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100字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60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一):女性,请正视且重视你自己
孟悦和戴锦华两位老师说过,“女性被讲述”与“女性自述”是两种不同甚至冲突的话语传统。 大刘《三体》对女性基本呈现扁平化的叙述:反人类的叶,圣女般的程(最后还导致世界毁灭)...还有以前喜欢冯唐的文字,有股子混不吝的透彻,近几年反思其笔下的女性角色,还是逃不过女性气质随男人眼中的激情而变化,并无自我。 不仅是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大陆影视剧在表现男女之间的关联时也非常单薄,不论是现代古代亦或架空剧,男女之间不是血缘关系就是正朝着血源关系发展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二):伍尔夫:A Room Of One's Own
终于读到,和期待中的不太一样,这篇文章篇幅不是很长,但里面几部分还是很喜欢:
1、如果莎士比亚有妹妹,即使有和他一样的才华,在16世纪也没办法达到和莎士比亚同样的高度。
2、做自己(但我现在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自己,仿佛失去了一部分自己,我也不知道在哪里)
3、柯勒律治:伟大的心灵是雌雄同体
4、过多将笔墨书写性别的小说作品,让人产生合理质疑
5、每月五百磅收入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6、莎士比亚妹妹的存在,需要我们去实现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三):?
“啊!一个女人拿起笔, 被当成一个狂妄之徒, 任何美德也无法挽回这个错误。 他们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性别和地位; 良好的出身、时尚、舞蹈、装扮和玩乐, 这才是我们的追求; 写字、读书、思考或探究, 遮蔽了美貌,虚度了光阴, 搅扰了他人征服我们的青春。 管理房屋和仆人,这些无聊事务 就是我们最大的艺术和用途。”
出身不可求,时尚、舞蹈、装扮、玩乐这四项“要求”,不也体现着个人审美吗?时常写字、读书、思考、探究,想来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之处。前者不应该被贬低,后者也不值得拿出来标榜自己超脱于其他人类。
它们本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构成,那能拿出来代表一整个人呢?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四):A room of one's own
连续三天来图书馆读这本书,读到结尾眼眶湿润了
一百年前,伍尔夫谈女性的地位,女性作家的边缘化,一百年后,女权主义出现了,但仍旧有那么多对女性不友好的声音。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写道,一百年后,女性将不再是一个被保护的性别。但是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并没有变啊。虽然,曾经那么多只有男性的职业现在都可以由女性来做了,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平等”。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就像罗老师说的,阅读是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读书的这阵子,真有种作者在我身边给我讲述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历史的感觉,又非常有画面感,有时让我深感现代社会风气的嘈杂,有时让我觉得,自己幸运了很多。
女性作家,只需要五百英镑,和一间能上锁的,属于自己的房间。放到现在,还远远不够。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五):驴西的女性主义学习之旅1
1.表述了为什么男性要贬低女性:女性使男性拥有自信,是男性的镜子(和拉康的镜子是相同的意思吗),使男性有优越感。故而压制女性,在潜意识层面让女性放弃挣扎,认为女性不如男性是绝对正确的
2.在男性心中作品中的女性和现实中的女性不同,作品中的女性是男性的意淫,是男性幻想的镜子;但男性不愿意使现实中的女性成为他现实中的镜子,忽视现实中的女性,只让和自己有关的女性的幻想形象出现
3.中产阶级因为要挣钱而进入了文学界,也因为钱堵住了一些人的嘴。而女权运动的兴起也使男性开始反击,所以加强对女性潜意识的压迫
4.内心的愤怒与不满会使作品受到影响。
5.男性与女性的价值观不同,而权威的价值观是男性的,使女性写作时的价值观动摇。
6.男性的写作不能使女性获得任何有用的东西。所以要找到自己的方式。突出女性的特点,自制框架,而不是将女性归于男性设定的框架。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六):女性写作需要钱与房间吗?
感想: 今早起来就着早餐读完了整本书。 我是被书上的"一个女人想要写作,必须拥有两样东西,钱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的slogan而吸引,所以选择读了这本书。 作者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初的英国,她用演讲者的身份为我们讲了"女性与小说"这个主题。 整篇文章想是作者的论文,论证钱和房间是女性写作所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她真的说服了我。 在作者生活年代更久一点的男权主义社会的英国,女人没有权利,是男人的附属品(出嫁前是父亲的,出嫁后是丈夫的),女人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没有投票的权利,并且在那个时代女性选择写小说来维持生计是会被歧视的,是认为可耻的。了解到这时,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小妇人中的女主写小说投稿面临负责人的询问时,会说那个小说是她一位朋友写的。也知道了为什么莎士比亚时代没有出现任何写戏剧,诗歌,散文的女性。 我觉得任何一个想要写作的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你一定会有启发和收获的,一定可以帮助你写作。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七):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相比于为女性群体在物质与机会方面的发声(这当然很重要),我更喜欢书中最终抛却了性别差异的两个观点:
人需要不断观察、思考事物本身,而构建自身;
男性与女性最终会以融合,而非对立的方式达到平等。
对于我来说,物质基础是一个需要审慎对待的概念,我们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但“足够”是个模糊而主观的概念。百年前,女性通过男人获得物质基础,如今更多的女性通过工作获得物质基础。但如果这项工作是需要女性压抑、甚至牺牲自我为代价,我认为这不是社会的进步。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其重点不在于房间,而在于自己。物质基础让我们有砖瓦,为的是让我们按照内心来构建它,而不是为了让我们有财力雇佣别人,按照社会的标准,建造一栋具有市值的公寓,并以此来对两性关系明码标价。
这是一个奔腾的时代,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把我们的心填满再挖空,让它融化,也让它冰封。没有什么地方是永远的避风港,除了你自己生命的内核,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八):灰烬中成长的女性
把地点转移到中国古代,我脑海中忽然就有了更多画面, 武则天和吕后是非常有名气的有独立思想的女子了,但历史的口诛笔伐以及评论,总会比别的帝王,或者一般默默无闻的继任者皇帝要多很多,因为女皇帝并不总是那么常见。后者是站在自家孩子和外戚势力的扶持下。 再然后会想到花木兰和卓文君。这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女将军,女性战士。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在自由意志的思考和内心选择后的判断,而是驱迫于现实,和爱的鼓励下。事实证明,女性可以做到,不过这都是少数,但这些人给我们走出了一条小径。再说卓文君,她大胆的追寻自己的人生和情感,当垆卖酒,不依靠于司马相如而能独立生存生活。在丈夫出轨能决然斩断过去,悦纳自己,更遑论她还是一个知名的才女。不得不说这是个有现代人思想的古代女性。 我们走过的路享有过的权利都是历史上,近代的先辈们为我们铺设的路,因为有这样的路所以才有更大和更多的可能性去选择吧。 当我们不再用两性思维,关注两性思维,去厌恶鞭笞,而是关注现实本身,而那也正是事实本身,去接触他的本质所在,永恒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尸体和灰烬中成长起来。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九):有思想的女性 往往勇敢
有思想的女性,在当时的强男权社会下,没有独立的房间和500英镑的年收入,所以无处抒发自己的情感,没有空间书写自己的自由意志。她赞叹四位优秀的女性作家的勇敢和坚持-不受外界影响,写自己的感受。在那个时候,社会到底埋葬了多少女性诗人、作家?被埋葬的根本原因是性别的不同。弗吉尼亚说到“我想到一个性别享受着安稳与繁荣,另一个性别却遭受着贫困和动荡,我想到一种传统和一种传统的缺失会怎样影响一个作家。” 而看到这些差异本身的她,却是很孤独的。 性别歧视从一开始就不应该产生,所以没道理因程度的减轻而奖励你一块曲奇饼干。21世纪的现在,女性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投票权,话语权,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争取得来的。 也许出生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件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和500英镑的年收入,至少,我们应当有权利去追求和争取,不应受到无理由的阻碍和嘲讽,像另一个性别那样。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弗吉尼亚对女性作家书籍的读后感,具有连续性。我也把这本书当作女性作家的阅读书目,书应当是有连续性的,它是受谁的影响?如何得来? 物质基础决定心智的自由,要努力提高自己,追求精神世界,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十):Flow
伍尔夫的文笔与思想漫游在的不就是那一片宁静的心绪里吗,踏过那些杂音与暗流,喜欢她坚定地说“寻找答案”,喜欢她在“牛桥”古老的回廊与伦敦的迷雾里平和地搜寻着, 穿越岁月与所谓偏见,依旧把自己放在谎言与真相中接受检验。广泛与深沉、自由随着你的手指与书页翻飞。在言语里有所畏惧,所以披上过多的荆棘,尖锐的时代里,自己的意志太容易消融于外在的力量。“因此,当你有了时间,读过了几本书—受够了某一种人,来上大学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某一种教育—你当然要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开始一段漫长、艰苦而默默无闻的事业。有上千支笔等着对你指指点点,断言你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诚然有的建议不尽全切实际,但正如赞美与批评的虚浮,你想做的只是“养成自己的习惯,勇于写下自己的心中所想…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天看树看一切;等我们面对现实,因为这就是现实。”认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在不稳定的现实里,接纳每一片海的沉浮。 “一年五百英镑代表思考的力量,门上的锁代表独立思考的力量。” 这一切都等着你去探索,攥紧你手中的火炬,首先照亮自己的灵魂,发现其中的深刻与肤浅、虚荣与慷慨,认清自己的意义,无论你美或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