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戮与文化》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100字

2021-05-07 04:0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100字

  《杀戮与文化》是一本由[美]维克托·戴维斯·汉森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01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一):追封之作

  1.凡事不能只选对自己有利的讲。李陵五千步兵对八万匈奴,东晋北府兵对八十万苻坚铁骑,岂不是更辉煌?

  2.胜利从来都在战场之外。同等时代条件下,谁也不比谁的组织效能差,谁也不比谁更勇敢。

  3.西欧占了偏远的便宜。隋唐打高丽,英美苏打阿富汗,中美法打越南,灭不了你不是因为打不过你

  4.希腊怎么就跟罗马一脉相承了?一个偏远半岛上的小城邦,被出息了的子孙挖出来追封一番。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二):西方人的傲慢

  看了三章,首先承认我确实欣赏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和公民社会,也认同保护个人权利的集体确实最有战斗力,毕竟像我们国家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图的极权文化中,确实也是汉奸丛生…但是书里内容明显带着不少优越感,就像民族主义愤青意淫似的,我们如何以少胜多,屠了多少城,杀了多少人,我们为什么这么成功都是因为自由主义~主观性太强,算不上好书,想研究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公民社会还是换本书吧,这本书不是很有参考性…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三):简单记录

  西方军事的竞争力,在于其背后的文化机制:自由、个人主义、人民监督、共识政府,还有强大的运输补给系统。因为对法律的信念,古代的西方军队就敢于把财富留在后方,而不是像亚洲军队一样随身携带。与之相反,非西方的国家即使建立了形式上和西方军队相似的军队,依然无法在正面的对抗中获得胜利。对未来战争的思考上,要注意西方军队的这个特点。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四):文化优劣无意义,时代代差更明晰

  

军事与文化,西方与东方的比较,这些是大课题,谁也说不清楚。

但简单来看,决定胜负的是战斗力,而技术是核心要素。战争可以归纳为不同时代军队的对抗,清晰明了,而不是含糊不清的不同文化的对抗。

代差是存在的,代差使得两军难以对抗,八国联军、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海湾战争。技术优势,难以对抗。

不存在代差时互有胜负,拼战术与资源。希波战争、一战欧洲战场、中途岛。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五):关于组织结构 效率

  关于组织结构 效率 比如 公民力 : 财产权和人权统一而形成

  结论有点以偏概全

  因为古希腊人的无中心化,也造成了其各城邦的自由散漫,除子波希战争之外不曾一次真正团结过,长期处于内耗与纷争之中,斯巴达与雅典长期的争取,也使古腊城邦的眼界只能看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及其周边狭小的区域,对于区域外强权的分化与瓦解没有太多的抵抗力,当古罗马军团灭了古希腊大城市科思林,并对城中百姓进行大屠杀时,其他城邦都噤若寒蝉,无人敢反抗,反而表现出顺服与忠诚。我认为这就是去中心化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在无中心的组织中,协作关系的确立,矛盾的协调,利益的分配……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六):观点犀利,有理有据

  看了前面的评论,批评远多于表扬。本人用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细读此书,得到的结论是这是一本好书,如果读者(准确的说是中国读者)不能理智地从书中观点吸取客观、正确、有益的方面,那么只能说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民国以前。

  公民社会中强调个体对社群、社会和国家尽责,而社会和国家也赋予公民捍卫个人利益的权利,在和平和战争的不同时期,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延伸,恰恰将帮助西方社会从文化底层形成一种有益于合理作战的机制。简单的说这大约应该是作者想反应的内容。

  有的评论认为作者片面地只讲西方的胜利回避失败,估计是没有仔细阅读本书,第二个战例坎尼之战恰恰是古罗马惨败于汉尼拔的经典一战,只是罗马先败后胜,且胜在制度和文化的底蕴大大优于迦太基。

  本书的的行文相当充实,对战役的描写引人入胜,分析显得不厌其烦,阅读略感疲惫,但瑕不掩瑜,是从一个独特方面(战争)反映西方底层公民文化的有趣的书。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七):梦回唐朝

  历史总是在军刀上面前进的,我们也有过辉煌的时期。但现在除了阳光和空气,其余物质·文化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沾有西方的味道,而不是非洲,这就是现实。很多人可能看了以后嗤之以鼻,但何不想想大唐时别人来进贡,一样的道理。先进的理念在它没过时的时候就是先进的,落后的就是要去学,除非自己可以改变得比先进更先进,那种可能只有两种:一,先进的原地踏步,或者进步缓慢,被落后所追上。二,天降神威,落后的草鸡变凤凰。杀戮只是战争的一种方式,我们也有白起这样的“人屠”,任何进攻方式达到极致的时候,其实效果几乎一样的,最理想的战争状态永远都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他们的国土,财富,留给我们自己。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就像是三十岁的成年男子和三岁的孩子斗,全方位的碾压,而相斗的目的,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三十岁的人。对于力量的崇拜,是人的天性,我们要走的路,任重而道远,但共同的目的就是保卫祖国,保护家人,捍卫和平。总之,极力推荐这本书,让有上进的人找到方向,让迷迷瞪瞪的人能得到适当的清醒。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八):为啥有时会不灵?

  这本书的最大问题,或者说缺失之处在于,缺乏比对辩证,让人有一种为预设观点寻找支持性论据(战例)的感觉,要更有说服力,作者就应该分析一下那些西方惨败被杀戮的战例,比如对蒙古、对奥斯曼、太平洋战争中前期对日本,说说为什么还是那个西方的杀戮机器,文化都一样的时候,作者津津乐道的那些西方核心优势的因素,比如在中途岛大显神威的个人主义精神,为啥在菲律宾之战中就不灵了,最后麦克阿瑟还得坐鱼雷艇逃到澳洲?再比如用局部的萨拉米海战的胜利论证希腊民主政治强于波斯的帝国体系,仔细想方法论就很有问题。这种“以小见大”,用局部得失反推宏观政治体制优劣的手段,大概是西方中心论者的保留节目,很遗憾,牵强附会 -- 你能用萨拉米海战反推希腊民主政治优于波斯帝国体系,那我是不是可以用日耳曼人的条顿森林之战论证日耳曼蛮子的部落政治优于古罗马的民主体系呢?我是不是可以拿奥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之战来论证中世纪的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更进步呢?... 这种cherry picking的方法乍一看很能唬人,但禁不起推敲,或者说要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要做更多论述,起码要找出“为啥有时候这些就不灵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呀。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九):杀戮与文化

  “西方军队胜利的秘密”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是西方的文化。并且他把西方文化的核心要点概括为自由、理性,作者列举的西方军队对非西方军队的胜利,背后的根源都在于这种文化。他用了9场战役的案例,来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构建一个高效的优秀团队,需要具备以下要点:

  要有能为团队都发自内心认同的理念。

  要有能切实保障团队成员利益,并且最大限度兼顾合作伙伴利益的机制。

  要给研发工作留出足够重要的位置和独立不受干扰的自由空间。

  要有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要有团队成员都能坚决执行的纪律。

  要注意培养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自主精神。

  金句

  1. 一支军队传承何种文化,决定了在战斗里,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是能够活下去面对新的一天,还是成为被遗留在战场上腐烂的尸体。在《杀戮与文化》一书中,维克托·汉森毫不避讳而自信满满地向读者们展示的,正是西方文明在战争文化方面的特性—作为一部杀戮机器的优越性。

  2.为何获胜的总是西方?西方军事体系的特殊性与传承性,并不因其军队的肤色、种族或者宗教而改变,而是深深烙印于西方文化之上;从希腊人到罗马人,乃至中世纪的“蛮族”后裔之间,并没有民族上的关联,其信仰也从多神教转为一神教,但两千年来,其高效杀戮的文化,本质却从未改变。

  3.为何罗马军团拥有如此强大的“造血机制”,以至于每次遭受重创之后都能“满血复活”呢?关键在于兵源:干劲十足、坚韧顽强的自耕农步兵。这些公民出身的军人,在乡镇和社区的公民大会上行使投票权后,便追随自己选出的执政官征战沙场,其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动机源于自身,至死也不会放弃战斗。

  4.纵观罗马崛起的历史,其领土扩张的过程,便是罗马公民体制在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扩散的过程。随着公民权授予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授予公民、接纳并同化外人方面异常慷慨的罗马人,很快胜过了吝啬的希腊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主人:他们从希腊人那里接纳了城邦概念,并开创性地将其改进为“国家”(natio)。

  5.自希腊人以来,西方人就已经开始利用某种抽象思维,在远离宗教干涉和保持政治自由的情况下讨论知识,并结合自由制度与资本运作,将理论突破性地运用到实际中,以这种方式来推动军事的发展。这些努力带来的成果,便是西方军队在杀戮他们对手时的技术能力保持了持续性的增长。

  6.西方军事理论并非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而是得到了抽象化提升,其思想精华还藉由出版行业的兴盛而广为传播。从阿里安和韦格蒂乌斯的著作开始,一直到西班牙征服者们所处的十六世纪,从安营扎寨、行军布阵,一直到枪炮弹道与火药配比,西方人总能将第一手知识和抽象化理论研究融入实际操作当中。

  7. 商业化制度,充满活力而自由的市场环境,使威尼斯这个小小城邦获得了匹敌庞然大物奥斯曼土耳其的强大实力:竞争性招标带来最优方案;以利为先的思想,保证商业积极性;一体化的地中海货币化经济,使一个小城邦也能够依托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资源;出版业和大学的普及,使得知识不再局限于少数人手中。

  8.在我们所审视的区区几个战争史片段中,西方与非西方的界限显得泾渭分明。生活在公元前480年的希腊水手们,在战争来临之际仍然坚持讨论并投票决定战略、选择领袖、进行监督,创造并运作着属于自己的舰队。这种行为模式,和两千年后勒颁多海战中的威尼斯人也颇为相似。

  9.西方在批判和监督的传统下,不仅建立起了欧洲式的信用体系,同时还保证了关于战争的作品多是出自欧洲;此外,这种舆论模式还提供了一条途径,使得那些战场之外的人们对于国家财富和人力该如何花销拥有了发言权,有时这样的做法,早在杀戮前便已屈人之兵,将干戈之争消弭于无形。

  《杀戮与文化》读后感(十):从译者注谈《杀戮与文化》

  译者注(部分有修改):

  一、单就选材而言,《杀戮与文化》并不显得标新立异——攫取经典的历史片段并加以分析,可说是历史类书籍的常态之一。(评:历史材料的堆砌,重在描述9场战争的历史发生过程。)

  然而,在讲述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历史战役之后,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却显得新颖而发人深省。(评:虽有谈及组织、效率与文化相关内容,但似乎有先入为主的可能,相比同类书籍,且对自己的观点表述的不够确切与深入。)

  在译者看来,这并非一本有所定论的书;恰恰相反,正是这本书的出现,才引起了争论,启发了思考。(评:提供的仅仅是结果可能的结论,也并未具体,有可操作性的提及如何实施才能提高组织效率。)

  二、表面上,《杀戮与文化》似乎将文化与价值观视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但其背后的讨论,却着眼于文化的形成、价值观的构建,以及这些潜在因素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平上究竟孰重孰轻。(评:有选择性地使用数据,虽有准确性,不涉及道德立场,但提供的观点材料相对偏颇,未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解读。)

  因此,这本书并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文化决定论”,也不是“地缘决定论”。

  三、西方文明并非不可战胜,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冷静下来,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西方文明数千年来看似危机四伏而总能化险为夷的不断演进,以及最近几百年内的独领风骚,也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恰恰是西方文明自我怀疑的结果:西方文明的优越性,究竟还能持续多久?设若民族性和地理位置的划分并不能体现出西方文明的精髓,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造就了西方的成功?在这里,笔者更愿意将本书的内核,视为一种“对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再定义”。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西方国家又是怎样将其化为战场上的胜利的?本书将一切的关键,归结为对内部异议的容忍与归纳、对创新改造的推崇与利用,以及对公民理念的坚守与发扬。至于这是否恰当,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除此之外,本书还为中国的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西方人的视角。在海外,该书的销量和评论量都显示出,西方读者对于这样的话题颇有兴趣。墨守成规终将一事无成,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一体化潮流,中国读者们同样需要兼收并蓄、换位思考,才能把握住整个地球的脉搏。

  四、本书在进行分析时,关于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的言论流露颇多,对非西方文化也并未做出全面客观的解读,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的不适——故此希望读者能以中立、平和的心态,站在更为超脱的立场上进行阅读,在体验上或能有所改善。(评:如果不是有罗辑思维,罗胖的解读,对于二战之前的西方战争不熟悉,且容易记混国外人名和地名的非专业读者,很难提炼与总结出有关组织、文化和效率的学习心得,虽然罗胖推荐今后将会反复阅读,但实难抛弃固有观念,真正融入书中提及的思维模式中,且书中提及的结论敷于表面未提及具体应用,对于迫切渴求学以致用的读者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帮助不大。因此本书的重要性并非所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