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2021-03-18 04:17: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传习录读后感

  刚刚看完这本书,说实在的很长时间都没有看文言文之类的书籍了,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费劲。但是这都比不了我对王阳明先生的好奇。

  从结果导向来说,阳明先生在用自己的一生来印证自己的思想,在临终之时可以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人又有几个呢?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和现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点像,结合先生之后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先生是个踏踏实实的实干家,理论作用于实践,思想影响其行动,同时实践又影响其理论,在认认真真的做事中,心中的理又更加的清晰。先生讲述说树先有根,才有枝,后有叶,乃至最后的参天大树,这就是说要打好根基,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事情。对于心即理也,我感觉有点想中庸之道,坚持以客观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我很佩服先生,感觉在生活中可以做自己梦想的是事情,而且踏踏实实的每天都在践行自己思想的人很难得,而这样的人不仅自己做了还留给后世丰厚的思想瑰宝。真的很敬佩。

  多数时候我是通过看书去了解作者的思想乃至作者的生平经历,先生是我第一个先看到人生经历感到好奇而去看作品的人,感觉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呢。

  《传习录》读后感(二):传习录

  1.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5.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7.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8.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9.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1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1.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12.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13.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传习录》读后感(三):阳明四句教,引导圣人之路

  

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解决的是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宇宙万物,本无善恶,有善恶之分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你心里有善恶美丑,你就会看到善恶美丑。比如,下雨天有人会感到烦心恼火,有人会感到浪漫愉快。但是下雨就只是下雨,下雨这个现象本没有善恶美丑。心外无物者,可海纳百川、包容一切。

人生观: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解决的是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我的矛盾。我们之所以会主观感受到善恶美丑,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欲念做祟,我们有自己的个人主观的好恶、爱憎。比如,有人买了某只股票不涨,就骂市场、骂公司。赔钱就喜欢找外部原因,比如什么监管不严,造假多,庄家操纵,巴拉巴拉的,就是不怪自个儿没风控能力。这就是因为受到了自我的执念干扰。因此,正确看待事物,实事求是者,不能太主观、太情绪化。战胜自己,指的就是解决我与我的矛盾、我与我的周旋,与自己和解。

价值观:知善知恶是良知。解决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族群的相处智慧。我们存活于世,都有社会属性,良知告诉我们,亲情、友情、爱情,是最基本的人性。良知是内心的最高指引。我们遵循什么样的是非判断,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就是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生智慧。比如,我们愿意为家人、爱人、朋友去拼搏,这就是基本的人性本善。

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后说的是方法论,即,行动指南。致良知,要在事上炼、心中磨。工作即修行。生活中、工作中,一心为公,处处为善去恶,良知清澈、此心光明。

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

常快活是真功夫,随心所欲不逾矩。

  《传习录》读后感(四):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

  对王阳明最初的印象是《明朝那些事》里那个憨厚的形象,读完这本代表他精神精髓的书才发现这样一个憨厚的人居然有如此伟大的见识,这是值得我们一生仰望的学说。

  也许是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龙场给了他太多的感触,也给了他太多的灵感, 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而一直都在强调必须要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唯物论者们似乎看中的是要先有饱满的理论基础,再把掌握的理论基础付诸实践。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强调“知”和“行”一定要同时付诸行动,同时进行。如果只是先有“知”,那么这里的“知”就会显得单薄、寡淡,而“行”则会脱离实际。只有把“知”和“行”同时付诸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传习录》中对“知识不长进”、“看书不能明”的解说让我很有感触,王阳明认为“为学必须要有个本源,必须要从本源上用功,才能逐渐有所进步。”只有找到知识的本源,并在本源上用功,才能让知识有所进步,才能会有长进。而“看书不能明”是因为看书的时候只在追求文字的表面意思,所以才会无法明白作者的意图。

  确实,如果看书只是去追求文字表达的表面意思,而不去深究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那么当然就看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了。这又提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那就是看书必须得思考,思考是寻求本源的动力,也是滋养本源的雨水,只有具备充沛的思考雨水,才能让本源壮大、滋长,并做到“看书能明”的目的。

  至于对“鬼”的害怕,王阳明在书中也有解释,说是因为心中有鬼才会怕鬼,呵呵……似乎确实如此,俗话说:“心中没鬼,不怕鬼敲门。”只要心里坦荡,当然不会害怕鬼了,只有心里有鬼,内心不得安宁的人,才会担心鬼怪的到来吧。呵呵……

  叶圣陶校注的这本《传习录》值得珍藏,一边玩味儿文言的艰深,一边思考白话的晓畅,这感觉,太酸爽,就像大半夜吃了个棒棒糖,呵呵……

  《传习录》读后感(五):知行合一

  有位友人指岩中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主要强调的内心强大的重要性。实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你看到了花,花才鲜艳,你不去看它花就寂灭不曾存在,世界存在理由只在于你的想法。

  王阳明的话都是很有哲理。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这么多头衔集一身在历史上恐怕没有几人。他所带来的影响之广之深,至今仍然存在。《传习录》就是王阳明著名代表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良知,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恶习、欲望埋没。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也就是发现本心、体悟良知的过程。《传习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末民国以来蒋介石、东乡平八郎等人对其极其推崇。而王阳明的思想立德、立功、立言的经历一直为现代人津津乐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最被别人推崇,知行合一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知行合一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我想,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也很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这个思想。现代社会更需要我们修炼内心。因为这里有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引诱我们,因为这里有各种思想汇聚在一起,社会转型中思想的碰撞容易迷失自我。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扰乱我们,我们内心不强大,内心彷徨。其实这种没有内心的的现象有不少。我们不该为了金钱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没有人的道德底线。我们不该为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扮演现实版“甄嬛传”。我们不该为了挣钱,添加地沟油、苏丹红有害物质,慢性杀害别人。现在人很多都得了“失心症”,或许我们现实的压力大、我们的欲望高,但是这都不是理由。

  现实中没有“心”的人,是找不到真善美,找不到幸福,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六):经典的传习录

  《传习录》是一部反映王阳明的心性之学的伟大著作,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从思想理论上是继承了孔子儒家的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传习录》由问答式的语言构成全书,是王阳明的语录形式传世的伟大著作,有孔子的《论语》的风格。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因筑室在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在陆澄录中,陆澄问道:“有人夜晚怕鬼,怎么办?”王阳明答道:“这种人平时不知道行善积德,心里有亏欠所以才害怕,若行为正直有什么可怕的,心里有鬼,才会怕鬼。”由此可以看出先生的心胸宽阔,坦坦荡荡。

  书中 这些学说都是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讲学方法,多用生动活泼、善用譬瑜、带有机锋的语言艺术。王阳明对私欲是持批判态度的,指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私欲,如果处于无私的状态,就不会有烦恼了。无私之心是这本书提倡的,他要求我们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想把名、利专为私有。这就是传习录给我的启示。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所强调的是知行合一。那就是你信仰什么,就要一定践行。不能说一套,而是另做一套。再有就是强调良知。良知最为重要,不管是什么人都得讲良知。必须要经过内心良知的检验。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传世经典之作,中国古典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承。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再加上心本论与知行合一,与其格物,不如格心,这便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后世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王阳明的一生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儒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曾在四十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了宁王的十万叛军,更是成为整个明朝最为经典的战役。当时宁王叛乱,声势浩荡,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惧,轻松调集军队,迷惑敌军,最终取得胜利。可见王阳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没。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辉煌的战绩,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译注者叶圣陶对该书的译注准确,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把握的非常到位。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大支,人人都应该知晓的,他在研究阳明心学上卓有成绩。

  这本书的装帧精美大气,用轻型纸印刷,重量轻,开本大,阅读舒适,是一本可以珍藏和经常阅读的好书。

  《传习录》读后感(七):《传习录》,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圣人的智慧书

  《传习录》,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圣人的智慧书

  文/静弄闲

  《传习录》是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弟子们的问答语录与论学书信集,包含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 王阳明1472年生,浙江余姚人,从小立志做圣贤(他认为天下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圣贤)。他精通儒释道兵四家学说,历经磨难,终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他于1529年去世,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要想读懂《传习录》,就要弄明白“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心学“四句教”。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心无私欲,便是天理。其言行举止,必合于四时。这让我想起《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抛开私心,偏见,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真理都是一样的!心即理,致理于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皆有我心。而私心私欲一起,良知天理就被蒙蔽了。所以,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心中都要去私欲,存天理,并且从一而终。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未见时同归于寂,就是各自孤寂地存在着。见面之后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了。这让我想起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仿佛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在《传习录》里,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说到底就是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也就是未发之中,心空,心如明镜才能观照万物。“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表达“我”与人,与事物,世界的交往中产生的意念(有善的,有恶的)。“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德性之本,是本心,是天理,知善恶,知是非。“为善去恶是格物”,说的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就是行动,实践,在生活中去磨炼自己。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可以看出佛与儒的区别。也体现出王阳明精通佛儒两家学说。 “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 大家互为镜子。 “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更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 我们知道是非,善恶,却往往没有按照内心(良知)去生活,后来慢慢地习惯了,麻木了,良知也就被蒙蔽了。 “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 今天的我们不也这么认为吗?王阳明真是心如明镜,见解独到。 “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曾国藩有句名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或许取意于此。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这是我见过的最无私,最美好的立志。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将是我一生的功课。愿人人都能如此。 以上是我在读《传习录》时做的一些读书笔记。今天整理出来,愿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2019.10.12

  《传习录》读后感(八):立德 立功 立言-读阳明先生《传习录》有感

  转眼就到了4月,时间像小偷,总是悄悄地溜走。

  上午,被原房东给感动的不行,善良,热情,他的三房我们一直低于这边市场价一半在住。

  而且人很客气,没有一点架子,虽然这三年几乎没有交集,但是他说将来有事情可以找他帮忙!很感恩!

  跟他聊了一会,其中他提到的一个点比较触动我,是关于稳定的!

  是呀!

  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其实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我们公司朱经理曾经说过,人最可怕的,是工作了很长时间之后,除了工资什么也没得到。

  技能、人脉、资源、知识、独立思考性等没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提升。

  ......

  中午搬到这边好好做了顿饭吃,

  饭后彻底把所有书和物品整理了下!

  当看到满满当当那么多书的时候,

  我读书的激情又被激发到沸点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继续3天一本书,

  把读书当作是一天中的第一件事,它要早于刷牙洗脸!

  也把读书当作是一天中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不一样的是现在要加上读书笔记去输出,

  然后周末分享去输出。

  同时给给女儿同样的要求,她同意了!

  现在我们都让孩子学各种各样的东西,

  虽然兴趣培养很重要,但没有志趣的兴趣是不值得推崇的。

  王阳明先生为什么不摇摆?

  为什么能够达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的高境界,

  那是因为他确定了人生的价值根本。

  那个根本就是出发点,当然我们现在叫初心。

  工作也是修行,这句名言也是从阳明先生这里来的。

  没错,今天读了一本阳明先生的书--《传习录》。

  为明阳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

  “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王阳明,余姚(今浙江) 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

  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

  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他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武功赫赫,学名昭昭,尽管王阳明的心学的基本做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在朱学衰颜之际,倡导心学,深入研究知识关系,并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介值是很高的,对后人的高迪是深广的。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不但影响了中国一百多年的思想家,而且享誉海外,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都被作为精神的范本。

  可见此书的价值和魅力。

  梵高说:“没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品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王阳明的《传习录》便是这样的存在。

  所以,推荐没读过的你一定得读一遍。

  《传习录》读后感(九):追求“知行合一”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传习录》,书中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进行了阐述,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的版本很多,而现在我手上拿的这本是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权威版本。本书主要内容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对孔子儒家的思想传承和发扬。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因筑室在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即是心学。“心即理”本来传习录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本书的内容是王阳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编校,是本书读起来很顺畅,可以说是一本学习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权威范本。

  《传习录》读后感(十):《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是一本关于王阳明和弟子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在孔子儒学的思想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从现代性意义上看《传习录》,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有学术的一面,更有社会统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经过魏晋玄学、北宋时代的程颐程颢之学,南宋时代的朱熹理学,明清时期的朴学、考据学,后世的儒学经学传统一直蔓延下来,形成了久远的儒学传统,长久影响到中国人的处世为学之道。

  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离不开古代文化常识,特别是古人言说的语调语气,以及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文言文,不是当下我们人人皆可懂得的白话文,语言的障碍是对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最大考验,如果深入不下去,或者浅尝辄止,纵然再喜欢也只是空欢喜,到头来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而已。

  但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艰涩的文言加之深奥的哲学思想,一般人确实难以卒读,如果确实够聪慧的话,参悟文言的妙处,领略哲学思想的简约,以一驭繁,不失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要领,也不得而知,这也许是另外的收获吧。

  借助叶圣陶先生的详细注释,加之某些重要语句的出处以及人物也都有详细的说明,一般读者,还是能通读下来,至于领会得多少,受教益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此言不差。

  前代学者、伟人,不管是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大学问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对民族或者世界文化或多或少影响着世界和人类,研究他们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学以致用,无疑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

  语录体式的延续。《论语》、《传习录》、《毛主席语录》,都是语录体,这种形式有利于知识思想的传播,从传播学上看,效果非常明显。现代的学术、思想传播,一般采用系统著作的形式,理论体系非常严谨。语录体多多少少存在阐释解释的空间,加以不系统、零散、不深入,随意性比较大、微言大义等等……对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所强调的是知行合一。那就是你信仰什么,就要一定践行。再有就是强调良知。良知最为重要,不管是什么人都得讲良知。必须要经过内心良知的检验。王阳明在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心学”二字,再加上心本论与知行合一,与其格物,不如格心,这便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本理论思想。

  首先格物致知部分。文中提到“天理”,其实是讲求顺应人性,顺应生活,特别强调不可“刻意”,讲“心”是主体,讲“心即是理”,所有身体外在的行动都时来自于内心。 其次,讲“格物”是需要切实下功夫的,“正心”“格物”“致知”“诚意”都是为了“修身”。 最后,《传习录》的中间部分,提到了阳明先生书院的教学方法的说明。讲每天规定的讲习内容尽量要少,有利于保持学生对于学习有积极性,老师需要用礼仪来引导,用善良来培养学生,不仅仅注重智力,更注重品德和体育音乐的学习。

  王阳明的一生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儒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曾在四十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了宁王的十万叛军,更是成为整个明朝最为经典的战役。可见王阳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没。对孙子兵法的运用,确实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案例,不可不研究之。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传习录》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传习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末民国以来蒋介石、东乡平八郎等人对其极其推崇。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其深刻的影响。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刊物。

  ,{�"p]PZ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