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瞧!这些病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瞧!这些病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3 03:03: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瞧!这些病的读后感大全

  《瞧!这些病》是一本由[波兰] 卢卡什·卡涅夫斯基 著 / [波兰] 卡罗利娜·科托夫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方脊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瞧!这些病》读后感(一):共读现场 | 一本佛系医学科普读物

  刘子琦

  作为拥有两个孩子的医务工作者,我经常会有意识地给孩子渗透一些医学常识。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很难了解他们真正的兴趣点,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地去输出,而孩子们只是稍微听一下,甚至直接就跑开了。直到我有幸接触到《瞧!这些病》,它帮助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本书我是给两个孩子同时讲的,他们听得都很认真。每一节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这部分内容却可以作为我们平时亲子交流内容的无限延伸。

  比如讲完“绦虫”这一节,十岁的哥哥在把一块猪肉放在嘴里之前会问我:“妈妈,这些肉是经过检疫的么?”三岁半的妹妹也会坚决要求在便盆里大便(其实她很早就可以使用马桶了)。大便之后,她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大便,同时问我:“妈妈,我的便便里会不会有虫子?”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她之前执意使用便盆的原因。

《瞧!这些病》内页

  事实上,我们传输给孩子任何的知识,也仅仅是作为一个传输者。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知道的是:我们不要执念于孩子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你传输给他的这些内容是否能触动他们本身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瞧!这些病》内页

  而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但当获得一个信息之后,带给他们内心的体验与思维的流动才是最宝贵的。

  简单回顾一下这本书之于我的几点个人感受:

  这本从波兰引进的医学科普读物,给人感觉少了很多功利,淡化了“知识点”,强调了“过程”和“意义”。

  比如书中“绦虫”一节这样描述:“有一种鱼肉绦虫,当它还是一颗漂浮在池塘或河水中的微小虫卵时,旅程就已经开始了。”绦虫之于人体,用“旅程”描述再恰当不过。但这个旅程的最开始阶段,也就是进入人体之前,往往被很多读物忽视。这恰恰是孩子们会关注的点。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曾经被他们不停追问的“为什么”搞得很恼火,但读过本书就发现,不少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刚接触这本读物,我会觉得里面一些很拗口的名词,比如“剑水蚤”,要是能简化成我们经常接触的名词就好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是典型的成人思维。因为孩子们对这些名词琅琅上口,就像很容易就记住那些千奇百怪的恐龙名字一样。有时候还会因为你记不住这些名字,而他记住了,得意不已。

  外国人天生的乐观和幽默在本书中体现得也很明显。

  如书中写道:“绦虫能活下来多亏了人类,而兽医和研究寄生虫的专家能保住工作也多亏了绦虫。” 瞬间缓解了绦虫带给我们和孩子的一系列焦虑。好的心态可能是当今焦虑无比的社会下孩子们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

  总之,不能剧透过多。亲自去享受你和孩子之间的医学科普之旅吧。相信我,这本书会带给你和孩子很好的体验。

  作者简介: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两个孩子的母亲,儿童健康科普作者

  《瞧!这些病》读后感(二):跟孩子谈生老病死之前,请先看看这个绘本

  买买苏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却很难跟孩子们解释,无论看到别人生病,还是自己生病,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特别是小孩子,头疼脑热常见病很多,有的可以自愈,有的需要医疗干预,但无论是冷静观察还是焦虑送医,妈妈们都少不了衣不解带昼夜伺候,而当宝宝康复满血复活,老母亲却早已血槽见底扒层皮。

  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疾病教育,这不但能抚慰孩子的内心,也可以缓解家长们的压力。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这样一本有神奇力量的书——《瞧!这些病》。

认识小恶魔,疾病的另一幅面孔

  作为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生病是每个人成长中都绕不开的生理体验。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时刻。

  其实,让儿童正确认识细菌病毒和得病机理并不会让身体感觉更舒适,但可以让他们从认知和心理层面接纳和理解疾病,对人类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让学龄前儿童理解这些概念并不容易,而这本书用清奇的脑洞和有趣的插画将疾病原理娓娓道来,让可怕的疾病突然有了自己的“人设”。把给人带来的痛苦的疾病用妙趣横生的笔触展现出来,使本来让人讨厌和不适的细菌病毒寄生虫,莫名变得有点萌。

  清奇的画风:

  光是看目录就想继续翻下去。

  传染起来人人平等的感冒。

  两页书讲清楚,也许让孩子洗手就不那么难了。

  为什么要打疫苗?讲清楚了,下次打针可能哭得就不那么凶了……

  告诉孩子们,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安全接触!

  这是大人也害怕的疾病,但认识它才能击败它!

  有时孩子只是淘气,有时又不只是淘气。

  别说,这真的是常见病,但有什么比“虚惊一场”更让人放心呢?

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两三岁以上的小朋友都可以,每个小朋友的认知发育水平不同,有快有慢,这本插画字数偏多,所以家长陪伴阅读是更好的选择,我甚至觉得这也是一本适合大人看的书。

  孩子的表达能力通常和理解能力不成正比,很多孩子说话可能并不流利,但已经可以理解很多大人的语言了。这本书用有趣的语言让孩子认识了一个微观的世界,用幽默感消弭了孩子心中的恐惧。

  当孩子们看到别人生病时,作为家长可以更好的解释疾病,让他们感同身受,而当孩子自己生病时,阅读绘本会给予陪伴与安慰,也加深了对疾病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战胜病痛。

  这本书帮我们告诉孩子,我们是凡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会健康,也会生病、会快乐,也有苦痛、会微笑,也常哭泣、会成长,也会衰老、我们很强大,也很脆弱。

  瞧,这些病,我们可以一点都不怕!

  作者简介:媒体人,自由撰稿人,业余时间饲养一只两岁男孩,硬核家庭妇女

  《瞧!这些病》读后感(三):瞧,这本书好吓人又好有趣

  刘晓猫

  这本书又吓人又有趣,单单从它的书名上就能看出来——《瞧!这些病》。这名字真的很不严肃,毕竟是一个疾病类的科普书籍,怎么能用“瞧!”如此不正式的文字呢?

  而且后面跟着的可是“这些病”啊,看起来就很吓人的样子,让人联想到一些痛苦的生病经历。尤其最近,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让大家都乖乖待在家里足不出户,“病”这个词可真是太吓人了。

  可这本书的封面竟然是粉色的,像可爱的粉红蝴蝶结那样的粉色,上面画着各色的细胞,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黑……总之,看起来又好看又有点诡异。环衬也很奇特,还画着各种药丸,远远看上去就像草间弥生画的大南瓜,别说还挺耐看的。

《瞧!这些病》环衬页,读小库出品

  但是因为我从小就害怕去医院,也害怕生病,所以我并不准备认真地把这本书读完,所以也不会写一个认真的导读(咳~)。我们就先来随便翻开一页看看得了……书上赫然出现两个大字——“过敏”。

《瞧!这些病》内页图,读小库出品

  啊!我讨厌过敏!我很容易过敏,我不仅酒精过敏,对纯度不高的金属也会过敏。单是看到这两个字,我觉得自己就快过敏了。书上的配图是一盒流鼻涕的牛奶,一个凶狠的西红柿,还有一只猫的阴影,作者的画风有点像摇滚演唱会的街头海报,简约又犀利。书里这样写道:

过敏有点像一位敏感的老师。老师当然需要维持课堂纪律,否则无法正常上课。但如果过于敏感,教室里最轻声的窃窃私语也能让他勃然大怒。这样的老师或许是对学生过敏。

  所以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将花粉或灰尘误认为有害物质,然后对它们发动攻击。作者对过敏的解释还挺有意思,让我想到了初中时候遇到的一位过于苛刻的老师。看来我刚才确实差点对这本书过敏,几乎要把它当做有害物质直接关在书柜里。

《瞧!这些病》内页图,读小库出品

  那让我们再翻翻看别的疾病吧。嚯!“心脏病”,这个感觉也太严重了吧!作者还给心脏病写了一句小诗,“昨天是摇滚之王,今天胆固醇超标”。原来作为输送血液的心脏,它也会缺血;如果胆固醇过高,就会堵塞向心脏供血的血管。

  你看作者画的那个朋克又新潮的心脏,像喝可乐一样在补充营养,如果吸管被堵住,那可乐也吸不上。书里还说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能降低胆固醇,如果不无法控制还可以吃药。好吧,既然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也就没那么恐怖了。

  我摸摸自己的心脏,觉得自己还有再多看两页的胆量。接下来是——“肿瘤”?!

《瞧!这些病》内页图,读小库出品

  天呐,也太吓人了!我觉得自己完全没胆量再看下去了,黑色的背景上画着一位脸上长了肿瘤的病人,他看起来非常难过,但我完全没办法帮到他。“肿瘤,你个怪物,我们诅咒你”。

  肿瘤的诱因是基因突变,有些突变是遗传,有些源于有害物质如香烟,有些则是纯属巧合。这消息真是糟糕透了!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像这个画布一样沉重。等等,好像还有点好消息。

  书上说肿瘤还分恶性和良性,良性的切除就没有问题,还好还好;恶性的还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太没有天理了。另外,最重要的是尽早发现,发现的时间越早,胜利的可能性越大。不论怎样,希望大家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瞧!这些病》内页图,读小库出品

  我的心被作者搞得七上八下,像坐过山车一样,所以我准备再看最后一个就把书放下。这次是——“细菌:黑夜中有两样东西,让我万分惊奇:我头顶的数十亿颗星星,我体内的数十亿个细菌”。

  作者配的文字真是太诗意了,让我差点以为图里画的星星点点是银河系。书里说细菌有的好有的坏,居住在人体里的细菌足有一百万亿,比地球上的人口还多。如果把细菌比作星星,那人体就像一个宇宙一般浩瀚无垠。康德好像说过:“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现在他应该再加上第三件:还有我身体里的细菌。

  虽然疾病很可怕,但作者提前告诉了我们疾病的原理,以及预防、治疗的方法。而且那些幽默的小诗和充满设计感的配图,使得整本书一改常见的医学科普类图书严肃的风格,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并记忆。

  希望看完这本书的小朋友,以后在遇到疾病以时不那么害怕。毕竟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战胜疾病的必备兵法。

  下面是我仿照本文作者的风格,自己创作的小诗和插画。

本文作者自创的续集

  久坐、坐姿不正确或者运动不适当会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它承受的压力太大,而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照顾。热敷和卧床休息对于初期症状能有效缓解,医生那里也有很多治疗手段可供选择,但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护好自己的腰部,养成健康的坐立习惯。(写完这段话我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了)

  瞧!这书还不错!

  作者简介: 绘本爱好者,野生插画师

  《瞧!这些病》读后感(四):瞧!这本简简单单的小书,也能告诉孩子疾病是什么

  初看这本书,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可能会第一时间被吓得后退三步。

  可是,那柔和又无辜的粉色仿佛在说:“别怕,来嘛,打开我看看嘛!”

  好呀,那就壮起胆子一起瞧瞧。

  本书采用三种PANTONE专色油墨印刷,内页所用拉格慕书纸是从瑞典知名纸厂MUNKEN采购而来。它在高克重下所保持的高松厚度,及其与生俱来的棉质感皆谓独特。再配合圆角软精装轻巧柔和的形态,都是为了延续原版绘本舒适的阅读体验。

  翻开小书,结构非常清晰——每两页介绍一种疾病,总共三十种疾病。没错,这是一本关于疾病的绘本。

相信谁都感过冒,流鼻涕实在是太难受了

  对于读者来说,这么编排非常合适,轻轻松松就能了解各种常见的不常见的疾病常识。可我们是编辑,为了给这本小书起出合适的名字,两个人真是挠破头。波兰原版书名直译过来叫做“霍乱及其他疾病”,在中文版还没定书名的时候,我们亲昵地称之为“霍去病”,叫得多了,越发觉得好。我们当然知道并不能真的把这三个字印在封面上,有时也起上一个两个书名,不过并不满意,等拖到实在不能再拖的时候,终于开始认认真真思考。

  我们起过一本正经的名字,比如《疾病修炼手册》;起过特别朴实的名字,比如《疾病的秘密》;起过看到书名但并不知道书里说的是什么的名字,比如《我不怕你》;还起过不那么正经的名字,比如《药丸》。

  当然,这是有出处的,请看这本书的环衬——

各种各样的药丸

  最理想的书名,我们希望有个动词,字数不多,简单好记。断断续续想了很久,脑细胞阵亡之后甚至发动同事们帮忙,但始终没找到理想型。

  “看病”太过普通,想到有的方言里管“看病”叫“瞧病”,我们觉得“瞧”字不错,把这个词拆成《瞧!病》报给六哥。

  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喜悦之情。

  绘者卡罗利娜·科托夫斯卡是专攻图书装帧的插画师,她的设计非常别致。

多数人都会有龋齿你知道绦虫总长足有十五米吗?

  我们美编的汉化设计也不输,请看——

视力缺陷:左侧是原书设计,右侧是中文版设计痤疮:上图为原书设计,下图为中文版设计

  作者卢卡什·卡涅夫斯基既是科学专题记者,也是儿童诗人、剧作家。每种疾病的介绍页面,他都以一首趣味小诗开场,一起来欣赏几首——

  《虱病》

  人虱长在人身上

  这谁都知道

  大家都能抓到虱子

  当然,除了秃子

  他们不长虱子

  《过敏》

  眼泪流不停

  鼻子不通气

  我得请假了

  鼻子不通气

  眼泪流不停

  果然请假了

  《细菌》

  黑夜中有两样东西

  让我万分惊奇:

  我头顶的数十亿颗星星

  我体内的数十亿个细菌

  怎么样,是不是很棒?

  医学是科学。科学客观审视一切事物,摒弃感情,理性分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疾病,自然会讨论其症状、成因与后果。卢卡什没有这么做,在介绍疾病的同时,他特别善于营造轻松的氛围,挑起读者探索细菌与疾病那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比如细菌——

既然有温和的有益细菌,当然就有致病的有害细菌。细菌的头号敌人是抗生素。苏格兰医生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不说“发明”?因为青霉素是弗莱明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这种可以对抗细菌的天然抗生素提取自霉菌,但不可能把诺贝尔奖授予霉菌,所以只好颁给了弗莱明。

  比如疱疹——

疱疹病毒特别常见,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携带这种病毒。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安静地附着在神经节或骶丛上,就像待在僻静的小屋中,与世无争。真是一种宅病毒。

  比如过敏——

过敏有点像一位敏感的老师。老师当然需要维持课堂纪律,否则无法正常上课。但如果过于敏感,教室里最轻声的窃窃私语也能让他勃然大怒,课程依然难以继续。这样的老师或许是对学生过敏。

  而说起疾病的防范措施和治疗手段,卢卡什的一支妙笔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

  比如狂犬病——

在波兰,狐狸同样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当然,护士不可能追到森林里用注射器给它们打针,而是另有妙招:飞机投下成千上万个可食用疫苗,形似一颗颗硕大的糖果,散发着狐狸喜欢的鱼腥味。

  比如视力缺陷——

眼镜是一项开创性的发明,它面世之前,好视力非常难得,拥有完美的视力被看作一种天赋。有了眼镜之后,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天赋”:近视的人只要戴上眼镜,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有趣的是,不少近视患者却因为需要佩戴眼镜而抱怨不停,殊不知,要是治疗其他疾病能像矫正近视一样容易就好了。

  比如感冒——

人们至今都没有发明出治愈感冒的药,所能做的只是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和喉咙痛。同样,也没有药物能够预防感冒。孩子们通常在学校里感染病毒性感冒,因此,逃学或许是预防感冒的最佳方法,但医生并不建议这么做。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然而,医学又不同于其他科学。当理性之光照耀在身上,冷静的思维便承载起温暖的人情。在中文里,无论是“疾”、是“病”,还是“医”,里面都有一个“人”字,难怪有人说“医学也是人学”。

你的脚丫有没有长过真菌?你的脸上有没有冒过痘痘?你的内心有没有受过抑郁症的困扰?

  “疾病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它们不是对任何罪行或坏事的惩罚,做好事也不能阻止疾病发生。疾病与公平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我们同时生活在这两个世界中。这公平吗?”如果你曾经患过疾病,会不会更加容易理解和宽容对待其他疾病的患者?

  作者:吴语

  《瞧!这些病》读后感(五):关于疾病,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今年春节早,公司放假也早。家乡的朋友很久不见,返程的火车上便开始约时间。还有朋友打趣说:“是不是想见的人太多,根本约不过来?”谁也没能想到,过不了几天,我们将迎来一个最“闲”的假期。

  周五深夜到家,周六一早便去医院探望一位因意外骨折的朋友。早几天得知他受伤要手术时,我就翻检记忆,把多年前自己手臂骨折的经历从脑海中刨出来,从骨折以后怎么应对判断、急诊拍片的情形、手术前的状态、进了手术室的流程,到做完手术麻药过去当晚会多么难受,统统详细介绍了一遍,让他完整“预习”了这次手术。

  待到我们在病房见面时,他已经被通知挂完水就可以出院了。他笑眯眯地说:“幸好那天晚上你和××一起给我讲了动手术的事,心里有准备,真的被推进去的时候就不怕了。”我也笑了。回想自己当年,没人告诉我会经历什么,情况又很紧急,一通忙乱之后躺在手术台上等待麻醉,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疾病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论贫富,无关智愚,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疾病来临的时候是毫无预兆的,就像几年前我上班途中滑倒意外骨折,就像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疾病

  生病,简言之,就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常见的疾病很多,感冒、过敏、牙痛、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这些疾病里,有很多是病毒引起的。

  问题来了:那么,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事实上,它们甚至不能算活物——既不吃东西,也无法独立繁殖。病毒非常小,比人体细胞还要小几百倍。它们能自由进入细胞,在其中随意活动。

  病毒的种类很多,特别常见的是疱疹病毒,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携带它。虽然比例这么高,但大可以放心:首先,并不是携带疱疹病毒的人都会得疱疹;其次,即使得了,这也完全算不上是严重的疾病。

  这次疫情的主角则是一种冠状病毒。它的边缘具有皇冠一样的凸起,因此而得名。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渲染图,图片来源:中文维基百科

  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做些什么呢?

它们通常只做一件事:用诡计诱骗细胞,从而复制出新病毒。病毒本身没有繁殖能力,因而需要活体细胞(如人体细胞)的帮助。

  如果病毒疯狂复制,病情就会失控。对于病毒,医学界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予以根治。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算理想,最有效的法子居然是等待——等身体自己打败病毒。

我们不知道怎样预防疾病

  说到治疗,其实,预防才是最好的药物。

  除了作息规律、均衡营养、勤加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生活中每一个领域都是相似的,我们需要提前学习或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正如常言道:熟能生巧。疫苗就是对人体的训练。向体内注射一些没有危险、经过特殊处理的病毒或细菌,身体便可以学习如何与之战斗。日后,当真正危险的病菌入侵时,我们就能自我保护了。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钟南山院士提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具体怎么预防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相关建议,其中之一是洗手。

  说起来大家可能要笑,洗手谁不会?“饭前便后要洗手”更是老生常谈。但有多少人踏踏实实做到了呢?检讨一下自己,我不由心虚,悄悄流下一滴汗。洗手勤快的时候当然不是没有,比如真的生病了,或者是突然发现护手霜快到期迫切需要消耗掉……身边有朋友的确能做到,总结经验,发现原来是在有了孩子之后,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

  医生朋友很早就给我科普过标准的七步洗手法,听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中文页面后,上去一看,直接给出了十二个步骤。一张张图片按顺序看下来,发现这样洗手自己还真不会。没说的,赶紧补上这一课。

洗手步骤图解,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我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介绍疾病

  作为成年人,了解疾病的渠道和方法有很多。对于孩子,可能比较多的情况是需要靠家长和老师来介绍。生病的时候当然是个好机会,正好能告诉孩子为什么生病、出现了哪些症状、要怎么治疗、多久可以好转、以后需要怎样预防等。不过,大部分孩子肯定还是健健康康的时候多,平时做好科普、加强预防,等真的遇到疾病就不容易慌张。

  在这方面,有经验的科普作家能帮忙。《瞧!这些病》作者,波兰科学记者卢卡什就很有一套:

蛲虫病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讲卫生。要勤洗手和屁股,屁股痒时别抓挠。另外,蛲虫还讨厌干净的内衣和床单。绦虫能活下来多亏了人类,而兽医和研究寄生虫的专家能保住工作也多亏了绦虫。大脑是球形的,布满波浪状褶皱,呈灰白色,有点儿像核桃,只不过比核桃大得多,也软得多。孩子们通常在学校里感染病毒性感冒,因此,逃学或许是预防感冒的最佳方法。病毒附着在于细胞之间穿梭的转运蛋白上,就像逃票坐火车。真是狡猾。

  这些拉家常一般的语言明白晓畅,有的读来忍俊不禁,孩子们笑着就了解了疾病,还能学到不少冷知识:

绦虫的身体由几千个节片连缀而成,总长足有十五米!波兰的狐狸也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方法不是打针,而是用飞机投下一个个糖果般的可食用疫苗。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是被(没消毒的)水杀死的。

  科普绘本《瞧!这些病》中,插画师卡罗利娜的配图也很妙,她只用红、粉、黑、白四种颜色,就轻松生动地呈现了各种疾病:

龋齿疫苗感冒

我们不知道如何与病人与死亡相处

  大约十个月前,一天清早,有个朋友突然微信联系我:“你一直不看朋友圈还不知道吧?××走了。”我当时刚坐到桌前打开电脑,对着跳出来的小窗随手敲了回复询问:“她去哪儿了?”网线那端,朋友沉默了很久,发来两个字:“天堂。”

  一时之间,我震惊到手足无措。

  又过了一会儿,再收到一句话:“今天是她的追悼会,我想着得告诉你一声。”

  ××是我们的舞蹈老师,只比我大一岁。

  稍稍平复了下心情,我打开朋友圈,找到××,一条条快速往下滑,想知道疾病始于何时。找到之后,再一条条往上细读:确诊是癌症,去医院,制定了治疗方案,脱发,有好转,还可以给学生上课,又住院了……照片越来越少,文字也慢慢从之前的乐观变得沮丧,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的先生是我的舞蹈班同学,我又找到他的朋友圈,但只看了第一条就无法继续,太悲伤了。他是病人的家属,确诊之后的日日夜夜都是巨大的煎熬。这一切没有人能体会,没有人能帮忙,都得他自己扛。逐条往前翻阅,看到他之前几次在同一个地方和××拍的合影,说以后每年都要再来。可惜,死亡粉碎了这个美好的愿望。

  我毫无预警地陷入了这种悲伤的情绪。

悲伤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正因为这种情形,我们才知道应该避免哪些情况的发生。看到悲伤的人,第一反应是伸出援手。毫无疑问,悲伤在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些时候,一旦悲伤超出了限度,人就会陷入不明缘由的沮丧。

  我已经有几年没接着学舞蹈了,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加上一直不看朋友圈,无论是实际生活还是网络生活,都已经长时间没有了交集。身在外地,追悼会当然无法前去,那么给她的先生发个信息?我拿起手机,打字,删除,再打字,再删除……当自己同龄人的人生被突然中止,疾病、死亡毫无阻隔出现在眼前,心里除了困惑(为什么会是她?),还有慌张(下一次呢,又会是谁?)。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还在家乡工作,如果一直学舞蹈及时知情,自己会做什么?会怎么做?然而,生活无法假设,无论怎么想,都不会知道答案。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经历身边人突然亡故,但是悲伤没有固定的流程,也永远无法对死亡免疫。死亡,是需要认真学习的重要一课。

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信息

  死亡,在这次疫情中也显得触目惊心。

  理智的专家告诉我们,这种疾病和很多其他疾病相比,死亡率并不高。但坐在家中看新闻的感觉绝非如此。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和武汉朋友的对话

  每天看各地最新疫情的时候,网络上各种信息都会将我们裹挟:什么是真相,哪些是谣言?怎样获取信息,怎样分析信息?哪些信息来源是可靠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同时出现时,该如何分辨真假?

  有个朋友在小群里感慨:“这次的事件,对每个人的信息鉴别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鉴别的前提,是了解,知道什么是客观真实。

  对于疾病,我们要想了解客观真实的情况,有一件可以立刻做的最基础的事情—— 认真整理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各人的基本信息(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历年的体检报告、过往的疾病史等。如果正在生病,就记录下每天的症状与感觉,为就诊与未来回顾做好准备。

最后,推荐几本书——

  《默克家庭医学手册》

  早几年认识的一位医生朋友推荐的,可以像字典一样查阅,帮助我们对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常见疾病有基本的了解。

  《瞧!这些病》

  今天文章里的引文部分都来自这本可爱的医学科普绘本,推荐给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可以与小朋友一起了解常见疾病。只有客观看待它们,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初探医学常识,可以从这本小书开始。

  《医事》

  这本书当年一出版我就买来读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总免不了跟医院打交道。那么,如何与医生实现有效沟通?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做被动的病人。医事,终究是人事。

  《当呼吸化为空气》

  36岁的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在书中记录下自己肺癌确诊后对生与死的见证与思考,他亲历死亡,虽死犹生。

  《你也是个传播者》(待出版)

  这是“14岁懂社会”系列的新书,尚未出版,也不是医学主题,但非常推荐各位未来有机会读一读。它探讨了信息的收集、筛选、编辑与传播,深入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独立思考、有效判断。

  作者:吴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