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100字

2021-03-09 01:02: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100字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是一本由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一):唯物有理

  花一个上午读完。值得拥有的一本书。讲述的不只是天体物理学,还有物理学和科学。听高人讲课就是舒服,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其实,科学都是一样的,提出论点,数理推演,实验证明。基础科学重在理论创新与验证,应用科学重在实践与产出。读完之后,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公理与定律。人心是无理的,万物是有理的。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二):还是多读《逍遥游》

  书本太小,内容太少,几个小时即可读完。许多内容其实都是常识,但是作为一个读书的人来说,读完感受不到其中的内容,所以还是少读此类书,畅销书感觉读完启发不大,读书还是要读经典,熟读深思自知

  再忙,也要记得仰望星空。认识宇宙,就是重新认识自己。不仅引领你了解宇宙探索史和宇宙学前沿,更让人以一种“宇宙视角”来重新审视世界、认识自己,甚至改变你的三观 。其实跟《逍遥游》差不多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三):评《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其实,关于天体物理部分,正好和我同时在看的《大历史》有点类似,都是以科普的语言介绍天体物理学。最后的一部分内容,作者主要表达了一个想法:读天体物理使人谦逊——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地球在空间尺度上是多么地无足轻重;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所存在的时间在时间尺度上是多么的转瞬即逝,难免不让人产生谦卑之感。在这个角度上,学习天体物理学的知识,跟学习一些宗教知识也所差不多,使人平静,难怪牛顿晚年会求助于神学。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四):你要开阔视野?宇宙视野就是最开阔的了。

  

本书涉及诸多天体物理知识点,精彩的是陈述得非常生动形象,读起来津津有味。 物理定律稳固不可动摇,她的美无处不在。 光的本质是频率,所以为了看到更多光,我们改变了望远镜的构造,产生了更多类型的望远镜。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而天文学便是为你展示了宇宙的视野,没有比这个视野更开阔的了。在这种宏大的视野下,人类是渺小的。 我们与自然的其余部分是一个整体,我们的位置既不高于也不低于自然,而是属于自然。 对了,还有好多奇怪的东西需要探索,需要解释。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多重宇宙……相信探索者们一定会怀着一颗谦卑、勇往直前的心为我们解释清楚更多宇宙的奥秘。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五):迷人的“宇宙视角”、高密度的“目录书”

  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所有人。这本更偏理论,它的兄弟《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更偏哲学。

  这本书只有12万字、体积也只有巴掌大,可是对我来说它的知识密度要比任何常规图书大得多得多。

  好幸运自己在现在的年龄可以读懂这类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充满了问号的目录书,书上的每一页,都让我充满了好奇。它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让我们重新看待物理、化学、甚至生命。我一定会慢慢分享给家里的小朋友。

  作为社会人,我们吃喝拉撒,我们充满了烟火气,这是我们生物学上的宿命。可是,当你抬头看向夜空时,要知道太阳只是银行系中,上亿颗恒星之一;银河系是宇宙中千亿个星系之一;“暗物质”存在,但根本不包括任何已被发现的物质;甚至有可能我们所在的宇宙,都是多重的。用“宇宙视角”再回看自己,一瞬情绪、“要命”的经历,轻如鸿毛。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六):May—《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一直没有全部看完过kkk,明明书不是很厚而且也很小,当时买它的原因一是比较喜欢宇宙方面的知识,二来封面真的很好看,星空那里的触感很好(重点错)

  好吧,对于非天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概念确实比较模糊和难懂,因为主要还是关于“物理学”,所以专业知识不可避免,但总体来说观感还是不错的,作者说了宇宙大爆炸、星系形成,外星系、暗物质暗能量,还有探讨了外星生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他自己的理解和引用一些比喻和历史上面的命名故事啊等等,可读性还是可以的。在最后一章他也其实提到了宇宙视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让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渺小一份子。

  尼尔还是很多次见到的,推荐universe纪录片,当中他出现很多次来解释我们的八大行星,还有在生活大爆炸里也客串过,他可是“把冥王星踢出去的男人”2333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七):普通人为何学天文学

  之所以对天文学突然有了兴趣,在于我们能随着它所传达的思想的宏大而扩展,我们的心灵因为超越了低级狭隘的偏见而得到升华,虽然很多地方原理不甚了解,但多看一点总是多一点收获,每次仰望星空,多一点想象,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也不失为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这本小书与萨根的《宇宙》相比,内容少而精,新而奇,科普入门非常适合,硬要说不足?还是太少太小,无图且字小,单手捧读很是便捷,却也没法认真精读,不够过瘾,结合作者主持的纪录片看的话,味道更佳,很多知识点纪录片中都有涉及详细讲解,比如光谱与化学物质的联系,不可见光的发现,宇宙生成的时间尺度,月球的形成等等。

  作者在最后章节也对于学习天体物理学进行了思考,再一次倡导保持探索的兴趣,保持一种好奇心,用宇宙的视角看待一切,不但不会变的自卑,反而会更加豁然开朗,会更加充满远见。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八):宇宙视角的宽阔

  如果说《人类简史》的开端简要的从宇宙大爆炸的“物理学”到智人出现的“历史学”展开人类历史,那么这本书就是真正从天体物理学科带我们绕回最开始的宇宙大爆炸来了解宇宙历史了解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的万亿分之一秒至两分钟后各种粒子产生的复杂变化,到宇宙运行的不可违反的物理定律,还有各种不可见光、暗物质、暗能量,庞大迷人、宏观兼微观的天体物理学体系,虽不能系统的学习,但带来的宇宙视角还是让我领略了一番遥远星辰的美!宇宙视角让我们显得多么渺小,又让我们的眼界多么的开阔,让我们抛离低级狭隘的偏见,是那么遥远又这么接近,“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以及50多亿年前发生爆炸的大质量恒星里的核聚变”,我们地球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同样在几亿光年外的宇宙背景适用,我们不只是生活在这个宇宙中,宇宙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悲伤郁闷的时候,就眺望一下遥远的星空吧!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九):宇宙很大,我想去看看。

  利用比赛间歇抓紧读书。

  1.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其实也可以叫天体物理学简史。

  2.宇宙的构成很复杂,简单说三部分。暗能量(68%),暗物质(27%),物质(5%)

  3.可见,未知领域和未知事物太多了,这也体现出人的思维要能意识到自己有所知有所不知。如果总是自以为是,以为啥都知道了,就是缺乏这种暗物质思维。必定远离真相。

  4.讲元素周期表那部分挺有意思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当然了,只介绍了几种基本的,重要的。也帮我回顾了一下化学知识。

  5.以前我以为原子弹都是由铀来制造的,这里更新了知识。投到日本第一枚是铀制造的,第二枚是钚制造的,原子质量更大,威力更大。

  6.小行星和卫星都是通过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众神名字命名的。当时有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行星,差点叫乔治!

  7.书很烧脑,看看就好。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十):1234

  无聊时可以翻看的书,文科生不懂物理也不懂天文,说实话看完之后也还是不太懂,但是天体物理学给我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如何应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是无知的,对所处的环境,有太多的东西我们是不懂的;我们也是狂妄的,认为自己是食物链的顶端,是地球的主宰,更认定自己是太阳系唯一的智慧生命。

  退一步看,书中的很多结论,未必是正确,或者说未必会一直正确,一百年的科学史,想把亿万年的宇宙发展科学的理解清楚,太不靠谱。

  书中四个观点:

  1、物理定律在整个宇宙中都是适用的,物理学家可以推算出宇宙是怎么来的,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存在;

  2、物理学家也有不知道的事,物理学家发现了暗物质,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暗物质是怎么工作的;

  3、宇宙的样子不是恒久不变的,宇宙有个开始,还会有个终结;

  4、第四,天体物理学带给我们“宇宙学视角”,让我们更谦虚、更自由、眼光更长远。

  很多次在乡下看星星,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宇宙,宇宙是从小变大的,但是宇宙出现之前是啥让我有种懵逼感,到现在也是。没有我,这世界一定存在,这世界不存在,这世上还有啥?还会有平行宇宙?o((⊙﹏⊙))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