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摘抄

2021-03-24 01:0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摘抄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是一本由[美]丹妮尔·拉波特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一):【极度渴望,深度探索】

  

【极度渴望,深度探索】 你想要什么?你可以做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最渴望体验的感觉又是什么?…… 你有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吗?是不是感觉有时没有空闲时间静下来问自己呢? 那么,读这本书吧,让《深度渴望》帮你提问!! 这是一本洞察人心的涉及心理学的书。里面有许多来自心理学的观点、术语、案例以及方法。 书的前部分收入了许多名人名言、圣经语录(该书原作者是美国的丹妮尔·拉波特)具体案例及剖析等,很容易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渴望分析之“你渴望体验怎样的感觉”的答案。好多的词汇短语真的超乎常人想象!比如:纠缠与信任,苦行和放荡,在途中,我很重要,平静的……作者用了满满三四面的笔墨把这些体验归纳得较完全了。 而且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大多体验都很实用,因为你完全可以为每一个描述体验的词汇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真实体验。这是我觉得最实用和有趣的地方之一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二):相信,相信的力量

  首先,不得不说,我对着一句话是深信不疑的。它不需要时间的见证,时间还是它的见证人。 最近爆红了一位业余歌手毛不易。开始我还不了解他,一天中午,搭档说给我听一首歌,第一首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第一次听的时候,是和明日之子的视频一起看的,觉得一般。但“消愁”把我吸引了。现在想来,消愁会是部分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的心声,但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这是大部分人的梦了,吧! 谁都会有渴望,渴望某件事;渴望某样物;渴望某个人;渴望一个深情,等等。就如书中的前半部分总讲到的感觉,当你渴望的某个实现了的感觉。这是美好的,渴望就好似是目标,有了它,才有接下去的动力。 但在这过程中,人们会因为内在的,外在的因素,变的不自信;不确信自己的能力,逐渐颓废至前功尽弃。 书中有一句话:一切都重要,一切都不重要。它重要,是因为你在一步步壮大,实现它;它不重要,对不起,你自废了。 相信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 对与渴望,要好好规划,让它一路都在自己的掌握里。达成自己的目标。

路的尽头,是彩虹。

  这是一本很耐看的书,但需要你用心,用心去专研,走进作者想表达的。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三):What do you want?

  记得中学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老师就讲过需要和想要的不同,需要是客观上的要求,用need;而想要则是主观上的一种需求,要用want。这么多年来,尽管我英语永远那么渣,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会弄错。 这本《深度渴望》的书,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以及如何达成目标。 书的作者是丹妮尔·拉波特,美国重量级职业规划师、成长教练,曾出版畅销书《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名字听起来很鸡汤,但是深受千万年轻人的喜爱。 而译者赵燕飞,和著名的美女赵飞燕名字很像,是中北大学的英语教师。 深度渴望,听起来有点深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假如你正在苦苦减肥,那你内心的深度渴望是什么呢?不是瘦5斤、瘦10斤,而是你内心深处最渴望实现的目标——变成完美身材,然后穿漂亮衣服,享受别人羡慕的眼光。有了这个深度渴望,是不是觉得减肥没有那么累了?想想变瘦之后别人的羡慕,是不是觉得减肥没有那么苦了?这就是深度渴望。 深度渴望的灵感来源可能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就拿女孩子最常见的需求减肥来说吧,生理上的需求可能是因为肥胖带来了疾病,所以不得不减肥,过程一定是非常痛苦的。而到达了深度渴望的阶段,比如说为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穿上美美的衣服,让那么嘲笑过自己胖的人都见鬼去,这样的减肥可能就没有因为生病而不得不减肥那么痛苦了,因为这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 书里面先是介绍了深度渴望的基本原理,就是上面所说的为了实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去做某件事。然后开始介绍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如何通过深度渴望原理来实现自己的深度渴望。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很简单,就像教科书一样,先告诉你是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应用到实践中。 最后简而言之:最深度的渴望,当然是为了体验美好的感觉。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四):《深度渴望》,让成功达成目标更近一步读后感

  美国职业规划师、成长教练丹妮尔·拉波特所著,阐述达成梦想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一直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幸福,富足的生活这一理想化的目标,每天总是领着微薄的工资,一边抱怨着社会环境如何不公,一边指望着自己不做任何改变就能获得飞来横财。如果不做出改变,你怎能成功达成目标呢! 研究表明,78%的人没能坚持自己的目标是因为运用了错误的设定目标方法以及未能利用可以辅助实现目标的利器。你一旦运用本书所提供的方法来改变,强迫你的目标量化的能力,强迫自己不再放弃目标,那么你距离成功就更进一步啦。 目标设定就是要培养自己热切的欲望。你的欲望如果越高,你越想要得到这件事,你完成这件事的可能性从而就越高。欲望是自我克服一切困难和失败和拦阻的主要的驱动力。而每当我们谈到设定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必须是能够激励你自己,而不是别人要求你变成什么样子的目标。 你必须要认定你可以确保完成你的目标,同时你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可以做到。因此你最好把理想化的目标拆解,设定出一个小的目标开始,完成这个目标,再设定一个大一点的目标来完成它,并且依此类推……。 你想要追求成功,实在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必须要将目标写下来,并明确呈现在你的面前,承诺自己能达成这个目标。 一旦你将这个目标明确,就要内心十分坚定,努力去争取实现目标,不要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同时要记得经常衡量下你心中的那个目标是不是百分百肯定完成,然后再坚定自己,实现他们。如果你的价值观或者选择有所改变,那么也顺应着改变下自己的目标,切记一定要忠诚! 奔向完成目标的每一步都值得记下和为成为完成小目标而庆祝!每当你丧失勇气,满腹怀疑时,你所记下的已往的成功往往激励你快速投入战场。 想象如果你已经达成目标时的喜悦,那么,在这里,用力改变自己吧! 这将是一次最明智的投资,这将是一次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当你开始学会为自己人生投资时,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第一步!   不是有一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你能坚持吗?这是考验你自己坚定的能力 !从今开始,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在生命中的每一次都是接受考验,这种对目标坚持不懈,不断尝试,勇往向前的精神,一定会走向成功。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五):你所寻觅的也在寻觅你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幻想点什么是不是不正常的,常在脑海中想象自己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要干一番怎样的事业。也常常会对生活感到失望,因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如何去达成自己制定的 目标,没有学会如何去制定目标。感觉,是一种什么东西?想要,是一种什么东西?渴望,又是什么?我无法说出它们,我只知道,它们深深地存在于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也想通过制定计划来拥有自己渴望的,那么,渴望,究竟有多么重要?

  大多数人生规划工具关注外部目标和外在成就。这非常有意义,目标驱动生命前进。然而它们忘了利用藏在任何目标背后的最为强大的引擎:你最渴望的感觉。你不是在追逐目标本身,而是在追逐那些你希望通过达到目标获得的感觉。当你明确最想体验什么感觉时,你就可以敞开接纳生命想要给你的礼物。通常,这份礼物会远远超越你的想象。瞄定你渴望体验的感觉,敞开接纳它的显示方式。

  既然制定了一个计划,就该为达到这个计划付出一定的努力,从而达到这个计划的目标。书中有这样一段: 稳定保持着你的渴望。在极度饥渴的日子,你也许得一遍遍对自己说,我就是想感觉我渴望的感觉,就是想感觉我渴望的感觉••••••来提醒自己,你永远有权渴望那些眼下不属于你的东西。 最终,如何创造你最渴望的感觉将你化作你的天性——直觉、健康、自明。你会成为满足自身需要的首席执行官,你会有那么多东西给予这个世界。

  《深度渴望》,因为能帮助我们追溯真实的自己,让普通的目标变得非同一般,感觉又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受生活的影响,不敢追寻自己的内心,也有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本书就是来拯救你的。不枯燥,是我对这本书最直观的感觉,其次,作者有在书中举例让我更加觉得渴望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在书中还设立了读者问答,写下自己的感受,从中认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价值。

  总之,对平平谈谈的生活会感到厌倦,为什么不去试着改变,不止步于眼前,试着打开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渴望,去挖掘你没体验过的,去尝试你不敢尝试的,一切都从自己开始,试着去突破自我,找回自我。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六):你的渴望,才是你真正的动力引擎

  全书在讲一件事,就是如何利用你的渴望,来充分调动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常情况,对于我们想要的东西,或者说我们憧憬的未来。我们会列出很多很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比如一个月之内怎样,一年之内如何,或者三十岁之前要达成怎么怎样的目标。

  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我们当前想要的东西,然而,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却让我们痛苦甚至充满压力。很多计划也因此而作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办法依靠这个东西来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在这本《深度渴望》中,作者告诉我们,不要去执着于具体的目标,而应该去寻找感觉,你内心真正渴望的那些感觉。

  比如,你的目标是挣很多很多钱,但很有可能,你真正渴望的并不是那一张张的钞票,而是其它的感觉,比如因为富裕可以买很多你梦寐以求的东西,你渴望的是那种满足感,又或是金钱带给你的安全感,又或者是因为财务自由而带来的自由感。总之,你真心渴望的一定是藏在金钱背后的那种感觉。

  作者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只关注于外部目标和外在成就,却忽略了内心那最强大的引擎——感觉。以至于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是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深度渴望就是一种感觉。

  所以,最重要的事是找到你内心最渴望的那种感觉,激活你内心最强大的驱动引擎,并且牢记你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感觉你想要的感觉。

  枯燥、冰冷的量化式目标,会让人觉得压抑,但相反,美好的感觉,则会让人充满动力,并且感觉美好。当然,在此期间,你需要对此保持专注,专注于你想要的感觉,书中也提到三个提升专注的办法:

  1、明白你为什么要做

  不仅仅要明白表面上的原因,比如你看书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找到更深一层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你想要表达自己,你想要与更多的人交流,你想要获得更多的认可等等。总之弄清楚那个能让你感觉美好的意图。

  2、敏锐地意识到你的饥饿

  你必须饥饿,你必须想要得到它。

  3、真正了解做成这件事所需要的努力

  你需要明确你会为此而做出的牺牲,也要明确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这会让你不至于刚一开始就放弃。

  为了每天保持积极的感觉,你可以这样做:

面对镜子,说真话,陈述你相信的东西,回忆你的成功,说出你生活中正在发生的顺心顺意的事,浇上渴望,说出你的意图。专注于创造你最渴望体验的感觉,当你开始制造更美好的感觉和经历时,你将感觉自己越来越值得享有生命的富饶。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你内心最渴望的那种感觉(当然,很有可能这些渴望是会随着你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然后以此来推动自己,那些感觉就如同拉车的马一样,是你的动力之源。随时去感受这个渴望,感受美好的感觉,以此来激励自己达成目标。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七):想要≠想要的感觉

  很喜欢《深度渴望》里面引用的一句话:

  “如果你开始理解自己的本质,而不试图转变它,那么它就在开始了转变。——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天知道我一直走在想要转变自己的路上,童年的时候想自己怎么没法像其他小孩那么聪明漂亮;上学的时候想自己怎么不够优秀,怎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工作的时候想自己怎么才能像别人那般能言善辩... ...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总希望自己准备到万无一失的时候才肯出手,想要得到的时候总是默默等待并告诉自己:得到了是运气,得不到也很正常,毕竟常常如此。

  应届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和自己的性格南辕北辙的销售岗位,我期望,那个自己都嫌弃自己的畏畏缩缩的女生,可以通过岗位要求不得不去面对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即时应变的场景锻炼和改变自己,也许能变成一个雷厉风行可以日进斗金的OL。

  然而并没有。

  成长的部分在于,比如我收获了比较成熟的心智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收获了上下级或者同事之间合作上的认可,也收获了真诚的友谊。但是,我一直很难通过销售的岗位变现自己的价值,以及更多地打开自己。有蛮长的一段时间,我处于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恶性循环之中,煎熬很多,快乐很少。

  在看了第一章的时候就发现,也许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原因:想要≠想要的感觉。

  我想要做销售,我做到了,但是做销售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感觉,于是我痛苦。

  我想要做销售的感觉,我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做销售的感觉,甚至不需要公司,我只需要销售我自己也可以达成做销售的感觉。

  换个方式说,我想要做销售,是因为做销售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并且能够积累人脉和财富,这会让我有变得更好更强大的感觉,会让我觉得有力量,有安全感。如果目标是通过做销售去锻炼和积累人脉财富,你得死磕在这个点上,如果目标是变得更好更强大,更有力量和安全感,那么除了做销售,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替代来产生这个感觉。满足感是不是来得更容易?

  你看,明确想要什么,和明确想要什么感觉,结果还是大不同的。

  如果你觉得每天都过得辛苦,那么,尝试一下这本书的逻辑方式。不过我想,男生会不会对这种跟着感觉走的说法比较无感。顺便也推荐本书作者的另一本《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个人觉得《深度渴望》是《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的部分延伸。

  “当你清楚你想体验什么感觉时,你追逐的目标可能会改变,你追逐它们的方式可能也会改变;当你清楚你想体验什么感觉时,你的外部目标会在你的精神世界里移动到一个更加舒服的位置,你会感到更加整合;当你清楚你想体验什么感觉时,追逐本身变得更加令人满足,过程的质量和目的地开始在你内心融合。”

  看完了这本书,我注册了豆瓣写下这篇笔记,无论好坏,无论是否足够完美,不想再因为介意而不敢公开,未来对于心仪的书籍或者电影、歌曲,我亦会直抒胸臆。

  因为,我也很渴望体验这种想说就说才不要管别人觉得好开不好的感觉啊!而这,不过是做自己的第一步。

  今年我已经三十出头,可我觉得刚刚找到的自己的人生,也才刚刚要开始。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八):比《秘密》更好看的一本书——《深度渴望》

  深度渴望,提起这个词,你会想起什么呢?你渴望什么?你想实现什么呢?这本《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会给你答案,至少,我读了这本书获益良多。

  还记得上初中时,班主任老师管得紧,学习完全是被老师推着走,有的时候完全觉得学习没劲儿,于是我对我的同桌说,“我怎么没有动力了呢?”我的同桌打趣,他回答我说:“我给你个发动机”。我觉得不管是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还是现在,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是学着学着对学习本身产生了怀疑,觉得没有劲儿了。看了这本书,我终于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才能让自己体验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感觉。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妮尔·拉波特,她是美国重量级职业规划师,成长教练,还出版过畅销书《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这本书中的内容和观点的确可以印证作者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成长教练。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

  正如这本书的封皮上写的那样,“有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怎样充分调动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人,只要想实现由“要你做”到“你想做”的高效能转变,那么跟着这本书中的内容去实践就够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比《秘密》更好看。

  丹妮尔·拉波特说:“明确知道自己想体验哪种感觉,是你可以拥有的最高清晰状态。制造这些感觉是你可以为自己做的最具创造力的事情。”目标总是具体的,但是感觉却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反应。每个人想体验的感觉都不一样,有的人想体验受人尊重,被人敬仰;有的人想体验花钱不用算计,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的人想体验深深的爱……不管你想体验什么,只要把自己最想体验的感觉写出来,越准确越好,内心充满感恩,那么达成自己的“体验感”真的不是难事。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原理部分,作者把深度渴望的整个原理介绍出来,让我认识到了感觉的磁力。真的,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被想要体验某种感觉的渴望所驱使。我目前想找一份工作,这是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的背后,我的渴望是我想增加家庭收入,也就是渴望消费时的感觉更好。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感觉,对自己的渴望诚实。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工作簿。什么是工作簿?就是你要实践的部分。比如,你要想一想,我渴望什么?除了想要更多时间和更多金钱,我还想要更多什么?我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我做什么事情最自然?什么事情我不想做却做了?什么给我活力、生命力,让我想起我是谁?什么压抑我的灵魂,让我不堪重负?书中类似这样需要自己思考的内容有很多,在填写的过程中,自己会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越来越清晰。

  以前总是被生活推着走,上学时,被老师推着走;找工作时,被家人推着走,完全被一种恐惧和逃避的情绪包围。我忘了自己是谁,也稀里糊涂的让自己长成这个样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让自己从迷雾中走出来,才能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当我们与喜悦、快乐相伴,我们才能实现心中的愿景。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九):你是否还记得内心深处本能的渴望?

  -明确知道自己想体验哪种感觉,是你可以拥有的最高清晰状态。制造这些感觉是你可以为自己做的最具创造力的事情。-丹妮尔.拉波特

  计划现在是挺热门的一个词,社会运转速度加快,我们这些深处其中的人也免不了被加重了负担,每天要干的事要不列一下就会忘,此外还有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混杂其中,要想发展的更好,目标也是没完没了的,不过,这本书让我情不自禁提出一个问题:这种没完没了的目标,到底是在表面上逼自己,还是自己真的可以深入其中呢?

  丹妮尔的书基本阐释了对这个问题的剖析。她提出了我一直没敢承认的现实:我做的计划只是在跟着别人的目标,家长的看法,别人的目光走,并且在做计划之前根本连问心这一步都省了。所以,请你记住丹妮尔给我们的前提:先找内心的渴望,再制定计划!!!

  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感觉这和作者所说的渴望有一定的关联。这是一种正面的渴望,还有一些欲望,一些懒惰的渴望,你想回避这些对吧?但渴望就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纠结体,也是一个自出生就伴随人的精神力量,回避,它也存在,它并不可耻,因为它的本源是追求美好。

  所以,为什么这本书渴望为题,正是渴望对人有着重大意义。感觉就是力量,它真实,它强大,它可以逆转现实与未来。不过光说这些或许有些空,有的感觉确实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呀,那还不堕落了?丹妮尔还提到了一种类似于自我控制的方法,但这种控制是经过内心思考和冥想过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可控的。开始寻找感觉,我们渴望的感觉.......

  意图和目标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不过意图和目标都一个本源:灵魂。意图和目标会给我们带来美好,我们会幸福自愿地去努力。而且作者特别倾向于一种定性的目标,但我不确定这是否适合我,应该这点是因人而异吧。追寻意图和目标就是渴望的下一步,所以纠结无奈等困难是客观存在的,管理,改变,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你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了吗?你这个梦想还值得坚持吗?你这么做是为了你的追求吗?没有标准答案,心就是响应。

  最后一步就是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了。感觉作者说的话好熟悉呀:专注的努力,谁也不是神,一想起自己老分心就老惭愧了。不过,还要忘记期望,作者主要说的应该是那种和现实离得很远的会引起焦虑的期望。不过如果要实现一个有点挑战性的目标,改变自己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到的陶德的那个理论很有趣:我们在改变着自己,我们的细胞也在这个过程中改变,接受着积极情绪的滋润,所以,不要害怕,呼吸着,提醒着正在改变,就好像催眠,或着运动,又像瑜伽,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相信自己的同时直面恐惧,你值得拥有美好,但作者提醒不要陷入自私的怪圈,值得是一种广阔的豁达,而不是私有的占有。

  我觉得这本书最珍贵的一部分就是实践部分:工作簿。作者几乎就是手把手教我们找寻内心:你最深切的渴望,你感恩的和不满意情绪的来源,你到底想要感觉什么,这些次真的合适吗,你是否需要更新你的渴望,你要怎样做才能够实现属于自己的渴望,你该感恩谁或求助谁,你要实现哪些目标,大目标后的小目标,实践是修炼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就自己而言过去确实没仔细想过这些小问题,通过写下来确实找到了一些重点,我觉得这本书对自己的帮助正在于此。

  真实的自己不再遥远了,渴望早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寻找,加深这种深度渴望是一个艰难但快乐的过程。深度渴望吧!

  《深度渴望:如何有效达成你的目标》读后感(十):论目标:去创造让你感觉美好的东西吧!

  现在,我没有固定的目标。

  准确地说,我有期待看到成真的东西,我有渴望。我有满足渴望的意图,但我已经从追逐目标这回事儿中彻底退休了,允许我详细解释。

  首先,我的生意没有量化目标,没有努力要达到的数额。有很多东西是我可以量化作为目标的,比如网站用户数、书籍销售额、脸书粉丝量、季度收入,这些数字全都直接影响我的盈亏底线——也可以说直接影响我的快乐幸福。但它们不指引我的事业航向,指引我航向的是一个单一的、基础的意图:创造让我感觉美好的东西。

  毫无疑问,我想卖出很多很多书和产品,我是彻头彻尾的生意人,我想发挥极大作用,我想受人尊敬,被世人看见,我想光明正大地富有。但这些都只能通过忠于我的灵魂得来,如果我失去了意义,这些成就都只会成为一场了无生气的苦行。

  你需要渴望来充分活着,你需要愿景来满足渴望。这是我在绕了不可避免的弯路之后参透的:唯有实现目标的过程和结果都感觉美好时,我才想实现目标。

  你瞧!我愈是感觉美好……就愈感觉美好,这种状态带来的积极结果是:即使没能实现目标,我依然有个好心情,至少能更快从失望中复原。而且因为宇宙是一个如此慷慨大度的存在,我在抵达成就之路上感觉愈美好,我在物质层面的成功就愈大。道理很简单:我感觉越自由,越快乐,越乐于给予,书和产品就能卖得越多,存款越多,机会越多。

  美好的感觉能增加你的灵活性、复原力、有效性、吸引力。美好感觉并不意味着你不必拼命卖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而是说你会欢天喜地地拼命卖力。你不会对需要付出的努力满腹牢骚。你埋头于工作。有时这项工作很恐怖、很费劲,甚至很折磨。在倾盆大雨中骑自行车。半夜三更重写书稿。紧闭心门后,强忍着痛打开。在改变主意更省事的时候坚守诺言。当你与一个意图的更深远意义相联结时(为了尊重心灵的召唤,而非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当你能在过程中发现快乐时,你会完成一些了不起的壮举。

  如果你实现了目标却很痛苦,这并不算真正的成功。如果我必须让自己变迟钝、变低调、变高调去迎合更多人,很抱歉,我不感兴趣。我想要兴奋的感觉,我想要爱占据我商业计划的中心,我想要爱占据我生命的中心。只有这样,我才有重心。

  我想感觉美好,多过我想在成就清单上打钩。

  我想感觉美好,多过我想取悦他人。

  我想感觉美好,多过我想表面光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