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精选

2021-03-04 04:2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精选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是一本由浦江清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6-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精选点评:

  ●醍醐灌顶

  ●可以复习文学常识,顺便补充一点新知。文学史观通透,讲词曲乐府概念源流,颇有卓见。可全书是讲稿整理而成的并不要紧,能不能不要像现在这样多是零敲碎打的拼凑、省简和重复?这书出得跟骗钱无二,实在忍无可忍。

  ●第一编,词曲两篇,评中国诗史一篇;第二编,论陶渊明,论杜甫两篇;第三编,作品讲解五篇,尤其词的讲解一篇;都很值得读读。又,文字平实,也是好文章。

  ●浦江清先生是诗词讲解高手,很多东西经他一解释,豁然开朗。

  ●对诗词源流的论证、对作者和经典作品的解析,点评精到,作品分析的很好。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一):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之优美,用词之简炼,点燃众多求学之士内心的善良与爱意,希望与阳光,将文学的力量挥洒于世间涤尘洗浊。浦江清先生的这部《中国古典诗歌讲稿》分三编共二十篇,二十篇的论著篇幅虽不长,却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充分展露,这样的精辟文学著作得益于浦江清先生深厚的学识渊博的古典文学知识积累。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有糟粕,更多的是集先辈智慧于一体的精华,浦江清先生将这精华如珍珠般缀辑,无论是第一编中诗歌的体制源流中的《诗经》《楚辞》《元曲》《中国诗史》,还是第二编作家评析里的屈原,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或是第三编作品讲解里的《羽林郎》《董娇娆》,古诗十九首,词,《生长殿》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与作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以词作诗文留传青史,受到代代文人志士的喜爱与传诵。

  浦江清先生的儿子回忆父亲时说,父亲的学识才能,用“学贯中西,广博精深”来形容,是不为过分的。自述浦江清先生1957年过世时,才二十岁,遗憾对父亲的学问了解太少,也是在近年陆续整理遗著时,才渐渐了解到浦江清先生的思想品格,治学之道。

  浦江清先生天资聪颖、刻苦异常,钻研国学要籍之余学习多门语言,曾笑着说,“各种语言之间是相通的,精通了一种外语,再学其他的就不难了。”这些札实和自信的语言功底让他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也非常深入。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浦江清也研究出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方法,可以将史学洞察力,国外先哲思想与中国传统相结合,将中国文学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综合考察,这就带给读者一种比较新鲜的观感和体会。

  浦江清先生的独特解析也让读者感受到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另一种魅力,被誉为“清华双清”的浦江清先生与朱自清先生虽文风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但都是拥有至诚灵魂的率性之人,这份真性情让乱世里的袭扰困顿也有了诗意,人也尚能称之为“人”。浦江清先生带给读者的远不止诗文欣赏的浅层体验,更蕴含了陶治性灵,发幽思的入世情怀。吕叔湘先生曾评价浦江清先生,“在同辈中以渊博称”,并在《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一书所撰“浦江清小传”。

  脉络清晰,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取舍适宜,文采斐然,浦江清先生的《中国古典诗歌讲稿》必能达成著作者所愿: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二):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文/赵客

  浦江清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是相当陌生了,殊不知当年浦江清和朱自清并称为“清华双清”。朱自清先生以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给诸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浦江清先生则以学术著作为主,不为大众所知。

  浦江清是江苏松江人,即现在的上海松江。他从小家境贫寒,凭着自己优秀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后,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和哲学,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毕业后他被推荐去清华,成为了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的助手。据浦江清的令郎浦汉明回忆说:“父亲深感根底不足,于是拼命钻研大量国学要籍,并发挥英语的优势,补习德语、法语,在短时间内又掌握了希腊文、拉丁文、梵文、满文和日语,还帮助陈先生编了一本梵文文法,显露了卓越的语言才能。”可见浦江清先生的语言天赋。

  如果掌握多门不同语系的外语还不足以让人惊艳的话,翻开这本《中国古典诗歌讲稿》第二编的《屈原》,浦先生就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一扫人们对文科生的刻板印象,采用数学中的微积分、现代天文学和古天文历法对屈原的生日进行了考证。引《离骚》开头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战国时代把木星在正月里和太阳教会的那一年叫“摄提格”,根据古代天文和历法的推算,屈原应该生在公元前三三九年阳历二月二十三日。如此精确的推断,没有多学科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试问多少理工科学生大学毕业后还能记得微积分如何应用?

  “博学多才”这四个字用来形容浦江清先生可谓名副其实。除了学术上的成就,他还热爱昆曲皮黄,常与友人结社拍曲。其《清华园日记》中记载,“晚七时在西客厅宴客,到者有顾羡季(随)、赵斐云(万里)、俞平伯(衡)、叶石荪(麐)、钱稻孙、叶公超(崇智)、毕树棠、朱佩弦(自清)、刘廷藩,客共九人。湘乔及梁遇春二人邀而未至。席上多能词者,谈锋由词而昆曲,而皮簧,而新剧,而新文学。”有时浦江清去外地出差,还不忘买票听戏,可见对传统戏曲的喜爱。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浦江清先生深受学生喜爱。抗战中他两次把妻儿留在敌占区,单身赴大后方去为学生们上课。好的文学家未必是好的教育者,如果教学方法不得要领,是很难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的。浦江清先生显然是个中高手,在《词的讲解》中李白的《菩萨蛮》只“平林漠漠烟如织”一句的讲解文字就达数页。浦先生明白学生们并未经过严格的文言文训练,用最平实的文字解释文言和语言的区别,让学生们更易理解。为什么是“平林”,不是“寒林”、“树林”、“桃林”?除了意义上、音调音节上的原因,原来还是因为“平林”来自《诗经》,浑然而成。如此种种,娓娓道来,鞭辟入里,让人心中豁然开朗,体会到古人更深层的意思,获益匪浅。可想当时修浦先生课的学生是何其幸运。

  可惜清华双清身体都不佳,朱自清于1948年病逝,浦江清也于1957年因病离世,两人都是50岁上下的年纪,真是太可惜了。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三):浦江清的古典诗歌讲评

  诵读古典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能给人增添很多乐趣。正如那个笑话所说,看到美景,有人能不自觉地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有意境啊!此情此景,让那些只能词穷地说一句“真美啊”的人十足羡慕。近几年的诗词类文化节目,也带动了一波古典文化的学习热,培养了很多人读诗词的兴趣。最近在看古典文学专家浦江清的《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这本小书很适合对古典诗歌感兴趣的朋友。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是浦江清论述诗、词、曲、剧的文稿合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体制源流”,讲解诗词散曲的起源、发展和文体特点,还注重对不同文体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作家评析”,对屈原、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大家分别做了专门的评析。第三部分“作品讲解”,精选了《羽林郎》、古诗十九首、李白和温庭钧的词作以及《长生殿》等经典作品,做了细致的讲解。

  浦江清的讲解,简明扼要,材料充分,考证可靠,还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比如在《词曲探源》一文中,浦江清认为,词曲的源头都是乐府。按照他的观点,词是晚唐、五代和两宋的乐府,曲是元代和明代的乐府。这与通常人们认为的“词为诗余、词源于诗”的看法就略有不同了。

  浦江清把诗和词跟音乐的关系一起讲述,进行区别。诗三百篇原本是配合古音乐歌唱的,后来周代的音乐消亡了,三百篇只留下文辞部分,没有谱,不能歌唱了。所以,后世把不能歌唱、但用于讽诵的篇章称为诗,而把能配合当时音乐歌唱的统称为乐府。中晚唐、五代时期兴起的词,都是能歌唱的,都是乐府,并且在宋代的词没有明确定名为“词”的时候,也是叫做“乐府”。

  诗歌跟散文的语言有哪些区别呢?浦江清认为,最开始的时候,“一首歌谣是原始的诗词,一篇谈话是原始的散文”。所以,诗歌接近原始的民歌,是语言和声音的自然连接,富有情调;散文要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就要有连贯的思想和逻辑。

  跟散文相比,诗歌的句子之间,在思想上距离比较远,会有一点“跳越”的感觉。这种“跳越”也是有方法的。诗歌中常用的比兴、对偶等手法,就能够帮助诗歌表达跳越的思想。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转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通过比兴的方法,把两个看似无关的内容关联在一起。所以,浦江清说道,“比兴在诗词的语言里有代替逻辑的作用,比兴是诗词的思想的一种逻辑”。

  对偶的方法又跟比兴不一样。从“画省香炉违伏枕”,到“山楼粉堞隐悲笳”,前一句说过去的京华,后一句说如今的夔府。看起来前后两个意思没什么关系,用了对偶的方法,通过字面和音律上的对仗,给人一种紧密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也是格律带来的一种语言美感。

  所以,对于诗词的章法,浦江清从思想和语言两方面来总结。思想上通过一定的逻辑,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歌的内容;语言上通过格律的形式,让句子和词语更加连贯。最终,诗歌就是把思想融入到格律化的语言中,让内容和形式互相结合,形成了流畅的整体。

  从《中国古典诗歌讲稿》中可以体会到,浦江清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理解很深入,对诗词源流的论证、对作者和经典作品的解析,点评精到。这本《中国古典诗歌讲稿》很适合想要学习古典诗歌的人。

  2018.11.02雾凇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四):感受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简单的说,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看来,诗歌在我们古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么在《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古典诗歌。

  纵观这本书的目录,我们会发现它的结构是:书的第一章讲的是诗歌的体制源流,分析不同时代诗歌的特点,以及不同时代诗歌所呈现出来的代表人物、派别、类型。书的第二章讲的是一些非常著名的作家的评析。主要涉及的著名的作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在分析作家的生平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加以他的作品进行评析。

  书的第三章主要是一些作品的讲解。主要涉及古诗十九首、诗词的情与理、词的讲解等。

  在书里面作者对楚辞产生的时代、特点以及和《诗经》之间的差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战国之世,诸子并起。散文发达,登峰造极。封建社会已开始崩溃,礼乐废失,各国互相征伐政治,着重了解军事外交。学术文学由王公以及各国的大夫世家,转到私人手里,聚徒讲学读书,渐渐普遍于士夫。这就是楚辞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书里面,作者对楚辞的定义作出了明确的鉴定。楚辞包括楚民族诗歌之全体,不单指王逸《楚辞章句》内屈宋之作,而王逸书中屈宋以后之著作,如贾谊、庄忌、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等两汉人之拟作则皆不包括在内。

  在书里面我们可以知道,词是晚唐、五代、两宋之乐府曲,曲是元、明以来之乐府。乐府之名,始于汉初,但词曲之于汉乐府,关涉已远,其有密切关系者,为南朝之新乐府。作者通过举不同名家的作品,来证明词曲的起源是否正确。

  在书里面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元代的散曲。元曲兼指剧曲和散曲,剧曲属戏剧,散曲则是此以后兴起的诗歌新样式。南宋后期,词日趋衰落,随着金元俗曲的增多和元人歌曲的普遍,原本产自民间的文艺形式,由于文人的参与创制而兴盛起来,元人自称其为“乐府”,后世将其名为“散曲”。

  在书里面,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古典诗歌的知识点,喜爱文学的,都可以来看看这本书,应该会收益匪浅。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读后感(五):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

  朱自清先生,字佩弦。他的字不很通行,他的名是每个中学生都知道的。他写的文章,或署名,或署字,而书成出版时,一概用名。在学校里也用名,学生都称他为朱自清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人,祖父讳则余,字菊坡,祖母吴氏。祖父为人谨慎,在江苏东海任承审官十余年,民国纪元前七八年退休,迁居扬州。父讳鸿钧,字小坡,母周氏。民国纪元前十四年,前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旧历十月初九日,先生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为小坡公之长子。后来他在扬州成长大,在扬州读书,就入籍为江苏省江都县人。祖父退休后,他的父亲随侍在扬州,任扬州承审官。先生原名自华,弟国华,物华,妹玉华,皆生于扬州。民国元年,菊坡公逝世,留下些产业,家道小康。此后他的父亲到过江西石港、江苏徐州,历任盐酒各税局局长,廉直清正,一无积蓄。读过他的诚挚动执行的《背影》的都知道他有位极其慈爱的父亲。那时他的家庭遭遇不幸,祖母病故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在变卖家产,借钱办丧事。菊坡公的一生谨慎,小坡公的忠厚廉直,这此性格不折不扣地都遗传给先生。 扬州从隋唐以来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都会,富庶繁华,人文荟萃之邦。先生纪年,值科举初废,学校方兴,早承庭训,读过些经籍古文。民国纪元前后入新式学校,在安徽旅扬公学上学。十五岁,入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成绩优异。十九岁毕业,即考入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预料。父亲的喜欢,自不必说,而千里迢迢,进京求学,为了安慰老人,他答应了早婚。到京半年,寒假中赶回家乡结婚。夫人武氏,名钟谦,扬州名医武威三之女,与先生同岁,婚后感情甚笃,仍北上读书。不料祖母病故,父亲赋闲,他愁着读书年限太长,恐家计艰难,遂改名自清,投考北京大学本科,再发再中,又被录取。时北京大学尤以文科著名,先生入哲学系,加速用功,在三年内修毕学程。民国九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得文学士学位。 先生群性交游,在北大认识不少同学。同他交情最厚的有同学兼同乡的任中敏,在校时不熟而后来成为良友的有俞平伯。哲学系主任胡适教授正领导着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风起云涌,给予先生的影响颇深。他热心参加学生运动,并开始创作。最先试新诗,其后用功散文。早期的作品,收在《雪朝》、《踪迹》两个集子里的,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所写。使他成名的是长诗《毁灭》与长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何》,作于北大毕业后的两三年。时人比《毁灭》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七发》,评《秦淮河》篇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此时他一跃而第一流作者。 在杭州第一师范,初尝讲坛粉笔生涯的滋味,他觉得很不合式,几乎要辞职,是学生留住了他。他的思想很新,同学生热心地讨论哲学上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提倡用白话写作,策励青年,食得到学生的信仰。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民九至一一),吴淞中国公学,浙江省立第六师范(温州,民一一),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第十师范(温州,民一二至一三),湘江省立第四师范(宁波),私立春晖中学(上虞白马湖,民一三至一四)的国文教员,江苏第八中学(扬州,民一四,他的母校)的教务主任兼教员。在江浙两省教书五年,教育了不少青年,同时也训练了自己。他渐渐地抛弃哲学,专心研究语文教育。他所任教的各个地方,不乏山水名胜,课余游览,写新诗,游记,散文,陆续在文艺杂志上发表,同时加入了上海的文学研究会。在此时期,他和夏丏尊、叶绍钧、丰子恺、朱光潜、郑振锋为友,互受影响。在语文教育上的同道有夏、叶两位,后来他和叶绍钧合作了许多有关于国文教学上的著作,其趣味与经验,植根在这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学上。每一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文章,他的书,终身得到他的益处。 白话文运动慢慢地成功,攻破了国学和古文的壁垒。民国十四年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聘先生为教授。校址在北京西效清华园,环境幽美,图书丰富。国文系中多老辈,有古文名家,又有前清的翰林举人,先生年才二十八。然而青年学生中喜欢新文艺的,却愿意转到他的班上来(见《哀韦杰三文》)。清华设有国学研究所,聘梁启超、王国维等为导师,学术空气浓厚,于是先生见闻日广,益谦虚,自居后辈。次年,接眷到校,住清华园西院。《荷塘月色》、《儿女》两篇写他在园中生活。他把散文零篇,继《踪迹》后,集成《背影》一集付印。那时,他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生活的重担压着。不幸武氏夫人积劳在疾,十八年,在扬州病逝,年仅三十有二,遗二子三女。 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国内统一,定都南京。清华学校改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氏长校。他的老同学扬振声长文学院,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气象一新。新的计划是尽可能向新文学方面发展,先生亦参与草拟方案。十八年,扬氏离校,冯友兰氏长文学院,先生继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他的专门研究是诗歌与文学批评,任“新文学概论”“歌谣研究”等课,皆编有讲义。古文学考据的著作有《陶渊明》、《李长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清华学报》。学者之间都称道他的谨严博洽。二十年,休假出国,赴欧游历,又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读语言学及英国文学。二十一年,返清华大学,时梅贻琦氏长校,先生复为中国文学系主任。此后数年,清华大学中文系均由先生主持,名教授有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一时称盛。先生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本平衡发展,同人师生,感情皆洽。二十四年,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二十五年辞兼职,专任中文系主任。 在出国赴欧前,他和陈竹隐发士订婚于北平。陈女士四川成都人,少先生七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弟子,工书画,善度曲。二十一年八月,先生返国,与陈女士结婚于上海,偕返清华园,卜居北院。新婚伉俪,生活极愉快,先生写作益勤,成散文集《你我》及《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稿。长子迈先,长女采芷,从扬州出来,到北平就学。为了家用不足,不得不兼职,他和杨振声、沈从文共事,参加部编中学教本工作。于文章注释外,他又旁参博考,写下了若干部国学要籍的提要和说明,这部稿子,就是《经典常谈》的底本。他又应上海良友公司之约,参加《新文学大系》的编辑,编选《新诗》一册。在清华大学,在开设“宋诗”及“中国文学批评”两门新学程,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又开始研究中国文学批评里的几个基本观念之演化,在诗论方面先整理出头绪来,成《诗言志》论文一篇。他正要继续写稿时,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变起,中日战争开始,打断了他的安居治学的生活。 二十六年九月,清华大学奉教育部命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职合,成立临时大学于长沙。先生留眷在北平,独赴长沙,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席。文学院设于南岳,时战氛弥漫,弦诵不辍,先生常出讲演,激励士气。在南岳半年,生活朴素,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文学院诸教授谈学游山,登祝融峰,游方广寺,多题咏。二十七春,临时大学奉命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设于蒙自,先生游历桂林阳朔山水,经安南人滇,其眷属自北平脱险南来,定居于蒙自,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席。次年,迁昆明。时敌机轰炸甚烈,眷属疏散到乡,迁居昆明西北郊外梨烟村。村居简陋,遗仆役,夫人亲操家事,先生步履往返城乡教学甚劳。其时图书缺乏,研究工作停顿,他注意到通俗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学术通俗化,乃续写《经典常谈》稿,又与叶绍钧合作《精读指导举隅》,又与浦江清等创办《国文月刊》,促进国文教学。胃病时发,二十九年春辞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席,由北大教授罗常培继任。是年夏休假,同眷赴成都,住东门外宋公桥报恩寺,其地清幽,亦避免轰炸,疏散眷属之所。暇居一年,与萧公权等多倡酬作旧诗,格律出入昌黎、圣俞、山谷间,时运新意,不失现代意味。又与老友叶绍钧相会,合作《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两书。三十年秋返昆明,留眷在成都,其夫人任四川大学图书馆职,长女采芷,三子乔森在成都上学,子思俞,女蓉隽,尚幼。 先生返昆明,住北门街宿舍,辞系主任,由闻一多继任,专任教授。清华文科研究所成立,由冯友兰院长兼所长、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设所址于昆明东北郊外龙泉镇。先是,民国二十五年,清华大学鉴于华北局势紧张,筹设分校于长沙,择一部分图书仪器南运。时先生兼图书馆主任,实主持甄别图书装箱南运之役。南运图书由湘入川,大部分被炸毁于重庆,先生最为伤心。小部分运到昆明者,文科研究所成立后,整理残余,陈书满楼,于是进行研究工作。先生以半星期居城中授课,半星期下乡至研究所,与闻一多 、许维遹、浦江清、陈梦家等共同研讨,续写中国诗论专篇若干、成《诗言志辩》一书。在北门街宿舍,披览现代文艺杂志,作新诗评介多篇,成《新诗杂话》。先生母周氏太夫人已前殁,三十三年,小坡公殁于扬州,年七十有七,先生闻讯哀恸,时胃病已到严重阶段。 三十四年八月,胜敌受降,学校议迁回北平。三十五年春,文科研究所结束,闻一多辞主任,先生虽健康未复,不得已复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计划复员。其年夏,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师生分批离滇,闻一多被刺于昆明。时先生已离滇赴成都,同眷属飞回北平。清华大学复返故址,先生住家于北院旧居,八年流徙生涯,至是略得休息,健康稍复。他收集闻一多遗稿,主编闻氏全集,内乱起,国内统一无望,生活艰难既同于战时,而精神上更其苦闷。先生觉老之将至,益多写作,努力成《语文零拾》、《语文影》、《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数书。他的散文更其精练老到,思想更其开广,更其注意到通俗的大众的文学,在现代文学批评中,他的持论最通达公正,名望甚高。他在昆明时渐致力于文学史的研究,授此项功课三年,所以处处能用历史的观点,通古今之变。最后,他研究通俗文学,注意小说史,还没有论文发表。开明书店编中学国文教本,仍邀先生合作,他与吕叔湘、叶绍钧共同计划,担任了语体文的教本。三十七年春,胃病大发,教授二十三年,难得看到他请病假两周。然而到了学年考试将至,他又抱病上课,认真地结束了功课。至是在校服务又满七年,乃提出休假。计划在园内养息一年,编开明课本并预备“现代散文”一门功课。他参加一学年的最后一次教授会,通过毕业生名单后,他的职务完了,办理交卸。暑假中稍得休息,清晨傍晚,常曳杖逍遥于北院杨柳荫中,同人均讶其消瘦。八月五日,胃病大发,卧床呕吐,六日晨剧痛不可耐,由清华校医室送往城内北京大学医院诊治,知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刀治疗。起初两三天经过良好,其后转他病,突趋严重,体力不支,十二日上午十一四十分,溘然长逝,年五十岁。临危,执夫人手不释,从容若平生,无遗命及后事。子乔森、思俞,女蓉隽侍侧,知交学生来视病者,鹄立门外。噩耗传到学校,清华大学全体学生静默致哀。其长子迈先自蚌埠奔丧至北平。身后惟遗书满室,有《论白话》残稿存案头,盖剧病时辍笔者。学校为治丧,并向教育就请恤。 先生长子迈先服务军界,为中校教官,已婚。次闰生,服务新闻界。次乔森、思俞,还在读中学。长女采芷,三女效武均已婚。次女逖先,卒于抗战期中。幼女蓉隽,方八龄,在小学。 先生既殁,亲友知交,文坛作家,以及他的学生皆执笔为文,追忆哀悼,遍载国内数十种刊物。他的传记材料,在各方征询中,将来须集二三知友公司考实商定,又须能文之士执笔润色。今兹所述,粗具记录,亦或有误失,又不暇为文,略述梗概,以备参考而已。

  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