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诺贝尔奖》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诺贝尔奖》读后感1000字

2021-04-19 03:00: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诺贝尔奖》读后感1000字

  《诺贝尔奖》是一本由伯顿·费尔德曼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贝尔奖》读后感(一):当我们谈论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诺贝尔奖,作为人类社会中最重量级的一个奖项,每年十月份的时候,总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话题。

  那么,当我们谈论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是中国诺奖第一人莫言?还是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正名的屠呦呦?是鲍勃·迪伦今年对诺奖“欲拒还迎”的闹剧?还是村上春树“万年陪跑”的笑谈?

  《诺贝尔奖》读后感(二):【拾光书屋(书评)】最全面的历史

  首先这是一本很厚重的书,也证明了书中的内容的丰富性,书中没有无用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的定义来源还有实例。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是绝顶聪明,在各个领域的大神级人物几乎都曾获过这个奖项,这也是他们一生中的最高荣誉。本书是第一本专门描写诺贝尔奖的书籍,这是一个里程碑,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历史书籍。

  诺贝尔奖,是在1900年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创立的。诺贝尔奖分别有: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我们可以发现,每年都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痛恨空缺。但是被提名者多的是。和平奖得主总是可以被找到,因为任何人都没有明确的想法来界定这一类奖项。就连希特勒都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真的是第一次得知,很惊讶,但是篇幅很少,没有详细的描述,有点失望。

  书中还介绍了什么样的人适合获得诺贝尔奖,比如说诺贝尔科学奖。此奖重点放在了个人发现,而爱因斯坦正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前一段网上都在狂转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很火,同时自2009年以来连续八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成为了一个话题。

  在我看来,这个奖谁得并不重要,毕竟只是一个别人给的称号,主要还是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的。就像村上春树一样,其实一直不得奖不也挺好么,喜欢他的人会觉得是诺贝尔奖本身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真的有人支持他就足够了,他的东西还是会有人看,并不代表一定要获得这个奖才会有人看一样。一般这些候选人都是已经举世闻名了,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做宣传,这个奖对于有的人来说很重视,但是有的人甚至曾放弃了它,这种态度我也很佩服,虽然有人觉得这么做很傻。

  总之这本书的综合性很强,可以说是一本有关于诺贝尔奖的全史,是一本能够传世的全面的教科书籍,可以被任何年龄的人阅读。

  《诺贝尔奖》读后感(三):【拾光书屋(书评)】百年诺奖风雨路

  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长久以来,诺贝尔奖作为广为人知的国际奖项,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对于诺贝尔奖的细节,我们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的,作者说他曾经认为研究诺贝尔奖的书会有很多,结果一本也没有,所以他决定自己出一本书,于是就有了我们面前这本厚厚的诺贝尔奖研究专著——《诺贝尔奖》。

  自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走过了百年风雨,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本人的一部分遗产,诺贝尔奖由最初设立的五大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组成,1969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项。而本书并没有一上来就开始和我们罗列各大奖项历年来的获奖者还有他们的故事,而是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的这大笔资产说起,讲他的遗嘱、到各方克服重重困难,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这笔丰厚资金,到各个评奖机构的组成与评奖故事,然后再分6章向我们介绍各奖项的故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得奖者的事迹进行讲述,作者为我们画出一幅百年诺奖风雨图,让我们真真正正地了解诺贝尔奖这一百年来的历史。

  从诺贝尔先生遗嘱说起,到两位委托人与瑞士方面的极力促成,还有家属的阻挠,诺贝尔奖的设立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有了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而后,诺贝尔奖也不是一帆风顺,在经历过结果受争议、受政治势力所左右,到诺奖由默默无名到人人皆知,还有各位得奖者的曲折历程,还有一些得奖者,是年轻时的成就直到晚年才被诺贝尔奖委员会所承认并颁以奖项的,而还有一些离奇的颁奖,比如华裔美国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的“宇称不守恒”,作为推测者他们二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所有证明这一推测的实验者却被诺贝尔委员会忽略掉了,直到年之后,也就是1963年,美国人詹姆斯·克罗尔和瓦尔惠发现了其他宇称不守衡,并与其他实验科学家共享了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对待颁奖的严谨态度,却也说明了,诺贝尔奖评判标准的高门槛设置与一些评判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优秀的科学家与科研成果迟迟未得到诺贝尔奖甚至无缘诺贝尔奖。

  可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吧诺贝尔奖拉下了神坛,让我们真真正正的了解诺贝尔奖的历史和过去,对于你我想要了解诺奖的人来说,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诺贝尔奖》读后感(四):关于诺贝尔奖我们想知道的

  很多人知道诺贝尔奖只是因为他名声太大,似乎不梗着脖子强硬的说道:“诺贝尔奖嘛!怎么可能不知道,那谁谁谁不就是,我觉得今年谁谁谁可能。”然后装模作样的说上几句自己的预测与猜想,便被潮流给抛下了。想要了解某样东西,自然要追根究底,从背景与相关人物细细了解。

  关于诺贝尔奖,我到底想知道什么呢?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如此设问。努力回忆,相比大众我大概也不会了解太多,大概也就是诺贝尔的一些成就,几个著名的获得者,还有奖项,或者还有几个关于诺贝尔奖经常来调侃的几个小段子(著名陪跑者和为什么没有数学奖之类的)。但是关于这本书,我存疑阅读。我想知道诺贝尔奖的权威性是否匹配它的盛名,它选择获奖者的严谨度是否匹配的上它高额的奖金,毕竟应试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迷信权威与教科,却极少思考奖项带来的瞬间认可度是否真的匹配的上实力。

  本书从诺贝尔奖项设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本人的生平开始,自小成长的环境影响着性格的形成,所以在竞争中成长的有着尖酸性格的怪才似乎并非我们臆想中的那样慈眉善目有着温和的性格的科学家,真实打破了我们教科书式的理想设想。一个“毒舌”又有些自持的人,身前不爱宣扬自己名声与荣誉,甚至会嘲讽想为自己写下自传与画下肖像的人,这样的诺贝尔为什么会留下遗产设立诺贝尔奖?这更需要在他人生之路上找寻答案。

  大概背景了解之后,那么知道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大概便是判定,诺贝尔奖为何会带来如此之大的社会认可度。这本书大概概括了关于诺贝尔奖的一切,一共九章,除开最开始讲述创立者的两章,随后的章节分别详述了诺贝尔奖文学奖、科学奖、物理学科等等获得者获得这项荣誉的原因与时代背景。你会发现,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是如此的令你诧异,却不得不说,又如此的令人钦佩。盛名之下最怕其实难副,每一个奖项的评判,对于吃瓜路人不过是嬉闹猜想与玩笑打赌,虽然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与它的局限,然而却对于评判者来说这并非儿戏。

  这本诺贝尔奖的大百科全书,最为科普挺有意思。

  《诺贝尔奖》读后感(五):【拾光书屋(书评)】你所不了解的诺贝尔奖

  文: 薇薇爱阅读

  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 诺贝尔奖对我来说最近的一则消息就是莫言拿了这个奖, 然后这个奖项是怎么评判的, 哪些人评判, 去哪里领奖, 到底是多久评讲一次? 完全不知道。 多么令人敬佩的人才能拿到这个奖呢?

  这个奖项的设立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最初要设立这个奖项的人的初衷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没有翻开这本书, 我不会知道从诺贝尔立下遗嘱到真正的成立诺贝尔奖评选组织其中经历的种种波折, 包括他遗嘱有争议的地方, 他的家族要继承遗产的人的阻挠, 他的国籍问题带来的困难, 遗嘱执行人的不知所措, 各个奖项的设立和评选等等。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文学、经济、和平的这些奖项的评选是分别有哪些人或者组织在执行。 奖金的保管事项等等。

  一个多世纪以来, 有多少人被提名了这些奖项,他们的评选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被提名这些奖项? 在评选中又有多少有争议的地方。 有多少人意外获奖, 又有多少人一直无缘这个奖项。 还有让人意外的希特勒被提名了和平奖?! 每个奖项都有众多的提名人,所以奖项不会被空缺下来。

  书中按照不同奖项的种类分别讲解了奖项评选的方式, 提名的组织, 以及获奖的人的相关信息。 还列举了一些未被提名的人们的事项。

  不论这个奖的评选是否有过争议, 但无疑这个奖一直是众多人向往并且得奖人被人敬佩的一个奖项。

  书的最后还附上了历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名字,国籍以及获奖的奖项和时间。

  如果你还觉得诺贝尔奖是一个神秘的奖项, 那么这本书无疑会带着你揭开这个大奖的神秘面纱。 让你了解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创立这个奖项的整个过程。 给你一个更全面完整的了解这个奖项的一个过程。

  如果将这本书作为诺贝尔奖的一个历史来看一点也不为过。 不论是了解它的人,或者只知其名的人,它的详尽介绍都可以拿来当一部教科书一样的书籍来认真细读。

  《诺贝尔奖》读后感(六):百年史诗

  百年史诗,诺贝尔记录的不仅是贡献者与其作品,还代表了这一个多世纪的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文学、经济、和平,以上包罗万象的涵盖了社会的发展与科技医学的进步,文理学科至社会学科的跨度奖项,比起传统历史来说,诺贝尔奖细微的讲述了社会进化的种种。

  诺贝尔奖之所以闻名,令所有学者趋之若鹜,奖金设置是其一,但不是轴心,关键在于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对世界的贡献,额外的是只要是“诺贝尔奖得主”能够在一瞬间获得认可,终生享有荣誉和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权威。

  《笑傲江湖》中有句经典的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诺贝尔也不例外,个体之间都是独立的,何况诺贝尔奖还有众多的评委,诺贝尔奖历史略一看,就会发现,挑选获奖者的评委团,常带有主观偏见,有时判断失误,或是发生内讧。诺贝尔带来名与利的诱惑,可能会让科研人员的动机不在纯真。

  文学奖比起其他奖项,更受世人的追捧,与其他奖项对比,它更加的贴近人们的日常,如果“某书”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推荐,其畅销与知名度不言而喻,由此可知文学奖对于民众的影响力,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歌手鲍勃迪伦是否真的有次文采与深度赢取呢?引用伯顿.费尔德曼在书中的一句话:所有的奖项设置都是有争议的,诺贝尔奖的名声只不过把这些争议放大了,如居里夫人的成就被学术界认为,主要成就来自于其丈夫。

  先不议论鲍勃迪伦,谈谈诺贝尔文学奖助跑者村上春树,助跑四年,为什么无法获奖呢?他对语言的运用,对非现实小说具有深厚的把握,但与莫言相比缺少了现实批判性,畅销热卖,缺少批判性思维,无法引起深入思考,他对打破社会与对人的束缚,尝试不是很成功,村上春树更擅长心灵开阔,且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更看重的是关注社会苦难的作品。

  鲍勃迪伦与村上春树相比较,广义来说不具备对比性,前者是歌手,后者是正统作者,以微观来细查,前者具有深度,写下对现实生活体悟的诗歌,后者则是非现实的心灵开阔,但无论如何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个滑铁卢,鲍勃迪伦拒领此奖,这个结果对来说鲍勃迪伦来说,可能是最好的。

  书中很有意思的是希特勒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没有被选上可惜了,不然诺贝尔奖就被打了N+1个“耳光”。最后感谢此书的出版,让我们对诺贝尔奖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以下献上鲍勃迪伦的诗歌

  像一块滚石

  从前你衣着光鲜

  丢一块铜板给叫化子

  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是不是呵?

  人们喊,“当心姑娘,你一定会沦落”

  你想,他们是在戏弄你

  而常常笑话着

  跟你一起混的人

  现在你不再大声说话

  现在你不再那么骄傲

  为了下一餐

  你不得不到处蹭饭

  这感觉如何

  这感觉如何

  没有家的感觉如何

  像一个彻底的无名氏

  像一块滚石

  不错,你上过最好的学校,寂寞小姐

  而你在其中的经历,不过是三天两头地醉酒

  没有人教你如何在大街上讨生活

  你现在明白必须自己适应

  你曾说永不交往,与这搞不懂的流浪

  《诺贝尔奖》读后感(七):诺贝尔奖——这一世界殊荣背后的故事

  诺贝尔奖世界闻名,但正如书中所言,多数人只停留在知道诺贝尔奖,知道这个奖项和一个名为诺贝尔的人有关。这本书的作者在简介中曾惊讶提到,如此家喻户晓的奖项,竟然鲜有人深入了解,也没有一本正式讲述该奖项的书籍,遵循这一初衷,读者可以将此书视为诺贝尔奖项的百科历史,书中涉及各类奖项设立的原委,相关获奖者的简单生平和少数名人的个人信息,因而还是本不错的科普类读物的。

  要讲诺贝尔奖,不得不从它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说起。这个让后人熟知的名字,指向的是一位极富争议的人。可以说他绝顶聪明,却过着常人无法认可的生活,他一生未婚,从书中介绍里看不出原生家庭的温暖和睦,而是各种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一种求生挣扎,高度自信与自负,不愿透漏个人信息的保守,近乎扭曲的性格铸造了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诺贝尔。他绝对算是个怪才,精通瑞典语、德语、英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热衷研究各种可以改变生活的事物,与其说改变生活,不如说是牟利投机。诺贝尔从小就随父亲居无定所的生活,包括他的其他兄弟也是如此。也正是这样,诺贝尔的国籍身份一度出现争议,他出生于瑞典,却不曾在瑞典长居甚至不曾纳税,而他虽长居法国,却不曾申请过法国公民身份,后来成为诺贝尔设立奖项机构时,争议最大的一点。

  此外,他继承了父亲喜欢做科研实验的天赋,自学物理化学等知识,从小就喜欢发明各种东西,但都不巧失败。他与父亲一样,一生为利益服务,然而具有讽刺性的是,当年父亲发明胶合板目的是防止瑞典人移民美国,希望这一发明可以让更多的瑞典人留在自己的国家,然而胶合板竟在美国更受欢迎。这一对让人啼笑皆非的父子就这样一辈子折腾来折腾去。后来政府需要大量开山凿矿的活动,于是促使了诺贝尔研究炸药想法的诞生。在这一点上也很有意思,他的研究使得大杀伤性武器工具问世,而其所设奖中唯一提升到政治性国际级别的诺贝尔和平奖却同其研究效果背道而驰。对于这样一位隐晦的工作狂,他的内心究竟想的是什么,他自认为归属于何处,留下来的资料微乎其微,或许他一直心细瑞典国土,也或许他永远那么自由,热衷追求突破和不可思议的成就,这只能留后人不断地猜测了。

  诺贝尔奖分艺术、科学、政治三大块,五大奖项,分别授权于不同机构管理,当时真是让众多想要投机发笔财的人煞费苦心,那些打着的小算盘最终纷纷落空。倘若读到后面,会发现其实诺贝尔奖并非如其所说那么公平公正,很多时候这些颁授奖项的评委和机构掺杂了太多个人的偏见。他们多以延长时限的方式揭晓奖项,即本来是今年的发明或创作,偏要等到30年后再来奖励其贡献,理由是这样可以减少更多纷争,因而很多人嘲讽道只有寿命长者能获此殊荣了吧。而一旦赶上发明奖励纷起的时代,则八成是评委们最头疼的时候,那么好,就这样耽误了一大批人,而选择了贡献诞生少的年份再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很多知名人士被提名却迟迟未获奖就有这部分原因,诺贝尔文学奖则更是以欧洲语言的作品为选择范围,中国文学作品至今未获得过此奖或许并非水平不够,而是语言隔阂。而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是笑话不少,起初的奖项只设定在基本物理学领域,摈除了天体物理学这一同样具有贡献的物理分支领域,后来才慢慢加入。爱因斯坦的获奖竟然不是相对论的提出。还有很多类似事情一读便知。

  总的来说,或许诺贝尔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让世界不淡定,让世人记住他这个名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这一举动使得人口较少的瑞典人增加了跟世界各大领域科技文化的沟通。因为必须要了解发展情况才可以给出差不多的评价,巨大利益的背后无数人都在奋斗着。整个诺贝尔奖在书中依然存有高额奖金的辉煌,以及为促进人类进步所贡献的力量,但也充斥着各种讽刺意味。实在是一本蛮有嚼头的科普读物。

  《诺贝尔奖》读后感(八):《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背后政治角力揭秘

  《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背后政治角力揭秘

  诺贝尔奖每年总在固定的时刻,引发全球聚焦与关注,即使我们对它缺乏持续关心的兴趣,但在那一时刻,我们的耳朵里还是会灌满诺贝尔奖的点点滴滴。其实,很多情况下,诺贝尔奖就像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蓝天和风雨一样,虽然它总会在我们很近的距离之间徘徊,但是,我们却缺乏对它更为深入与细致的了解。

  更为离奇的是,这世界上“至今尚未有任何系统全面地讲述诺贝尔奖关键历史的书籍问世”,你能相信吗?而这句话,正是《诺贝尔奖》一书著者美国学者伯顿•费尔德曼在这本书前言中所作出的定论。

  对此,开始的时候,我表示了严重的怀疑,立刻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中国出版的有关诺贝尔奖的书籍还真不是一般的多,简直称得上是汗牛充栋,那么,伯顿•费尔德曼为何敢于自称自己填补了这样的空白?

  我想,伯顿•费尔德曼的这本书,有着他自己的独特的内在结构与信息揭示。我觉得作者最关键性的突破,是全书对诺贝尔奖中的“科研、文学、和平及文化分支等相关主线保持关联感”,也就是说,作者在介绍诺贝尔奖相关知识与背景的时候,打破了各个分支领域本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分隔状态,从中揭示出诺贝尔奖评选时的口味与选择取向的嬗变,折射出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征变化。这样表现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作者必须熟悉一个世纪来全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发展史,更离不开社会发展史,并从中捕捉到这些时事变化与诺贝尔奖的千丝万缕联系,以揭开诺贝尔奖的每一个奖项获奖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在当时及延后的价值意义。

  诺贝尔奖包括六个领域,而文学奖是其中最为风光、名声最为持久的一个门类。作者在书中毫不隐讳地点明了文学奖与其它五个门类的迥然不同的独特性,我想,这个原因是因为文学具有广大的受众,能够为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民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可以说,文学是低门槛的,传播与接受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碍。但相对而言,科技类的奖项,它的名声就很容易迅即成为隔日黄花,式微衰减,无人问津,作者者书中对此分析道:“如果想要持久的名声,即使两个诺贝尔奖也不会有所帮助,明智的做法是做一名伟大的作家不是科学家。”(P106),其原因是“硬科学都是向前看,不会向后看。它们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自动清除’学科:对于研究人员来讲,最重要的是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学科的历史。”(P107)相对于科学来说,文学探讨的是永恒的人性,即使时过境迁,文学中描绘的人性秘密也会历久弥新。由此,本书作者把文学与科学奖的迥异的外在差别给点破了。

  而在同样的科学奖内,作者也对各个奖项的特点,作了精准而简洁的分析。在表述物理学奖的特点时,作者认为,物理理论家更容易获得荣誉的光环,而物理学的理论进展,也与数学的推手密切相关,由此看来,虽然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但由于物理奖所依仗的数学基础,变相地也显示了数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算是给数学家一个“曲线”式的安慰。而在论述化学奖项时,作者点出了这一奖项所处的尴尬位置,因为“许多当代物理学家依然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化学仅仅是应用型量子物理学。”(P203)显然,物理对物质的无限细分,探究微观粒子的组合与分离关系,必然触及到化学的研究领域。而“生理学或医学奖”,本书作者也解释了为什么诺贝尔要把生理学等同于医学,而正是诺贝尔这样的界定,也使得诺贝尔奖这一范畴奖项中,临床成就可能得不到奖项,比如“弗洛伊德也未曾获奖,其新心理学分析缺乏严格的实验证据。”

  对每一个奖项的分析,作者可以说是纵横捭阖,打通壁垒,探幽索微。对最容易引起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作者的定性可谓是一语中的:“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奖是一个政治性的奖项——伪装在文学中的和平奖。”(P36)这也决定了文学奖的评选,与评委会的政治取向有着鲜明的关系,因此,作者在书中罗列了一系列本应获得诺贝尔奖的托尔斯泰、左拉、马克吐温等作家之所以落选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家的批判意识与当年保守的评奖委员会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这也造成了诺贝尔奖洗涤不去的历史污点与遗憾之处。但是,这也正反映出文学所呈现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意念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特点。在作者的分析中,他认为不应该得到文学奖的作家里就包括中国人还比较喜欢的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罗曼罗兰,还有那位我们中国人感情复杂的赛珍珠。

  在对诺贝尔文学的解剖与分析中,作者认为文学奖更青睐于“传奇类”作品,就是“很多对农村或民间消失或未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描述”(P57),这一类作品可能用“史诗类”作品来形容更为合适一点,其中就包括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作者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中国作家还没有获奖,后来的莫言获奖作品,也应该属于这类“传奇”类的史诗风格。

  既然作者点出了文学奖背后少不了政治的插手,因此,本书作者更为烛照入微的地方,就是对文学奖背后的政治角力,有着精辟的心理分析。比如,冰岛小说家拉克斯内斯获得了与冷战有关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他一直拥护斯大林政权,但之后,很快有三个奖项是授予反苏集团一边的,包括反对苏联镇压政策的加缪、帕斯捷尔纳克以及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为了安慰苏联,在之后的四年内,又有三个苏联拥护者获奖诺贝尔奖,即萨特、肖洛霍夫、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而之后形势又来了一次逆转,反苏大员索尔仁尼琴获奖,再之后拥护斯大林主义者聂鲁达获奖,似是平息苏联政府对索尔仁尼琴获奖的怨恨。在作者的深层分析中,本来看似一平如镜的文学奖获奖名单,竟然透射出如此复杂的政治角力的隐秘较量,正体现了作者这本书在阐述一项奖项时所作出的刨根问底的寻访努力。

  作者去世于2003年,至今也已经十三年之久了,诺贝尔奖项又向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这期间的形势嬗变也因为作者的离去而付之阙如了,这不能不说是这本书的遗憾之处吧。但是,作者对诺贝尔奖项的历史由来以及它的内在特点与选择标准进行比对出的规律,夯实了诺贝尔奖的体系庞大的扎实构成与基础,对于在这之后的叠床架屋,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诺贝尔奖的最新进展,就能够弥补书中的不足了,这也会促进使我们能够沿着作者的视线,去看懂诺贝尔奖未来的轨迹路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