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草莓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草莓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5 02:3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草莓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草莓人生》是一本由[日]荻原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莓人生》读后感(一):温暖朴实的文字最打动人心

  非常简单通俗也不是太长的话一本小说,但给予我的启发却丝毫不少。大概我们这种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总是渴望大城市的,没有会主动的选择学成以后回家种田或者说继承农业。主人公的想法也是如此,但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即便只当作兼职,我想我也会同样的觉得满足与自豪吧!同时,让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结婚后夫妻双方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啊!为了家庭美好努力奋斗的目标也不能忘!

  《草莓人生》读后感(二):2020【四】

  小说对刚子姐的描写特别有趣:“刚子姐的圆脸上,双眉竖起,活像表盘上指着十点十分的指针,而她的嘴唇则指向八点十八”“她一定积攒了满腹牢骚,就像冬眠前的松鼠储备了许多食物一样”“刚子姐撅起嘴,扣动了机关炮的板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在文中提到人与自然的看法,“人类总是说喜欢大自然,但大自然一定很讨厌人类吧”,以前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人类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者,主观地去改造和开发自然,便会不自觉地以人类为中心对自然万物进行定义,即笔者谈到的杂草、害虫的定义,其实也只是人类的主观想法。但这种主宰自然的想法也在渐渐改变,我们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仍在不断探索和改正中。

  《草莓人生》读后感(三):一颗草莓

  乡野生活看似悠闲自由,实则充满耕耘的艰辛,小说中草莓的种植就有很多讲究。全书没有令人眼花的艺术技巧,只用最朴素平直的话语展现了男主人公惠介再次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心路历程。一颗草莓改变了他的后半生,这抹清甜带来的巨大幸福感,让他品味到掺杂了双亲耕作半生的忧喜。惠介在反思自己的自私给家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也逐渐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不论何时何地,让爱的人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草莓都是天大的幸福。在责任感的引导下,在亲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在自身的探索与努力下,惠介迎来了人生的“丰收期”。 山间和田野可能是最好的治愈场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让人将农作的每一分钟都看作是最好的安排,忘却了在城市中各种芜杂的心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仅让人挥洒汗水,更让人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平凡日子中交织的苦恼和欣喜,都是“草莓人生”的重要养料。

  《草莓人生》读后感(四):草莓人生:大城市容不下灵魂 家乡可以

  本书的男主惠介是一位自由设计师,小有成就之后自立门户,但是工作却渐渐没有了起色。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照顾家里的草莓园,最后留下来的故事。 看到惠介动摇的时候我在想,现实真的会有人放弃设计师的工作回来做体力的工作吗,毕竟在我的意识中,脑力者大部分会觉得自己比体力者有优越感,更体面。 在惠介慢慢深入了解到草莓与这个行业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行业的有趣的,最终的结尾皆大欢喜,妻子也放弃了城里的生活,让儿子也更亲切的接触大自然。 日本的小说都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治愈感,作为一个曾经在帝都工作许久的人总会想到,最终会何去何从。日益高涨的房租,唯独不见涨的工资,总是找不到归属感,不敢买太多东西,因为害怕搬家。像一颗的浮萍漂浮……摇摇晃晃。而书中的结局应该是很多人会羡慕的,有可以做并且喜欢的事业,支持的爱人孩子。 人生何以皆如意,除非大象生双翅。 虽不能事事如意,但求事事甘心。

  《草莓人生》读后感(五):C'est la vie

  个人工作室进入半失败状态下的望月先生,因着父亲的病回到了老家,并开始打理起家里草莓农场的故事。故事节奏慢慢的,还有很多教授怎么种草莓的知识,因为小时候在田地里长大的缘故,对它们总抱有一种亲切感。 我很少能吃到很好吃的草莓。因为还算贵的缘故,在挑选时恨不得戴上八倍镜仔仔细细挑出认为最好的草莓,但其实吃到嘴里的时候,总没有一种“啊~这可真是太好吃了”的感觉。但生活中总会能抓到这样的感受:从中午就开始炖上的浓浓一锅汤,晚上喝到就会特别幸福又满足;终于讲出自己的想法并践行之后,为回家而满怀期待地给父母挑礼物的幸福;放了太久已经冒芽的大蒜,花费点时间种到土壤里然后吃到蒜苗的幸福……要是这样想还能想出无数个生活中的小确幸。 人类要怎样活着才是最幸福的呢?惠介到了三十七岁才说懂得自己生存的意义,但这些微小的确的幸福,并不构成生活的全部啊~虽然书中已经很努力把望月先生描绘得尽可能温柔了,但讲起来成年人的责任,我们成年人的责任呢~这就是生活呀~

  《草莓人生》读后感(六):选草莓还是选东京?这是最好的答案

  总以为一去东京就能改变命运、能混出名堂来。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自己不改变的话,到哪里去都一个样。阿望,你不觉得吗?”

  人类总是说喜欢大自然,但大自然一定很讨厌人类

  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我十八岁那年来到东京,从此就一直在这陌生的城市生活。当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只有在东京,才能上美术学院,才容易找到设计师的工作。东京并不是我的故乡,我也并不是特别喜欢东京。你还以为我是满怀憧憬地来到东京、期盼着一直在东京住下去吗?”啊,难道不是吗?——美月虽然没说出口,但脸上的表情分明就这么写着。“其实我也不太喜欢乡下。说实话,我以前一直想着要离开这里,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喜欢住在东京。”

  《草莓人生》读后感(七):草莓樣的人生

  

主人公惠介没有继承父业,认为只是农业只是一条退路,不想还没有奋斗过,就在泥土中过一辈子,前往东京打拼多年,父亲的突然住院,无奈暂时接手自家农业,刚开始抱着只是兼职到最后全身心投入到为怎样提高自家草莓产量、销量上的心态转变,因为距离原因而减少陪伴家人所做出的努力,使这本小说更加贴近生活。

之前不太喜欢吃草莓,看了这本书就很想吃草莓,对节日没有感觉,看了望月家在圣诞节时为农场设计活动的描写,进而开始期待今年的圣诞节快点到来,作者对农家生活的描写,虽然辛苦但是让人向往,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理所当然的。

对整本书记忆深刻的话是:

无论别人说什么,工作就要每天开开心心地做。最快乐的,并不是“实现”的时候,而是对其进行想象的时候。多少艰辛,都付之一笑。不管明天、后天,还是将来,都要把这《草莓人生》继续写下去。

  《草莓人生》读后感(八):《草莓人生》尽情的感受大自然吧

  

设计师惠介从小在农村长大,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不顾父亲的反对,跑去东京打拼出了一片天地,自己成立了工作室。但是事业在进入低迷期时,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惠介心里抗拒回家继承农业,但是又不得不接手父亲留下来的草莓园。在经历诸多亲人、朋友误解之后,惠介在原有的草莓供应流程创新出新的供应渠道,开始了自己的草莓人生。

这是一部读起来非常轻松的小说,文章中有很多种植知识,关于惠介的家庭矛盾、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妻子之间的沟通等等细节描绘的十分真实。农业种植很辛苦,但是种植出的甜美果实又让人感到幸福,还有乡下的优美风景。读完整篇文章,你好像懂得了怎么种植草莓,又理解了其中的心酸,对于这种田园生活,有些向往,但确实又十分辛苦。

  《草莓人生》读后感(九):勾起童年记忆的摘句

  gt;从地里摘回来玉米,连皮扔进锅里煮,然后捞起来,一边叫着“好烫!好烫”,一边用指尖剥开皮,一口咬下去……就这么简单,但非常好吃。每一颗都柔软鲜嫩,而且很甜。这种甜,和电视节目里主持人吃生鱼片或蔬菜后所说的“很甜”是不一样的。这种甜是真的甜,而且生吃的话会更甜。黄瓜也是如此。惠介喜欢用黄瓜条当下酒菜,每次吃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还是自家种的好吃。把刚摘下来的、尾部还带着小花的黄瓜轻轻地洗一洗,擦掉上面的刺(刚摘下来的黄瓜,表面的一个个疙瘩上是长着尖刺的),然后蘸上用蛋黄酱、味噌和七香辣椒粉搅拌而成的特制辣酱,一口咬下去,那味道可真没得说。梨子也是如此。乡下的梨子,一剥皮,果汁就流出来了。而东京的梨子则没什么汁。东京的毛豆和蚕豆也是干巴巴、硬邦邦的,没有青翠鲜嫩的味道。 >> 其实,父母并不是种植方面的天才。之所以这么好吃,是因为新鲜,而且是等熟透才摘下来的。真正的天才,是大自然。 >> 在东京居住多年之后,渐渐地,对蔬菜和水果都不抱什么特别的期待了,还是觉得只有小时候吃的东西才叫好吃。 >> 惠介每天仰望着富士山和那些像侍从一般站在周围的青山时,看着眼前一大片熟悉的田地时,开车经过波光粼粼的海边时,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理所当然的。在田里跳跃的青蛙,割草时像粉末一般从草丛飞起的小虫,漫山遍野扎根的野草和野花,四处飞舞的蝴蝶,还有丑陋得看不出之后会变成蝴蝶的毛毛虫……每当惠介眺望着这一切时,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理所当然的。

  《草莓人生》读后感(十):人生的酸甜如草莓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富士山脚下充满日式温情的小故事——决定成立东京个人工作室的平面设计师惠介在经营进入低迷期的时候突然接到父亲病重入院的消息,一心想要逃离静冈农村的惠介不情不愿回到父母家中挑起草莓种植的大梁,最终领悟到自然的魔法一步一步建设起了属于自己的草莓王国。

故事本身的叙述非常直白,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很日常,就像是每天发生在你我他身上的邻家故事。我却正是被这样的亲切吸引,惠介在亲情、爱情、友情中的挣扎,在个人理想和现实中间的妥协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经历,而其中对传统农业的些许思考也是很多跟我一样土生土长的城市人缺乏具体概念的触及。

回过头看看,传统农业是没有未来的。不让新人和外行人开口,也不让他们插手。那么,已经来到人口老龄化悬崖边的农业又怎么可能还有未来呢?父亲改种不同的农作物,扩大经营规模,看似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每次都有他的理由......父亲从种番茄转为种草莓,很显然是想让惠介继承家业。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从种水稻转为种番茄,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吧。当时惠介读高中二年级,正为选择人生的前进方向而苦恼他苦恼的是不知该报考美术学院还是其他普通大学,但和儿子没有交流的父亲却误以为惠介是在读大学和继承家业之间犹豫不决。所以,父亲才决定改种番茄,想给儿子一种“既体面,又能潇洒赚钱”的印象.......在刚子姐迎来成人礼的那一年,父亲翻新了原先那间破物棚。大概是因为穿着盛装和服的刚子姐拒绝在家门前拍照留旧的杂念的缘故吧......工作,工作,每天都是一门心思地考虑工作。可是,如今仔细想想,父亲的这些“心思”,其实都是花在儿女们身上的。这就是沉默寡言的父亲默默地传递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拐弯抹角了......在迄今为止的人生里,他还从来没试过对自己完成的工作感到如此欣喜、兴奋,甚至还大喊大叫。自己的生存意义是什么呢?花了三十七年时间,他终于明白了。

明知改变是常态还惧怕改变是一件极其无用的事情,草莓是个倒三角,跟尖尖的甜比起来,底部的口味未免普通,但是又哪有时刻甜蜜的人生呢?在你不停往前奔跑的时间里,也许有很大的一部分都会显得无比乏味而令人丧气,但千万要一直努力,给成长一点时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