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10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一本由徐志摩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一):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竟花光我所有运气。为你,千千万万遍。
第一次知道徐志摩是他的那《再别康桥》:
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可能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痴情人,他对林徽因的爱全部藏在他的诗中。也许在他心中,万般往事都是过往,只有他对林徽因的爱是一直不会消失的。
读过这本书,真心体会到了徐志摩的深情,一字一句,一言一语都是他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也许在他那个年纪,林徽因才是他追寻千千万万遍的人吧。
每个人都有过难忘的经历,也都有难忘的人,可上天是公平的,他不会给你太多。也许对于徐志摩来说,林徽因永远是他心口的朱砂痣吧。
我等侯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二):爱情
也许很对的爱情之于最初,都是炽热的,盲目的,热烈的,就像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恋,终于,冲破王庚,老娘,甚至世俗,可是呢,世俗仍是无法接纳,不论是公公婆婆的不喜欢不接纳,还是世人给予的看法结婚时的梁启超给予批评,还有婚后的琐碎日子。小曼的奢华之风令徐很辛苦的挣钱,爱上时是美好的,可一旦得到了,一起生活了,没有那么美好了。最后的结局以徐飞机坠机,而小曼终究是变了,变得如徐生前期望的那样了,可而今却是物是人非。 郁达夫和王映霞的爱情也是炽热的火焰一样。开始的纯粹,爱恋,到后来的分离用了12年,终究王映霞是幸运的,又遇见了爱她至深的男子,要不怎会晚年说下一段话。 我的前半生若不是他,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内心的爱与恨,留在我内心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这部书都是以书信的方式来写的,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现在微信,qq,邮件,一秒就能表达你自己的心思,可是从前那般的体验却不曾有了。
近来,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爱,不是不得,可也体会到了其中的酸楚,会因其说的一句话而抓狂,恨不得马上删了对方,永远不要见到。也会怀疑一段感情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心痛吗?为了思念?为了爱吗?对,为了爱,爱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可是这世上真的有天长和地久吗?知道,愿时间给予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三):恋爱必备技能
记得大学的时候流传着一首戴佩妮的歌, 《一个人的行李》, 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 一个人的时候脑袋里也可以天马行空。
我要一个人在希腊梦见苏格拉底
我要一个人的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
我要一个人呆呆的在浴缸里
思考阮玲玉 阮玲玉
我要一个人的北京探望孟姜女
我要一个人的书局和志摩谈情
虽然背影不是鲁迅写的, 不过志摩的情书却是真的对于单身的人们来说可以好好学些的。 电子信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逐渐的远离了书信往来,一条语音信息过去,比自己在那边写字要快得多。
第一次读徐志摩的文章是在高中的时候,老师讲的《再别康桥》,当时老师讲的那些内容都记不太清楚了, 这首诗的句子却记忆很深, 后来演《情深深雨蒙蒙》的时候,陆依萍的歌里面也有志摩的诗改编的。 这本《为你千千万万遍》里面也收录了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 在信息传递不是那么方便的年代里,书信算得上的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了, 而情书呢, 也是恋爱中情侣多会传递思念爱慕之情的。 透过字里行间的情愫, 就是在书信的往来中感染者恋人们。
在读这本书之前就读过朱生豪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朱生豪之前翻译过莎翁的作品, 不知道是受莎翁的影响还是朱生豪本身就具有的浪漫的气质, 在写给宋清如的情书中也是满满的粉红泡泡,仿佛全世界也不及你。
我们虽然拥有了更先进的通讯设备, 在想念对方的时候发送一条微信, 打一个电话, 给爱人写一封电邮, 只是我们感受不到了之前人们在写信寄信等待收信之间这种微妙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附赠了一本情话记事本, 把和爱人之间的情话都记录下来, 偶尔再翻看一下, 是不是也会笑出来呢。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四):真的有纯粹的爱情吗?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一本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散文书信集,书信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第一章是徐志摩和陆小曼,郁达夫和王映霞,第二章是朱生豪和宋清如,朱湘和刘霓君,第三章是鲁迅和许广平,萧红和萧军,第四章是归有光和魏氏,蒋坦和秋芙,前三章都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而最后一章是散文的形式,我们可以在书信中,感受他们的爱情故事,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刚好是书信,才得以保存,让后人赏读。现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让信息保存的不是那么完整,简短的实时对话,面对面的视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沟通变得轻而易举,实时见面通话,但所带来的弊端,已经缺少了这种情书的韵味和深情。那种写信时的内心的状态,邮寄书信时的迫切和等待书信到来焦急。尤其是情书,出自大师们的情话,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文笔,能够如此的浪漫和真挚,热烈而纯粹,尤其是徐志摩和郁达夫,文中前两位的密集的情书,或许没有哪位女生能够受得了如此的情感攻陷。
风流才子与绝色佳人,关于徐志摩与陆小曼,郁达夫和王映霞,关于这两位男主人公,单纯文学欣赏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文采,真的是让人心动。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的来说,陆小曼还未离婚,那徐志摩就是那个明目张胆的第三者,而且追求的是如此的猛烈,在书信中,有你才能活的真情,鼓励陆小曼勇敢的迈出那一步,把他们的恋爱升华到精神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摆脱了世俗的眼光,他们的爱是伟大的,他们爱是纯粹的,在一封封的书信中,能够感受到那种距离产生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后来虽然他们结婚了,但是现实的生活,真的如徐志摩在书信中写的如此的浪漫吗?
关于郁达夫和王映霞,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走到终点,浪漫的人也不一定可靠,因为他欣赏你的才气,你的美貌,你的高傲,你的若隐若离,你的清高,当他得到后,女神也将走下神坛,也要走进日常生活,那么他们的激情也将不在,他们的炙热的爱情也将会慢慢的冷淡下来,这是必然,当然恋爱时的那种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打磨,变得平淡,这样落差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的,起点越高,跌落时会越痛。两位的爱情,辛辛苦苦追来的美人,也都最终出现了插曲和变故,没能走到最后。纯粹的爱情,是要建立在很高的物质基础上的,如果参杂了生活中的琐碎,都会叫人头痛,因为这是矛盾的开始,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后面几位大家的书信,更贴合实际,更有生活的气息,在书信中流露出对爱人的牵挂与想念,虽然没有那么多炙热的情话,却让人更觉温暖,更觉得这才是生活中的对话,让人觉得真切。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五):我不仅仅能《为你,千千万万遍》
爱情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奢侈品,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至今都让人很感兴趣,想要理解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我们就得从这个故事的整体背景来看,从徐志摩与发妻,与林徽因他们的故事来看。
我不得不说其实徐志摩这个诗人的性格有些西方文化里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于爱情的追求远胜于一切,从他的情书里,能感受到他已经被陆小曼迷死了,整个人的身心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他的浪漫情怀让他一直都想着如果实现不了爱情,结局就是用死亡去祭奠。
这样一个人在现在看来是三观不正的典型人物,配合上当时那个西方文化备受知识分子推崇的年代,还处在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他可真是典型的高知了。
每个人在恋爱的时候都能变成诗人,但是婚后中却不尽然了。
现在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和电脑沟通的人很难再想像当时的人,用信件沟通时的迫切心情了。当时发出一封信就要等待很久,我们习惯了即时通讯,漫长的等待无疑是最折磨人的了,我们的头脑会在等待的过程中形成无数个可能,天马星空,折磨我们,甜蜜又痛苦。
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是很喜欢写日记的,几乎每次写日记的时候都是我内心痛苦的时刻,被学业折磨,被成绩压迫,需要一些窗口来宣泄自己的痛苦,我曾经形容过我的灵魂就像是被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窒息而痛苦的挣扎着。
后来我只在我怀孕的时候写过日记,记录我当妈妈的内心波动,我觉得自己很安心,其实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紧张的吧。
现在我喜欢在我的读书笔记中回忆我度过的时光,把我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书写,我知道我也是个普通 人,我喜欢把自己同芸芸众生中隐藏起来,我猜测我是独一无二的,最后我发现我真的成为了我所期望的变成了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一切特征,灵魂在社会的历练中成为了我当初最不愿意成为的样子。
也许真的就是如此的俗不可耐,才是人生真正的颜色,让我们沉沦,让我们湮没,让我们最后活成了他们。
我写没写过情书我早就忘了,我的日记里肯定有当时我暗恋同校帅哥的记录的,当时的我敏感自卑,普通而沉默,怎么可能真的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呢,上了大学后尽管放松了很多,但是我仍然对于感情很恐惧,害怕这些外乡人会欺骗于我,仅仅谈了一场上午答应,下午就短信分手的恋爱,把那个唱歌很好听的男生弄得很迷茫。
文字也许是我们感情最真实的表述,我们内心最直观的体现。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六):淘不尽的撩妹情书,数不清的人间情缘
《为你,千千万万遍》里收录了徐志摩、郁达夫、朱生豪、鲁迅、萧红这些民国文人的情书,看一篇情书会觉得大咖们也有凡人的小情愫,读一本情书会惊叹大腕们的感情太丰富了。
徐志摩的情书满满人情意,以前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渣男,从他的这么多封亲笔中才转变了对他的态度,原来他是诗意人生的坚守者,遇到爱情后奋不顾身,对于爱人陆小曼是满满的诗意爱情的倾诉,这个女人一定从来没有体会过如此深刻的爱情。《爱眉小札》面世时,女主角陆小曼在序言写道:"在我们(她与志摩)见面的时候,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别人结婚了,虽然当时也痴长了十几岁的年龄,可是性灵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后一年多才稍微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当时因为家庭间不能得着安慰,我就改变了常态,埋没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热闹生活中去忘记我内心的痛苦。又因为我娇慢的天性不允许我吐露真情,于是直着脖子在人面前唱戏似的唱着,绝对不肯让一个人知道我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
郁达夫也是猛烈追求了有夫之妇,他跟王映霞的情书更像是琼瑶式的“你无理你无情”的对白。滑稽可爱,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有点“作”,类似这样:
男;对,你无情 你残酷 你无理取闹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男: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女: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男:我就算在怎么无情 再怎么残酷 再怎么无理取闹 也不会比你更无情 更残酷 更无理取闹 女: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闹!? 你才是我见过最无情 最残酷 最无理取闹的人 男:哼 我绝对没你无情 没你残酷 没你无理取闹 女:好 既然你说我无情 我残酷 我无理取闹 我就无情给你看 残酷给你看 无理取闹给你看 男:看吧 还说你不无情 不残酷 不无理取闹 现在完全展现你无情 残酷 无理取闹的一面了吧.
这几个男文人的爱情,也能相应地找到一些共性,比如说女主角大多容易被绅士男人迷住,却又纠结二婚或被二婚的世俗;这些男人女人内心对爱情的向往是轰轰烈烈的;他们都很文艺。
正因为这些情书是爱情的最初阶段,还未结婚转化成亲情,才赋予了“美好爱情”意义,凌叔华对小曼说:男女的爱一旦成熟结为夫妇,就会慢慢的变成怨偶的,夫妻间没有真爱可言,倒是朋友的爱较能长久。婚姻、家庭对于个人,有时是爱巢,有时可能就是围城或坟墓。小曼当然体验到了家庭如围城的痛苦感觉,她要自由,她要冲出围城,她需要体验燃烧的爱情,她要争取自由的权利。陆小曼是第一个敢于离婚追求爱情的名媛。至此以后,名媛中离婚的人数逐渐增多。
据资料介绍,小曼的母亲说,小曼是因为接触徐志摩这种人和看小说太多才导致离婚的,这确实也是当时新潮的名媛淑女们离婚的原因:接触了开明的绅士,受了西风的吹佛,中国的名媛淑女们开始变化,追求爱情是她们变化的第一步。郁达夫说:忠厚柔艳的小曼,热情诚挚的徐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籍放火花,烧成一片。恩,然后郁达夫和徐志摩一路子,热情追求爱情。
我认为这些情书的女主角,应该都跟小曼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总结一下,真是淘不尽的撩妹情书,数不清的人间情缘啊。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七):写情书高手我只服一个人
记得我在谈恋爱的时候,那时候我家那位还有模有样的给我写过几句情诗,感觉不怎么好意思呢。之后看过一本《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里都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情书的内容简直不忍直视,太肉麻了。这才叫情诗好吗?当年都被我家那位给忽悠了。情诗最主要的不光是说,还要会做到,在现在芸芸众生中的夫妻,你们当年对对方说的情诗或者情话,今天是否依然履行着呢?从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中,可以看出,王小波真是爱惨了李银河,每一封信里都毫不害羞的表达着对李银河的爱。还有《浮生六记》就是一本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情书。
今天看到一本让我大看眼界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一本情书合集,有徐志摩对陆小曼写的爱眉小札;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书信;萧红写给萧军的情书;归有光写给魏氏的情书,还有等等。看完这么多名家大作的情书,真是让我这样的凡人大跌眼镜。
看完这本书,对下面这三个人的情书印象比较深刻:
一,徐志摩写给已婚陆小曼的情书徐志摩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人,因为追求林徽因未果,转而追求当时已婚的陆小曼,而且是在陆小曼还没有离婚的时候就开始追求了,给陆小曼出各种主意怎么让陆小曼离开现有的丈夫。徐志摩在情书中称呼陆小曼为眉,比如“眉,这一潭清冽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解渴谁来;你不来照形谁来!我白天想望的,晚间祈祷的,梦中缠绵的,平旦时神往的——只是爱的成功,那就是生命的成功。”
这些情书都保存在爱眉小札里面的,徐志摩无论烦恼还是自信,都会在爱眉小札里面说一说,徐志摩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也许正因为他的丰富的感情才能写出那么有名的诗句吧。
二,已婚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还记得看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品反映出的郁达夫和我今天看的郁达夫感觉不是一个人似的。在这本《为你,千千万万遍》中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中看出,郁达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并不是存在我脑海中写了《故都的秋》和《沉沦》的作者。
在《为你,千千万万遍》中,看到一个鲜活的郁达夫,在和王映霞书信的往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成名作者之前的生活和心理活动。最让我吃惊的是郁达夫在不断给王映霞写情书的同时自己还有着一份婚姻的存在,在这过程中郁达夫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已婚男人写给单身女人情书的尴尬和有为道德的存在。
郁达夫写的情书很有文艺感比如:“今天月亮很好,可惜因为你们要回去,不能上屋顶去看月亮,几时有机会,我们再来看一晚月亮吧,你以为如何?从明天起,我更要努力,为你而努力。”
还有对约会提出的见解:”下次我们相会的时候,可要秘密一点,不能教第三者来参加,并不是我想做卑鄙的事情,因为在这一个爱情浓厚的时候,正应当细细寻味这浓情蜜意。”
三,鲁迅写给许广平的家信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简直称不上情书,和上面两位的信比较起来,我只能用家书来表达了,这是鲁迅在外求学的时候,写给许广平的信,开头的称呼是广平兄,和自己的妻子称兄道弟的也挺有意思的哦。上面两位的信会让人感觉轻浮和夸张,但是鲁迅的信就平和的多了,和上面比较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了。写信的目的是两个人都不在一处,才会用到写信,真是一别之后,两地相思。每个人的写信风格也不一样,从每个人的信中我们都能学到对待生活和对待别人的不同方式。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八):看繁华落尽,观世俗情爱
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他是向我们讲述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那些才子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即使是诗书满腹的才子,在追求佳人的时候,也该用怎样的方式?繁华落尽,情断情缘。讲动听的情话,谈纯粹的爱情。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当你很突兀的来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没有任何收获,甚至你会觉得你看不懂这本书到底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是当你看目录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是在讲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爱情,用他们之间的书信来显示出他们的整个爱情过程。 当你看目录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在设计这些目录的时候是花了很大的心思的。比如在第一张的时候,大的总标题是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第一章主要写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还有就是郁达夫和王映霞之间的故事。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自己的故事,作者他选择的标题是我花掉一整幅青春,用来寻你。在形容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故事时,作者用的标题是,我很真心,可以为你而死。看完标题之后,即使你不知道这些人的爱情故事,你从这些精炼的标题中,猜到整个故事的大概。 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我首先去了解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的故事——小曼聪慧活泼,通音乐、绘画,且有小说、剧本行世。其父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曾留学美国西点军校、时就职于北平警察局的王赓为婿。小曼生性活泼,其夫则严谨有度,不苟言笑。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相爱,这段时间正是林徽音芳心已定,徐志摩极度空虚之际。后几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任公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后援,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结果飞机失事。死前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徐志摩多次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徐志摩的遇难敲醒了陆小曼的灵魂。她戒了烟瘾,青灯守节,闭门思过,并潜心编成《徐志摩全集》,其中的跋《编就遗文答君心》,可看出其悔恨之情。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在这些书信中,你可以看出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也许抛开所有的世俗,那个时候他们是相爱的。即使繁花落尽,昔时情谊不变,那份爱情却终将逝去。 在这书中,还有朱生豪与宋清如的《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朱湘和刘霓君《有好多话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鲁迅与许广平的《此中甘苦两心知》,萧红和萧军的《结得鸳鸯眠便好》,归有光和魏氏的《今女出嫁,回头张望,如你当年模样》,还有蒋坦和秋芙的《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
也许,你会找到你心仪的那份故事。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九):最美的情诗最美的你
爱情是美好的,美得令人窒息。纵是千辛万苦,粉身碎骨,依旧为你,千千万万遍。一本历史文化名人散文书信集,收录了明代归有光、清代蒋坦,以及民国时期徐志摩、鲁迅、朱生豪等人的情书名篇、散文佳作。内容分别以“相逢”“厮守”“分离”“死别”为主题,层层升华,精心遴选大师们笔下最感人肺腑的情话。品读他们的爱情,领悟自己的人生。
在这些著名诗人、作家的笔下,爱情像一首首歌,那动人的旋律令人陶醉。在这写书信中,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文字和他对爱人无以复加的爱,令人印象深刻。
在信中,郁达夫讲起了自己的婚姻是由家庭承办的,是定下的娃娃亲,即便自己想尽办法躲避、提出苛刻的要求,依然抵抗不住女家的逼迫,他说自己对于自己的女人是没有多少情义的。他在写给王映霞的信中所表达出的炽烈的爱以及收到王映霞相对冷漠的回信,郁达夫内心是很痛苦的。他在信里写道:因为我对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常年的漂泊在外,很久很久不想见面,我也觉得一点儿也没有什么。从我自己的经验推想起来,我今天才得到一个确实的结论,就是现在你对我所感受到的情爱,等于我对于我自己的女人所感受到的情爱一样。由你看起来,和我常年不见,也是没有什么的。既然是如此,那么映霞,我真是对你不起了,因为我爱你的热度愈高,使你所受的困惑愈甚,而我现在爱你的热度,已将超过沸点,那么你现在所遭受的痛苦,也一定是达到了极点了。爱情本来要两人同等的感受,同样的表示,才能圆满的成立,才能有好好的结果,才能使两方感到一样的愉悦,像现在哦我们这样的爱情,我觉得只是我一面的庸人自扰,并不是真正合乎爱情的原则的。
在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对求而不得却爱的炽烈的王映霞的痛苦而真挚的爱。放在现代来说,郁达夫本是有妇之夫,却爱上了已有婚约的王映霞,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是放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特别是父辈们定下的娃娃亲在当时是很普遍的,郁达夫也未能幸免。在他看来,遇到王映霞是对他爱情和生命的一次释放、升华。
很好奇,郁达夫与王映霞最后结局如何,看到了百度上的一段介绍,不禁唏嘘不已。
王映霞在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王映霞于1923年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杭州女师人才辈出,王映霞是她们中的一位佼佼者。王映霞始知鲁迅、郭沫若,后来才知道郁达夫,对郁的文才十分倾倒。一次偶识,郁达夫深深迷恋了这位青春美丽的才女。经不住他的苦苦追求,于1928年两人结为伉俪,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多年后因王映霞与军统局长戴笠有染而导致离婚。他们的婚姻历经12年风雨,最终于1940 年正式离婚。从相识相爱,到最终分手,王映霞与郁达夫的这段爱情纠葛曾在文坛上纷纷扬扬掀起过不小的风波,因而他们之间的这段交往,这段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也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而细致的再现了。她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1942年4月4日,王映霞又与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王映霞晚年回忆:“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本书《为你,千千万万遍》讲述的是名人的爱情故事,体现的是他们与心爱之人的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阅读这些书信,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本书若能在每篇篇首或篇尾,加上一些他们的简介,特别是他们与书中的爱人的故事那就更好了,因为实在是通过这些书信并不一定会很好的了解他们故事最后的结局和发展,原谅我的一点点阅读偏好。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后感(十):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书评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书名:《为你,千千万万遍》
作者: 徐志摩等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5499646
书评人ID:花无涯
新浪微博:花无涯
最近《前任3》上映,不少观众看完之后感触最深的就是要珍惜眼前人,但也有不少人再次回想起和前任在一起的日子,虽然分手多年,但至今无法释怀。在爱情中,既然你还爱着对方,想要挽回曾经的爱情,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再次见面时候能够重新吸引对方的心,让他再次为你钟情。
“有好多话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
朱湘to 刘霓君 /131
Chapter 3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161
此中甘苦两心知
鲁迅to 许广平 /162
结得鸳鸯眠便好
萧红to 萧军 /181
Chapter 4 情是何物 生死相依 /205
今女出嫁,回头张望,如你当年模样”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徐志摩都是耳熟能详的作者了;
原名章垿,字槱森,早年留学英国和美国,深受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
现代诗人、散文家。其一生更是一部爱的传奇,与张幼仪、林徽因、凌叔华、陆小曼四位女性有着说不尽的情缘。
代表作:《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从文字和篇幅当中领悟到不一样的地方
分手多年之后,想要对方再次为自己钟情,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你们分手的原因,改正自身的缺点,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当你们多年后再次见面时候,你焕然一新的形象给对方视觉上和感觉上的冲击,就如挽救爱情大师康纳所说:“二次吸引:制造对方对自己的需求,唤回对方对自己的兴趣。”当你变得更加优秀,才能重新吸引对方的心。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和对方相处,更利于你们旧情复燃
再次见面之后,有很多人抑制不了自身的情绪,控制不了自身的需求感,从而不断向对方发微信,打电话表达自己的爱意,不断纠缠对方。再次见面之后,你虽然能够引起对方的一点好感,但是接下来这样低价值的行为,往往会给对方施加压力,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为你千千万万遍 全文以 内容分别以“相逢”“厮守”“分离”“死别”
情话文,看看诗人的文采吧。
徐志摩曾说: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做更优秀的自己,以焕然一新的形象出现在对方面前
在感情生活中,你们之间可能因为相处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而分手,或者你的吸引力慢慢流失,对方移情别恋等等。多年以后你还是无法释怀,想要挽回对方的心,但是有机会再次见面,你有把握对方能被自己再次吸引吗?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别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没有说话,就站在我身边。我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也许是想站起来,但站了站却又坐下了。我开始感到你、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我拿出画画的笔......我画了你身边每一个人,但却没有画你。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顾城给谢烨的情书)
——顾城《火车上邂逅》
岁月涓涓 不负尘缘 只为你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一砂一巷口,一叶一如来
繁花落尽,梦入禅声
不可说,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