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锦集
《小王子的领悟》是一本由周保松 / 区华欣 (插画)著作,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一):丝毫不怀疑作者的真诚
在wb上关注了这位老师,也是先知道了他的研究方向是政治哲学。
最近心情很差,种种机缘巧合,我把买了很久的《小王子》拿出来先看了一遍。还没看到法文版,我就已经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去图书馆借书,无意间看到这本小书,于是拿回来。前言部分真的很感人,我甚至看到我父亲的影子在里面。(那种希望给你传递自己人生经验的感觉,仿佛就是我爸在说话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二):谁值得我被驯服?
上帝死后,无限的圣人,神人,完人,超人都被拉下神坛,生命的有限性和本无意义是多么荒诞的现实,为了给生命赋予意义,周老师尝试了许多,被驯服的对象,是那个我心目中勇敢,帅气,正直,自信的男神小王子,或者朋友,或者理想。但有两个问题还是要问自己,真的存在那样一个值得放弃自尊的男神,朋友,或者理想吗?我的有限性,也是对方的有限性,我们都不完美,都不必自己先跪在对方面前。自立以立人,尚未自立就谈被驯服,只怕再也不能站起来了。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三):写在六一前
前六章较后面好,可能听过看过太多对小王子解读,无甚惊喜处,所谓观点大多是些旧调重提,也有些过度解读和牵强附会。
小王子历尽沧桑后仍心若赤子,反观现实中的大人,社会性太久了,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且根深蒂固, 而受游戏规则的不自由 不是外力对个人行动的直接干预,而是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的无形约束,这些约束,窒碍大人对生活可能性的想象,也许曾经不少大人努力跳出游戏之外去反思规则本身的合理性,但他们终究发现个人自由意识愈强 往往便愈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你要有足够勇气和智慧应对这个世界,还有忍受永世的孤独。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四):一些想法
气死我了我准备睡觉前写了一堆都没了真的生气呵呵 来我再打一遍嘻嘻 (不过语气可能会冷淡毕竟没那个耐心惹) 正文↓ 我就是抱着批判的心态读的这本书,发现了一些亮点也意料中的仍有不足不满之处 以下列一些想法,无逻辑想到哪儿写哪儿 1,矛盾心态 《小王子》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从小五开始看小王子到现在大二。 不是想用年龄证明什么,只是想说我从小孩到现在一个“准大人”,一直最不喜欢也不能理解的就是,解读、解析小王子。 而这本书叫做小王子的“领悟” 因此我一开始就抱着批判的心态来阅读,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2,插图 这本书中的插图可圈可点 距原画风相去不远且还有自己的特色这点值得表扬 部分插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玫瑰上趴着一只毛毛虫,下面一地毛毛虫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五):《小王子的领悟》
“所有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一场艰难的冒险,都有误读错解的可能。我们只能努力尝试,然后交由读者判断,并在持续的对话中寻求更好的理解。”
小王子的了不起,是他见尽人生百态,仍然能够保存童心,勇于信任人,并对天地万物有一份温柔的感受和温厚的感情。
一是对小王子有了另一层次的理解,更重要是享受于作者以哲学来分析文本的思路和深入浅出的文风,很值得我学习
小王子真的对我来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伴随着我心态的变化,记录了大学的笑与泪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六):Recap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充满了惊喜,主要是看到能做小王子的Close Reading很难得,但再读一遍大概会打四分。许多笔墨都花在讨论驯服上,我很喜欢“因为麦子的颜色”和“狐狸的心事”这两章,但小王子不仅讲了爱情,过度浪漫化的解读其实很危险。读到“玫瑰的自主”和“驯服的就是政治的”提到了性别理论和社会制度理论数据一些我之前没考虑过的角度,但觉得分析的太浅了(不过想想这是周教授写给自己的女儿,表示理解…整本书看的时候最激动的部分其实reference的部分震惊于能将这么多school of thoughts连接在一起。然后对圣埃克苏佩表示respect,没有多少书能同时给一个四岁的孩子和一个四十岁的大人读,且因不同的阅历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
最后自私的希望不要再做小王子的Close Reading了 也不要随便做Adaptation了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七):小王子的领悟
政治哲学学者历尽千帆,重新回到纯真的童话,即是这本《小王子的领悟》。在本书中,周保松从故事本身出发,以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意识为指引,以政治哲学为切入点,探析童书《小王子》中折射出的点滴思考与体悟:“驯服”、“爱”、“友谊”、“责任”、“关怀”、“幸福”、“选择”、“身份”、“商品化”、“疏离”、“占有”、“忠诚”、“死亡”……读过本书,你会发现,成人世界可以不只是虚无和狡诈,美好也不必在成长路上遗失殆尽。
小王子的领悟 周保松/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2018-1-1/42.00元
子扉我 2018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
原载季风书园微信2018年3月30日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八):生如一团光和热
周保松的《走进生命的学问》陪我走过高三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新书出版,加之《小王子》永远是我心中的Bible,自然早早就下单来看。诚如刘瑜所言,“周保松是我认识的同龄人中最像‘一团火’的。”在一个文化青年热衷于炫耀自己的幽暗和颓废的时代,这种无拘无束的光与热格外醒目。
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在理想主义罕见如金牛的日子里少有人敢直面这个问题。人生无非三种出路,一来无法接受进而自杀,二来麻木拒绝,跳进享乐主义的池子里闭目,三来清醒地痛苦,面对荒谬的人生。周保松讲,所谓成长往往是个“去童真”的过程,当童真去尽,一切都回不去了,大人才会在儿童天真的眼里,看见童年的自己。去童真的这个过程中,有人悲观绝望,吞枪或跳楼自尽,有人和世俗妥协,签订沉沦之约,有人平庸碌碌无为,失落成无聊的大人。他也发问,除了缅怀和感慨,曾经沧海的人,还可以永怀童心地活着吗?
我猜或许可以吧——如果能够不把童真当幼稚,不把麻木当看透,不把顾虑当成熟,不把妥协当领域。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倍受限制,一己的无力感挥之不去,颓圮和堕落须时时提防,然而在这个喧嚣、玄学与世故的年代里,爱和责任永恒。承认个体的微笑,但也请守护和尊重每一个生活的独一无二。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九):驯服的含义
很谢谢周保松老师把对小王子的感悟写出来。让我在阅读小王子的过程中也观看了自己的成长。
读书很大的乐趣就是观看自己的成长。
我第一遍看小王子的时候,是高中,看完以后觉得莫名其妙。完全不懂它为什么可以这么畅销。
等到去年再次翻看的时候,竟然看的热泪盈眶。因为懂得。
尤其是狐狸的驯服那段,给我深深的震撼。所谓驯服就是建立关系。
仿佛突然间懂得了想要建立一段关系的人,把自己置于多么脆弱的位置。那是我之前不懂得欣赏和保护的东西。
再看周保松老师的小王子的感悟。他又把这个驯服的含义进一步的延伸。他说这本书是在回答一个重要的人生议题:现代人如何面对孤独?小王子给出的答案是:建立驯服的关系。第一层意义就如许多人悟到的那样,是人与人建立驯服的关系,可以是一段爱情,或者其他的亲密关系。第二层的驯服是人与物的关系,驯服可以是驯服一段事业,一份热情。第三层的驯服,是人与自己的驯服,驯服自己和自己建立关系。
从看不懂,到看懂一层,再到看懂三层,好像理解的那根线被这本书又抻了抻。
我想小王子这本书,我还是没有完全看懂。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看懂更多层。
. 周保松老师的文字,还是挺温暖的:)祝你阅读快乐。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十):功力必不唐捐
读这本《小王子的领悟》时,刚好处在人生的关键转折点。
我的研究生生涯走到了研二下学期,再过一年行将结束。准备发表的论文被老师怀疑知识产权问题,引以为傲的办事能力被老师无情否定,甚至对自己所学的财政专业能否帮助自己实现当初改变体制的梦想都越发怀疑。而喜欢的姑娘在dating好多次后毫无征兆地选择离去,更是让自己对自己的魅力产生了严重怀疑——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下,我陷入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
我是一个很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凡事无论成功失败都想找到为什么。我问自己最多的几个问题:一,为什么学校一栋楼里几百个人,偏偏是我,产生了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二,只有我觉得独一无二才能肯定人活着的意义吗?三,如果我们历经现实种种挫折,接受了自己不是独一无二的事实,又怎么寻找到活着的意义?四,我们能改变什么?五,在多元价值取向时,怎么去说服别人也去相信自己追求的价值?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这五个问题的答案。
那时,我用了两句话形容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如遭当头棒喝,恰似醍醐灌顶。如今我觉得,它是我最困难时,是我朋友们的劝慰都开解不了敏感的我时,我抓到的最结实的一根稻草。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大道理,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完。但至少要知道,自己这一生活下来有什么意义,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