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锦集

2021-03-18 01:2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锦集

  《デルタの悲劇》是一本由浦賀 和宏著作,KADOKAWA出版的文庫图书,本书定价:JPY 616,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一):愉快的阅读体验

  首先非常感谢豆瓣大佬的民翻,被推荐了之后马上过来读 ,在没有被剧透类型的情况下读到这本佳作实在是我的荣幸。 小说本身很短 ,是第一本我看到结尾之后马上翻到开始完整又读一次的小说 。这本在某种方面做到了极致 ,把每个诡计手法单拿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前无古人的创造 ,但是作者展现了他仿佛强迫症一般的风格,重新读的时候感受到了许多细节上的雕琢 ,第一遍时觉得不对劲的地方也基本上得到了解答 。当然这本书这种方式确实有一种为了诡计而诡计的感觉 ,而作者在结尾把整个故事套进另外一个故事中 ,则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也有一个合理的方式能够好好的解释整个故事 ,相信如果作者选择在故事结尾就戛然而止 ,想要推测出整件事情的原貌还是非常困难的 。 不过在最后一部分对真凶以及整个真相的推测还是充满了日式的抠字眼儿推理的感觉 ,感觉多少有点没必要 。因为主人公和作者的名字一样 ,看完之后还是迷惑了一会儿 ,产生了不会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吧 的想法,去网上搜了一下作者,才发现了他的恶趣味。看到作者已经去世了,而且国内还并没有引进过他的作品 ,希望未来这本书能够出中文版 。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二):准一流的杰作

  

豆瓣水大和H大合作的民翻作品。作为平生看过的第二本浦贺作品,此书比起前面看过的《浦贺和宏杀人事件》(作中作《听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男人们》什么玩意)高了七八个档次。唯一遗憾的是,因为之前在豆瓣上看过某位大佬的泄底贴,所以印象里模糊记得某人是XXX(虽然是哪个某人忘的一清二楚了),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自然的知道了真相,造成最终真相震撼感不够,实属可惜。

作品开端浦贺和宏母亲向某人寄出了来信,信中附上浦贺的遗作《Delta的悲剧》(浦贺老玩这个太不吉利了)。《Delta的悲剧》分为三条线:关键内容还是那个XXX的诡计。《悲剧》讲述有三个小学生恶童(10岁)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经常霸凌某同学。某日他们再次对该同学进行了更加恶质的欺凌,结果该同学死于非命,被当作意外落水处理。三人组从此疏远,甚至中学后形同路人。没想到多年后有人(作品中的浦贺本人)出现了他们面前,不依不饶的要他们说出当年真相。而三人组有的冷静、有的暴躁、有的恐惧......而这又产生了新的悲剧.....

从标题来看小说也可称为是三角的悲剧,描述了被过往经历困住的三个人(不过也没什么值得同情的,三人组的所作所为已经明显超过熊孩子的概念了)。小说在豆瓣取得了9.5分的评价,个人感觉也算是杰作以上,神作以下的准一流了。(9.5分觉得是过誉了,不过8.5分以上应该差不多?)。说起来浦贺的作品国内不管是大陆还是港台都没有出版过,如无民翻大佬的贡献则无缘一睹风貌,不知何时才能有幸手捧实体书呢?(强烈怀疑书不会卖的很好)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三):【自翻】千街晶之《追悼 浦贺和宏氏》

  来源:http://www.mystery.or.jp/magazine/article/686

  (推协官网)

  追悼 浦贺和宏氏

  文/千街晶之

  译/木海

  请勿随意转载,如有问题也欢迎指正。

  本来,追悼文应该由与故人交往至深者来写,只与浦贺和宏氏见过一次面的我是否有执笔的资格这点可能会带来分歧。然而,浦贺氏似乎性格腼腆、不大喜欢和业界内人士交往,再加上谈到氏的作品机会最多的批评家恐怕是我,所以最终由我执笔。

  四十一岁。虽然浦贺氏的一生过于短暂,但实际上作为小说家的人生超过二十年。出生于一九七八年,一九九八年即小说家出道,可以说是早熟的才能吧。出道作《记忆的尽头》是第五回梅菲斯特奖获奖作,融合了推理·科幻·青春等的作风与被评为“一位作家一种流派”的该奖相合。此后,氏以《记忆的尽头》的主人公安藤直树登场创作了包括《时之鸟笼》等的系列作品,展开了比出道作的流派混合倾向更强的作品世界。二〇〇五年开始的松浦纯菜·八木刚士系列,二〇〇九年开始的被赋为安藤直树系列第二季的萩原重化学工业系列,在进行着这些非氏不可*世界创作的同时,二〇〇一年的非系列长篇《她不存在》大火。这部以质朴又鲜明的诡计为结构的作品,为氏成功赢取了更广泛的读者群。

  (*直译:如果不是著者则无法写出的)

  浦贺氏的作品中有种自虐趣味,中以《浦贺和宏杀人事件》为代表,让取模于作者自身的人物登场,并在作品中将其写死或吃尽苦头的情况很多(浦贺氏的本名是八木刚这点应该很多人是通过讣告知道的,而八木刚或是八木刚士的名字在作者的小说中也是频频出现)。正因如此,或许诸多读者对于浦贺氏本人的讣告没有现实感。氏生前最后一部书籍化的作品是二〇一九年十二月角川文库刊行的《delta的悲剧》,书中小说家浦贺和宏、本名八木刚的角色被某人杀害,其遗作中隐藏着线索——为此番极尽苦心设计的推理小说。

  兼备自身趣味中自我面与读者面*的著者作风,近年来给人愈发洗练的印象。一想到四十多岁的著者今后能发表多少作品,急逝带来的无尽悲伤和遗憾就难以消解。不幸中唯一幸运的一点,浦贺氏仍留有一份长篇遗稿,不出意外将于近期刊行。题目是《杀人都市川崎》,出版方是角川春树事务所。这是部有着让人绝对会惊愕的冲击性结尾的杰作,希望大家届时可一定要看看。

  (*直译两个方面,大概是深入发掘的层面和引发兴趣的层面,不太确定怎么写)

  《デルタの悲劇》读后感(四):【完全泄底】 剧情简单梳理

  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

  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

  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泄底分割线

  序章

  八木法子的信,言及儿子浦贺和宏写了《Delta的悲剧》,并已去世。她经由编辑将此书寄了过来。

  Delta的悲剧

  本书中有三个叙诡:

  1、时间叙诡。A、B、C表面上分别是同时发生的事,实际上分别是成人礼时、十年后、二十年后发生的事。

  2,身份叙诡。A、B、C表面上是斋木明、丹治义行、绪川广司三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分别是斋木明、丹治明、绪川明。

  3,性别叙诡。斋木明(十年后是丹治明、二十年后是绪川明)是女性。

  序章

  斋木明、丹治义行、绪川广司三人自小作恶多端,欺凌同学山田信介,山田死后,三人改邪归正,不再往来。

  A

  表面:成人礼时,有位自称是八木的人来找斋木明,要求他坦承欺凌山田致死的罪。

  实际:同上,不过斋木是女性。

  误导:斋木说自己是从事高空作业,给人以男性的错觉。

  表面:八木找丹治义行,丹治义行找绪川广司。

  实际:十年后,八木找丹治明(斋木明),斋木明找绪川广司。

  误导:中间丹治明喊了一句“自那之后过了几年了?十年!”表面是说从山田死过了十年,实际是从八木第一次找她过了十年。

  伏笔:绪川广司喜欢萌系漫画。绪川广司内心有负罪感。

  C

  表面:八木找绪川广司。绪川广司碰到加藤桃香。

  实际:二十年后,八木找绪川明。绪川明碰到加藤桃香。

  误导:表面是绪川广司对山田有愧疚感,实际是绪川明内心有负罪感。丹治和八木对绪川说动漫看多了,实际是说绪川明动漫看多了。加藤听到绪川看萌系漫画感到吃惊。实际上对绪川明(斋木明)看漫画感到吃惊。

  伏笔:提到以前和丹治在一起时,被八木看见了,八木掉头就走。提到绪川想去京都。

  A

  表面:斋木明和丹治义行商量找八木。他们商量是否杀死绪川广司。

  实际:同上。

  表面:丹治义行找八木。绪川广司找丹治明。

  实际:十年后,丹治明找八木。绪川广司找丹治明。

  伏笔:提到看过的电影中有一句话“恶有两种”。

  C

  表面:绪川广司找八木,被丹治义行看见。八木劝说绪川广司逃走。

  实际:二十年后,绪川明找八木。被丹治义行看见。八木劝说绪川明逃走。

  伏笔:绪川说不会再见丹治了,因为被说要真的杀掉他。

  A

  表面:绪川广司逃走。斋木明找绪川广司。并找到加藤桃香问绪川广司去处。

  实际:同上。

  表面:丹治义行去京都找绪川广司。绪川广司在弥生那里。

  实际:十年后,丹治明去京都找绪川广司。绪川广司在弥生(加藤桃香)那里。

  C

  表面:八木找绪川广司,被弥生发现。

  实际:二十年后,八木找绪川明,被弥生(加藤桃香)发现。

  A

  表面:丹治义行与斋木明通话。说绪川广司在京都和弥生在一起,弥生发现绪川广司和男的在茶点见面。

  实际:同上。

  表面:丹治义行追问弥生,询问和绪川广司见面的人的信息。

  实际:十年后,丹治明追问弥生(加藤桃香),和绪川广司在一起的男的信息。

  C

  表面:绪川广司和八木见面,讨论八木写作《Delta的悲剧》,被丹治义行看见。

  实际:二十年后,绪川明和八木见面,被丹治义行看见。

  A

  表面:斋木明和丹治义行去love hotel。发现和和绪川广司见面的不是八木。八木撞见两人去love hotel,就此消失十年。

  实际:同上。

  伏笔:斋木明和丹治义行在love hotel看的电影的台词有“恶有两种”。八木看见斋木明(绪川)和丹治义行在一起。

  表面:丹治义行找绪川广司,并殴打绪川广司,之后两人拥抱。

  实际:十年后,丹治明找绪川广司,并殴打绪川广司,之后两人拥抱,在一起了。

  C

  表面:绪川向八木坦承罪恶。同时说出绪川和丹治离婚,和绪川结婚的事情。和丹治离婚时因为丹治酗酒,和丹治离婚后,丹治扬言要杀了她(绪川明)。

  实际:同上。

  解说

  说明三个叙诡。说明杀害八木的是丹治义行,因为他看见八木和绪川明在一起,而嫉妒。

  同时提及一个书中疑点,二十年前,八木对斋木说自己被杀会有书信交给记者,但那时八木还不认识我(解说者,身份为记者)。

  终章

  八木母亲的推理

  文中从未有叙述性语句说斋木三人杀了山田,所以他们不是凶手,另有真凶。

  文章A、B、C标题中暗含另有一人找绪川,那就是弥生。

  八木真正喜欢的不是斋木明,而是弥生(加藤桃香)。

  二十年找斋木是为了探寻真相。

  十年前找斋木他们是为了掩盖弥生杀死山田的真相,让他们三人顶罪。

  现在八木出版此书是为了破坏弥生的家庭,想与她重归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