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2022-03-14 15:59: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情绪表达的艺术》是一本由[美] 哈丽特•勒纳(Harriet Lerne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精选点评:

  ●和《情绪勒索-周慕姿》搭配食用更佳

  ●之前在knowyourself这个公众号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趁着出来休假的时间读了一下。(最后在地铁上读完了它~)这本书很扎心,很多困境都是我曾经面对或者正在面对的。如果早点读到说不定能少走些弯路吧。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我也愿意去尝试按照书里的建议做一些改变~说是写给女性的书,但是也推荐男性朋友们读一读,第一,面对愤怒的情境,男人和女人在有些地方是共通的。第二,对于有对象的和想找对象的,我只想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总之很推荐一读。语言很生活化,篇幅也不长,很快就能读完,但是消化和反思还是需要时间的~

  ●用很实在的例子解决问题,对我帮助很大,需要慢慢体会。

  ●感觉现在用不上,以后用得上。有些理论的地方写得很好,但是不太喜欢例子,不够细致

  ●寻求关系和寻求自我中的平衡,直面自己的感受并寻求改变:除了自己,没人能真的触怒自己。

  ●很启发我。

  ●从不同角度看待亲密关系中的困境,还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可见作者洞察的深度。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应该开除!到处都是错别字,还是小学生水准的,排版也不尽人意,必须扣一星。

  ●看了三分之一,觉得质量真的很高。书中情况基本全中,最关键的话是,女人不必为了不会明确自我而难过,因为明确自我不是天生的,文化传统和性别偏见让女人习得压抑情绪。但是,亲密关系,夫妻关系中不能明确自我,不能学会利用愤怒来表达自我,阐明立场,划出底线,就会越来越压抑愤怒,根本无助于婚姻关系的改变。好书!非常诚恳易读,帮助大!

  ●很实际的案例,作者的方法值得思考和尝试,打算把哈丽特的这一系列书都找来读一遍,感谢

  ●在读第二遍。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一):表达愤怒,是表达自身情感和立场,而不是指责对方过错

  借这本书正好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处理愤怒中的问题。很喜欢从别处看到的一句话 “生活是正着去生活,却是倒着去理解”

  让我很受益的几个观点:

  1. 功能不足-功能过度:如果妻子变得日益虚弱,柔弱,顺从,即变成功能失调的一方,她的丈夫会在相应的程度上克制自身的这些特质。妻子越是避免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丈夫的自我膨胀感就越强。所以不要表达超过自身份额的情感。恋爱中一方过度的情感表达往往会帮另一半保持了坚强,冷静的气场。

  2. 试图改变他人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表达别人不对,或者知道怎样做对对方最好。而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感觉到受伤,我感觉到害怕,愤怒。。。我之所以想要他改变,不是因为他的做法不对或者过分,而是因为他的做法超过了我的承受极限。因为对错过分与否是很难评判界定,我们对别人的生活也没有话语权,但每个人却都有表达感受的权利。

  3. 一段关系出了问题,一定是两个人共同导致的问题,至少自己纵容了事件的发展。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二):操作起来不现实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三):情绪管理

  【好书推荐】

  强烈推荐给女性朋友

  愤怒作为重要的情绪符号,怎样合理的发泄,成为了每一个因为不懂如何控制愤怒和不懂如何处理因愤怒的造成不良后果的人都想学习的一门知识。

  本书里面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分析也给出了沟通的方式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在愤怒的情绪里向内观察自己,看清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不停的自省而逐渐成长,逐渐掌握正确合适的表达方式

  亲密关系里,我一直认为自我的存在是这段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我拥有这段关系,同时,我还是那个独立的我,这样的平衡状态才是健康关系的表现,而如何达到这样的平衡,才是一生要学习的东西

  书名: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

  作者:【美】哈丽特·勒纳

  译者:张梦洁

  形式:纸质

  书名: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

  精华摘抄:

  1. 我们被置于绝望与无力之中,感到生活的质量和方向不受自己控制,我们的自尊受到伤害,因为遇上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解决,一切都没什么变化

  2.长期经营一段关系并不简单,这通常涉及如何平衡“分离”(注重自我)和“结合”(注重关系)之间的平衡,它们像两股方向相反的强大力量。

  3. 亲密关系无须以丧失自我为代价,它既不应该要求做到双方合二为一,也不应该彼此孤立,疏离

  4. 人性使然:当人变得愤怒时,总会激动地回应对方,而忽略了在这种交流中观察自己的重要性。

  5.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当对方不能自觉地反省和改变时,我们想要改变他们的尝试是一厢情愿,激发的矛盾和对立反而会保护他,使之停留在关系的旧模式当中

  6.如果在一段重要的关系中,我们长时间感到苦闷,愤怒,那说明自我妥协过多,说明我们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立场

  7. 当我们评判别人时,往往自以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所需,或他们应该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事。但实际上,我们无法确知。连搞懂自己的这些方面都很困难

  8. 其实,内疚自责是女人的一种“通病”

  9. 处理和小孩的关系与处理大人的关系是同一个道理:只有我们不再想着塑造对方,而是以观察互动的方式,并思考自己如何改变,一切变化才有可能。

  10.明确自我—当焦虑泛滥成灾时,不要批评或总想着改变别人,也别老想着吵架—想一两种办法,向家人更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某些人而言,展现自己的能力与强大,能够促进更为完整和均衡的自我。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更需要勇气的做法,是告诉别人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在工作或人际方面遇到了问题

  11. 只有通过我们与他人的联结,发现关系中不一样的自我,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读后感(四):保持情绪联系,保持责任分离

  当我们想愤怒时,我们要保持沉默,或者流眼泪,责怪自已,感到受了“伤害”;要是的确已经感受到了愤怒,我们应该把它藏在心里,避免面对面的冲突。但这样一来,我们不仅隐藏了愤怒,也隐藏了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不愿清晰地表达自己,害怕这种坦白会让对方不高兴,害怕暴露彼此的不同。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努力地做合格的“淑女”时,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保护他人、保持关系的和谐上面,却没花工夫明确表达自我。久而久之,我们会丧失明确的自我,会越来越不善于解读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为了不打翻关系的小船我们把太多的心力花在解读对方的反应上了。 我们越是以这种“淑女”的方式待人处事,无意识中积累的愤怒和暴躁就越多。当生活充满退让和苟且;当我们狗拿耗子,替别人的感受和反应负责;当我们放弃自我成长的重任,使生活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当我们表现得关系比自己本身还重要我们怎会不愤怒。当然,这种愤怒可能不被直接地体会到,因为我们是“淑女”啊,“愤怒的女人”可不是“淑女”。 这样一来,“淑女们”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怪圈:通过挫败和否认自我,使生活得以延续。然而,我们让步越多、得过且过越多,愤怒越会在心中沉积;我们越是努力地压抑自己,越会无意识地害怕一旦表达,愤怒会像火山一样喷发。这样一来,到 最后终于“发飙”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最大的担心得到了证实:看,我的愤怒确实是不理性的,非常破坏关系。而关系中的其他当事人,也因此把我们视为神经质。可怕的是,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怪圈还将继续,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虽然“淑女”不擅长于体会愤怒,但她们是体验愧疚的专家。当我们感到压抑、受伤时,通过萌生内疚,我们得以摆脱对愤怒的觉察。因为,愤怒和愧疚通常是不相容的。当我们愧作于为对方付出不够时,我们几乎不可能为自己得到的不足而愤怒;当我们愧怍于没有恰当地扮演他人预设的女性角色时,我 们将没有心力去质疑这个角色的预设是否合理,究竟谁有权下此预设。没有什么比愧疚和自我怀疑能更有效地掩盖我们对愤怒的觉察了。我们的社会善于使女性感到内疚,以至于很多人旦没有做好“情绪服务站”这个角色,就会感到内疚。 调集勇气,停止内疚,动用愤怒的力量质疑已有的规则,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恰当的人生,要做到这一切并不容易。越是在我们下决心改变现状的节骨眼上,身边的人越是成倍地使出伎俩,诱发我们的愧疚感。我们会被别人称作“自私”“幼稚”“以自我为中心”“叛逆”“没女人味”“不负责任”“吝啬”“血”“阉人”。大部分女性对这种关乎自身价值的诋毁不堪忍受。毕竟,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女人的自我和价值源于爱和被爱。所以,当在这方面的吸引力和女性特征遭到质疑时,无疑是场灾难。满怀歉意、恭顺地退守到女人的“本分”中,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可,这多么诱人啊! 我们当中的那些“泼妇”,不说会失去她们的“本职”,也注定要失去大家的喜爱,败下阵来。而“淑女”不同,“淑女”会得到社会的奖励。可是,这种奖励却是拿非常高的个人代价换来的,情绪和智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遭此坑害。“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这成了许多人无意中的自动法则,她们在这个法则的约束下,否认自己对愤怒的觉察和表达。因为我们所要避免的“非礼”之处,包括任何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只要它们能导致与他人的正面冲突,甚至仅仅是意见不要遵守这条法则,我们不得不变成个“梦游人”,不能细看、细想、自由记忆。当我们需要压制愤怒,不让自己搞清楚愤怒的原因时,大量可用于创造、智力活动和性满足的能量被这种压抑困住,损失不可估量。 事实上,我们越是激动、越是“歇斯底里”,他们越是变得冷静、沉着、理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起的争吵、气愤的责难,反倒让对方全身而退了。 当我们无效地争吵时,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注定会失败的努力之中:在别人不想改变时,强求改变。当我们转变别人的信念、感受、反应或行为的尝试不起作用时,我们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坚持,通过这种死板、反复的方式,我们所抱怨的问题非但不能解决,反而更严重了。也许,我们在当时太受情绪影响,从而不能反思,或相信有其他的行为选择存在。 毫无疑问,“淑女”和“泼妇”恰恰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尽管它们看上去非常不同:在什么都说了或做了(泼妇),或什么都没说或没做(淑女)之后,结局是一样的:我们被置于绝望与无力之中,感到生活的质量和方向不受自己控制,我们的自尊受到伤害,因为遇上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解决,一切都没什么变化。 妻、亲子之间,都有可能。更重要的是,疏远原生家庭,会影响我们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处理新关系中的问题。相反,如果能灵活地应对原生家庭的问题,并走出这些关系中可能面临的“死角”,那我们也能以更好的方式处理其他任何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指责会模糊自我与他人的分界。 ◎追寻者 焦虑时,寻求更紧密的联系。 非常喜欢有什么说什么,表达感受,并相信其他人也应该这样做。 当亲近之人想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或是想疏远时,会感到被拒绝了,并独自忍受。 当重要的他人希望保持距离时,会逼对方更紧,然后冷漠回避对方。 在关系中,消极地认为自己“太过依赖”“要求大多”喜欢指责对方木讷迟钝,不能容忍亲密关系。 疏远者 压力大时,感情上疏远他人,或需要更多的空间独处。 独立,靠自己一一主张“自力更生”,而非“寻求帮助”。 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展示自己的脆弱以及依赖他人的一面。 重要的他人会指责他们“无情”“退缩”“感觉迟钝”。 通过更专注于工作,来处理人际中的焦虑。 当关系分外紧张时,会完全断绝关系。 不被催逼或追赶的时候,最放得开。 ◎履职不足者 他们通常在几个方面表现不好。 压力之下会无所适从,会轻易请求别人的建议、帮助,甚至全权解决问题。 无论在家里还是工作中,压力大时,会有生理或心理问题。 是家人讨论、担忧、关心的焦点。 被指责为“病人”“脆弱”“虚弱”“问题”或“不负责任”。 难以向亲密的他人展现能干、强大的一面。 ◎过度履职者 不但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还自以为怎样对他人最好。 受到压力侵袭时,会迅速干涉别人、提供建议和帮助,甚至接管问题。 做不到置身事外,任由别人处理自己的问题。 通过操心别人,避免担忧自己的问题和追求。 难以展现履职不足的一面,尤其在那些看似有问题的人面前。 “绝对靠谱”或“常伴左右”的标签。 指责者 焦虑时,神经紧绷、爱吵架。 脾气暴躁。 花很多心思想要改变无意改变的人。 沉溺于争吵,以此暂缓压力,却无法改变现状。 认为别人应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感负责。 认为改变的唯一障碍在于他人。 尽量不要通过第三方传话。 变成了相互批评,使三角更加根深蒂固。背后谈论某人并不会帮助改善某人的表现。在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卷进来的外人越多,你越不可能最小化焦虑,越难尽量以明确的方式解决冲突。 为避免在工作中形成三角,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事,不做 另一些事。下面是一些建议,同样适用于友谊或家庭关系。 生谁的气,就告诉谁。 不要制造秘密。 不要当别人三角里的第三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