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摘抄

2021-04-12 03:17: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摘抄

  《佩拉宫的午夜》是一本由[美] 查尔斯·金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一):在一个名字里有“中”的地区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大部分文化。不管是中欧,还是中东,这里的国家在各方势力的拉扯下,墙头草般艰难地生存着。一战错误的站到了同盟国一边,成了案板上的肉。凯末尔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和一切暴力革命成功的地方一样,对内是对反对派的清洗,对少数民族血腥的镇压。亚美尼亚人的墓地改成了球场,墓碑做成了看台。把伊斯兰赶出世俗政府,引入西方文明,从而迈出走向现代的关键一步。个人权利,民族国家和工具理性构成现代性的三要素。

  伊斯坦布尔,哪里刮风暴都会被吹倒的地方。混杂着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的人,各个国家放逐的难民,政要,在一个极具动荡的时期,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戏剧。今天依然如此,地理位置是一个逃不脱的宿命。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二):伊斯坦布尔

  佩拉宫的午夜初看并无惊奇,甚至稍显沉闷,没有历史类文学惯有的吸引力,每个章节也只是或按事件或按人物分别介绍某个方面。但就是在这些看似琐碎无奇的文字里,一幅鸿篇巨作慢慢成型,伊斯坦布尔的政权更迭,人口迁移,政策变更都通过每个人物的经历展现出来。仿佛有千万只眼睛悬在伊斯坦布尔的上空,向我们事无巨细地讲述这个城市的变化。通过介绍格鲁吉亚皇室成员,统一进步党核心党员,伊斯坦布尔原住民来展现一战期间伊斯坦布尔人口的减少与暴增,血腥的屠杀与难民的涌入。用三个著名艺术家来展现20世纪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地迅速转型。选美冠军代表了急于向世界展现一个全新却更美丽的土耳其,列夫·托格茨基的伊斯坦布尔之旅充斥着平静下从未停止过的暗流。圣索菲亚大教堂用它光影变幻的马赛克人像,美轮美奂的耶和华壁画向世界证明伊斯坦布尔独特的艺术底蕴。伊斯坦布尔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从未完全平静过,不断地进取,追赶潮流的城市。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三):我在佩拉宫的午夜

  凌晨读完《佩拉宫的午夜》这本书后,才发现同我选读此书的目的相差甚远,让我意外地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选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我以为《佩拉宫的午夜》只是向我们讲述奥斯曼帝国这座最豪华的酒店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伊斯坦布尔这座神秘之城的故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座城市竟然发生了这么多政治历史事件,这么多我“认识”的名流穿梭于这座古城,这本书不仅仅让我看到伊斯坦布尔的繁华和辉煌,也让我看到了它的没落。 我在《佩拉宫的午夜》,跟随作者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凌晨两点多读完后,当我放下书时,忽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熬夜读书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曾下榻于佩拉宫饭店,在此写完她那著名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从穆斯林选美皇后、格鲁吉亚皇室到列夫·托洛茨基,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列夫·托洛茨基的自传《我的生平》,从穆斯塔法.凯末尔到我喜欢的哈莉黛.埃迪布……各色人物都在伊斯坦布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神秘感。“作者机智地串起了他们的故事,不只素材丰富,可以吸引普通读者,细节又很到位,也满足了专业人士。”昨晚阅读时,根本无法放下,我没想到这座城市发生过这么多历史事件,这座古城还隐藏了多部人物传记。 2019.02.26 记录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四):流動的圖景

  如此圖景,如此“史詩”般面面俱到而不失我會最感興趣的細節。從米勒特制的帝國到分崩離析的民族國家,伊斯坦布爾著實是東西方間最具代表,最具流動性的庇護所。古早被西班牙迫害的猶太人,已選擇來此受蘇丹的翼護;到布爾什維克治下的俄羅斯,代表了沙俄全部的貴族和數以萬計精英,變成難民,也選擇來此;(結果,世紀末的時候,俄國也經歷了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民族主義浪潮與帶血的分崩離析)左近諸國避難的猶太人,還有經此地輾轉往巴勒斯坦的東南歐猶太人,還有托洛茨基。除了伊斯坦布爾,還有哪裡堪作如此庇護所呢?敵對的兩方,勝利者和受害人,雙面間諜和看風使舵的機會主義者,都在此狹路相逢。庇護的功能直到今天,在大難中的敘利亞。世居的希臘人(是隨新的希臘國,還是隨牧首?),世居的亞美尼亞人,世居的猶太人,他國落難的猶太人,在“大交換”中被迫背井離鄉的希臘“土耳其人”,白俄(是隨鄧尼金,還是隨布爾什維克?)但到最後,容不得他們自己選擇,在民族主義浪潮裡,只得再覓出路,甚至被強制驅逐,或被政府公然奪取財產以再分配,或繼續在日趨緊張的環境中蒙難...土耳其化。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現代化是否只是緊密社會控制、同質化的別名?有意思的是,伊斯坦布爾仍在流動,仍未定型,她繼續發揮她在歷史上反复發揮的作用,在早經定型的土耳其化的現代國家裡,繼續持守一種新的多元。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五):《佩拉宫的午夜》书评

  《佩拉宫的午夜》--这是在过去四个月读完的第三部有关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历史的书籍。这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地理、文化与历史地位特殊的城市在20世纪初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传记。讲述了从一战失败,协约国占领,奥斯曼帝国解体,凯末尔主义共和制到二战结束,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在历史的大幕布下,各色小人物迎接、影响甚至改变了大时代。这些小人物是可能艺术家、商人、文化骗子、特工间谍、逃难的犹太人、被放逐的前苏联政治人物等等。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城市传记,但文字之优美以及字里行间偶尔见释放出的忧郁、克制、幽默与伤感,使你很难忽略其文学价值。在圣索菲亚大教堂被重新修缮的那个章节,作者以极其温柔而克制的文字,描述了这座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但饱受涂炭的人类建筑与艺术瑰宝是如何回到人间的过程。我用朋友送给我的来自敦煌莫高窟的笔记本摘录了部分描写圣索菲亚大教堂修缮的文字。这部书我在豆瓣读书上打了满分。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六):重组一串名叫伊斯坦布尔的项链

  在此之前,傻傻搞不清楚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关联。对于这个国家的认知感觉仅限于地理上的土耳其这个地理标识。

  也许就因为一无所知,所以读起来会更有好奇。

  作为一个外来的观察者,美国作者像是一个找到了一地散落珠宝的小孩。惊奇于每一个宝石的风格迥异,却又能发现其中的内在牵连。他按照自己的认识,把那些珠宝重新串联起来,形成新的组合方式。 当那些被普遍熟知的和被刻意掩盖的都同时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发现新的可能。

  那些120至60年前的历史,看起来有很多似曾相识之处。见证转变,繁荣,衰败的佩拉宫和伊斯坦布尔像留声机一样,收集了所有的信息。

  人口的迁移,娱乐的升级,新事物的出现让这个当时具有宗教和政治双重地位的城市,转变着自身的形象。 手摇式留声机的普及和聪明商人的出现,让纽约和巴黎面世的舞曲几乎都可以在佩拉区找到低价的盗版。西方大使馆则不断谴责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现在看来,之后的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开拓似乎都有相同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介质升级而已。

  相比那些关于战争,政治的段落,更喜欢看那些作者找到的哪些相关的小碎片。例如远去的面纱 ,摩登时代,像松鼠一样生活这样的段落。与那些被装裱在功勋墙上的战争英雄,善于玩弄人心的政客相比,一些被卷入历史洪流的个人有着更有趣的故事,好像哈莉黛 和纳辛一样。看了那些经历,稍微可以理解,纳辛的脑洞是怎么来的,能写出《蒙娜丽莎羽乡村蓝调》这样的诗。

  客观地说,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可能需要看完后,重新梳理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吧这些珠子如此的排序。因此它也是一本耐读的说,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七):读后感

  1.读到了一战后签订的两个条约,一个是《摩德洛斯停战协定》,一个是《色佛尔条约》,后者主要是瓜分奥斯曼帝国国土,由此联想到了苏联解体和清帝国灭亡,奥斯曼和苏联只剩下了土耳其和俄罗斯,而北洋政府接手了风雨飘摇的中国后,保住了海棠叶子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直到1924年的北洋是在努力办共和是值得肯定的。

  2.有机会要找俄国内战中白俄和苏俄矛盾的书来读,民族斗争的恐怖,穆斯林人,希腊东正教人,亚美尼亚人,互相驱逐着,没有哪个民族是永远的胜者。

  3.等待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4.看到了共和国初建凯末尔改革,从宣礼声由阿拉伯语改为拉丁语,到着装,再到人口普查,首都迁往了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面临现代化的冲击,城市新一轮的建设规划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5.昨天听了赫兰特的乌得琴演奏,书里讲两只手拨弦,随性弹爵士,我听着没有那么好,反而觉得没有节奏,没有内容,但是呢又回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土耳其音乐刚兴起时,这种演奏方式是少见的。

  6.在下公交前看完了“暗影战争”一节,二战期间土耳其先是中立国,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大街、皇后街到处是外国特工,甚至在街上迎面走来的一个人可能是美国英国保加利亚间谍,甚至是双面间谍,说话都要小心翼翼,那得多压抑。

  7.二战是犹太人受迫害最严重的时期,晓松奇谈关于以色列的一期讲罗马尼亚虽是仆从国但不受德国威胁,没有迫害犹太人,但《佩》里讲的是罗马尼亚没有遭受迫害的是本国犹太人,而外来移民却被拒绝入境。救援和移民之间的界线,实际上还有移民和犹太复国主义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不清。最终这个古老的犹太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8.如果有人兴致勃勃地谈论战争,那他们肯定没有亲眼见识过战争。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八):关于伊斯坦布尔的一点感触

  对伊斯坦布尔最早的认知还是从帕慕克的小说知道的,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人性更多的情感,而在作者笔下伊斯坦布尔依然美丽但更加重了他的厚度。全书以佩拉宫酒店为引子串联起整个土耳其的独立与发展史,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的独立所有相关的决定性事件都被作者勾连起来。而作者利用通俗的语言以及对事件年表的重点概述让读者简单且清晰的明白土耳其独立之路。

  其中感触最深的几点:

  关于宗教信仰~穆斯林或伊斯兰国度对于其信仰是如此的虔诚甚至于盲目的遵从,当然这有好有坏,在稳定和平期信仰指导人们的生活准则,战争年代信仰是人们活下去的支柱,但是当政治投机分子利用民众虔诚的信仰活动时它就会变成杀人的工具,政教合一的体制对于不同派别宗教的驱逐与报复,对于少数派族群的无情杀戮,都让宗教信仰变成了不光彩的角色,1928年凯末尔实行世俗化制,废除了米特勒制,政教分离,让土耳其摆脱了政教合一的泥沼,但他废神的过程中又把自己当神给树立了起来。

  关于种族屠杀~这里面对于种族屠杀没有详述太多土耳其独立过程中1915-1916年对于接近60万亚美尼亚人的种族屠杀(在整个事件多年的驱逐中大概有150万左右被杀害),亚美尼亚人在争取公平对待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其实也是信仰以及追求平等的屠杀,土耳其穆斯林认为亚美尼亚基督徒以及犹太人没有资格被平等对待,只能是共和国的二等公民。

  关于妇女的权利~穆斯林国家对于女性有着一种奇怪的压制,穆斯林有些派别对于经义的解释有一种极端,没有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对于经义的解读进行调整,对于妇女该享有的权利以及受到的对待仍处在一种未开化状态。

  关于独裁~似乎看到了一些影子,在土耳其脱离帝国后,就开始针对各种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进行政治上的驱逐,而这些最开始都是从富有阶层开始,强制霸占,强制占有,再到普通大众,和打土豪分田地,再到知识分子,再到普通大众思想教育几乎是一条路子。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九):写最爱的伊斯坦布尔

  今天又要提笔感谢一本我买来没有发发朋友圈就过去了的书……

  午后收拾屋里。边听单读,惊闻单向空间的阅读计划已经出到第二季,赶忙把别了书签的还剩十几页的《佩拉宫的午夜》读读完。实话实说,本来十几页也是完任务来的,结果给我倒回去翻了好久,不忍心塞回书箱里说拜拜。

  说点题外话,许知远的单读说到第二季,开始收费,为了补第一季的感谢费,花钱买了第二期,不知道是我还不够了解许老师怎的,一些喜好和推荐越来越剑走偏锋。当然喜好本身就是一件私人的事儿,这么介绍自己的同时不能对别人太苛刻,说到底,佩拉宫的午夜,对于不了解土耳其的人来说,也算是小众得不行了(不信你去百度一下查尔斯金)。

  还好对我来说,过去的几年的文艺时间简直是土耳其年和穆斯林年。穆斯林本身已经是够吸引人的一个族群,更何况这个一战前一直是穆斯林世界中心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这个世界上你只听名字就会被迷住的地方。

  因为这种熟悉感和亲近,使我常回忆起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海鸥——去土耳其坐热气球,去感受晚高峰的欧亚大陆桥,去孔亚看旋转舞,看土耳其作家的书,看土耳其的电影,再到这本现在伊斯坦布尔的诞生,一些没有体验过的,没有看到的,都在查尔斯细枝末节的描述里对上了号。你去看50年代开始,每十年就发动一次的军事政变,就不难理解去年7月在总统府发生的紧急事件。从历史到政治,从艺术到建筑,从音乐到文学,就像一根树干左一环右一笔,竟成了个茂密的参天树,这闭环做得可以哈哈。

  关于土耳其,有一句话说得最贴切:“土耳其自认为是合法且宽宏大量的托管人,托管着这个城市多元化的过去”。这种对于多元的容忍又被人讥笑成“拜占庭的妓女”——热情地服务于每一个侵占者——或许是内容太丰富了,加个索引就能作土耳其编年史——宏大到太容易走神儿,虽然(肯定)书一合上什么都记不住了,提醒自己的一点是,下回去土耳其,记得住佩拉宫。

  《佩拉宫的午夜》读后感(十):读《佩拉宫的午夜》

  书的全名是《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崛起》,其中,佩拉宫是在伊斯坦布尔的大酒店,它接待了来来往往的许多有名的人物。正如书名,这本书讲的是现代伊斯坦布尔的崛起,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一战和二战期间的伊斯坦布尔的描写。 之前偶尔听人说或是在书上看见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但我却不知道这三个词是不同时期对同一个城市的称呼,甚至也未把它与土耳其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得以让我对这个未知的领域掀起一点小边角。 书中写了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等非穆斯林人,也写了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共和国、宗教、移民、纳粹……还有协约国对伊斯坦布尔的占领,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的反抗…… 但读了书后,我最大的震撼是战争对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摧毁,以及人道主义和宗教等在里面起着的作用。 与伊斯坦布尔一样,中国也有许多的战争,但虽如此,战争对于我也只是个遥不可及的历史,我无法对战事感同身受,也很少对战争有过思考。很多时候都只是忙于聚焦我自身的忧虑。 书中有许多对“被卷入暴力狂潮的普通人”和被战争波及的家庭的描写。《暗影战争》一章里有这样一段: “土耳其政客――更不用说共和国的避难百姓――对战争记忆犹新。种族灭绝、外国入侵、种族清洗、强迫迁移的影响几乎波及了所有家庭。在葬礼上,你站哪儿都无所谓,土耳其外交部长告诉英国大使,只要不是躺在棺材里就行。” 在《吉兆门》一章里,有段写到, “突然,难民队伍中冲出一名女子,她跑向码头,打破窗户,大喊大叫,直到被人制止。有人告诉希施尔曼,这一路漂洋过海,她一直都这样疯疯癫癫,因为她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和三个儿子被枪杀。” “国家的利己主义无情地牺牲了个人”。像希施尔曼、巴拉斯和宗教领袖兰卡里这样的人四处奔走在伊斯坦布尔为难民、为犹太人寻找出口。 有人定义说这本书是“极佳的通俗历史”。书中还有许多关于伊斯坦布尔除战争外的其他方面的动人描写,比如,在《尾声》一张里的这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同盟国的特工和救援犹太人的工作者纷纷结账走了,佩拉宫的声誉只能长久驻留在泛黄的登记名册上。” 又比如,《序幕》里说, “伊斯坦布尔人去楼空,顾影自怜。土耳其知识分子形容,伊斯坦布尔整座城市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呼愁,摇摇欲坠的城墙暗壁、没落将倾的华夏宅邸、风灼雨侵的滨海别墅无意不流露出这股心似掏空的愁思。” 这是本严肃有趣的书。读完,觉得我还要补很多历史课才能完全毫无障碍地轻松理解书里的部分内容。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巴勒斯坦、穆斯林……还有很多想知道的。 最后,在文末,作者查尔斯·金附了参考文献、索引、年表,还在《致谢》里感谢了许多人的帮助。让我想到,作者学术的严谨和成书的不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