他动画相比,给人一种脱俗的感觉。(给我同样感觉的还有《天元突破》的前半段)

  动画讲了好几个故事,顺序上的混乱并没有让这部动画的逻辑混乱。其中的暗喻也不需要我自以为是地在这里说了。我想说里面的几个细节让我感觉很特别。

  在《精灵的返乡》中,村庄通电,晚上的灯管和霓虹灯吸引了人们聚在一起跳舞。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情节,毫不华丽的灯光在这刻却让人觉得格外的温暖和祥和,不是灯泡放出来的废热,而是人的温度。也只有衰退,才能让人们重新觉得这种可贵。(我只是单纯说我对这个情节的感觉而已,和动画谈到电磁波让精灵都逃跑这种批评性质的观点无关)

  在《精灵的时间活用法》中,最后出现了很多狗,时间悖论狗,即时间穿越后产生的所有矛盾集合起来变成狗。我自己是理科生,我当时觉得特别好笑,可笑的不是动画,可笑的是科学家、哲学家、小说家,时间穿越的矛盾如何如何,一只狗不就可以解释了吗?这种浪漫主义的诗意“谬论”在这里却让人“轻易地接受”了。主角吐槽“这让在工作室里研究科学的科学家听到绝对会气到七孔流血”。科学什么的,最后也是绝赞地衰退了。

  而助手寻找自我认知,正是我高三英语学习的主题“Identity and belonging”,同时是2011年VCE的ESL高考的题目,自我的认知来自于他人。这让我看完非常有感触,静静的思考,一个没有名字,没有个性,没有特征的人的确无法被人识别被人记住,变成看得见的“隐形人”。正是因为茶会上的八卦流言,主角对年轻爷爷的“错误理解”才塑造出了“助手”这么一个人出来。(我在想啊,我考试前看了这部动画该多好啊啊啊啊 啊)

  又想起《精灵的地球》中主角问起精灵们有没有名字,精灵表示他们完全没有名字这个概念,识别彼此都是靠“感觉”。主角自己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全动画,大部分人物都是没有名字的(Y作为代号也算个名字)。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区别彼此的呢?感觉。感觉具体的内容是彼此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和个性,既然有了这些就可以区分彼此,那还要名字干什么?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需要名字?因为这些关系在今天都被淡化了,亲人,朋友的关系淡化,渺小的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被人忽视,所以才需要名字这种符号来区分。但在人类衰退之后,这些曾被轻视的东西重新被重视(不如说是不自觉的珍惜仅存同类吧),反而名字就毫不重要了。

  最后再赞下op和ed,无话可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