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8 01:3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的读后感大全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一):确可为最重要的一本

  如果说“正宗心理学”一定要成为数据统计和概率分析的附庸的话,那这本宁可归类为精神哲学或者心灵学。不停的自我解剖固然是痛苦的,多次想回避的,但唯此才能知晓“自我实现的预言”来自何方,引向何处。书中多次引用的苏菲派思想也是非常有震撼力的。从体系的完整性而言,这本书是体例最齐整的,可以全面看到武志红先生的思想脉络和知识体系,是一次大梳理大总结。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二):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自我篇)

  这本书到现在为止,看了一半。但是书里充斥的都是一些老套的东西,并且先前理论性的东西也讲解不是很深刻,很多都是草草定义带过,举一些貌似不合时宜的例子进行证明。结构划定不明显,重复性太多,思维扭转度大导致实践性有些差。并不是所言说的读一本武志红的书此本足矣。

  抱着很大期望去读这本书,收获到的只是一些勾勾圈圈的某句话,所以整个来说对本书有些失望。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三):你真的是你吗

  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同时听武老师得到上的课,把很多关于原生家庭、家族矛盾和成长经历的事情都想清楚了,那几天甚至有种容颜“返老还童”的错觉。以前的自己内心承担了太多不该或者说错误的责任,导致自己心理压力十分大,噩梦连连,但无法透过防御机制去解析潜意识所要传达的内含,理清了家族内部的各种关系后才发现我也可以活得很通透,没有那么喘不过气来了,真的有种可以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的感觉。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四):擦亮双眼吧

  之前一朋友发了条演讲视频给我看,一看是武的演讲,我那段时间也想听听心里咨询的演讲或课程,就又专门去咨询了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兼老师,她发给我一个她们内部的心理学老师玫瑰风向测评表,看完发现,武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心理学老师中真心一般,这位朋友说武在圈子里名声很一般,心理咨询个案时长也很有限,但就是靠着如今的网络....后来还是看了一些他的书,自己也觉得一般。可能网络时代就是这样,你不认可某些人不代表这些人混的不好,就像得到APP的罗胖,一直觉得他做的就是一种精神鸦片销售,但没办法,所谓的跨年演讲就是有人跟着往里跳.....现在每次看着得到APP上武的专栏头像,无奈又哭笑不得...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五):向内探索,先得向外发散

  这本书是对得到专栏课程的复刻和总结,是武志红心理学体系近乎完整的呈现。觉得这就像是他自己的创造物,像是他酝酿多年生产出来的孩子。 既然是体系,就会比较全面,其中不只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还融合了一些哲学智慧,大的人生主题、解梦知识、身心整合、人际关系等,都有所涉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比较容易理解,作为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也挺好的。可以帮助理解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是什么,有什么用。 这套体系的目的是教人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己。这反倒要求我们要保持开放,不要困在自己的人生逻辑里,而是要走出去,和现实碰撞,多了解别人的的活法,进而整合进自己的人生故事线,拓展自己的生命地图。 学习心理学,就是学习多一种理解人与事的角度,以求有更全面,更正确的理解。从共性出发,理解别人,然后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个性,理解自己了。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六):一本让自己找回真实自己的书

  买了好久今天第一次读,果然没让我失望!武志红老师总是抛开现象谈本质!比如明明就是自己潜意识里的指引还要说这就是命,明明就是原始家庭带来的影响,却还浑然不知!也很赞同武老师说的,其实终其一生,我们就是要成为自己!这也给我的育儿提供很多参考!

  教孩子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就要从说“不”开始,而不是整天让孩子听话,掩盖孩子真实的想法!所以很庆幸读到了这样一本书。

  终于知道老公为什么说我内心总是把人想得那么坏了,因为现实中我是一个地道的烂好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恶意,怕遭到毁灭性报复,然后把自己的坏都投射到别人身上,恶性循环,自体越来越虚弱,恶意也跟着增加。武志红老师告诉我:表达恶意就可以获得尊重,增进关系,现实中却是如此,当你表现出强烈的界限感时,旁人非但远离你反而对你更加尊重你!

  总之,感谢这本书,也感谢自己,让自己能够在真实的做自己的路上越走越好!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七):自我认知

  

这套书分为上下两本,本书是上册,意为“活出自我”。

通读全书视之,活出自我,是一个探索自己、感受、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如其目录所示,包括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等环节。童年的不幸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自我生命力被压制后,很难活出真我,也进而会导致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创伤或疾病。其中,关于潜意识的学说过于魔幻化,但是我自己有一次按照指示的方法进行了尝试,确实有很好的体验。我们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同时,我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这与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格物致知。有的时候意识、思维会欺骗我们,我们应该多想想,发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时,是否在进行投射,是否在逃避,是否有其他的鬼魅在作祟,是否内心深处有过创伤,是否能独自面对。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可以治疗的爱人,互相治愈。

之所以给4星,是因为部分内容太过啰嗦,篇幅是可以删减的。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八):摘录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抑郁症常源自两个原因:一是重大的丧失;二是压抑的愤怒。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失去都会导致悲伤,重大的失去,如亲人离世或失恋等,会导致重大的悲伤。 本来,失去发生时的第一时间所产生的悲伤与泪水,是有治疗效果的,只要悲伤能在我们身体上自然流动,这份疗愈就会自然产生。 然而,我们的头脑认为,悲伤是太痛苦的情绪,于是会压抑悲伤,导致悲伤不能流动,最后卡在心里,卡在身体里,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抑郁。 并且,抑郁症的爆发,常是一个新的失去,触发了过去的重大失去所伴随的极大的悲伤。譬如,一次失恋触发了过去失去父母的悲伤,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爆发。 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与接纳你,而不给你设置任何条件。条件,就是诱惑。诱惑,即你要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给你情感。 幸福感的主要源头是人际关系的深度,但当你在人际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时,你不会去构建太有深度的关系。你需要从关系中撤离一部分自我,好保护你做自己的空间。 股神巴菲特,他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九):我寻索的始终是你

  看了武志红老师的新书,爱上了鲁米的诗。

  武老师的书看过好几本,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本书更有想法更有内容,想法也更细致更丰富,值得推荐。

  一开始看到标题,有被轻轻地震撼到,每个人都拥有人生。从出生开始,慢慢成长,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怎样的人生才算自己说了算的。一件具体的事情,可能好判断是否是你说了算但漫漫人生事件何其多,难道每件事都能自己说了算。

  打开了这本书,答案慢慢呈现。

  书里总共七章,从不同的方向但你循序渐进探索内心,继而展开、接纳、包容、理解。

  我想,即使学过心理学的读者再来看武老师的书也会有新的感悟。在这本书里,大部分文字都是武老师在18年写出的,在加上好多年收集的分析案例。对于我这种非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叙述方式真的很好。

  案例叙述简洁,关键信息一目了然,结合刚刚讲述的理论知识,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吸收。在每小节后还有一个互动环节,是一些针对本节具体内容的一些问题,有些还是具体的生活中常出现的。武老师会做详细的解答。所以说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很值得阅读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的被深深震撼了。我感觉我与武老师的文字产生了共鸣,那些自恋,那些自闭不就是在说我吗。特别是书里会配上好多鲁米的诗,当优美的诗呈现,好似原本的能量加大,沉沉地撞击着我。

  默默回想,我还有太多太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感谢在武老师的书里找到共鸣,找到一种被抱持的力量。

  上穷碧落下九泉,

  继续不懈寻索

  你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活出自我篇》读后感(十):真伪?心理学不是思维和逻辑的游戏,是了解人性和体验感受的经验

  有人用“实证”来分辨心理学的“真伪”,说“事后诸葛亮”不算心理学,说该书中许多案例,如同疯人臆语,瞎编乱造,不可信。然而,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体验,旁征博引只是人云亦云,在玩一个思维的游戏。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呢?心理学是了解人性和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而不是思维和逻辑游戏。

  即便是“快乐的时候想唱歌”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这便是体验快乐的时候的经验,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这不妨碍别人“快乐的时候想蹦蹦跳跳”。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也是心理学不存在真伪的原因。

  所以说,试图来分辨心理学真伪的人,他们忽略了:

  【1】人性的复杂,精神世界的丰富,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你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或者他人的经验,得到所谓“正确”的,“真”结论。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别人的体验,自己未必有,甚至世界上仅此一例。并不妨碍其成为一个经验,也不代表不会再次出现。

  【3】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是无法精确描述体验和感受的,即便是体验者自己的语言。

  【4】逻辑是思维的游戏,可以用来研究人性和感受,但不能作为心理学真伪的标准。用实证,逻辑,数学,科学主义的思维来判别心理学真伪的人,陷入了思维的游戏无法自拔,却没分清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某种意义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性、感受和心理活动,而不是思维本身。

  思维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不被思维涵盖的,感性的,感觉的,只可意会的人性,却恰恰是需要心理学去觉知去探索的。

  所以当一个人去评判心理学的真伪的时候,试问他能评判得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真伪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