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食堂》读后感锦集
《粗糙食堂》是一本由莲小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粗糙食堂》读后感(一):想必是心中有厨娘梦的但是不会做饭的仙女必收的食谱书!
五颗星力荐!
二颗星送给最爱的书店,根据以往中信的风格,肯定是本颜值超高的书了!
三颗星送给漫画作者,小兔!因为你是这两年最喜欢的漫画食谱作者了!
一直以来关注小兔,她的风格都是比较简单上手做出来味道又的确是会惊艳到家人的食谱,加上我的摆盘,真的,恍惚当下自己是个美食博主~
这次是看了试读部分,不但有延续以往的风格,这次工具还相对更简单,我觉得18年我真的会成为我家人心中贤惠的代名词(虽然也有可能是她们不想洗碗做饭)
《粗糙食堂》读后感(二):粗糙食堂,简单菜肴,精致生活
几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单位的一位妹妹查出腹腔中长了个异物。初步的检查结果居然是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紧接着一通住院、检查、手术做下来最终判定是个良性,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因为是微创手术,出院之后倒也这位妹妹没休息多久就恢复了。不过从此以后被她妈妈严令除了单位食堂外禁止吃任何快餐外卖食物。这位母亲认为闹这场病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外面长期吃乱七八糟的东西惹下的祸。
且不说这理论是否正确,不过自己过日子会做几道菜肴还是十分必要的。或许有人认为单身居住不方便做饭或者是没必要开伙,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兴趣和心思去动手操作。
有这样一本名为《粗糙食堂》的菜谱,虽然名为“粗糙”实际非但不粗糙,并且还相当的精致。作者秉承简单美味不简陋的原则,用做手帐的方式来展现各种美味菜肴的制作方式。让读者在看此书学烹饪的过程中,犹如同时在看一本超级可爱的漫画处处透着温馨与雅趣。
住过宿舍或是单身公寓的人应该都用过电饭煲,用来蒸饭熬粥或是下面很是方便。不过不要以为它的功用仅仅只限于这些,其实一次三餐的美味都可以用它来完成。
你能相信红烧肉、盐焗鸡、煲仔饭……这些硬菜也能够用电饭煲烹饪出来吗?糖炒栗子、牛轧糖这些平日里常见的零食小吃居然也可以用电饭煲轻松的做出来。
如果你的手边还有平底锅、微波炉、烤箱、搅拌机这些厨房小家电小厨具那么就更妙了,作者在她的这本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许多用这些东西烹制菜肴的方法,所用食材都是常见之物,一般的超市基本都能够买到,所授方法皆很简单明了,几乎人人都能够迅速上手。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在家做饭太过于麻烦实在是不如外卖的方便美味。其实自己动手烹饪所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健康、卫生、经济这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所充满的热爱,一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的方式。
有时候找到幸福的感觉其实没有那么困难,一道自己精心烹制的简单菜肴就能够轻松的做到。关键就在于你愿不愿动手去做。
《粗糙食堂》读后感(三):粗糙食堂,你值得拥有。
我从来都是很佩服会吃的人,他们不仅会吃,还会做,还讲究吃和做,想起来就觉得高级很多。这本书厉害了,不仅会吃和做,还把怎么做分成步骤给绘画出来了。纳尼,确定不是从外星穿越过来的么?
其实刚开始我很排斥这类书,我也遇见过很多讲食材,讲料理的书,但是看着上面一本正经的写着食盐若干,料酒若干,什么什么若干,就头皮发麻。苍天啊,谁能告诉我,若干到底是什么鬼,若干到底是多少?我舍弃了一个美好周末的大懒觉,买菜洗菜配料,比划着书做,最后的味道死在了若干两个字上,折腾来折腾去,我还得收拾残局,弄出来东西不能吃,还得打开app定了个外卖,我找谁说理去啊。
这本书就不一样了。首先风格很独特,粗糙两个字,真的是适合我这个不是美食评论家的胃啊。美食敢和粗糙搭配,画风很清奇。更清奇的是,味道还能不粗糙。真是奇了怪了。
糖炒栗子,头一回做,新手啊,打败了我的手残记录,居然很好吃。红烧肉,嗯嗯,我就是书里说的“纯粹的”懒人,真的是只执行了第三步,把肉切了,锅底垫上生姜片,材料扔进去,加水,按下煮饭键。味道还可以!颠覆我对红烧肉的认知,红烧肉不是很难做很麻烦的一道么?原来一口电饭煲就可以了啊。我是错过了多少美好的日子。
一口电饭煲,一个平底锅,居然可以做出那么多菜!之前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我一直以为平底锅是拍灰太狼的,原来还可以做出这么简单,省时,健康的饭菜。不得不说,确实是随便做都好吃的“粗糙”食谱。不得不说,单身汪真的是很适合看这本《粗糙食堂》啊!
好吧,暴露真相了。言归正传,吃什么,怎么吃,真的让无数人是思考无数遍的伟大的哲学问题。蒸和煮,带来原始的味道,重要的是不失营养。一个电饭煲搞定一切,我似乎看到了很多大学生在宿舍里,偷偷加小餐的场景。
这本书非常可爱,画风也喜欢。吃的喝的,做法都简单,一不小心就能满足我的胃了。都是普普通通的食材,厨具也没有多高大上,身为屌丝的我和女神的你都能吼得住。嗯,多学两招,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有吃饭了。
《粗糙食堂》读后感(四):用一盏茶的功夫,换一餐酒足饭饱
文/舒念
我生活在一个还算大的城市里,不是996,只是965,每天晚上回家还能赶上菜市场的晚班,买点菜到家,七点开始动手,稀里糊涂切点易熟的菜,稀里糊涂的一锅炖,没有厨艺,没有摆盘,没有小确幸。
固然懒是重要的原罪,但上班族的时间确实也是身不由己,动辄一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我一顿饭都吃完刷好碗了。再加上租房在外,没有那些72样厨具,只有一个电饭锅加一个炒锅,组成了365天的味道。
早在读这本《粗糙食堂》之前,我就仿照各种煲仔饭制作了各种口味的电饭煲焖饭,先把米饭煮上,然后把耐煮的食材用炒锅过一遍油和调味料,然后看看电饭煲的水分,水不多的时候把菜一口气全倒进去,然后继续煮,差不多熟了之后开盖打个鸡蛋,然后关火焖一分钟,一份杂蔬焖饭加溏心蛋就完成了,美滋滋。
连着吃了两年这样的饭,有些原本家常的味道都变得陌生,连青椒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都没有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菜色,却显得过于繁琐而不可得,粗糙的生活,也应运出粗糙的味道。
翻开这本《粗糙食堂》,图文并茂的简单表述,也能激起一个肥宅做饭的信心,不仅要做法简单,食材和配料也要易于获得,最好还能满足保存的需求,能摇身一变成为第二天中午的便当。这世界有精致的美食,也有每个人日常的一茶一饭,收藏了书中几个简单食谱,简单却意外地打动味蕾。
这本书已经是粗糙中的佼佼者,毕竟有五种厨具的登场,过程也不乏腌制卤炖,毕竟是要成书的,怎么能像我这样一种做法打遍天下菜,不过意思是相近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更多不同的味道,像生活也许依旧是三点一线,每个人也都在努力拼搏出自己的人生。
《粗糙食堂》读后感(五):可以简单料理的卡哇伊美食
食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既是欲罢不能的生命必须品,又是体现美好生活意义的进阶必备,因此,精致的美食不单能满足我们的味蕾,更能让我们立刻体会到幸福充盈的美妙。而随着各种食材更加便捷的获取,以及各种渠道的美食烹饪手法的传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美食,但翻阅许多美食制作指南,虽都做到了图文并茂,步骤分明,但仍旧稍显复杂不说,往往书中推荐的菜色都以偏、怪、难等不常见,难上手操作为主,让人难以下手尝试的同时,不接地气的菜色也让人着实不感兴趣。
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品的《粗糙食堂》,由莲小兔著绘,从形式上看来是一本干货满满的绘本,之所以是作者著绘,这是因为本书没有一幅图片,配图全部由莲小兔亲手绘制而成,这一个个略具日风的可爱漫画,组成了一道道菜色的烹饪过程,单从形式上来讲,书中的配图简直把我萌化了,日系图文并茂的料理绘本,这个形式我给满分。
再看一看本书的内容,书名为《粗糙食堂》,在腰封上便提出这是一本随便做都好吃的“粗糙”食谱,说明这本书面对的受众正是,像我这般囿于繁忙工作的苦逼加班狗,整日三点一线的生活难有亮色,虽有心做饭,但却难有时间和精力,而本书一改往常这类书籍的通病,不再蒸锅、煮锅、大锅、小碗、煎炸器具的一大堆,而是追求“一口锅搞定美味一餐”。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在本书中1个微波炉/烤箱便可以做出18道菜,1个电饭煲也能做出18道菜来,而不用换来换去,一柄炒锅便可做出28道菜,这简直是我等蜗居一族的真正福音。
而对于推荐菜色的选择,本书也一改往日高大上,标榜营养,华而不实的那种old school风,转而立足于新生代人们口味的转变特点,偏重于介绍时尚美味的韩餐,简约可口的日料,以及我们更加青睐的各种不同季节和时令的小吃美食,有了这本书的介绍,我们可以不再每餐苦恼叫谁家外卖,动手用最简单的厨具,将简单的食材,烹饪成为最可口的美味。
这本《粗糙食堂》最有爱的地方在于,为我们准备了五种万用的酱汁的制作方法,更是给速食男女们更多的选择,大爱这本贴心的料理绘本。
《粗糙食堂》读后感(六):首先是吃好,其次是看好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一愣——“粗糙”食堂?!还以为自己看走眼了呢?食堂怎么会是“粗糙”的呢?后来,细一想,大概作者的意思是想说,和那些时时刻刻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八个字记在心头的美食家们相比,这本书里的107个食谱,的确显得似乎有些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不过,那又有什么用呢?怎么能凭第一印象就妄下断论呢?工具简单、食材简单,未必就做不出美食。记得曾经听过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说是川菜中,能把那道“水煮白菜”真正做得出神出化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美食家。这句话总归很有些道理的。
如今的社会节奏快得很,特别是对于都市里每天疲于奔命的上班族和上学的孩子们来说,在家吃一顿早餐或是午餐,还是很不容易的。为何?更多的人会说,是没时间;还有一部分人会说,是自家的厨房工具不怎么样;还有人会说,是食材不太丰富……其实,这些都是理由。在美食达人、美食漫画家“莲小兔”看来,一口锅就足以搞定一日三餐,从此可以对一成不变的外卖大声地说声再见了!在《粗糙食堂》这本书里,“莲小兔”只不过使用了在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很常见的电饭煲、炒锅、煮锅、蒸锅、烤箱或是微波炉,就做出了足够可口的早餐、中餐、晚餐,甚至下午茶甜品、饮料……其实,有如此好吃的,还用得着去奢望那些不现实的美食吗?!
“莲小兔”是很贴心的。她知道大多数人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那就是要尽可能更简便一些、尽可能更实用一些,不需要很复杂的厨具,也不需要高端食材,甚至是一个很少进厨房的“小白”或者“菜鸟”,就可以用一个电饭煲做出至少18道菜,用一口炒锅做出至少28道菜,用一个微波炉或者烤箱做出至少18道菜,然后再用一个蒸锅或者煮锅做出至少25道菜……其实,根本不需要做出这么多,只要觉得美味、可口、简单、方便,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人生必须要在应当知足的时候知道知足,这样才能做到知足常乐!
当然,作者也郑重其事地认为,只要你喜欢琢磨,喜欢进厨房,也喜欢美食,就一定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做出足够堪称美食的一顿好餐来!这是很实在的真理。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人生。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已经意气风发地把那句大实话给说得很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另外,“莲小兔”的这本《粗糙食堂》不止是在讲“吃”、讲美食,还要记住,她既是一个美食达人,还是一个美食漫画家呢!书中的那些配图,除了照片,还有不少是作者亲手绘制的精致的漫画。所以,这本书可不简单,不仅可以“吃好”,而且可以“看好”,可谓是一举至少两得!
《粗糙食堂》读后感(七):简单点,直接点,做饭也很简单嘛~
“你会做饭吗?” 曾经每当别人问起我这个问题时,我总是大言不惭的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年幼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我那三脚猫的功夫顶多是饿不着,毒不死。像是肉菜之类的,总觉得是深不可测的领域,根本不敢尝试。可当我看了莲小兔的这本书之后,瞬间觉得做饭其实不可怕,它很简单。
虽然之前也看过很多关于烹饪的书,但都是一板一眼,很规范、正式,教科书式的食谱,越是这么严肃,越是不能轻易下手,唯恐破坏了做饭这件神圣的事。但小兔的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清新简单的设计风,给人以亲切感,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分别通过伴随着条纹、波点、波浪的淡蓝色、淡粉色的底板依次呈现。
随手一团红就是肉肉,随口一句:“别的肉懒得处理了”、“做的太甜或者不够味不要来找我哦”等等野生话语,让读者哭笑不得,文中“不严谨”的画风以及调皮的话风交相呼应,真真的为懒人着想,如此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怎能不让读者朋友喜欢呢?看了作者的微博才发现,只有这样大大咧咧、简单直率的性格,才能出品这样美食书籍。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不难想象了。
一章、两章,菜谱越看越多,内心波涛更是汹涌,一颗随时想做饭的心蠢蠢欲动。例如电饭煲篇,它可以做煲仔饭我是知道的,鸡鸭鱼肉也是可以的,这里将步骤简化,方便新手理解。(蜜汁排骨:腌料,放主料焖煮,拌料,继续焖煮),除此之外它还能做煎饼,这可真是帮了我这个既没有平底锅和电饼铛,又想做煎饼的吃货啊!接下来是平底炒锅分饰煎锅、炖锅、汤锅几角,以及它终于体现炒锅价值的时候,肉的素的,甜的咸的,酸的辣的应有尽有。(耗油牛柳炒海鲜菇、辣白菜炒五花肉……都是家常便饭,菜谱中当然必不可少),书中这几章,作者最喜欢的是蒸煮,她认为这两种做法最能还原食物的味道。如果条件允许,配备个微波炉和烤箱也是可以的,在我家微波炉被用来热热剩饭菜,感觉好浪费,小兔给了几个菜谱:蜜汁棒棒锤、牛肉杏鲍菇烤乳酪……都是可以让其物尽其用的。
对于经常享用美食的人来说,这些菜样可能过于简单了些,但对于与作者设置的人设一样,刚工作不久,单位做饭设备又不齐全,新手我来说,小兔贴心的提示,邻家小妹般亲近,这些刚刚好。有了小兔的榜样,我们是不是有胆量尝试其他菜样了呢?相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粗糙食堂》读后感(八):【编辑手记】5年里,她用一间粗糙食堂温暖了167万粉丝的胃
蓮小兔的《粗糙食堂》终于上市啦!
美食类的绘本我做过很多。几年前曾经有段时间,市面上卖得最好的美食绘本中一定会有我做的。我后来又出过几本照片食谱,一是为了体验不同形式食谱的区别,二是希望自己不要局限在纯绘本的形式里。
再后来,我越来越找不到做食谱类图书的动力。网络上越来越多的美食大咖,照片也越拍越有专业摄影师的水准,市面上为网红博主们做的食谱书也的确越来越漂亮。但我发现,我开始排斥那些拍得很美,但有些距离的餐食,烦感一些摆拍但没有温度的照片。
我想要的食谱书,绝不只是厨房里的高级操作指南。
坦白说,蓮小兔的插画水平并不是我认识的插画师里很好的。我们认识了五六年,她除了食物越画越好以外,其他的画几乎没有太多长进(认真脸)。
如果你去翻她的新浪微博(@蓮小兔)时一定还会发现,她拍摄的食物照片也没有很美,那是很多普通人,用手机在自家餐桌上也能拍出来的效果。
在很多人眼里,她画的这些小画不算厉害,很多插画师都能轻松画出这样的插画。但是,这样的手绘食谱她却一直画了五六年。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什么是手绘。甚至一些人把用电脑画的也称为手绘。其实,只有用手、握笔、在纸上画出来的才能称为手绘。这样的方式,原始,错了就要重来,画完还要扫描进电脑里,才能传到网上被读者看到。
像小兔画的这种类型,如果制作成书,还需要将这一张张小画的背景纸的颜色逐一用PS抠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些小画设计在有颜色的背景图上。
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量有多大。但这就是手绘的魅力,也是手绘作品温度的根源。
回想我第一次和蓮小兔联系时,她新浪微博粉丝大概2000人;我们签约第一本书时,8000人;第一本书《一个人的幸福餐》出版时,2万人……现在,这本《粗糙食堂》出版了,蓮小兔的粉丝已经167万人。几年间,我看着她从一个大四学生,一步步、踏踏实实地成为一名知名美食博主。
我曾经向她请教过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关注与喜爱,但是并没有得到令我满意的答案,我总觉得,这其中一定要有什么秘诀才行。
然而,当我在出版前最后关头,一页一页去给这本《粗糙食堂》重新排版的时候,我发现了她“坐拥百万粉丝”的秘密:每一个食谱她都亲自试过、改良过、思考过、设计过。这些看似简单“粗糙”的食谱,是这么多年、几百上千天一点点的积累,没有一点儿轻松取巧的地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她把不起眼儿的手绘食谱做成了了不起的事情。
说来惭愧,我是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才知道,我当年和她出版第一本书时,她甚至连一间真正的厨房都没有。一个热情地向我推荐煎锅的人,每天都在画食谱的人,怎么会没有厨房?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厨房,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美食的追求。以前租的房子没有单独的厨房,最早是在阳台做菜,后来在餐桌上做 ——做完菜把桌子整理干净再吃。今年 6 月,才终于换了一个有独立小厨房的房子。虽然我的做菜环境比较简陋,但是吃货不会为环境所困。而且,正是因为厨房环境的限制,我开始研究电饭煲系列,研究制作方法简便的料理,慢慢地累积,到现在有了这本书。
——《序 简单的美味不简陋》
此时,再仔细回看她每一道食谱,的确都贯穿着她做菜的理念。那些freestyle的做菜风格,那些食谱中“随意”“看你喜欢”的轻松态度,正是因为她真的热爱吃,热爱食物,热爱手绘食谱,……,热爱生活。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很多参加预售的读者都拿到书了,
看着大家晒书时的欢喜……啊,做书真好啊
我要用《粗糙食堂》来准备年夜饭啦
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最低不到30元,
给你家做饭的人买一本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