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草莓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草莓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19-12-28 23: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草莓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草莓人生》是一本由[日]荻原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草莓人生》读后感(一):草莓人生:大城市容不下灵魂 家乡可以

  本书的男主惠介是一位自由设计师,小有成就之后自立门户,但是工作却渐渐没有了起色。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顾家里的草莓园,最后留下来的故事。 看到惠介动摇时候我在想,现实真的会有人放弃设计师的工作回来做体力的工作吗,毕竟在我的意识中,脑力大部分会觉得自己比体力者有优越感,更体面。 在惠介慢慢深入了解到草莓与这个行业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行业的有趣的,最终的结尾皆大欢喜妻子也放弃了城里的生活,让儿子也更亲切接触大自然。 日本的小说都有一种循序渐进治愈感,作为一个曾经帝都工作许久的人总会想到,最终会何去何从。日益高涨房租,唯独不见涨的工资,总是找不到归属感,不敢买太多东西,因为害怕搬家。像一颗的浮萍漂浮……摇摇晃晃。而书中的结局应该是很多人会羡慕的,有可以做并且喜欢事业支持的爱人孩子。 人生何以皆如意,除非大象双翅。 虽不能事事如意,但求事事甘心。

  《草莓人生》读后感(二):那个夏天,关于草莓,台风,和父亲

  截取我最喜欢的片段

  「台风势力不断增强,向北移动。预计后半夜登陆。请大家注意预防暴风巨浪。」 惠介腰带上挂着的收音机里传来了台风实时报道。现在是下午一点。旁边的柑橘树和柠檬树的繁茂枝叶开始随风摇晃,发出不祥的沙沙声响

  台风简直就是猛兽。直到前天,台风预报还说静冈不会受影响。昨天,惠介和雅也通话的时候,预报也只是说台风会经过伊豆半岛而已。没想到竟然是正面直击——仿佛是怪兽哥斯拉在某种力量吸引下向陆地发动进攻一样。可是这附近根本就没有值得它大肆破坏目标呀。

  惠介从昨天就开始采取措施保护那一万株草莓。他脑海里不停地回响着《怪兽哥斯拉》的主题曲——就是电影中为了阻击哥斯拉而部署战车导弹时的配乐。不过,那些群英荟萃防卫军却每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对于惠介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风将至的情形颇有怀旧之感。无论在东京还是在静冈乡下,有不少人一遇到台风天就莫名兴奋,但惠介从小就无由体会这种心情。一直以来——无论是原先种水稻时还是改种蔬菜之后,每当台风来临,家里就充满了紧张气氛,仿佛像玻璃一样随时会破裂。无论做了多少防风措施,你都不知道自然会给你丢出什么骰子。只能屏住呼吸祈祷着,等待着——此刻,惠介忽然发现,自己身上竟然背负着比别人都沉重的紧张感。简直不可思议

  突然,外面开始传来像把满筐豆子倒在地板上的声音

  「以后你就会明白的。农作物看似柔弱,其实也有坚强的另一面呢。比人们想象的坚强得多了。」

  父亲的声音里似乎带着笑意。不知道他是因为难得把这么长一句话流利地说出来而感到高兴,还是跟惠介一样因为尴尬而笑,又或者是还有别的理由?惠介朝父亲看了一眼,想看看他此刻是什么表情

  父亲感觉到惠介的视线,便也转过头来。哎哟,这么耀眼

  ——父亲头顶上的灯光照得惠介一阵眼花,以至于没有看清他的表情。

  荻原浩爷爷写的文字朴实平凡,却拥有无比的温暖和力量。

  《草莓人生》读后感(三):简直太心疼美月太太了!

  本来看了内容简介编辑推荐,以为是一本轻松温馨治愈的种田小说,没想到越看越觉得气不打一处来——简直太心疼美月太太了!

  特别是编辑推荐那句:“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梦想和现实?答案就在《草莓人生》里。”我反正是一点都没看出来惠介有花哪怕在草莓身上1%的心力去平衡事业和家庭,连好好和太太谈一下回乡下务农的事都没有。如果是怕太太不同意或者自己没面子,我觉得真的是想多了,美月当初能放下手模的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在他为事业做出任何决定时都全力支持,在不景气的时候也没有抱怨,她只有在惠介一直在乡下住着也不往家打个电话的时候,才生气了,因为她觉得“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最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而是和谁在一起。”

  而惠介在太太复出做手模,明显不想依赖自己了之后居然还为了转移注意力拼命埋头种草莓,也亏得太太压得住火,还有心思去看他写博客试图去理解他,到最后在惠介自己都没花力气解释,还是太太自己想明白了,决定搬到乡下跟惠介住在一起(而惠介从头到尾觉得美月是不可能住到乡下来的,尤其是家里还有三个神奇姐姐)。

  有的时候觉得作者看家庭关系看得挺明白的,不时会冒出一两个金句。比如雅也说的“只有花心男人,才会担心自己女人出轨”,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特意停下来想了想和朋友们的聊天,发现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比如有的时候惠介脑子还是转得过来弯的,像他知道要用儿子在乡下开心大笑照片去打动太太。写到这里不禁又想说一句,太太用不着你这样拐十八个弯去打动啊!好好跟她说一下,她可明白事理了!

  写到这里又想批评一下作者,虽然书的标题就是草莓人生,草莓是主角,莓爹惠介是主角无可厚非,但是莓爹背后的重要女人(太太)的地位似乎和莓园众人亲戚们)没差多少。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但你看提到刚子姐,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她表盘一样的脸,指向十点十分的双眉和八点八分的嘴唇;提到诚子姐,就想到和她如出一辙女儿和多金花心的老公;提到进子姐,就想起她的玻璃作坊、相对中立真诚性格;甚至提到惠介母亲我会想起来她那像把炸过的土豆肉饼又抹上一层面粉似的妆,提到老望月先生,就是柿饼一样严肃顽固的糟老头子啦。

  而提到美月太太,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她的手非常漂亮,再反应一下说不定能想起来她会手语,然而……好像再没什么其它有特点描写了?这让我一个太太控非常不开心。

  可能是最近看无脑沙雕甜宠文比较多,再是会不经意联想到身边朋友身上的故事,所以看到惠介这种把草莓看得比老婆都重的*^_^*就脑子里血液倒流。不过好在,让他着迷的是小草莓,而不是小三小四小五什么的吧。所以我还是要给这本书打五星XD。

  《草莓人生》读后感(四):大都市or小城市,我们的梦想到底该在哪里实现

  正如有些评论说的一样,《草莓人生》是一本轻松又治愈的书,日本作家向来擅长这一点。

  但老实说,小说的主题并不轻松,原本想在大城市有所成就的设计师,阴差阳错之下回家做了农民,不管是就业环境悬殊差异,还是从事职业天差地别都会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现实里大概少有人会有小说主人公惠介那样的勇气,放下自己在大都市的事业,回乡下去做个农民。

  小说里惠介最初的想法应该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从事农业根本没法和设计师这个职业相提并论,甚至务农根本就称不上一项事业,那只是一种没出息退路

  不得不说,农业相关的职业被人们误解了太久太深,明明我们都离不开它,可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它,更别提去从事它。

  所以才会出现小说里那种情况,在地里劳作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这就是农业的现状

  小说将这个难题抛了出来,并且试着给出了答案,尽管不怎么完美,但依旧让人深思,只有我们正视这个问题,才有机会找到真正完美的答案。

01.

对农业的误读

  小说主人公惠介是一名设计师,梦想在东京成就一番事业,打拼多年,确实也有所成就,获了几项大奖,还因此结识了自己的妻子。

  之后惠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本想自立门户之后大干一场,但现实的打击接踵而至,工作室很快便迎来了经营危机

  这边惠介还没来得及出人头地,另一边惠介家里便出了意外。惠介的父亲病重进了医院,惠介回去探病,进而知道了家里种植草莓的事。

  父亲被抢救了过来,但惠介却面临更大的难题。父亲重病,而六十八岁的母亲身体也有各种毛病,种植草莓的任务眼看就要落在惠介身上。

  惠介自然是不愿意的,即便他工作陷入困境,但只要留在东京,总会有办法的,可一旦回了家,乡下给不了他任何机会。

  惠介这种进退两难矛盾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之前曾经听过一句话,小城市容不下肉体,大城市留不住灵魂。

  惠介不想回家,因为他觉得回去继承农务太丢人了。在惠介看来,他根本不适合务农,早上起不来,又怕冷。

  更何况他觉得务农本身就没有出息,“收入少,没有前途,娶不上媳妇(虽然他已经成家了)。劳动时间很长,而且还是重体力劳动,休息日跟没有差不多。”

  对农业的误读,让惠介很难理解自己的父母,甚至他已经在谋划结束家里的农活。但草莓已经有了收成,即便要结束,也得先忙完眼下的收成再说。于是惠介开始和母亲收获地里的草莓,也正是这次亲身接近农务的经历改变了惠介长期以来的偏见

02.

不轻松的才叫工作

  亲自收获草莓之后,惠介才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他看到了父亲为了种植草莓而写的笔记《草莓白皮书》,这份用心让惠介不忍就这样结束父母经营多年的心血

  于是他也开始琢磨那本笔记,开始用心了解种植草莓的秘诀

  这当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别说是惠介这种对于农业一窍不通新手,即便是种植多年的老手也依旧会面临地里突发的各种难题。

  不过已经有了兴趣的惠介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有了新的感悟,“其实没有一样工作是轻松的。正因为不轻松,所以才叫工作呀。”

  惠介的心里终于不再对农业抱有偏见,而是开始以虔诚态度来继承父亲的产业,这是他的责任

  新手入门的惠介对于《草莓白皮书》上的内容根本看不明白,只能去请教同样从事种植的老同学,当然也因此受到了不少的奚落,好在惠介坚持了下来。

  出人意料的是,惠介在种植方面虽然是个新手,但他可是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因此惠介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家的草莓园设计了官网主页,通过互联网来吸引顾客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同时还设计了别具一格包装箱,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就像小说里说的一样,“但正因为自己是个外行,啥都不懂,所以才会想到这样的点子。”惠介利用自己所学,将设计引入到传统农业里面,让传统农业有了新的生机,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设计梦。

  小说结尾,惠介有了不小的成就,当然我们也能想的出来,惠介要遭遇的难题也一定不会少。

  但任何工作不都是这样的么,不轻松的才叫工作,而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在东京做设计师的是惠介,在乡下种草莓的也是惠介。如果不是亲自经历,只怕连惠介都想象不到自己会有如此巨大转变

  但这样的转变确实发生了,这是惠介的转变,也是农业转变。小说把一个沉重的话题转换成了一个深入浅出的故事。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现实中想要成功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回过头看看,传统农业是没有未来的。不让新人和行人开口,也不让他们插手,那么,已经来到人口老龄化悬崖边的农业又怎么可能还有未来呢?”

  闭门造车,顽固守旧的不是农业,而是对农业抱有偏见的人们。农业发展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变化,反倒是很多人依旧在用陈年的目光来看待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

  遏制农业发展的不止是现实中的种种困难,还有人们对它的偏见。事实上小说里惠介所做的种种创新与努力,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翻版,现代农业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高端的多,不断有新的技术和创新被加入到农业中去,也正因如此,才会让接受高等教育的惠介看着《草莓白皮书》满头雾水。

  农业不应该守旧,我们同样也不应该用老旧的目光来看待农业。自己不改变的话,到哪里去都一个样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我们很多人对于农业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惠介最终的想法,“收入少,没有前途,娶不上媳妇(虽然他已经成家了)。劳动时间很长,而且还是重体力劳动,休息日跟没有差不多。”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说,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种认知太过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少有年轻人会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归乡村,哪怕他们的根就在村子里。

  没有了年轻人,村子里务农的只剩下像惠介父母那样的高龄老人,于是大多数时候,农业都在遭遇着老龄化的危机。

  但我们不能只靠着老人来将那些高精尖的技术普及应用到田间地头,这是现代农业的一大困局

  好在转机也在不断发生着,小说里惠介的经历并非是个例,也并非只发生在日本,在需要农业的各个地方,都在发生着这样的改变,即使微小,但确实在前进。

03.

谁的梦想该向现实妥协

  小说里惠介最终决定投身农业,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他的婚姻却因此遭遇了危机。当惠介最初回家探病的时候,妻子美月便担心惠介会一直留在乡下。

  最终她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惠介放下了东京的家庭,选择了回归乡下老家。但美月不能无条件地追随丈夫。因为她也有自己的梦想。

  当初惠介从公司辞职,自己开工作室时,美月没有反对,而是尽力支持,后来工作室发展不顺,美月也没有半句怨言。为了惠介的梦想,美月一直在成全着,但她这次不想再退步了,她觉得惠介放弃东京的事业回去当个农民是非常荒唐的事,她不想和他一起做梦。于是二人开始分居。

  美月觉得,我也有理想的。如果说因为结婚生孩子而不得不放弃理想的话,那也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才对。既然要追求理想,那双方同样都有实现的权利。

  但事实上,一旦结合成了家庭,总有人要学会妥协,而且大多数时候,妥协的总是妻子,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家庭,妻子要舍弃的不仅仅是理想,还有自我,因为在家庭里她们往往承担了比男人更多的角色。

  小说《熊镇》里的蜜拉便是这样。

  同事对蜜拉说:“蜜拉,你在同时扮演四个不同的女人。你想同时把这些不同的角色演好,一个好太太、一个好妈妈、一个好职员,这样你能撑多久啊?”

  而蜜拉却疑惑地反问,第四个角色是什么?是她自己,别人都知道答案,只有蜜拉遗忘了自己,为了成全家里其他人的梦想。

  一个家庭里,总要有人学会妥协,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我们只能在这种失衡的家庭关系里寻求微妙的平衡,以此来让婚姻维持下去。

  小说最后也给了一个团圆式的结局,美月放弃了东京的工作,再次选择了成全惠介,成全他们的家庭。

  就像小说里说的,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才是人生啊!

  《草莓人生》读后感(五):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这本治愈系小说给你答案!

  年轻的时候,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毫不犹豫地把家乡抛在身后,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总会在大城市有一席之地。

  但当我们被996压榨、被房价吓倒、被孤独袭来的时候,我们会怀疑,是该继续熬下去,还是退回家乡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

  《草莓人生》的男主角惠介,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惠介在东京的设计行业打拼多年,最终决定离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然而工作却随之陷入瓶颈。

  其实他本可以回到家乡接手种植业,但他不想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过完这一生。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退回家乡,似乎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

  为了这事,他和父亲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后来,惠介接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他不得不回到富士山下。

  父亲躺在医院,家里的草莓园只能母亲一个人照料。惠介看着母亲吃力的模样,也开始帮忙。

  渐渐地,他发现种草莓原来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即使回到东京接到了新的设计工作,他心里惦记着的,依然是草莓今天又该有什么变化了。

  小说的结局很美好,惠介回到了乡下,接手了种植草莓的工作,还改进了草莓的种植技术,拓展了新的业务,让一家人在草莓地里其乐融融地生活。

  看到结尾,我热泪盈眶,恨不得下一秒就逃离大城市。

  但冷静下来后,意识到也许作者荻原浩并不是想让我们回到小城市重新开始另一种可能,他是把选择回去时可能会遇到的难题,通过惠介的故事,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惠介克服了这些难题,所以选择回去。而我们在做选择时,也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够从容面对。

  所以,在决定要不要放弃大城床,要小城房之前,可以跟着《草莓人生》,面对这三个难题。

01 小城市从来不是退路

  有不少选择去大城市的人,总觉得小城市就是他们的退路。

  毕竟小城市房价低,我们带着在大城市的攒下的钱,就能轻松买房。再加上在大城市积累下的经验,找个好工作不成问题。

  但真相是,小城市从来不是我们的退路,即使它的节奏比大城市慢,但它的生活并不比大城市轻松。

  就像惠介刚刚回去务农的时候,他以为会比在东京轻松,但结果恰好相反:

  他要每天5点起床去大棚里摘草莓,弯腰摘完一列要花四十七八分钟,整个大棚里有40列。

  摘完后,要用剪刀一一减掉草莓多余的茎,按重量包装好放进纸箱里,再送货。

  回来后,还要给草莓施肥,施肥器塑料罐的容量,只够喷洒一公亩,而草莓地有整整十公亩。

  每次干完活,惠介都会累到直不起腰。

  关键是,如此辛苦下来,卖一次草莓的收入,还没有惠介设计1页宣传册的酬劳多。

  除了辛苦和收入低,他还要处理和邻里微妙的关系。

  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

  所以当惠介刚回来的时候,邻居们都会热情地来问候,农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们也会很乐意搭把手。

  但在这层关系之上,他们还是种植草莓的竞争对手。

  在农业方面,惠介是个门外汉,他向邻居们请教一些基础问题还可以。

  但一旦问到核心的问题,比如草莓要怎么种才能变得更甜、要怎样提高产量之类的问题时,他们总是支支吾吾岔开话题。

  农家之间,看似人情味很浓,但其实也只不过是各自为战。

  这些也一度让惠介感到心累。

  如果我们选择了回到小城市,这也将是我们会面对的问题:

  更窄的就业路径、更低的薪水、熟人社会下更敏感的人际关系,而这并不一定会让我们过得更轻松。

  所以,我们不要做大城市的逃兵,而是要在回小城市之前,想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比如惠介也一直犹豫要不要回家务农。

  但是当他看到自己亲手中的草莓一天一天都在变化;看到儿子,还有周边幼儿园的小朋友,尝到草莓时满足、兴奋的笑脸;看到一家人为了一片草莓园而齐心奋斗的开心,他似乎找到了他生活的意义

  所以,年近40的惠介,决定回到家乡,打理这片草莓园。

  因为这是他想要的生活。

  同样,当我们在选择大城或小城时,也要考虑,在这个阶段,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而这些东西,需要在哪里才能获得。

  只有独立思考出自己的需求,才不会被贩卖焦虑的文章弄得患得患失。

02 不要破釜沉舟

  很多人做事情喜欢破釜沉舟,我以前也抱有过这样的想法,想看看把自己逼到绝境,能释放出怎样的能量。

  但越长大越发现,不成熟的人才想着破釜沉舟。

  成熟的人,总会给自己留有退路。

  比如惠介,虽然他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果农。但在务农之余,他依然会接设计的单。

  有了设计师的这笔收入,他才敢在工作外全身心地投入到农场的技术提高和商业模式的拓展上。

  这是他在资金上的退路。

  而惠介家有地,有种植草莓的基础和销售草莓的渠道。

  虽然他是从0开始种草莓,但其实这项事业,并不是从0开始的。

  其次,他的人脉和技能,能完善他的商业模式:

  惠介是平面设计师,他的妻子美月是手模,所以在设计产品包装的时候,只需妻子的照片和自己的设计,就能完成。

  惠介的发小也在种植草莓,很多种植的技巧,惠介都是从他那学来的。

  惠介的姐夫在做海外生意,草莓园的网站设计和信息流优化,都是由他姐夫负责。惠介第一次推出到草莓园采摘项目,能吸引一批人,靠的就是这一波推广。而他接到香港的大订单,同样离不开姐夫的资源。

  这是惠介在资源上的筹备。

  不仅如此,惠介还在做决定前,用自己的资源预测回家乡种草莓的可行性:

  他不断优化种植草莓的技术,拓展了超市和海外的渠道,并且验证了发展草莓旅游业可行性,最后才决定留在家乡种植草莓。

  在《精益求精》一书中,作者这称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化可行产品。

  也就是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看市场是否能接受,然后再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直到市场能够接受,再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投放。

  而惠介正是这样做的。

  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惠介放弃了东京的一切,从零开始做和他职业生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其实不是。

  所以,当你看完惠介的生活,有种放弃一切重新开始的冲动时,先冷静思考一下,你手头的资源和你的能力,是否支撑你从0开始。

03 把她放在你的未来里

  在《草莓人生》中,我觉得惠介做得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他忽视了妻子的感受。

  自从开始种草莓之后,惠介回东京的次数越来越少。

  起初是一星期一次,后来从半个月一次,到一个月一次,而每次回来,连24小时都待不到。

  关键是,惠介始终没有告诉美月,这样的生活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是决定留在家乡,还是回到东京。

  因为他心里也没有答案,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美月有些失望,她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东京,重新开始手模的工作赚钱,当自己工作时,就把孩子放到母亲家里。

  其实,像惠介一样,自己做出了选择,却又不和伴侣沟通的方式,极易引起矛盾。

  就像毕业就分手的情侣,真的是因为害怕距离冲淡感情吗?

  不是,她们害怕的是,在你未来的规划里,根本就没有她的位置。

  特别是当你没有问过她的想法,而是直接告诉她你的决定,却又没想过要什么时候才能到一座城市的时候,尊重感和安全感,很容易崩塌。

  不过幸好作者还是给了惠介一个美满的结局:

  美月开始理解惠介,离开她从小生活着的东京,带着孩子去到陌生的富士山下,重新开始。

  而为了避免美月不习惯大家庭的生活,惠介也决定在东京和家乡之间,租一套小公寓,让一家人团聚。

  或许故事的结局,才是情侣在面对回家乡还是坚守大城市时,应该有的正确姿态:

  有想法,我们就说清楚,不要藏着掖着。

  如果要妥协,我们互相让一步,不要总想着对方牺牲。

  ❤

  抱歉,一本治愈系小说,却被我读得如此不治愈。

  但确实让我在感动之余,能够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现状。

  希望你也能读读《草莓人生》,或许从惠介身上,你能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共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