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号出入口》经典影评有感
《17号出入口》是一部由李志蔷执导,张睿家 / 金士杰 / 赖琳恩主演的一部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7号出入口》影评(一):亘古不变的画像
看到最后,还是没克制住,被电影感动得一塌糊涂。一场无以复加的爱情。跨越数十载的光阴,数千里的距离,最后轮回到完全不同的两代人身上。战争与和平,故乡与海峡。时光与背景不断切换,亘古不变的唯有那张寄托全部感情的画像。
《17号出入口》影评(二):超爱张睿家~> <
看到金士杰老师无比深情的眼神时我鸡动得内流满面,但当时因为过于猴急一心都扑在了基情戏上,以致八十几分钟的片子看完后,我连主角在影片中叫什么名字都没印象,要是吻戏再长点更佳!!!!!!!!!!!———观《十七号出入口》后感!!!
《17号出入口》影评(三):十七岁的出入口
这是又一个关于生死桥的故事,十七号入口,生死俩重天。当他将头发染黑,要显年轻时,心里是触动的。就如《威尼斯之死》中,始终暗恋着美少年的男子…他跟着阿宏,跟了一天,更是他等了一世的,他在等一个永不回来的人。他是真心爱他,所以他会犹豫,会害羞,会在离他咫尺的地方观望感受,却不再靠近。是啊!阿宏太像阿丁,他就是阿丁的轮回,但他的转世却不是要给他一个交代。
《17号出入口》影评(四):一个老人对青春的怀念
他在寻找
寻找的是自己的回忆
而回忆中年轻的样子
是他这辈子的牵挂
他在寻找
寻找的是自己的爱情
而爱情中的人
早已远去
无法触及
他在寻找
寻找的是迷失的自我
在青春过去,白发苍苍的时候
忽然被什么所唤醒
于是依依不舍的
是曾经的自我
我老了之后
会不会也这样怀念呢
《17号出入口》影评(五):人生不过梦一场
很多次,他在地铁捷运上默默地注视着他。
相似的眉眼,如同一个人的轮回转世。
偷偷地将两个人的画像塞入他的袋子,然后额头划过一道喜悦甜蜜又忐忑的汗水。
真正的对话是在电影院的十七号出入口。
“你说过,没有人……没有人能把我们分开。”他激动地掏出画像,急于展现给少年。
年少时在粮仓里关于画画的梦想。
十七号出入口,被战争分散的恋人。
可,或许眉目相似是来世轮回。
但却不是为了给谁一个交代。
无奈又茫然的少年看着莫名奇妙的老人。
“今天真有够衰哎。”
转身离去的背影,毫无所知背后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声地嘶吼与痛彻心扉的悲伤。
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少年。一个执着于过往承诺的老人。
毫无干系的生活轨迹,因为相似的面孔而所有的交集。
也只是短暂而匆忙的推搡之后戛然而止。
相同的十七号出入口,分叉的却是不同的人生。
而人生,不过是梦一场。
画像,最后还是被撕碎在风中。
旁观着战友得到家庭幸福,然后又老无所依。
靠着一个承诺和一份回忆活着的老人,终其一生在寻找早已永远失去的恋人。
很多无奈和心酸。
只记得一句话——
承君一诺,必守一生。
《17号出入口》影评(六):我可以找到相似的你,但再也找不到你
其实,这确实是再次走进死胡同的台湾电影,两条主线,人物却很少冲突,文艺的台词,美丽自然风景下后淡淡哀伤的背景音乐。这些,是已经非常程式化的台湾电影,可是,眼泪,还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流不停……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少年的约定总是那么明媚,甚至像个嬉闹时的玩笑,我们只是要一起出现在一张白纸之上。但是,爱情挡不住的是历史的洪流,没有人能将我们分开,我们却没办法阻止十七号港口讲未来人生断裂。六十年间,我在断层之上,看黑沉的深渊,已不见你嬉笑怒骂,画上是孤单的我,照片上是容颜模糊的你。
人的际遇总是很奇妙,仿佛注定般,我定是要完成曾经的承诺。老孙看见了长眠海底的小志,我找到丢失的你,依然是少年十七岁的脸,认不出耄耋之年的我。多了轻狂,眼睛再也映不出曾经的我。
“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你不知道在田野上数钱的岁月,你不记得名字下该画的稻穗,没有关系,我们的画在这里,我们的约定在这里。电影院里,你不喜欢我们的画,你只看见一个癫狂的老伯与你痴缠,画被扯破,我们依然分隔两边,咫尺天涯。
“不知怎的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一直做个吵闹的梦,梦里是十七岁的你,是十七岁的我,是慈祥的母亲,是严格的父亲,是吵闹的情侣,是老孙,是黑狗小丁……梦醒后发现,原来你已不是你。六十年来,我所执念的,原来只是当年无法从十七号出入口夺回你,你不在,真的好些年了……
人海茫茫,我找的找与你相似的他或他,但是,我再也找不到我爱的你了!
《17号出入口》影评(七):历史沉淀下的悲伤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无法抹去那些历史造成的伤痕。只是有些伤痕变成了遗迹,有些伤痕变成了残疾,而另一些却留在了人的心里,不到死亡的尽头便无法被淡忘,然后拖拖沓沓的溃烂在心上,痛却无法触及,蔓延在岁月里,直到白发苍苍......
年少的时候,炙热的恋过,只因一句“谁也不能分开我们”,便在之后的六十年里孑然一身。谁说孤单的人心里没有爱呢?明明藏着,或者说珍藏着一段记忆,那记忆里住着一位少年,深爱着的少年。
成年的时候,被历史亏欠的人们,怀念着故乡,在海岛守护着那不知所谓的信念,有几人能说清自己为了什么穿上了一身军装呢?淡漠的表情,消瘦的体格,分别了十年之后,思念着的那个人又在何方,生死更是无从知晓。思念,却无从说起,亦没有人可以诉说。
中年的时候,身旁的战友已然有妻有女,羡慕也好旁观也罢,这种幸福都与他无关,想留的都没能留住,冲散在历史的遗迹中,连哭都找不到准确的方向。能怎么样呢?就要年过半百,还能做那些不实际的梦吗?
终于年老。在孤单的半个多世纪之后,是不是上天终于眷顾了这个孤独的灵魂呢?如此相似却又终究不同的两个人,就如同一场美丽的梦,触摸到了便到了梦该醒的时候。于是,他收起了钟爱的玩具武器,而他将六十年前的承诺撕的粉碎。
淡淡的缓缓的讲述着,最后依然平静的收尾,却还是有些残忍。
我用尽一生,最后终于明白,失去的便永远不能重来,无论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分离,不论谁亏欠了我们的人生,这也终究是我们无法反抗的命运。
我终于知道,十七号出入口,便是我们人生的分叉口。
《17号出入口》影评(八):归乡何处
翻到当时看过影片后写的影评,搬过来。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了这个影片的简介,于是心血来潮找来看看。结果优酷上只有一个残缺的片源,而各种云盘里也没找到任何版本。感谢土豆,终于把全片看完了。
这部片子虽然说是同志片,其实也刻画了很多老人孤苦的晚年。最开始还是有点猎奇的心理,想看看有木有激情片段,不过并没有。
看的过程中,感触最大的就是,当一个人年老之后,余生会是什么样子。
三个老国军,老傅有完整的家庭,女儿是他的骄傲,一路学霸,然而最后定居海外,老伴先走一步,只剩下无所依的他最后在养老院苟延残喘。
老孙开个修车铺,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少人要修车了,他的活并不多,相依为命的孙子意外溺亡,他的精神也就恍恍惚惚。
而影片主角——老赵【全名:赵学平】,因为抛却不下少年时的那段感情,终身未婚,养了一条狗,取了当年爱人的名字——阿丁。不知演老赵的那个演员叫什么名字,把那种神经不正常的感觉演出来了。年轻时的学平和阿丁在谷仓的那个场景在剧中反反复复出现,那是两个男人间的爱情吗?亦或者只是小山村里懵懂少年的莫名情愫?
有时候,一个决定便改变了一生。赵学平为了寻找被抓兵的阿丁,于是和母亲拥抱告别,这一别便是一生。此后几十年孤守台湾,回大陆探亲的时候只剩下一抔黄土。
不由得想到自己,几十年后,倘若还是一个人,又会是什么样子?是否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始终放在心里,抚慰那份寂寞和空虚?如果没有,又该怎么去度日如年?
很喜欢土豆网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愿你我,都老有所依。
《17号出入口》影评(九):即已许君,再难许人
也许是最近国内上映的知名烂片太多的缘故,让我对这种很温情、很文艺的台湾电影一见钟情。不得不说在好电影方面,我还是缺乏发现的眼睛。pp上的电影名字有意思:《17号出入口/台北有座断背山》,咋一看尼玛基情四射,就好像人们现在嘴边说的什么基情奸情***、韩少小四我看行之类的,看完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故事很简单,主要围绕着退伍老人和夜校青年二人展开。老人偶然发现青年跟他年轻时候最爱的阿丁神似,所以悄悄跟着他,打算找一个最合适的机会把当年许诺阿丁的两人画像送给他。然而最终他还是少没有那样做,其实他也很清楚送给那个青年画像的结果,我们都回不去了。据我理解老人是在梦里把画像送给了青年,镜头切到老人颤抖着把画像递给青年,不停地喊着阿丁、阿丁时,相信很多人都感动地落泪了。虽然知道结果如何,但还是要去做,就是为了一个承诺,哪怕只是在梦里...与之对应的就是蓉蓉这样的现代年轻人的爱情观,随性而为、有太多的不确定。这个青年阿宏无所事事,虽然去上夜校却总是翘课,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军事,收集枪模等。他很单纯、没有太多的想法,他有着这一代人的个性,也有迷茫。老人的战友,虽然当年被抓丁到了台湾,但他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故乡,还有他最疼爱的女儿,远在美国不能相见。老人当年梦想着考美术学校,却被战争无情扼杀。当他得知阿丁被抓丁之后,全然不顾家人毅然决然地去找阿丁,跑向十七号出入口,从此与家人再无联系。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那一句“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分开”。纵然他们的感情很伟大,但是他却忽视了家人的感受。最后他跪在两堆黄土面前痛哭流涕时,他明白了当年自己的冲动给家人带来的是什么。最后老人信守着承诺,孑然一身。好吧,即已许君,再难许人。
《17号出入口》影评(十):承君一诺,必守一生
片子刚开始的20分钟,我基本没懂。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老荣民和高中生,平淡无奇的一天,各不相交的生活轨迹。甚至我一度以为赵学平喜欢的是那个战友。
直到后来一个画面的切入:在捷运上,老荣民站在高中生身后,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随后渐渐变为深沉的雾霭,蕴着最真切的悲哀与无奈。几度开口,努力想说些什么,最终颓然低下了头。
那个时候,心里隐隐有了一些预感,但还是捕捉不到。
夏日的午后,公园的一棵榕树下,老人看见一个在画画的少年,便自顾自过去搭话,少年大概觉得莫名其妙,起身走开了。这时的老人才开始回忆60年前的一切。
60年前的山东,靠海的村子。
破旧的柴房。昏暗的油灯。专心作画的侧脸。嬉笑、打闹。以及,轻轻贴合的双唇,紧密交缠的躯体。
这是最年轻最炙热的爱恋。
他想考美院,但家里没钱,是阿丁掏出自己的不多的积蓄,笑弯了一双眉眼说我们每天攒一点,总有一天你可以去。说你要是去了,记得给我画一幅画像。
他郑重其事地点头。
没想到这个承诺不会有实现的一天了。
阿丁被抓壮丁的人抓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疯了一般地冲下山找他,哪怕是被抓走,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只要,能陪在他身边。
他没有找到阿丁。
那一天的十七号出入口,将他的人生残忍地分成了两半。从今往后,他的生命中不会再有那个人存在。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再不会有人在他画画时故意捣乱;再不会有人抢他画好的画然后大声嚷一点也不像;再不会有人眉眼弯弯地说我们一起;再不会有人温柔地吻他,把身心完全交付。
一走就是60年。
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羁绊,可是他仍固执地守着那份回忆,那份念想。
尽管没考成美院,他一直没忘记那个承诺:我要为你画一幅画像。60年时间流逝,不停地画了撕撕了画,好像除了这个,生命再无所依托。就在他几近绝望,认为自己穷尽此生,就算画完了这幅画,也不会有人来看的时候,他遇见了那个少年。
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人。那么相似的眉梢眼角,60年,老天总算待他不薄,让他再看见了那个人。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过我,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守着对你的这个承诺,守着这份念想,守着这幅画,想着要是有一天我能够再遇见你,要把它送给你。
当他在半个世纪之后重新回到故乡,在母亲坟前大哭的时候,哀恸的不单是亲情吧。这个地方,这座简单的坟墓,埋葬的不止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青年时期,他的爱人,他的爱情。
最后的最后,我终于明白,命运终究是无法抗拒的。那十七号出入口,我们就已经被划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无法回头,无法反抗,只能向它低头。我唯一能够做的,便只是------承君一诺,必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