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1000字

2021-02-27 03:39: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1000字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是一本由[日] 松尾芭蕉著作,雅众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一):陈黎拉进译者黑名单

  陈黎应该拉进译者黑名单永世不得出来,糟糕的阅读体验,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说松尾芭蕉是二十世纪的自己?

  译者序太糟糕了,译者也太糟糕了。非主流的只言片语,癫狂状态的絮絮叨叨。非逼我学日语阿。

  我死了。

呕吐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二):失望透顶

  对那本一茶的句集感到失望,那么这本芭蕉就是失望透顶。也许是多而愈滥的缘故,短时间里翻译出这么多俳句,肯定差强人意。陈黎先生早年翻译的日据时期台湾短歌、俳句何等清新、凝练,与谢野晶子也是情意绵绵,可是现在这本芭蕉,完全是拖泥带水,添加诸多自己的主观创作。尽管翻译这活儿本身就是译者的再创作,然而陈先生在芭蕉有些俳句中全换做自己的想象了,失去了“蕉风”,也失去了俳句意在言外的留白之美。最有意思的是书里一再注解强调芭蕉的“同志”身份,难道是这次台湾通过“同志”婚姻法造成的吗?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三):我的试译

  其实翻译的很差。因为17个音节就应该自己设计一个5-7-5的平仄结构,严格按照格律来,这样才能读之有味。

  完全是自由诗,自以为是。

  我的翻译:

  第十四:云儿迤逦飘,相识鸿雁同莫逆,悄然生别离

  第十五:花儿淡淡愁,那世间悠悠之口,更仇那风口。

  第十七:天平啊,一端京都一端江户,同耀千秋。

  第二十:富士山的风,被我折扇收纳,回家当伴手礼呀!

  但我觉得自己翻的也很差,没有一点点留白的感觉。还是对日语的典故不熟悉啊。要是英语就好了。

  第二十七,沧海的波浪,浮泛出酒香浓郁,在今宵明月。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四):不太懂翻译,但?

  有的俳句翻译我很喜欢,像“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和“此道/无人行/秋暮”以及“摧枯寒风/吟狂句,此身/放浪似竹斋”这几首。译者注虽然充满了对松尾芭蕉的性取向的无端揣测,但是读起来像个人批注一样也还挺有意思。但是!!!诗真的可以这么翻译吗!!

  然后看了一下译者序,这么吹捧自己的译者实在少见...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五):翻译是屎!

  松尾芭蕉写得很好,但翻译屎透了!

  封面很美,同系列的几本书都是这样封面美极,内容差极,如果你看到相似风格的封面,提高警惕!建议所有热爱诗歌的人将这两名翻译永久性拉黑。

  翻译水平实在太次,译者又自恋又爱牵强附会,恨不得每首俳句都附上注释,注释里全是译者的意淫:这首受中国诗人影响,那首也受中国诗人影响……在注释里意淫过多也就算了,翻译起来却要摒弃清丽的直译,用自己毫无美感牵强附会的意译。我越看越呕,越读越气。这种垃圾到底怎么出版的?

  本来看着看着我已经不想再看注释了,但有一首翻译非常离奇,虽然不认识日语,但这首汉字这么多,在翻译里却既没看到夏也没有草,只有梦而没有迹。我点开注释一看,“这首译诗里似乎藏着陈黎1995年某首诗的身影“,不知是译者觉得自己可与松尾芭蕉相提并论,还是单纯为自己与芭蕉”心有灵犀“沾沾自喜。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六):短摘

  gt;> 花讨厌闲言闲语的世间之口——更恨那播散花瓣的风之口 >> 恋爱中的母猫穿过崩塌的灶坑幽会去了 >> 伐树——凝视残余露白的圆树根:今宵明月 >> 今晨积雪——园里唯葱叶冒出,像小路标 >> 月明偷香——一只虫子偷钻入栗子里[插图] >> 布谷鸟啊,麦子在招唤你吗,穗花摇曳… >> 醒来,醒来,和我做朋友——睡梦中的蝴蝶! >> 马背上驰梦——梦断,月远,茶烟淡淡起…… >> 牡丹花深处,一只蜜蜂歪歪倒倒爬出来哉 >> 来访,君不在:连探头迎我的梅花也开在邻家墙上 >> 月亮匆匆露脸——树梢上叶片仍紧抱着雨水 >> 马背上坠落可矣雪与沙会接住你——酒醉醺然的你啊 >> 在麦饭和恋爱间,母猫瘦了 >> 初冬第一场阵雨:让我们只今天感觉老吧 >> 萩花摇摆有致——花上的露珠一滴也没跌下…… >> 别离在即——我抓住一株麦穗寻求力量 >> 人间此世行旅:如在一小块田地来回耕耙 >> 一田的棉花——仿佛中秋明月开花纷坠 >> 蝙蝠啊,你也出来加入这花灿鸟鸣的浮世吧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七):捕捉生活细微之处的美

  8 秋風

  穿過拉門上的破洞:

  真尖的嗓門!

  11 花顏讓你

  害羞嗎—

  朦朧的月?

  12 繁花燦開—

  悲哉,我居然無法

  打開我的詩囊

  20 把富士山之風

  收於我扇中,當作

  江戶土產!

  21 戀愛中的母貓

  穿過崩塌的灶坑

  幽會去了

  39 海藻間銀魚群聚

  伸手掬取—瞬間

  全數閃逝⋯⋯

  40 植芭蕉一株—

  恨見一旁冒出

  荻草兩株

  41 布穀鳥啊,

  麥子在招喚你嗎,

  穗花搖曳⋯⋯

  43 笨笨地,在暗處

  想抓螢火蟲

  卻抓到荊棘⋯⋯

  49 八月十四—

  明日即屆不惑,

  今宵仍三十九之童

  71 雲霧合工—

  瞬息間

  百景盡出⋯⋯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八):该当作全新的文学创作形式来阅读

  我想称这样存在错译、误译以及添译的形式叫做“新译式文学”。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添加了日语原文,读者可以对照阅读。

  俳句有3大特点:

  诗意断句,指融汇不同意象。

  留白存想,指尽力短写且留句外遐想。

  词语凝练,指精准的用语。

  遵循3点,我也试译3句玩一玩:

  1,于马寝,残梦月远茶烟起。

  2,白芥子众翼拱,遗物见形似蝶哉。

  3,别像我,摔得香瓜两半儿碎。

  我给三星,其中1颗给装祯,1颗给原文,1颗给为本书付出劳动的所有人。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九):芭蕉啊 芭蕉 江户旅人 客栈外下雨了

  水中杜若花的倒影 啊 恰似杜若花 花颜让你害羞吗——朦胧的月? 浪花灿开 雪又还原成水 再度开花吗? 伐树——凝视残余露白的圆树根 今宵明月 哎呀 幸好没事 昨夜喝了河豚汤! 秋风啊 蜘蛛——你用什么样的声音悲鸣? 寒夜水冰冻愁肠 船橹击浪 声声催泪下 梅雨季 鹤的脚 变短了 贫山寺之锅露降而自鸣声声寒 对着朝颜吃早餐的人——就是我啊 八月十四——明日不惑 今宵仍三十九岁之童 胡须吹风 暮秋悲叹者是谁? 烧香 净耳 而今可闻布谷鸟鸣了 蝴蝶啊 蝴蝶 唐土的俳句什么模样? 马背上驰梦梦断 月远 茶烟淡淡起 拂晓微明 银鱼一寸白 海暗了 鸥鸟的叫声一寸白 梅花如此白 昨天的白鹤 被偷了吗? 断我蝴蝶之翼如断袖 做你白罂粟花祭彩旗 篱笆下细看 啊 荠花默默开 古池 青蛙跃进 水之音 寒夜冰裂水瓮 声声 碎我眠 初雪 恰足以 让水仙花的叶子弯身 你生活 我给看好东西——一个大雪球 农家子弟 打谷到一半停下来——看月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初冬第一场阵雨 马背上坠落可矣 雪和沙会接住 酒醉醺然的你啊 回到故里 泪堵脐带 岁暮 钟声渐消 花的芬芳又将撞响夕暮 欲用滴翠的新叶 拂你眼中之泪 章鱼壶捕捉章鱼 章鱼捕捉梦 梦中夏月流银 断崖栈道 藤蔓紧缠 活命 月之友朋——被弃的老妪独泣的面影 两人去岁同见之雪 今年又下了吗? 这纳凉间把外头的山都纳进来了 鹤鸣声厉——划破芭蕉叶 来自东或西?秧苗间 风声入我耳 檐前栗子树 花开不如世人眼 我要把菖蒲花结在我足上做我草鞋鞋带 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兵兵兵兵兵兵乒乓乓丘:梦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 蟾蜍的叫声 出来啊 别躲在蚕舍底下 寂静——蝉声渗入岩石 把炎热的一天猛推入海 滔滔最上川 象舄雨湿合欢花 西施黛眉愁锁 汐越潮涌湿鹤胫——海其凉矣! 今夜 要以药园里什么花 作我的草枕? 我的哭声是秋风 坟墓也颤动 山中温泉香气氤氲——延年何须再采菊? 从今而后,且让笠上露水抹去 “同行”誓言 吊钟倒垂沉海底 明月今宵无影踪 初冬第一场阵雨——猿猴也想披上小蓑衣 君乃蝶 我乃庄周的梦心 在京都 听见杜鹃的啼叫 我想念京都 白发一根一根拔 枕下蟋蟀唧唧唧叫 朝茶僧静——菊花开 在麦饭和恋爱间 母猫瘦了 我庸才无能 只想得一好眠 叫叫子啊 干嘛叫个不停? 要了解我的心吗?用一花和一乞食之钵吧 庭院扫雪 拿了扫帚忘了雪 夕颜花白 我把红红的醉脸探出窗外 初冬第一场阵雨:让我们只感觉今天老吧 昼颜花开了 我们切西瓜吧 朝颜花——它现在也不是我的朋友了 冬日幽困——金屏风上画的老松更老了 一家人白发 拄杖扫墓去 冬瓜啊 看——我们的脸都成了冬颜 一田的棉花 仿佛中秋明月开花纷坠 月色清澄 我陪我爱的少年郎回去 他怕狐 羁旅病馋 梦回旋于枯野 菊花开后更无花 唯有大根体面 说厌烦小孩者 不配有花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读后感(十):请陈黎离松尾芭蕉和俳句远一点!

  松尾芭蕉的俳句受唐诗影响颇深,但即便是化用唐诗,依然能保持属于他的疏离冷寂之美,生活中的零碎的片段化为诗人笔下乍现的天然:靠着门边看雪边嚼小鱼干,大风天扫扫落叶煮煮茶,对着院子里的牵牛花吃早餐…平和的画面感从文字里扑面而来,甚美。

  但是不得不说,翻译的真的太烂了!!!怎么可以把一个生活在清朝同期,尊崇唐朝诗人的日本诗人的俳句翻译的不伦不类?

  翻译中有现代诗的风格,也有仿古的感觉,有的还加入了一点现代专有词汇,看的时候简直不像一个人写的,这还叫翻译吗?这是自己重新写了吧?

  而且陈黎在译者序中说“叫松尾芭蕉为20世纪的陈黎”,你也配?而且还踩一捧一。

  读陈黎翻译的俳句真是既没有日语中那种零落寂静之感,又没有汉语的规整精致大气,翻译的随心所欲还好意思把自己和松尾芭蕉相比,我气死了真的。

  必须拿几个俳句举例。

  “木のもとに汁も脍も桜かな”直译为“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陈黎翻译为“樱花大餐——樱花树下,樱花

  入菜,樱花入汤……”

  【樱花大餐一下没意境了,而且樱花味东西真的难吃,搞得我一下子没胃口了】

  “君や蝶我や荘子が梦心”直译为“你是蝴蝶,我是庄子的梦心。”

  陈黎翻译为“君乃蝶,我乃庄子的梦工场。”

  【梦工厂是什么鬼东西啊!汉字你看不懂吗?直译为梦心不好吗???】

  “三井寺の门敲かばや今日の月”直译为“今夜月明如水,去敲三井寺的门吧。”

  陈黎翻译为“今宵三井寺——敲门是月光的银指甲”

  【明明唐诗里有类似的句子,非要搞什么银指甲】

  “川上とこの川下や月の友”直译为“川上和川下以及月亮的朋友”

  陈黎翻译为“川流皎月银,粉丝……上下游,同加为好友”

  【川流皎月银还行,粉丝是啥?fans吗?加为好友个鬼!拒绝!】

  还有最气人的一句!(我看到这句差点厥过去】

  “旅に病ん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廻る”直译为“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

  陈黎翻译为“羁旅病缠:梦如黑胶片,回旋于枯野唱盘”

  【hello?松尾芭蕉那个时代哪里来的“黑胶片”???松尾芭蕉临终前最后一句俳句你就这么翻译???唱盘???把黑胶片塞进你嘴里给我闭嘴啊】

  最有名也是意境特别美的一句俳句的翻译!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别的翻译为“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有翻译的更美的)

  陈黎翻译为“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

  【这个时候知道直接照搬原文的汉字了?这翻译难道不是把原句能认识的汉字“古池”“蛙飞”“水之音”拎出来整理一下吗?这也叫翻译?】

  陈黎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译这些诗时,我不觉得我笔下出来的中文诗是芭蕉所作,我觉得它们像我自己写的中文诗,是自身具足、独一无二陈黎(或陈黎与张芬龄)风格的。”

  【像我自己的写的中文诗?你好意思?独一无二风格的? 你好意思?】

  翻译会带上译者自身风格这件事无可避免,但是把芭蕉写的俳句翻译过来就觉得是自己写的,我的天哪您好大的脸啊?但看译者序叫松尾芭蕉“20世纪的陈黎”也能看出这种迷之自信了。

  而且陈黎莫名其妙的认定松尾芭蕉是个同性恋?还在书中的注释里多次暗示。(没有史实论证的都是野史)。这简直是误人子弟!!!

  注释我就不拿出来说了,拿个俳句举例。

  “月澄むや狐こはがる児の供”

  我用在线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话不通顺,直接看陈黎的。

  陈黎翻译成“月色清澄:我陪 我爱的少年郎 回去——他怕狐”

  还在注释里写到“这是首充分流露男同志情色想象之艳诗…可谓芭蕉生命最后阶段的异色之作”

  这首诗是松尾芭蕉家在门人大阪家中的俳席上写的,一个诗人在门人家里的宴席上,在公众场合大写艳诗?

  且不说场合问题,写这首俳句的1694年,松尾芭蕉都50岁了,他同一年就因为腹疾在大阪(也就是写这首诗的地方)去世了,你说一个患腹疾,生病到马上病死的老诗人,在死前不久还写了首艳诗,你真觉得说得过去?

  而且同性恋一说本就是无稽之谈,他若真的在公开场合大写同性艳诗,他的朋友,门人,学生留下的文献中怎么丝毫没有痕迹?

  只能说陈黎扩写能力挺强啊?脑补能力挺强啊?松尾芭蕉一生不婚不育到陈黎这就变成同性恋了?少年怕个鬼的狐我真的忍住了我骂人的冲动…

  陈黎你写你自己的诗吧,离我爱的松尾芭蕉,我爱的日本俳句远一点!

  真的你不配…你太过分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