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锦集

2021-03-13 01:0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锦集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是一本由王立铭著作,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一):世界已经被改变,我们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看王老师的书,让我想起2019年年底疫情刚刚出现时的种种状况。站在那个当下,如果有人告诉我,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们都要如2020年这样,在一轮又一轮疫情平息、爆发、平息、爆发的循环下生活和工作,我一定会十分怀疑。在度过艰难的一年之后,2121已经开启,但在世界范围内,疫情仍没有好转的迹象,这个时候,我是真的相信世界已经被改变,我们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好消息是,已经有多个国家宣布新冠疫苗通过人体试验,开启了全面接种工作。在整个对抗疫情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感受是,除了科学,我们别无依靠。

无论是分析病毒的基因序列,采取各种抗病毒的措施,还是治疗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研发新冠疫苗,可以说,没有科学,没有那些冲在最前线的科学工作者,我们很难在一次又一次的病毒来袭中与病毒打成平手,甚至战胜病毒。

读科普著作,我常常产生的一种感受是,能够近距离了解人群中最聪明的一些人在做什么真好。从王老师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到《上帝的手术刀》,再到《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每每都让我感到一阵阵鼓舞,更有读到精彩之处,忍不住拍案叫绝。读一本书就像整理一团乱掉的毛线,你只有找到一端的小线头,并沿着其中的脉络费一番功夫用心摸索,才能将其整理成规规整整的毛线团。想到作为读者尚需耗费一番心力,作为作者更是要如何在众多庞杂的资料中拣取自己最想要的、认为最精彩的内容“排兵布阵”,真是让同为人类的我感到汗颜。

说回《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对病毒这类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独特生物有了抽丝剥茧般的深入了解。书的脉络十分清晰,一步步从病毒是什么,病毒如何入侵人体,在人与人之间实现高效传播开始讲起,然后到为什么需要通过隔离防控疫情,疫苗如何研发、如何起作用,如何治疗病毒感染,再到探究病毒从何而来,病毒和人类如何相爱相杀,未来如何与病毒共生,我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未来病毒这种要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神秘生物,它们带来的并不是只有恐惧,更重要的,病毒身上还潜藏着我们治愈各种致命疾病的密钥。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二):人类科学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照进了病毒世界

  

这个冬天,随着疫情散点爆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却真是有些抑郁了。活动取消,微信群里总是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这疫情,就像北京长长的冬季,无穷无尽的风,我只能缩在羽绒服里。

对于很想告别的2020,对于未来的2021,《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是硬核需要。总听张文宏医生的预测,看了王立铭老师这本书,大概你可以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识,你自己也可以判断了。

之前读过王立铭老师的《生命是什么》等等,其中一些关于RNA、DNA生产、转化的描述,我还是懵懵懂懂,而这本书,大概中学生物课的知识就够了。但是,我认为这本书也足够硬核。另一位科普大神曹则贤老师曾说,“科学传播不是迎合大众的“浅、薄”。大众不浅薄,也不甘于浅薄。把硬核的科学有效地传播出去,才是我们努力的价值所在。科学传播前提是有科学,就像生孩子要怀上,做慈善要兜里有钱;学习科学就像爬山,别人可以带你爬山,但不能把山压缩了给你”。我认为,王立铭老师是努力要抬你上山,很难找到这么尽职的登山陪练了。所以,请珍惜好的科学传播书籍。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就不说了,我觉得一本优秀科普书一贯的优点,这本书都有:

体系化的讲述方式:为什么我们看很多公号文,但真正到分析问题时,这些知识还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学习是系统化的,才能转化为能力。你了解了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DNA、 RNA,蛋白质、细胞、细菌、病毒的一些基本特征,才能明白病毒侵入人体的方式、病毒传播的途径、为什么没有特效药,疫苗为何无法起作用那么快。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王立铭的《生命是什么》,就不单单讲生命科学,而把生命科学放到大物理学的背景下,我会想,哦,原来有这样的联系!

展示科学探索的精神:探索有个基本前提就是承认未知,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才需要我们去探索啊。这种科学精神贯穿本书,一上来就自爆生命科学的特点和现状:“和建立在严密的理论体系上的物理学不一样,地球生物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很难在生物学中找到所谓的“底层逻辑”。生物学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敬畏(和无奈)心理——不管我们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都会出现例外。“

展示科学求证的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本书也不时的讲述此过程。关于病毒朔源,目前依然没有定论。书中说,这些具体的结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美中病毒都会有不同的起源和传播路线。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得到了这些结论。作者回顾了SRAS病毒的朔源过程,果子狸—蝙蝠。而迄今为止,新冠病毒的朔源,即中间宿主,还是没有找到。

书中最后指出,病毒作为一种天生能够精准识别和入侵细胞的生物,可以帮助人类实现对疾病的治疗乃至对职务的改造和设计。看来,一个文明先进的程度,在于其掌控微观世界的程度,在生物界也如此啊。人类最开始只能驯服大的动物,接着是细菌,接着是病毒,或许以后是基因。基因说到底是一种信息,决定了生命的形式,人类科学探索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照进了暗夜沉沉的病毒世界。

看完这本书,要接受现实,我们一直,并且今后也将长期和病毒共存。希望我们“浅薄的大众”,也不是天天只能盼着疫苗起神功,而能知道生命背后的一些所以然。

生动精美的插图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三):“真男人就选肛拭子”“你有毒!”

  

还记得非典时

每天学校排大队测体温

板蓝根销量异常地好

奶奶天天在家煮醋

那时戴的还是纱布口罩

信息传播不像现在

人们对这场异常景象显得懵懵懂懂

病毒对人类来说

还是一个笼罩在重重迷雾中的黑暗世界

我们太不了解它了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这本书里

为了能把两个世界间的复杂联系讲明白

王博士真的尽力了

“病毒式”速度有多快?

就说熟悉的流感病毒

它能以每6个小时增殖数百倍

每12小时增殖数十万倍

每24小时增殖上百亿倍的速度

在人体疯狂传播

如果我们的文章也能有这速度

那离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远了

作为完美寄生者

病毒的生命紧紧维系于

其快速“入侵-复制-扩散”的循环

繁殖和变异的叠加

赋予了病毒无可比拟的进化速度和适应能力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尽可能提早疫情防控

等到它变异

一切都晚了

科技进步的今天

甚至可以有虚拟尸体让医学生练习解剖

为什么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依旧“老掉牙”

想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要先明白一个数学规律

如果一位患者在感染期间平均只能传染0.5个人

那么每过一段时间

新患者的总数就会减少一半

久之

我们就又回到原来的美好世界啦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基本传染数 R0

一位患者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能传染的人数

流感在1.3左右

SARS在2-4左右

水痘和麻疹分别超过5和10

根据目前数据,新冠肺炎在3左右

隔离这种措施太被动的话

换个主动的就是疫苗

它要完成的

是降低每次接触中传染疾病的概率

激发和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

常见以毒攻毒的疫苗有

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等

简单讲就是将病毒整成残废

干脆弄死和洗牌重来的区别

你也可以当我是瞎说的

科学的解释还是来看书吧

病毒并不是人类的敌人

想必大家都想好好认识一下

这个叫SARS-CoV-2的病毒

这一年人类的异常举动都是因它而起

比如

孩子们经历了悠长假期

家长们有苦不能言

高考和奥运会纷纷延期

美股经历数次熔断

各行各业速生速死

城市清空

世界停摆

总之

我们有了思考人生的时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我们要研究的不是如何彻底消灭病毒

而是如何防止它入侵人类世界

合理加之利用的话

病毒可以帮我们杀死细菌和肿瘤

通过基因改造

它还可以干掉癌细胞

动植物驯化、农业育种

它还是修改这些物种遗传物质最理想的载体

这一年

我们不再期待多放几天的通知

而是更想早点复工

去年该挣的钱还没赚到呢

打工人、打工魂

以下是一些辟谣:

病毒进入了宿主细胞,就一定会生病吗?

不是的,没有这么绝对。

打了疫苗就能对所有人起作用吗?

不是的,他只是让一部分人先免疫起来。

病毒没办法被彻底消灭吗?

当然不是,天花病毒已经绝迹40年了。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读后感(四):科学的冷静与温情,你需要知道的病毒科学

  

王立铭老师的新书《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是一本风格简单、节奏明快的关于病毒的小书。行文简洁,结构清晰,确确实实是给“忙碌者”的,花几个小时看完,差不多就能对病毒这个去年迅速进入我们的视野、占领我们关注的小东西,有个笼统而全面的了解。

跟王老师出的所有书、写的所有课一样,这本书兼顾微观与宏观,不仅说清了病毒是什么、怎么传播、如何应对,而且也从更大的时空视角去梳理病毒和人类之间的关联与渊源、斗争与纠缠。

作者当然是希望呈现关于病毒的全景认知啦,它会让我们生病,但它也是人类生命、生活甚至未来的一部分,这种“与我有关”的视角很好地拉近了冰冷的事实与具体的个人之间的距离,我甚至透过文字,看到了科学的冷静与温情,莫名地觉得很感动。

科学的冷静

在书的第一章,王老师就调侃说,生物学家常说“Neversay never, never say forever”,这代表了一种敬畏(和无奈)的心理,生物学上总结出的各种规律,都会出现例外。

病毒就是个例外。

在进入宿主细胞之前,它们甚至不能算生命,不需要能量,不消耗能量,跟沙子石头没什么区别;它们没什么复杂的生命结构,一个外壳包着一套遗传密码,等成功进入了宿主细胞才算活了过来,利用人家的系统开始自己的繁衍;它们也不遵循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生产的生物学中心法则,只用最少量的遗传物质,就能在宿主细胞里不断复制,还能跑出去传播。

总之,它跟我们熟悉的一般生物规则很不一样,这可能也是科学家对病毒所知甚少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和详细记录的病毒有5000多种,跟可能存在的病毒总量比起来,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对于病毒世界,目前知道的还相当有限。

而且,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我们还所知有限的家伙,偏偏很有破坏力,一旦开始在人类之间传播,就会带来大麻烦,比如上个世纪初感染了5亿人杀死了1亿人的西班牙大流感,比如,去年开始流行,现在仍然让全世界焦头烂额的新冠病毒,而我们,并没有发明出什么针对具体病毒的特效药。

医学做的主要是加油呐喊、支持治疗,比如缓解症状,补充营养,激活免疫系统,让人体自己做病毒清除工作;科学做的主要是研发给药、填充武器库,比如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阻止进入,阻止复制,阻止离开,也开发出不少对抗部分病毒部分有效的药物,但远远称不上“战胜”和“特效”。

这是个我从书中读到的关于病毒的残酷真相,它很复杂,是生命的特例,它很庞大,我们所知的可能不到1%,它也很让人无奈,至今都没有找到特效药,对抗它的最主要武器还是人体自身免疫力。

其实人体是非常容易自愈的,这也是很多民间偏方、替代疗法从来不缺信众的重要原因,它们都说自己“知道”,自己是有“特效”的,但科学不这样做,它会先承认无知,然后去观察和研究病毒真正是什么,搞明白它的整个入侵复制繁殖过程,有针对性地研发药物、疫苗,不是百分百的“特效”,但一定程度上有用。

这个过程听起来一点都不酷,甚至有点繁琐和无趣,但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自己所知有限,然后去观察、猜想和验证,去追求真的知识,这是科学的冷静。

科学的温情

大刘的科幻小说《朝闻道》里的顶级科学家,希望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同宇宙排险者交换关于宇宙文明的终极知识,比如宇宙大统一模型。

文中的美国总统吐槽到,“他们(科学家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

永远的男主丁仪还回应了,说,“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

必须说虽然作为小粉丝的我很爱大刘,这么写有一种极致的美也很有戏剧张力,但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科学确实是在搞清楚为什么,并给出可能的解释,某种程度上确实会像大刘说的,科学家毫无人性,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个人求知欲,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不应该只是这样。

作为个体的人的求知欲,和作为社群一员的社会性,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首先,科学家也是人,有着不可剥离的社会性;其次,科学本身发展到现在,早就不是靠某个人的奇思妙想和单打独斗,而是靠着一套生产知识的系统,它已经不可能只是个人行为了。

就像丹尼尔·丹尼特说的,科学家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容易犯错,但认识到他们及其所属团体的错误根源之后,他们设计出精巧的系统来约束自己,努力防止自身弱点和偏见影响自己的研究结果。

这个系统经过几百年的验证和完善,至少证明了它所生产的知识是可以被积累和不断完善的,是认识世界的好工具,也创造了巨大价值,比如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比如客观上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更少的暴力等)。

这些都说明,科学是一个有效的系统,生产了大量的“真”的知识。

比如,对病毒的研究发现,入侵、复制、扩散、传播,这是病毒感染生物体的基本过程,针对病毒在生物体内的“复制扩散”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控制住“入侵”和“传播”两个环节,还是能够保护个体免受感染的。

这就是科学系统生产出来的公共知识。受去年(和今年)的新冠教育,这些知识变成的具体对策我们也很熟悉了,洗手、消毒、戴口罩,不给病毒进入人体的机会;隔离病患,限制流动,接种疫苗,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再配合对感染者的支持治疗和新药研发,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我们都控制得还不错。

这也说明,只有真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被足够多的人知道,并且变成行动,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才能让整个人类的状况在更广泛的层面被改善。

科学家怀着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好奇,和对人类社会的悲悯之心,使用这个系统去生产和使用公共知识,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处境改善,这是我理解的科学的温情。

For a better world

现代科学或多或少地变成了一种信仰。我女儿在我回答不出她的“为什么问题”的时候,常常接着追问,“那科学家怎么说?科学家知道么?”她觉得科学家就是故事里的Mr.Know-all, 已经把科学家信仰化、宗教化了。

人类简史里提到宗教的传播有两个很重要的点,一个是它传播的东西是不管时空如何都能验证为真,有着普世价值,一个是它有一大批坚定的传播者。正是因为这两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才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全球性宗教。

当然,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科学是新的宗教,但必须承认,要理解具体的科学前沿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有点难了,所以伪科学会乘虚而入,试图用个案和孤例去解释某些事,然后从中获利,这是正在发生的真实事情。

我想说的是,知道“真知识”本身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会因为“不知道”,付出更大的代价。

最让人心痛的例子大概算是那个广为流传的伪知识:孤独症与儿童时期的疫苗接种有关。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疫苗是我们发现的对抗传染性病毒的最有力武器,孤独症很大程度上受先天影响。许多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孩子显现出孤独症的症状和疫苗的接种只有时间上的巧合,这是相关关系,但家长由此认为孤独症是疫苗导致的,于是引发了一场反疫苗的运动,于是接种率的下降,进而导致了更多儿童得病住院,甚至死去。这一影响到现在也还在持续。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的时代,知识可以飞速地传播,伪知识也可以,甚至受众会更广,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科学已经有了一套系统(如果人人能遵守的话)来保证生产的知识是可积累可验证并且不断更新的,它缺的是一大群人锲而不舍地传播它,让更多人相信它说的是不管时空如何都验证为真的东西。

当然这么说也不确切,科学提供的不是绝对真理,而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可以不断质疑、验证和完善知识。这套系统不太容易学,但学会了会很有价值。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会去做科普,会希望更多人学习、认同这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因为他们都相信,如果更多人知道,如果因为知道而改变行为,这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价值。

正向的循环可能是,科学系统生产了重要知识,先是小部分人看到了它的重要性,开始传播,再是更多的人理解了它的重要性,继续传播,于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了,社会层面的决策水平提高了(可能),于是有了整体的社会进步,这个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这很理想,虽然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割裂的,科学也很可能不会带来更好的未来。这时候的知识传播与“布道”,包含的情绪很复杂,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感,有希望未来可期的乐观感,也有不可为但可能可为的使命感。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老师写了这本科普,我写下了这篇想法,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还在坚持讲话。

For a better world.

其他的书:

2020年的读书汇总: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阅读不易 | 2020年度书单 2019年的读书汇总:完成一年的读书flag,真不容易啊 | 2019年度书单 2018年的读书汇总:一年的碎片时间可以读多少书?|荐书

作者红豆妈,幼儿教育探索者,擅长儿童语言心理;磕磕绊绊跟小红豆共同成长,爱娃,更爱自己;开了个公号【妈妈的红豆粥】(mmdhdz)写写心得,记记日记,欢迎围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