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
今天早上6点醒来,一算居然睡满了8小时,许久以来都没有睡足这个数字,感觉有点意外。我在30岁之前,倒下就能睡着,随时随地都能入睡,有时候甚至能睡到12个小时以上。30岁后就进入睡眠不足循环,周日晚上出现周一综合症,怎么都睡不着。周一开始睡眠不足,到了晚上又觉得兴奋,继续睡眠不足。这样一直熬到周五,终于可以睡到周六中午十二点之后,算是补一下本周欠债。于是周六只剩下半天,周日白天再补一点回来,周一综合症再次到来。
40岁以后睡眠突然少了,单纯地睡不着。去医院看了呼吸暂停综合症,说是平均每分钟呼吸暂停一次,于是配了增加式呼吸机,改善身体供氧。在那之后有一段时间很好睡,但是身体习惯了每晚套个马嚼子睡觉之后,睡眠又不行了。换过枕头,换过重力被,每样都能短暂起点效,最后该怎么睡不着依旧是睡不着。影响也并没有很严重,但是总是怀念一口气睡12小时的时候,觉得能睡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每天只能睡6、7个小时,就觉得生活很干燥,仿佛缺了点什么似的。
去年年底开始,换了饮食方式,每天锻炼身体,精神果然很快就矍铄了起来,真正步入了老年生活。一早就被体内激素顶醒,醒来就再也睡不着。晚上睡得轻而浅,入睡困难,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醒转,就像是个猎人睡在野地里一样。去查了一下资料,说是皮糖醇过高,人体有压力反应,现代生活又没有什么途径释放,不能像古时候一样要么提着长矛上去搏杀,要么掉头拍拍屁股就逃。就只能那么清醒地坐在沙发上,就像是一只猫头鹰。
所以,最近花了点时间调整睡眠,昨晚算是终于见到了一点成效。睡眠是件很复杂的事情,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要素过多。我也不清楚具体是哪一项真正起了作用,无论成功不成功都列举在下面,如果你也有睡眠问题,希望其中某一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枕头---用处不是很大,重点可能不是材质、结构,而是有几个。我需要两个,一个矮一点,用于仰卧,保证颈椎平直,这样呼吸道顺畅;一个高一点,用于侧卧,同样保证颈椎平直,重要的是肩部不受挤压,免得老要用手垫在枕头下面,第二天起来要花很长时间解除麻痹;
褪黑素---有用但是不舒服,的确能增加人的困意,不过第二天早上起来觉得并不舒服,口干舌燥,更像是晕了一夜,而不是睡了一夜,人会依然感到疲惫和乏力。除非连续几天无法入睡,否则一般不会考虑口服;
洋甘菊---看情况,有时候很有用,有时候也就那样。洋甘菊有安神的作用,很早欧洲人就用来当做草药。如果心情宁静,气压低沉,光线暗淡,来一杯洋甘菊能让人很快产生困意,在香气缭绕中沉沉睡去。但其他时候,也就是一杯有味道的水;
重力被---短期有效,不过也要看人。我属于那种喜欢厚重被子带来安全感的人,但未必人人如此。重力被重而薄,盖上去又觉得很凉,的确有助于睡眠。但是,现代生活白天久坐,腰部很吃力。晚上睡觉的时候,往往需要一条厚被子,把腿横搭在上面架起来,这样会感觉腰部很放松,瞬间产生睡意。重力被太薄,大腿架不住,反而向前旋转,造成腰部压力更大;
寒冷---实测有效,北京的春天一到,小区就切断供暖,结果反而要好睡一些。卧室的温度要低,这算是一个常识,只是往往不容易想起。低温环境下,人更容易入睡,也不容易烦躁不安,反复翻身找阴凉。而且,早起上厕所,回到温暖的被窝里,因为温差很大,让人感觉很幸福,可以多睡一会儿;
光线---是玄学的一种,但最大的优点是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光线有几个要素:1、卧室里要保持绝对黑暗,需要遮光窗帘,需要关闭所有呼吸灯,需要睡前开床头灯看书而不是在黑地里开手机;2、早上起床晒朝阳,傍晚窗前眺望夕阳,用自然光调节体内生物钟。宁可晒完朝阳回去接着睡,也不要一口气睡到中午。早上晒过朝阳,晚上12点之前就容易犯困;
时间---睡眠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所以晚上有了困意就应该尽量就寝,而不是再熬一会儿。熬那一会儿之后,人就会重新清醒起来。一旦清醒,就要再等一个多小时,等下一个周期开始。这就是为什么12点多决定稍微再玩一下手机,或者再看一章书,一转眼就是一点多两点。许多人三点半四点才能睡下,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
手机---对睡眠影响非常大,上周我的手机使用时长平均下降了18%,感觉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睡觉前15分钟,我就不再碰手机。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因为睡前刷手机刷到有困意,这是一种生活习惯。但大多数时候刷出困意是不可能的,App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人持续产生兴奋点,能把你刷困了,产品经理就会被CEO杀了祭天。睡前关闭手机,关闭充电呼吸灯,躺在黑地里什么也不做,这对于睡眠有好处;
呼吸---躺在黑地里睡不着,人就容易产生各种念头。简单控制一下呼吸,有助于平复心情,稳定情绪。通过实测,验证了一个很简单的理论:吸气急促,呼气悠长缓慢,则心跳下降,内心宁静;吸气悠长缓慢,呼气急促,则心跳上升,内心振奋---可以观察一下斗牛,在进攻前怎样急促地从鼻孔向外喷气。因此,可以通过快速吸气,缓慢呼气的方法,让自己迅速安静下来。同时,也因为专注于呼吸,可以减少各种莫名其妙的念头;
有氧运动---运动学专家建议在早上锻炼,因为可以释放压力。而在晚间锻炼,人很难短时间内平复下来,容易持续兴奋。实测证实,运动和睡眠的关系要复杂得多。白天练累了,晚上就容易入睡,这大概只是对青少年成立。任何运动都会对身体造成压力,尤其是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训练,会让人醒得早。至于说是否让人入睡更加容易,我个人没有明显的感受。有时候训练强度大人容易疲乏困倦,但有时候又让人分外清醒。
我也希望有一到两个因素,就可以对睡眠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既然那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说明睡眠大概不是由单一因素所能决定。而且,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极大,也很难找出普适的方法来。所以上面列举的各种办法,有些有一点科学依据,有些只是玄学,还有些在两可之间。但每个人不都是如此么?非得一样样都试试,不然不知道究竟哪一种方式适合自己。也许,大部分情况下人睡不着是因为心理状态,随便找个什么助眠的事情忙一下,倒也能暂停如同奔马一般的念头,所以玄学也许有它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