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研究生课程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研究生课程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4-13 03:34: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研究生课程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研究生课程记》是一本由张立波著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一):非感想的感想(吴科)

  (只是想发一个图片版的文字。不料,总是收到提示,正文不能少于140字,否则连预览都不可能。于是,就有了图片下面的批注。)

来自吴科的朋友圈

  批注:不期然地,收到这篇非感想的感想。写作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作为读者,我们无法想象作者会写出什么,一如作为读者的我无法想象作为作者的我能写出什么一样。所以说,文字是即兴的、偶然的,写了也就写了,写完了也就写完了。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二):5月10号的朋友圈(徐海敏)

  老师的书已收到,前天电话中请求老师签名赠书,老师爽快答应了。张老师用“同门”二字,虽在师承上我们同出一师,但我没有“门”的感觉,着实不习惯。再者,跟从张老师上过短暂的课,内容虽也已模糊不记得了,但老师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和生活态度对我影响很大,是我研究生在读期间真正的导师。我的第一篇微博是受了老师的启发和鼓励,有我名字的第一本书是老师带领学生的关照和支持。

  阳光下轻轻翻开这本书,馆陶&美丽小镇的名字频频出现,老师已经把实践与文化哲学理论融汇贯通了。认真,本身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

  有人说,哲学很难,那是因为很多人故意把水搅浑了,让人看不清;老师的文风看似随意,却有深厚功底,才能如此洋洋洒洒,写作就如同聊天一样,仿佛从文字里感受到聊天的语境和画面感。这的确需要功夫。

  从宏观来看,目前还没有关于研究生如何培养的书,这是第一本。我的研究生在糊里糊涂中过了三年,没有系统看过书,甚至没有系统上过专业课,那时学的能留在脑子里的几乎所剩无几。《研究生课程记》可以弥补很多,读完之后,可以假装学的很系统,很有方法,很有收获,然后真的很有系统,很有方法,很有收获。

  感恩老师!期待更多读者打开她时是愉快而灵动的!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三):由《研究生课程记》所想到的(黄仕成)

  “总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既是对立波老师的印象,又是《研究生课程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作者与作品两者合一,说明了立波老师言行一致,犹如其《坐言起行录》一般所呈现的纯粹品质。

  对于立波老师本人,我是在2013年夏季认识的,那时他到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讲座,讲座的内容我记不大清楚了。但有两点我是大概记得的:一是那时立波老师讲到周易的卦,一是立波老师讲到他和导师一起散步聊天的美好经历。

  2015年,我有幸到了人民大学读博士。这时还能在专业课里面听立波老师谈历史、谈文学、谈翻译,课上他好像有一种后现代的影子。活在在现代的环境下,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风格,要不然怎么会展现一点潇洒一点正经的混合体气息呢?后来,他赠送了我一本书:《坐言起行录》,我当时还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读后感。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至今还是没看懂,因为里面那些立体的民国印记所包含的历史感,始终是缺乏历史感的我难以感受的。所谓的读后感,也就是基于自己对立波老师的印象,表达了一下想法罢了。

  又过了不久,立波老师又出版了一本乡村旅游之类的书。应当说这是他带着学生去河北一个以陶瓷出名的乡村调查,之后由学生写成读后感,在课堂交流、修改、完善而成的一本书。历史地理学、乡村旅游等等新的历史叙事方式,成为了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在这本书前后,立波老师去很多地方,如贵州等,好像他在寻找一种东西,去乡村生态中寻找一些和生活有关的,像是帮助自己所擅长的历史哲学寻找一个归宿。可以说,这一点颇有开山采矿的勇气。而事实上,这些实践是有意义的,文化的力量确实随着他的脚步而转移,对他所到过的地方中的那些人有所触动。我说“总能做点有意义的事”中的“总能”,也大概如此。

  《研究生课程记》大抵也延续了这种风格。著作以时间的方式诉说空间,以空间的方式定格时间,透过著作,可以看到一位60代生人的触角,可以感觉到一个活动的生命体的生成,其慢其快,其快乐其艰辛,其活力其疲惫,其轻松其紧张,尽展现其中。恰如与立波老师认识5年矣,时间流逝飞快,可以持之以恒地记录下来,其实是一件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事情,没有一定的执着,实难做到。而我要说的是,当作者把生活毫无修饰地摆上来,并以一种有意义于当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配方摆在桌面时,那些所谓被岁月所折磨的某一段过往,都已成为著作的灵魂,那些被现代所制造出的问题,都已成为著作的灵感来源。

  捧着这本书,我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也能感受到立波老师在扉页上给我所留下“同门”两字的力量。“同门”表达了他对“我们”的定位。但我深知自己能力的不足,所以在看到“同门”二字的时候,我很自豪也很荣幸,但同时背后凉凉的,姑且看做伯父辈的一种的勉励。

  捧着这本书,其实我更愿意把这著作看成一首诗,它诠释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正义。而它的魅力,是己求所能悟却一时难以所达的。这正是诗的力量,一如立波老师所追求的以及所著的。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四):读后感一则(匿名)

  收到张老师赠书已有五本了。但是懒怠如我,鲜有记述读后感。今日收到张老师发来的一则读后感,才知道此事不在文词精美、理解深刻,贵有感而发也。于是匆匆写就一则。

  坦率而言,张老师送我的书都读了,但没有全部认真捧读。出于专业研究原因,大致翻了《历史的旨趣》,收获观点和方法;出于八卦原因读了《六十年代生人》,只觉前山高峻难攀。倒是《乡村的文化意象》让我眼前一亮,学术下乡不新鲜,陶行知和梁漱溟皆是为乡村注生机的先贤,但彼一时此一时,早已变换了天地时空。不知道张老师此举是农耕文明传统下的反哺心理使然,还是敏锐觉察到人文旅游商业时代的讯号,总之是走在了政策前面,也走在了文化圈的正大面。书中的深度全由张老师包揽,趣味则在同学们笔下绽放。新径杂草繁芜,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张老师不乏天才的洞见,亦有聚人之才略。诸生或有评议张老师柔情温和、近无原则,此等喜恼皆显浮浅,只知冰山之一角。我虽然也只窥见一角,窃以为张老师并不忌惮亮剑,只是更喜欢打太极。文人的九曲十八弯,不唯是不见长。

  一度以为张老师是文艺青年,副业哲学。这种印象通过他的课堂和文字多少得到印证的。我尤爱在百无聊赖时翻阅《坐言起行》,随便一篇都是灵性跃动之作。偶有见识共鸣,或得心灵慰藉,广蕴人生智慧,颇多方法教益,总之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所以我觉得张老师一点都不像哲学老师,没有端的架势,没有拗口概念,偏有碎嘴子叨叙古今中外、人情世故。

  却又讶异地发现,在《研究生课程记》里,张老师自白其身份认同是哲学工作者,而《坐言起行》应当定性为“一个哲学工作者的人文与日常生活”。初觉怪异,再思叹服。清醒的自我意识必然知晓阡陌交通。张老师作为哲学工作者是身份自觉,亦显个例特异。工作只是工作,人文与日常生活才是他的彰显吧。哲学视域和人文探花镜孰轻孰重?落脚点还是越陌度阡吧,坐言起行嘛。

  在汲汲于生产学术产品的氛围中,张老师热衷叙事。叙事一般明志,自明还是明人?以我对太极拳的浅薄了解,不外是借力打力。张老师偶尔闲聊时自嘲不务正业、不求上进。放飞自我的揣度颇显得小人不知英雄;对于老师,我从来只敢高山仰止、望其项背。师者,总归有其过人之处,或隐或明罢了。对于老师近乎膜拜式的学习,是邯郸学步,易失本真。张老师或许因此而善意地批评我过于认真拘谨,但我是听进去改不了。张老师见我本性难移,偶尔还会言传身教地提醒我要清醒务实。路,皆是人走出来的,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仅显得愚痴更显狂妄。张老师是挥洒自如的天才,没有趟不了的路只有不愿走的路,自有狂傲资本尚且韬光。我本愚痴人,不知路,不由径,还不听劝,岂不狂妄?只是,这心不知被什么执念障蔽,不知太虚真实,算计不到毁誉,故而难得潇洒,也看不到前途。究竟还是不听话,并且听不懂话吧!

  影音倏忽尽消,唯有文字长存。文字与己无关,自己非要生发联系,谬误多矣。所幸,张老师的教诲不仅有“人文与日常生活”,现在又多了“课程记”。《研究生课程记》作为文字,有迹可循。书中有几处,我也是场景中人。捧读而追忆,重温师言师行,体验复现而反思起,迷雾散去一些。但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裂隙永在,除非视而不见。老师们没有视而不见,我一踏雪寻梅的学生,便只能负重行走了。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五):张蝶:《研究生课程记》序言

  张老师的《研究生课程记》打算出版,让我写个序。兹事体大,马虎不得。李泽厚先生给他学生作的序引发了诸多好评,我照猫画虎,斗胆以同样的风格给导师作序。

  我是张老师所指导的2010级硕士,两年后转到安启念教授名下读博,在安老师的授权下,张老师对我的学业还是有所指导。张老师的课,我是听过几门的,现在已不大记得其时的内容和感受。只记得张老师业余带我们读书,印象中有《语言学名著选读》和《叙述学》,但都半途而废,读书会之后的聚餐和聚餐之后的打牌很是热闹。当然,张老师是不参加我们的打牌活动的,他不会。

  张老师工作认真,有一个原因,就是好面子,或者更严重点,胆小怕事。按照他的说法,有个工作不容易,可不能出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所以,他每次课都会提前一刻钟到教室。胆小怕事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他几乎不跟学生喝酒。他自己说,他是能喝酒的,但不能跟学生喝,把自己喝倒了会使自己颜面全无,把学生喝倒了更是错误乃至罪过,对不住学生、家长、学校还有教师这个职业。

  关于模样这个词,张老师有装模作样、假模假样、像模像样、有模有样几个层面的说法,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学生的论文水平,都有一个从装模作样到有模有样逐步提升的过程。他把“道貌岸然”当作褒义词来使用,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要求,这个词对他来说,应当是把模样的四个层面都包含在里面的。在圣人隐匿或远遁的年代,道貌岸然已然难能可贵。

  张老师不摆谱,若果真被无视,也会对我们唠叨“你们可得学会摆谱啊”。我们有事打扰他,他先是嘟哝抱怨,之后就迅速地帮我们解决问题。对刚入学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至于我们能否做到,他是不较真的。师门聚会时习惯东拉西扯,从学术到新闻再到古今中外的文人逸事,一个话题没有任何过渡就跳到另一个话题。张老师常常提到某某老前辈的话:无论做啥,首先得有意思,然后才谈得上意义。这大概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言多必失,多有冒犯,打住。

  2017年11月1日 五道营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六):记事、记人、记生活(匿名)

  这是一本有力量、有智慧、有温度的“课程记”。

  它以平实的语言夹叙夹议,由浅入深,覆盖了研究生的各个阶段在学业与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是本指导性很强的工具书。它清新脱俗的写作方式散发着浓厚的文学气息,看似简单的文字下蕴蓄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每一个深入挖掘的读者都会感觉到它们在字里行间中的弥漫、奔腾、迸发,是本启发性很强的专业书。它在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叙写的过程中以老师的第一人称视角成文,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张老师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待学生的关怀备至,是一部为人师表的教学传记。

  这本书是一本“课程记”,是以研究生为对象的课程记。研究生既需要学以成才,也需要学以成人,是这本书可以涵盖的主要内容。

l 记事

  在学以成才的方面,概括的说,这本书让我们对硕士生、博士生的授课方式、学习阶段、培养计划、研究项目等相关问题有了大致把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这本书也疏解了切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理路。具体言之,例如书中多有涉及研究方法问题,谈到如何读书的问题。在读书时,文本和读者都会在时代的境遇下经历相互靠拢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就既作为文本解读的“解码”,也作为重新编排自己思想的“编码”。我们需要锻炼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的能力。再例如书中涉及到对一些哲学问题的理解,大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差别侧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哲学的理解、历史感的培养、文化意向的阐释、后现代的研究视域等等,小到对课程中的具体问题的探讨、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看法、影视作品的赏析等,书中都有一一涉猎。除此之外,也多次提及在学术研究时如何选题、在写作时的叙述定向的问题、撰写硕士论文的方法、研究生阶段必读的参考书目等一系列针对研究生阶段的相关问题。

  站在一个师者的角度,张老师在书中也谈到了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张老师一直在授课中引导并推动学生走得更高更远,做到老师在传授时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在接收时忽觉平地起惊雷。他督促我们落实,每周的课堂作业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写作意识和习惯。对那些善于思考的好学生、对于上公共课的学生,对于在职研究生,张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是不同的,他一向提倡因材施教。

l 记人

  对于人的成长方面,老师一直跟我们讲学校不是完全的乌托邦的场所,它已经是个半社会状态。我们要在学校的时光中多磨练、多体会,要学习待人接物、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做好更好的走向社会的准备。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引,以学生为本不仅仅是以学术为本更是要以人为本。自成为研究生以来,上张老师的课已经快满一年了,在上课和课后与老师接触和请教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老师作为长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无私给予。这一点,就算是没有和老师有过接触的人,只要翻看过这本《研究生课程记》,我相信也会和我一样产生深切的体会。在对待学术上,张老师一直把我们视为平等的对话主体,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批评与自我批评、讥讽与自我讥讽都是老师文章的常见风格。作为比我们年长一辈的长辈,老师愿意把每个青年学生视作正在成长的孩子,视作要步入社会、实现理想的孩子,这是老师爱学生的本能。学术上,张老师是位严格的老师,生活上,张老师是位亲切的长辈。在研究生阶段能够遇到张老师为我传道受业解惑,我感到很幸运。不论是在书中还是在生活的中,张老师始终致力于教学、致力于哲学研究、致力于人的培养,在我们的心中,张老师亦师、亦友。

l 记生活

  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建构。

  这本课程记多次谈及“建构”的问题。读书、学术研究、撰写论文都是我们将前人放在历史的当下时代的建构过程。而人生的成长也何尝不是一种建构,不论是升学、留学、工作,在人生规划上我们始终都在探索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发展方向。在前进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生命的自然展开中建构自己的人生道路。建构虽然是一种规划但却能保有开放性和选择的最大可能性。不论是学术上的建构还是人生的建构说到底都是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新的思想和人的成长无异于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就处在这种时时刻刻的建构之中。对我而言,“建构生活、建构现实、建构世界”就是这本《研究生课程记》从一而终的主题了。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七):张婷:关于《研究生课程记》

  张老师把写了一年半的《研究生课程记》发给我,让我帮忙打印成册,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细节的重视是张老师的一大特点。《研究生课程记》的内容,先前是有所披露的,张老师偶尔会把某天的内容发在“文之悦”群中,有时也会把一些篇章晒在微信“朋友圈”。这样,零零散散,我们多少看过一些,现在装订成册,就有了总体感。

  相比较论文或者著作,张老师所写的这些东西无非是工作总结,只是老师的工作大多和讲授课程有关,所以就命名为“研究生课程记”了。老师们对于备课、讲课、培养学生都会有所思考,事后应当也都会有所总结,只不过大多数老师都是想想而已,充其量对自己的学生说说罢了,张老师则会把这些内容写出来,记下来。一个东西一旦被转化为文字,定型为文字,就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物。“研究生课程记”首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罕见和稀有。经济学上的稀缺性,指的是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亦即资源的供给相对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资源的稀缺性又划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通常所说的稀缺性是相对稀缺。《研究生课程记》属于“绝对稀缺”,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少之又少。

  张老师最近几年很少写学术论文,不过,他建议我们每个月要花点时间翻阅期刊。他并不否认论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是,他自己是“想写啥就写点啥,能写啥就写点啥”,这是他的口头禅。前两年出版的《坐言起行录》,是他2007、2008、2009三年的博客结集,这个《研究生课程记》,也是他有意为之的,也是打算写三年。“总之,要做事情,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做事情就好”,这是他对我们学生的教导。《研究生课程记》应当属于他所说的“做事情”,就像他之前写博客一样,现在坚持写工作总结,这种毅力是值得我们学生效仿的。通过《研究生课程记》,可以看到张老师上了哪些课,课前、课中和课后有哪些投入;张老师对学生读书、思考和写作的指导,有怎样的一些特点;张老师除了校内的教学,除了对自己名下的学生的指导,还对外讲过哪些课,指导过哪些学生,等等。

  《研究生课程记》作为一种记录,首先具有叙事的特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跟什么人,讲述或交流什么事情。张老师经常说,叙事学、语言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功。对于叙述,他是有考究的,明确干练而富有内涵,语义空间开阔,貌似简单,实则层次繁复。一篇只有一段,在一段中要谈好几件事情,好几个意思,那么,如何顺利地过渡和衔接,是需要技巧的。应当说,张老师对字、词、句、段、篇的把握是相当娴熟的。表达、表现乃至表演是他的旨趣所在,当然,“构建”这个词更合乎他的初衷。首先是谈一件具体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其次,这个事情并不只是一个事情,而是有代表性,映现出很多事情或某一类型的事情,进而言之,他希望呈现具体时空中的天空和大地、颜色和声音、坚韧和努力。

  张老师作为一个哲学教授,无论多么信奉后现代,多么热衷小型叙事,他都不能不谈概念,甚至是总体性的思想。概念和思想是《研究生课程记》的根本所在。就此而言,故事只是表象,故事是在概念的构架中呈现出来的,反之亦然,概念是在故事的基座上透射出来的。只不过他反对抽象笼统地谈概念,他也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概念。反对、抵抗、拒斥和警惕意识形态,是张老师一以贯之的思想,“媚俗”是意识形态,“纯粹”也是意识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喜欢“讥讽与自我讥讽”。意识形态无所在不在,重要的是对此有所反思和敏感,特别是对自己言谈中的意识形态。张老师的文字不乏犀利,同时又饱含温情,小心翼翼,严谨细致,力求避免任何不经意间的冒犯和伤害。

  《研究生课程记》究竟有多大的意思或意义,一方面因人而异,一方面有赖于历史的评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张老师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研究生课程记》就是例证。既有写实的价值,也有象征和符号意义,过一些年后,应当也有档案材料的价值。

  2017年8月8日于校图书馆

  补记:张老师提出把我暑期写的这篇读后感或者说随笔作为书的“跋”,我当然很乐意,本想做些补充,但一时没有更好的想法,只好维持原状。

  2017年11月13日于校图书馆

  《研究生课程记》读后感(八):袁艺鸣:记录生活,热爱生活

写在前面

  写对《研究生课程记》的感想,那就是真地在写随感,可能有些是胡写,有些是乱写,总而言之,肯定是在天马行空地写。因为会给老师看,所以必须对这篇感想的读者负责,尤其这位读者是此书的作者时,更要多加斟酌。但这不意味着刻意与客套,对直观感受的记录往往是不用客套的,也没有客套,如果读者读出了客套,那就的确是对本书作者的敬赞和钦佩而不是客套;如果没读到客套,也没太大关系,作者一定有胸怀允许和欢迎此书的读者呈现粗浅见识、直抒真实感受、提出建议。

1. 关于书的封面制作

  书的封面制作很重要,无论是色彩、构图还是材料的使用方面。书既然已经投入市场,就必然要被纳入到市场规则之中,会对销量有所期待,想让这本书遇见更多的读者。先不论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消费者,他们往往对书的作者和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和期待,走进书店,目的性很强,将想要的书直接买走,封面对于他们来说无大所谓。然而,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专业领域的学习者,终究是众多读者中的小部分。对于闲逛在书店的大众来说,想不想拿起一本书翻开它,有的时候书本身的“颜值”会产生影响,人们拿起一部书之前与之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书的封面,还不是书的内容,无论书内容本身有多么精彩,人们最先看到的还是这本书的外在,也就是它的封面设计。

  我个人比较喜欢下面三本书的封面设计。

  这本书的外观属于A5纸大小,颜色以蓝黑为主,封面材料是那种硬壳的,封面设计与书的内容具有一致性,深沉、大方、简洁有力。

  下面这本书的封面也是那种硬壳的,但是外层封面是另附上去的占封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的纸张,色彩搭配妥帖,与书的内容相一致,具有厚重感。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heroism in life,

  that is to recognize the truth of life after love life.

  ——Romain Rolland

  经常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情绪,人在此岸的时间毕竟有限,于是,会想着如何能延长生命。日常生活中,某个傍晚猛一看表,会感慨,怎么都这个时间了?一天都要过去了,好像也没做什么事情啊。会想这样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就这样过下去了吗?未来可以期许吗?时间是有限的,要怎样做才能挽回这流沙,或是细水长流。

  但总有人能为大家启迪出新的活法。如果把每一天片刻停留的意义捕捉,进而细节化,用文字打磨这些不经意的某一刻,随着时间的积累,柠檬的酸涩会被酿成醇香的葡萄酒。翻动书页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想的。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刻都是平凡的,但是这些平凡的东西被对生活仍抱有激情与热爱的人捕捉到,在日后就会成为不平凡,尤其当它以不易消失的文字、不易模糊的图片记载后,时间愈久,这些东西就会越单纯可爱。如此,好似又再一次懂了一层纳兰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的寻常,早已在有心人的书写下,在各种形式的铭记下、建构下,变得不寻常,它不断超越自己的能指,化作一幅具有充溢功能的“圣像”,召唤未来的人,在懂得生活的真面目后依然能永远热爱生活。由此,时不我待的焦虑似乎找到了可缓解的出路,去记录,去写作,将生命无限延长,不是以物理单位计算,而是用精神与心灵。

  对每一个日子的记录和分享,都是想与世界对话的情意。随便抽出一个日子里的思考,都会觉得里边有好多要说的话,但生活告诉我们有些话不必说尽。想与世界对话,不是要与这世界中的某个人对话,而是期待在这广袤的世界中遇到我自己,因而这种写,不必写给谁看,写就行了,不用写完全,蜻蜓点水或许更好。因而,很难在这其中找到一个核心话题大谈特谈,能看到的就是生活而已,是生活本身。你看到一个人的生活,就会看到他拥有的世界,他对世界的态度,他对自己的期许,他未来将要走向的道路,甚至是他个人的品质与底线。例如,拨打一位未被录取的考生的电话,告诉她调剂的其他信息,并表示可以在将来报考自己的博士。这位学生未被录取的原因也许对其过多纠缠也没有意义,但一位老师的赤诚之心已然表达出来了,君子三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愿景,兴许也有以孟子自比的要求,在这个三乐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的人,他满眼看到的都是能够滋养生命的诗篇,最喜欢里面天南海北的故事,这里有对尼采的热爱:“对行动者和努力奋斗者而言,他们在当前的时代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于是便去历史里找自己的英雄。”这里有《中庸》的智慧:“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而面对生活的背叛、痛苦与磨难,这里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灵魂:“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的灿烂花朵。”还有《不可见的斗争》中的信仰:“在这场不可见的斗争中,只有不断奋斗和信仰上帝的人才不会成为失败者……”。恰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洞悉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着生命。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写作是“此时此地”的,它连接着未来要走的路,写作的“此时”就是走着写作者自己的道路,这条路通往自己的未来。道路可以复制吗?我们永远无法复制别人的道路,人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不是直接摆在眼前的,而是自己去披荆斩棘,寻觅自己的“康庄大道”。

  《研究生课程记》是对高校生活的真实记录,我以前未看到过有这样的书的出现,这足以说明整本书的意义和出现的必要性了。它是作者对自己丰富生活的叙事,是对自己的历史的书写,以文字形式呈现生命过程,言不尽意,其中还蕴涵未被文字表达出来的一些情愫,它可以被看作是作者给未来自己的一份礼物。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是一本丰富的资料集,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是具体的书目阅读、论文写作、报告展示,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想知道的信息,更好地靠近老师的想法,这本书犹如摆满珍珠的杂货铺,精美的贝壳需要有心人自己寻觅。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是“前无古人”的,读这本书,可以让人们走近高校生活,更具体来讲是马哲专业师生的生活,给大众打开一幅新的生活图景,它可以被摆到图书馆的资料库,也可以成为一本床头书,因为里面既有对专业知识、专业学习的记述,又带有生活的浪漫遐想与闲适,对大众而言,在为物所累的背后还能有一份单纯的纯粹值得品味,这样的书提供让人舒适喘息的一隅。当然,以上只是笼统而言,并未包括亲朋好友、同事等主体的角度,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读者都拥有自己的那堂“研究生课程”,书已成型,能指不会变化,然而所指可以不断被期待,可贵的不是同一性的出现,而是有意无意的差异和必不可少的他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