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核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核心

2021-04-13 08:17:41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核心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核心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核心内容,非常重要!

  修净宗念佛法门要发愿,发愿所要参考的依据,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主要精神,以此作为参照系来发我们的愿,这样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应道交。

  就我们目前凡夫的修行人来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发愿的两个核心的内容,非常重要。厌离呀,是要从我们心里当中真实地把这种心引发出来。厌是一种要求离开的情绪状态,要离开的环境是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翻译中文的意思是堪忍,这个世间充满着种种的苦难,然而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众生,他还忍受得了,不仅忍受得了,他还会以苦作乐!不以苦为苦,所以称为堪忍。我们这些众生是很难生起出离心的!那么欣慕,一种很渴望的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虽然它那里极为庄严,清净,妙好,自在,但如果我们对它很生疏,我们不能认知,也很难生起神往之心。这个世间虽然很苦,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就很难产生厌离之心。所以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句话实在来说,在我们内心真正要生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愿也属于般若智慧,是需要智慧观照的,要在内心对这种娑婆世界的苦难,有彻骨彻髓的这样的一种感悟,才能生起一种万牛莫挽的要离开的心。对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在内心熏习非常亲切,方可如箭离弦,直指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出离和欣慕两种心,凡夫很难生起来,所以我们就要理解两土世尊——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用种种善巧方便,激扬我们的出离心和欣慕心。比如,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净土法门的时候,他首先会详细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依正庄严,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地面无量的宫殿,虚空无量的宫殿,虚空无量的宝网,宝网当中又有种种的宫殿,宫殿里面又有诸天童子,这种水波荡漾的音声,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所有他方世界的珍宝都在西方极乐世界出现,而且是众宝之精,各种衣食用具,应念而至。为什么佛要介绍这些?就是为了令我们产生出离之心和欣慕之心。我们在这个世间待久了,很难感觉到这个世间的苦难,就好像那个厕所里面的蛆,它在大便里面钻来钻去,我们觉得它很苦!但是那个蛆呢,它觉得很快乐啊!它不会厌离啊!

  那个狗吃那个大便,我们觉得,哎呀,这个大便怎么能吃呢?但是在狗的感知中那个大便很香呀!同样我们待在这个世间,我们觉得很美呀,很快乐呀!天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那个蛆一样啊!我们这个世间的臭气冲到天上,那些天人赶紧跑得远远的,臭气熏天!然而我们习焉不察,因为我们待得太久了,习惯成自然了。这本身脏秽不堪,还要用香水洒一洒,弄一弄,掩盖一下。所以,释迦牟尼佛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这种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世界,对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来看,我们梦都梦不到,忽然出现一个全新的富丽辉煌的刹土,它令我们惊心动魄呀!

  当我们听闻到这个刹土,相信了这个刹土,再把这个刹土作为一个参照系来反观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包括我们的身心状态,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才感觉到这个世间多么痛苦,多么污秽,多么残缺!我们自己多么地罪恶!我们自己多么地不自由!在这种比较当中,产生了出离之心,产生了欣慕之心,所以我们要理解两土世尊在激活我们的出离心和欣慕心。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六道,很难发起出离心。所以,必须要激活!要把它激发起来,激发我们的出离心,鼓扬我们的欣慕之心!这个激发还有折伏和摄受两种方法,折摄并运。释迦牟尼佛就像悲父在给我们讲这个世间五恶、五痛、五烧,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罪恶剧苦,我们在其中勤身营务。

  我们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无量寿经后半部,就是对我们娑婆世界苦难的非常淋漓尽致的描述。前面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后面介绍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把这两个经文摆在一起一看,哎呀!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清净美好的故园啊!我们这里是大火聚!是茅坑!是牢狱!是火宅!这样才把它激活起来!

  那么我们再来具体地展开,这种激活要来自于我们领会它,要智慧地观照它,我们凡夫众生没有智慧,就因为我们在生活的现象表层,被那些虚幻的东西迷惑了、欺骗了,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首先要讲四谛法,苦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苦难当中,但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苦,这就是一个迷惑颠倒。能够意识到我们在苦中,这就有点智慧,就是苦谛了。但往往大多数人不能意识到,尤其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时候,他天天感觉很满足啊!我去年碰到一个小老板,吃得胖乎乎的,穿的是名牌的衣服,红光满面。他就问我一个问题:“佛教讲苦海无边,我觉得很快乐啊,什么叫苦海无边?”他不认识事情的真相,这就需要智慧,才能够透过这个虚幻的,所谓的快乐的这种假相,了解生命本身的苦难。

  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王子,他为什么要出家?就是由于生老病死本体上的苦难,他不能释怀。即便是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不能安心,他要解决生命当中最本体的问题,他要出家,也要令一切众生离开这种八苦!因此,我们要常常智慧地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然后欣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乐,要不断地把佛经里面的“净土五经”来熏习自己。无问自说的净土法门体现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最极悲心!很多经典都是有问而说,唯有念佛法门是无问自说。为什么众生问不出来?梦都梦不到嘛!这个法门能彻底地给予众生究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利,所以看到众生能够信受,根机成熟,赶紧去说啊!“为诸众生做不请之友,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啊!

  透过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宣说,我们对净秽两土作个比较,那真的是稍有点理智,都会有一个毫不踌躇的抉择了。我们就从这世间的八苦来简单地谈一谈,这个八苦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同样地要经受。这个世间我们有生苦,出生本身就是一种苦啊。我们是带着一念无明妄动,带着那种贪欲的心在中阴阶段。看到有缘的父母交合,他就投过来呀,投过来他有一个自居的作用。弗洛伊德讲自居,如果对男根感兴趣,他就会本能地排斥他的母亲,自居一个角色!这样他就会变成一个女婴,投胎为女的。如果他对女根感兴趣,他就会本能地排斥他的父亲,自居一个角色,成为一个男孩。然后父母精血混在一起,他的阿赖耶识搅在一起就入胎,在母体里面,在生脏和熟脏之间,那是天天跟屎尿待在一起呀。然后吸母体的四大——地水火风来长养他的六根,这个过程都是很苦啊!它待在一个很阴暗的地方,就像牢狱一样,那叫胎狱!当母亲吃点硬的东西下去的时候就像高山压下来一样,当一杯冰水喝下去的时候就是寒冰地狱一样!他是遭受这样的苦难。然后在十月怀胎成熟,就从狭窄的产道出来,倒悬之苦,一出来他是带着那种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风吹过来在皮肤上,那是像刀割一样的,这种生苦,现在我们都忘了!

  那么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离开了这个生苦!就不是由淫欲的烦恼去投生的,而是由念佛的愿力去的。阿弥陀佛正觉的果地,赐给我们的莲华,这个莲华代表在我们烦恼的淤泥当中开显的如来正觉,九品莲华为父母,是化生啊,莲华的化生!不是胎生!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离开了生苦。但在三界六道当中,这种生的苦是一轮又一轮,今生是一个人胎的苦还好一点,下辈子可能到马胎,牛胎,驴胎里面去了,那就更苦不堪言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