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人》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好人》影评100字

2022-03-11 15:13: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人》影评100字

  《好人》是一部由Vicente Amorim执导,维果·莫腾森 / 詹森·艾萨克 / Jodie Whittak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人》影评(一):致命的平庸

  希特勒为什么能上台?大屠杀为什么能执行?难道是德国人变态?

  其实这些人都是好人,很nice,跟你我一样。为什么后来助纣为虐?为什么会有《皇帝的新衣》?

  有本书叫《鸡权主义的起源》讲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生活本来无聊,我们都会孤独的度过平庸的一生。当有机会让生命变得丰富多彩,甚至带有神圣光环,人就会不惜一切。

  《好人》影评(二):扬起空中的尘埃

  GOOD圆圆的四个字母,免费专区里面就这么无无聊聊地开始看。一直觉得自己无法理解文革、文革的电影、文革的书,反观纳粹历史,难道我又能明白更多?文革和纳粹的故事仍然弥漫在我们生活里,是爷爷奶奶辈的历史,但那就像被大踏步扬起的尘埃一样,即使步伐渐行远去,尘埃仍然袅袅扬扬的弥漫在空中,笼罩着后来者,久久不能散去。一如我们,在这重重雾障中,没有选择,只有等待散去。

  《好人》影评(三):还是叫我教授吧

  第一次看英文小说是因为Viggo,第一次裸看英文电影也是因为Viggo,没办法,等不及了呀!

  Viggo饰演的约翰海德教授是个纯做学问的人,打死也没想到他的学术成果会被纳粹拿去为种族屠杀做宣传。但约翰也不是多么纯洁高尚的人,他将女学生作为情人,继而又成为妻子,他将生病的母亲仍在一边不闻不问,对朋友的哀求也只是含含糊糊……

  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纳粹真的会对犹太人采取种族屠杀,直到偷看了一份电报。他急急忙忙为身为犹太人的朋友买去巴黎的火车票,但一切都晚了,而他妻子的所作所为,也给了他沉重一击。

  看这片子的架势,有点《靡菲斯特》的意思,但远没有那个深度。倒是那个频繁出现的歌唱镜头有点意思,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相信那首歌绝对对海德十分重要。而这些幻想中的情景的出现,也为本片增添了一点神秘色彩。

  总之,影片大体上还凑合,重要的是,Viggo在这里的扮相很年轻,而且很帅!等字幕版出来,我会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的,呵呵

  《好人》影评(四):Good 在英文里就是”普通“的代名词

  英文里:Good,Better,Best

  最一般的翻译对应是:好,较好,最好!

  可了解英美文化的人大概都明白:在打分时给Good,是勉强”及格“我们常用的60分,Better则是”还可以“的80分,只有当达到100分时才会给你个Best;超过100分时才是 Perfect 或 Excellence;

  所以,千万别以为老外说个Good时,就成了我手里碟面的中文翻译的”好人“。

  还不如翻译成 ”老好人“ 更贴切实际内容一些。

  有着一半犹太人血统的男主角,由于没有纯犹太人在纳粹统治关乎生死的恐惧,自然:帮起忙来,没有危机感,甚至幻想多过现实;

  老好人最后也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普通人-Good!

  我一直在替他的犹太朋友担心,到结尾;也没看出个结果;

  他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救了一个”冒名顶替“的犹太人;

  而他的那个水深火热的朋友呢?

  这才是这部电影表现的最抓人心的地方了!

  导演够高明!

  《好人》影评(五):(神马影院)午夜神器,2020下半年的好地方

  

簧址 【 aa55kp 点 com】输入刘揽器即可

“这个我当然知道。”我说。

“渡边另午夜神器外有意中人了。”永泽说。“关于她的事,这人绝口不提,守口如瓶,完全是个谜。”

“真的:”初美问我。

“真的。不过并非是谜。只是情神马影院形非常错综复杂,给个网站好人有好报很难说明。”

“是否不道德之恋?吱,跟我商午夜神器量看看嘛。”我喝酒敷衍过去。

“瞧,是不是守口如瓶?”永泽喝看第三杯威士忌给个网站好人有好报说。“这人一日一决定不讲就绝对不讲的。”

“好遗憾。”初美把午夜神器肉片切成小块,用叉神马影院送进嘴里。“如果那女孩午夜神器和你发展顺利的话,我们就可以双双约会了。”

“喝醉时也可以交换伴侣了。”永泽说。

“别乱讲话嘛。”

“没有乱讲。渡边也喜欢你的。”

“那是另外一回事吧:”初美平静地说。“他2020给个能看的神马影院不是那种人。他是个非常珍惜属于自己东午夜神器西的人。我知道的。所以我才想介绍女孩子给他。”

  《好人》影评(六):给个网站好人有好报 2020给个能看的日本网站

  

簧址【uuvss点 com】输入浏览器即可

“这个我当然知道。”我说。

“渡边另外有意中人了。”永泽说。“关于她的事,这人绝口不提,守口如瓶,完全是个谜。”

“真的:”初美问我。

“真的。不过并非是谜。只是情形非常错综复杂,给个网站好人有好报很难说明。”

“是否不道德之恋?吱,跟我商量看看嘛。”我喝酒敷衍过去。

“瞧,是不是守口如瓶?”永泽喝看第三杯威士忌给个网站好人有好报说。“这人一日一决定不讲就绝对不讲的。”

“好遗憾。”初美把肉片切成小块,用叉送进嘴里。“如果那女孩和你发展顺利的话,我们就可以双双约会了。”

“喝醉时也可以交换伴侣了。”永泽说。

“别乱讲话嘛。”

“没有乱讲。渡边也喜欢你的。”

“那是另外一回事吧:”初美平静地说。“他2020给个能看的不是那种人。他是个非常珍惜属于自己东西的人。我知道的。所以我才想介绍女孩子给他。”

“可是,我和渡边以前有过一次交换女伴的2020给个能看的经历哦。喂,你说是不是?”永泽说看,若无其事地喝光杯里的威士忌,再叫一杯。

初美放下刀又,用餐巾抹抹嘴。然后看看我的脸。“渡边。你真的做过那种事?”

我不晓得应该怎么回答,只好沉默不语。

“照实说嘛,不要紧的。”永泽说。我知道情形不妙日本网站了。永泽有时喝了酒就必会""得坏心眼。然而我知道,今晚他的坏心眼不是针对我,而是初美。于是更加坐立不安。

“我想知道那个故事。不是很有趣么?”初美对我日本网站说。

“当时我喝醉了。”我说。

簧址【uuvss点 com】输入浏览器即可

“没关系嘛,我又不是责怪你。只是想知道事情经过而已。”

  《好人》影评(七):半个好人

  多少看过几部二战片,很喜欢这部片子。没有在德军的行径上着墨太多,而是把重心放在了男主角的挣扎上。Halder自始至终都是矛盾的。他写的书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为了爱杀死了他最心爱的女人,但他却没有勇气送走他的母亲,让她一直受病痛之苦。他想做一个对妻子忠诚的好男人,但是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女学生。他厌恶纳粹的行径,但为了个人前途还是选择了加入纳粹。他很在乎他的犹太人朋友,但却害怕连累自己迟迟不肯帮助他。 V叔演活了这个懦弱温吞的好人,他说话时的犹豫和结巴,他惶恐的眼神,无一不昭示着他善良却害怕惹上麻烦的心理。他在面对纳粹官员时谦卑有礼,笑脸相迎;在帮犹太朋友买票时被撞见,眼底藏不住的恐慌和惊惧;在听闻纳粹要清理犹太人时那个逐渐推进的镜头中,他坐立难安,拿起餐具又放下,欲语还休,最后对朋友安危的担心还是占了上风,他胡乱找了一个借口便落荒而逃。最出色的当属结尾的长镜头,镜头跟随男主角在集中营里游走,他微张的嘴唇,无处安放的双手,满是他对这人间地狱的惊愕。最后他流着泪说:It’s real. 这边演奏着优美的乐曲,那边却是人们凄惨的尖叫,这样矛盾疯狂的景象,居然是令人震惊的真相。 片中Halder耳边三次响起了他想象出的音乐。第一次是他对女学生动心的时候,第二次是他升官后前往自己作品改编电影的拍摄场地,第三次是他试图在混乱“清理”中寻找自己的朋友。没有搜到这些音乐的具体出处,但是根据歌词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处的歌词: “The two blue eyes of my dear love They now have sent me away into the world” 在遇见女学生之前,Halder的生活处于琐碎的家长里短之中。有一个病重的母亲,妻子也似乎有一些精神问题,同时需要他做饭,收拾家务,照顾两个孩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窒息感,就像是一个牢笼,但他尽力地保持着自己的温柔和气,努力地做一个家里的好丈夫,好儿子。但是女学生热情洋溢又思想激进,在她的影响下,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从此,他得以远离了过去的生活,这也是他思想的转折。曾经,即使岳父极力劝说让他加入纳粹,但他依然不愿。可是在情人的影响和纳粹长官的直接干预之下,他屈服了。 第二处的歌词: “I crop by the Necker I crop by the Rhine Now I have a sweetheart Now I have none What use is cropping if none is mine.” 这个时候,是Halder最春风得意的时刻,获得晋升,抱得美人归,作品也被拍成了电影,他几乎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但是即使他拥有了金钱和荣誉,心中依然有一个坎:他的犹太朋友。在片场的探班一结束,他立刻就找借口去探望Maurice。这时的他已经隐约地感到形势不妙,却又陷于矛盾与折磨之中:害怕失去当前贵族一般的生活,但是良心又受到谴责。是的,他获得了丰收,但是这些可以轻易地给予他,也可以被轻易地收回。此时的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第三处的歌词: “The world is deep and deeper” 此处歌声似乎是被他身后的货车鸣笛所打断。他在“清理”中没能找到他的朋友,却依然出于怜悯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犹太人。他感受到自责和愧疚,他的世界灰暗了下去。此后,他依旧怀着希望寻找他的朋友,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他不是英雄,怀着无惧无畏的精神与邪恶英勇斗争;他也不是恶人,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他只能算“半个好人”。他的世界只有自己周围那么一点大;他无权无势,任人摆布,只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强权之下。你可以说他自私,但他是战争年代无数普通人的缩影:不是伟大的救世主,也没有那样的气魄和决心;只求自己家人平安,至于什么人世间的正义邪恶,管不了那么多,对暴行虽然于心不忍,但也仅限于此;不能好的彻底,也不能坏的彻底,不断在天平的两端游走,努力维持平衡。一个他爱的人出卖了另一个他爱的人,而他试图挽救的结果却是徒劳,我们不难想象他从集中营回家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对恶行心知肚明却没有勇气反抗,把煎熬与不安都留给自己,这就是“半个好人”的悲哀。

  《好人》影评(八):纳粹制服下的善良

  柏林 1937年 金丝眼镜,西装笔挺,梳理整齐的头发,这是大学教授Haler(维果莫特森《指环王》《绿皮书》)给人的印象。他的一部小说,因其中有主张安乐死的内容,受到了纳粹的青睐,并将其拍成电影。后来他被招募,冠以高职。虽然心中有所抗拒,却无奈时代的裹挟和虚荣的诱惑。他想帮助落难的朋友,却有心无力。终归,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善人。 与儒雅温和的Haler的不同的是,他的周遭,却总混乱不堪。拥挤的房子,病重的母亲,性格障碍的妻子,还有2个孩子,他需要操持所有的事情。唯一的倾诉对象是自己的好友,一名犹太心理医生。在Haler眼中,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一如他的幻觉那样,人群会对他吟唱一首温柔动听的歌曲。但世事并不如他所愿。升职后他虽然有了宽敞的高级公寓,却失去了母亲。他甚至拥有了新的爱情,同时也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本片刻意的隐去了一些新闻简报式的历史元素,采用人物对话将这些信息带出。同时电影的留白也非常多,比如他受邀去参观的智力残障者会被如何处置。集中营里可以听见人群的惨叫声和枪声,但是并无杀戮画面的展示。 片尾,历史上的水晶之夜,为了寻找好友,Haler第一次穿上了帅气的纳粹制服,一种怪异的失调感从画面上慢慢渗透出来。他找到了整洁高效的犹太人档案管理室,又找到了混乱不堪的集中营。两个对比强烈的场所,揭示了被文明和规则包裹下的残忍。 最终,Haler没有能找到好友,电影也没有交代他的下落。

  《好人》影评(九):也想做好人

  做好人需要勇气,而哈尔德很懦弱。

  他一直是个“好人”,母亲和妻子都生病,他与她们生活在一起。

  可是条件变化的时候,才看得出他到底是不是个好人。

  原来,好人是一个有担当的词。而不是在风平浪静时所看得出来的。

  希特勒上台了,一个漂亮的女学生出现了,于是,一个“好人”开始变了。

  1

  一起参加过一战的心理医生莫尔斯是他的好友。好友羡慕他的艳福,说你真是个好人,要等她毕业了才在一起。

  母亲被他送回老家,因为他要离婚了。回到母亲家里,他收拾房间,说请了一位太太每天为母亲做饭。母亲喃喃地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貌似感激却眼神空洞。

  好吗?也好。不好吗?也不好。前者,不过是时候未到。后者,母亲还是要独自终老。又好在哪里呢?

  其实,哈尔德不过是懦弱。于是随波逐流。女学生投怀送抱,于是对妻子虽还有眷恋,可他无法抗拒。就像加入纳粹党,想高升别无他途,诱惑来了,他就迎上了。

  莫里斯愤而离去。哈尔斯于是拿出女学生劝诱他的话说:他们也需要好人去引导他们。

  可莫里斯说,我只是旁观者,我没有权力。

  正像大多数人的一生无非是随波逐流。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我的正是这里。懦弱的哈尔斯无力也不敢去抗拒,他于是蒙蔽了良心,跟着感觉走。

  面对诱惑的时候,良心就显得那么微弱与渺小了。名与利令人垂涎欲滴,不要说挖空心思,已然摆在眼前,只等伸手攫取。于是哈尔德就伸出了手。

  2

  我看了一个美国人去俄罗斯采访的纪录片。老主持人与几个俄罗斯青年坐在一起谈民主。一个女孩子说,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一个男孩子说,先有强权,然后才可以逐渐实现民主。

  2000年代与1930年代,差了70年。希特勒也是在人民渴望强权的情况下出现的吧。他那么强有力。

  也许因为多数的人民都是那么的懦弱,唯有强权,才令他们觉得安心。

  可是哈尔德是不安心的。

  纳粹上台后,他经常产生幻觉——人们突然对他唱起歌,那些充满神性、来自心灵深处的歌。悠长虔敬,总令他陶醉。但是除他无人听见那声音。

  哈尔德的良心总是在惴惴不安。

  尤其体现在他与莫里斯的关系上。莫里斯是犹太人。是要被消灭的“劣等人”。他依然冒着危险去看他。莫里斯想逃,而他正飞黄腾达,于是莫里斯求他买一张去巴黎的票。

  哈尔德拿了钱,去排队,却刚好遇到党卫军。党卫军把这位“精英”带到窗口前,说他不用排队,而听到他要去巴黎,虽先是单程后改口双程,也依然态度大变。懦弱的哈尔斯于是买了回老家的票。

  3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老实人如何想做一个好人。

  真的考验来了,那就是冒着自己前程尽毁的危险,去帮一个犹太人逃走。从他偷了党卫军上校的出境证,他开始做一个好人。

  他变得勇敢了。

  在抓犹太人的混乱的夜里,他大声叫着朋友的名字,救了一个自称同名却素不相识的犹太人。

  在接受调查被问到朋友名字的时候,他借机请他们帮忙做个测试,以验证他们的信息系统的强大。

  在得知成为妻子的女学生是告密者,出卖了莫里斯之后,他愤而离去,前往档案里所说的莫里斯的流刑地。

  他依然对纳粹军官说自己是在做个测验,为了验证系统的准确与否。

  可军官告诉他,底下并没有上面的系统那般井井有条。来到这里的人十分之九到了就被处决,其他的人也活不过一两个月。

  于是他这个好人就疯子一般的在纷乱的集中营里四处寻找起来。后来又看见了那些犹太囚犯的小乐队在奏乐。

  陪同他的军官一脸惊愕,而他却笑着。他是一个好人么。

  4

  汪精卫成立伪政府,他以为是为减少伤亡,为日本强大而中国无可能取胜故。他年轻时曾也是热血青年,去刺杀满清大员。

  可他终于作为一个汉奸,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汉奸的人数,据统计远多于日本人。

  那些狗腿子其作恶的嘴脸更恶。

  他们也不过是这样随波逐流,好死不如赖活着,又或者有着各自正当的理由。

  《好人》探讨了一个普通人,因着意外的机遇而面临诱惑,于是懦弱的接受一切,享受一切,却始终逃不过心灵的责备。

  其实他并不是自以为的在引导他们,而是同流合污、深陷泥潭而不由自主、不可自拔,他主张的安乐死理论,助他青云直上,也使他成了消灭“劣等人”的帮凶。那个代表着他良心的犹太朋友莫里斯,是被他自己的帮凶理论间接害死的。

  考验没来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资格叫自己是好人。这也是看了这个片子久久不能平静的原因。

  有的人是简单的愚蠢,大多数,他们对希特勒是那么的充满狂热——在每一个运动来的时候,他们都是其中最狂热、也最真诚的。还有一些人,他们知道何为善何为恶,他们的悲剧在于他们清醒,而他们还是被动的去参与恶,因为这满足他们的名利欲望。

  《朗读者》里的汉娜属于前者。本片探讨的乃是后一种人的悲剧。

  音乐部分的加入,为现实平添一分虚幻,却又杂糅的完美,唯有借助诗性的想象,才逃离那残酷的现实。

  这个时候,他确定无疑是个好人。

  《好人》影评(十):Such as we are

  这两天神智失常,GRE机考复习紧要关头却偏偏沉迷于V叔的电影不能自拔。3天看了7部(不算LotR三部)Viggo Mortensen的影片,尤其是History of Vilence, Eastern Promises及此部Good,让我对V叔的演技极度拜服。我承认我人生中第一次比较认真地花痴了。。。

  回到影片本身,最近看了不少算是“非主流”的二战片,le silence de la mere(沉静如海)、柏林的女人,这部Good,它们没有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没有屠杀Jews的血腥镜头,没有hero or savior,甚至没有揪心的高潮,没有像样的结局。因此观者也少有情绪的被调动,少有眼泪,这些影片对于观众来说略显沉重,因为当电影不再主要是情感宣泄的中介时,它逼着我们思考。

  Good是部让我害怕的电影,看完心情沉重,思考过后则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诞与疯狂的世界中。害怕及惊恐,因为它向我证明,一个人也许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因为它逼我看清,当命运确实是个娼妓时,我很有可能就是一个Halder一样的“好人”,no better, no less.

  我们的主人公Halder教授是个老好人,他恪尽职守地教书,忍受活在钢琴世界中不理家事的老婆,照顾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他的生活就是教人数稀少的学生、为家务活忙得焦头烂额、当两个孩子的奶爸、偶尔和犹太人精神病学家好友发发牢骚喝喝小酒,唯一的逃避是读书、写书。我不得不承认,面对生活带来的无止尽的繁杂琐事与责任,他忍得比大多数人都好,可谓任劳任怨,以至于为了情妇抛弃老婆之后,前妻还是对他称赞有加。

  看来他的所有罪孽仅仅在于没有拒绝。面对漂亮女学生明显的调情和勾引他忍得有够久,但最终没拒绝(一直到该女officially不是其学生后才与她发生关系,还是被动的,定力够强了);面对纳粹送上门来的特权他也没有拒绝,因为他所写的小说中关于安乐死的人道主义探讨,他成了纳粹的御用文人。

  他写着,用自己的文字为纳粹的行为辩护,从最初的勉勉强强到最终被要求写稿时简单的问一句'when do you need it?',粉饰慢慢变成常规,直到分不出黑白善恶、真实与谎言;他对于特权也渐渐习惯,从最初买票插队都困窘的极端低调到最终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利用特权获取便利。他的渐渐麻木令人害怕,就像被放入温水中渐渐煮熟的青蛙,他并不自知,这是堕落的最可怕之处。

  现在想来,也许所有的堕落都是渐变的过程,发生在不经意间。洪水不一定冲的走巨石,但是不断的娟娟细流甚至水滴却能在最坚硬的石头上留下痕迹,直到一切腐蚀殆尽,到最后的vanishing point,大多数人才恍然意识到,我居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居然做了这些,我居然堕落到了这里。正如我们的主人公,当他为了寻找沦落到集中营中的昔日好友来到集中营,亲眼目睹纳粹的罪行后才恍然一句'It's real.' 然而罪已酿成,一切都晚了,一滴眼泪滑过脸颊,却什么也洗刷不掉。

  这么多年生活在罪恶中间,为罪恶辩护,是他不自知吗?是他的眼睛被什么外力蒙住了吗?是他天真到认不得罪恶吗?是他没原则到可以对一切妥协吗?还是他看到了,但拒绝相信,或懦弱地宁愿活在天下太平的幻想中不愿睁眼。我认定是后者,影片中暗示已颇为明显;再者,毕竟deny才是人类的本能,敢于直面淋漓鲜血的人有几个,大多数的我们只是let ourselves off the hook. We are just good, no better, no worse. It is not that we are blind, it is that we dare not to see.

  吾日三省乎吾身,确实极端正确,处在极端堕落的边缘,这些日子的思想越来越接近基督教的观念,我们都是罪人,或至少极易被罪恶腐蚀,不断地struggle,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抗争,永远不能松懈。因为,借用Kingdom of Heaven中的一句话,'When you stand before God, you cannot say 'But I was told by others to do thus, or that virtue was not convenient at at the time.' That will not suffice."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的不作为至少鲜少成为邪恶,甚至有时也是一种消极的善良。但在善与恶被推向极端的年代,Can I go beyond good and do the right thing? I don't know, I guess, we'll have to wait and see. Sometimes I hope that that day will never come so no one will know the truth, especially myself.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好人》影评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