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卡拉马佐夫兄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0 00:38: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拉马佐夫兄弟经典读后感有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本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9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一):哪有什么非黑即白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没有写完。读完之后一度怀疑自己看的是阉割版的书。因为自以为浸泡在俄罗斯文学里,自以为知道卡拉马佐夫兄弟在讲什么,看了很多文学书都说米佳最后选择在宗教里救赎自己,放弃逃跑机会,福音书是最终的救世主,米佳的复活和伊万的毁灭差别就在于是否信仰基督。可读完之后,嗯?米佳最后是想逃跑的,幻想和格鲁申卡以美国人的身份回来归于故土,伊凡为了不让自己心灵一直背负着教唆犯的枷锁,诚实激动地为米佳辩护。这跟以前看的书评一点都不一样。哪有什么非黑即白。

就如同在庭审的最后,律师用同样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反驳检察院的陈词时,告诉我们从心理分析可以随心所欲的引出任何结论,关键是掌握在谁的手里。类似的思想在书中有好多处体现。比如伊柳沙的同学克拉特索金说世界上没有可笑的事情。判断是有立场的,立场是有偏见的。别太自大,善良一些,诚实一些。

这本书讨论了一个对俄罗斯很重要的课题——上帝到底存不存在?对我这个无神论来说,不太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这个问题,当然读完也没有想要皈依东正教的想法。不过从这里可以看看什么是他们坚持宗教的原因。

被我们看作文学巅峰的作品,其实只是个楔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眼里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宽广细致。

看书没有哭,读完之后看格鲁申卡和卡捷琳娜的插画却哭了,画的太好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二):随记

  平平无奇的星期四下午,终于读完了这部大部头。我不是基督徒,也从未接受过耶稣的文化熏染。但却依然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浓墨重彩的内心挣扎、思想独白中感受到人物从信仰中的纠结与矛盾。老卡拉马佐夫的酒色之气,阿廖沙的善良忧郁,米佳的张狂暴躁,伊凡的高傲,格鲁申卡的美丽,斯梅尔加科夫的凶残与城府,人物众多却每一个都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算不上曲折离奇,但呈现方式却引人入胜。人物大量独白、内心世界的矛盾挣扎,像一个钳子一样抓人。

  【我的我的美德,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美德。也就是说,美德是相对的东西。】

  【一个人的脸往往会妨碍许多对爱缺乏经验的人去爱他。】

  【如果您觉得自己身上有卑劣的东西,只要您自己察觉到了,那就说明已经在排除了。您要避免恐惧,尽管恐惧是任何谎言引起的必然结果。永远不要害怕在将爱化为行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胆怯,即使这时候作出错误的行为也不必过分害怕。我很遗憾,我不能对您说些令人高兴的话,因为比起停留在幻想中的爱,积极的爱是件残酷而令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平平无奇的星期四下午,终于读完了这部大部头。我不是基督徒,也从未接受过耶稣的文化熏染。但却依然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浓墨重彩的内心挣扎、思想独白中感受到人物从信仰中的纠结与矛盾。老卡拉马佐夫的酒色之气,阿廖沙的善良忧郁,米佳的张狂暴躁,伊凡的高傲,格鲁申卡的美丽,斯梅尔加科夫的凶残与城府,人物众多却每一个都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算不上曲折离奇,但呈现方式却引人入胜。人物大量独白、内心世界的矛盾挣扎,像一个钳子一样抓人。

  【我的我的美德,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美德。也就是说,美德是相对的东西。】

  【一个人的脸往往会妨碍许多对爱缺乏经验的人去爱他。】

  【如果您觉得自己身上有卑劣的东西,只要您自己察觉到了,那就说明已经在排除了。您要避免恐惧,尽管恐惧是任何谎言引起的必然结果。永远不要害怕在将爱化为行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胆怯,即使这时候作出错误的行为也不必过分害怕。我很遗憾,我不能对您说些令人高兴的话,因为比起停留在幻想中的爱,积极的爱是件残酷而令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三):(1)《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三层内涵

  感觉还有好多基本的书没看,连博雅教育都没完成,所以开始补漏洞好了,所以这是第1篇,全部都是以速记的形式,以阅读感受为主。

  从佐马西长老肉身腐烂开始,没有来世,今生的所作所为都没有了上帝的惩罚,只要能逃避人间的惩罚就什么都可以做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兼具纵情声色和极大的良心反省,在为人和信仰上都有极大的激情。大哥米佳没有弑父却甘愿接受审判的后果和承担苦修,只要爱和悔过的希望,从纵欲中清醒并意识到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后便为了良心的安稳悔过;二哥伊凡因内心的傲慢而怀疑神灵,他不接受一个不纯洁的不明不白的信仰,却饱受良心的折磨,内心中的小鬼和斯梅尔佳科夫都认为这是一种高傲的英雄主义牺牲情绪,但却可能是上帝的召唤;三弟阿廖莎最开始像个幼雏一般依恋修道院的安宁和渴望庇佑,到佐马西长老死后的信仰动摇试图行为放逐,最后却答应帮助哥哥逃跑——这时不信仰遵从公式化的苦修,而信仰是真正的新人,墓前的演讲提前预告了人的堕落,但信仰美好。

  倒是斯梅尔佳科夫是最大的渎神者,他以精妙的技巧,依赖聪明和技术,实现纯粹的恶。他相信只要做得把所有线索引向米佳,只要瞒过陪审团,就不会有任何惩罚降临在他身上,哪怕他是罪恶的元凶,也就是,斯梅尔佳科夫既嘲弄着上帝的缺席,又嘲弄着人间的审判官,前者让他不信良心,后者让他免于受罚,他证明了,上帝走了,人们什么都可以做,只是智慧问题。

  从《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读出了三层内涵:

  第一层是高超的心理描写,对人物心理相矛盾的地方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非常丰满,这是作为小说家的技巧;

  第二层是俄国民族性的探讨,在“检察官的演说。性格分析”一章,借检察官之口,探讨了大哥的俄罗斯民族性、二哥的思想“欧化”和三弟的“人民的根基”论;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同时提到了“三驾马车”的预言,这是俄罗斯作家的特点;

  第三层是关于宗教的探讨,即上帝走了之后,人们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良心真的存在吗?既是是在行为放荡的人身上(米佳),在孤傲的信仰自我理性的人身上(伊凡),在一个绝对剔除宗教却又假借宗教之名的审判席间。如果上帝走了,人们必然要进入俗世(阿廖莎),那么如何保证人不堕落?阿廖莎最后说,人是会堕落的,但会有美好的东西,比如童年的回忆,彼此之间的爱,就会有拯救。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四):就陀氏《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一些闲谈

  

先曾如此打算,电影要看过第二遍才写影评,所以平日都只是标注豆瓣的短评。然而两三周前拉拉杂杂又陪人重看了《惊魂记》还有《千钧一发》,竟也未觉有可写之处,兴许是间隔的时间短了些,阅历没有积累出足够差异。

而《卡拉马佐夫兄弟》则明显不同,通体读完是在两年前、高三毕业的样子,那之前都未有读过陀氏的书,现如今好歹又多读了《地下室手记》、《罪与罚》以及半本《白痴》,理解起来自然有不同。而且说实话,早年读过的书大体快忘得干净,更何况《卡拉马佐夫》里“思想的人”往往是大段大段独白和对话,那时阅读起来仅仅是字符与含义相断裂的“通览”,在脑海中一如流水淌过、不着痕迹。所以回到重庆再捡起陀氏这本书,几乎拿作“新书”来读。

虽说是新书,其实也并不新。记得读过《罪与罚》之后写下一段评述,认为陀氏以及昆德拉属于“母题作家”,而莫言则是“题材作家”的代表,前者文章始终是作者所关注的诸多母题的组合排列及侧重变化,而后者则依据题材有了不同主题、作品关联要相对较弱。

比如说陀氏对屈辱的关注,举例来说有地下室人、有卡佳、也有米佳,陀氏甚至有一本书取名即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而陀氏之所以有如此倾向,想来同个人经历——尤其是流放和临刑改判——是相关的。当然《卡拉马佐夫》中有关伊柳沙及上尉的描述,兴许不少就取自陀氏自己和他早逝的爱子。

而由屈辱、抉择等元素也塑造出陀氏小说的人物内核、极端条件下的精神旋涡。之前有把陀氏的小说比作一股麻绳、随着情节推进在不断旋紧,到了节点又突然松开,由此释放出巨大的情感张力,在读《白痴》娜斯塔霞拒绝梅诗金公爵的一段感受犹然。而《卡拉马佐夫》同样有着类似的内在紧张,具体表现在人物身上就是不同的思想斗争(个体内与个体间的)。

以三兄弟为例,我们可以大致聊聊小说中的角色。全书尾部检察官的演说中,有一段对卡拉马佐夫一家的概括,我想还是相当准确的:长子米佳是地道的俄罗斯,而伊凡以及阿廖沙则分别是“欧化”和“人民根基”的代表。

德米特里这个人物最先让我想到《罪与罚》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前者因种种巧合以及“事实的总和”被定罪,而后者却相反逃脱了所犯的罪名。不过“苦难”二字串联起了两人的共同结局——以此为途径来洗净自己、寻求精神上的复活。之前读《二手时间》,其中一个受访者谈到“苦难是俄罗斯精神的焦点”,当时还不太理解,全书上下文也没能提供足够的支撑例证,直到读过陀氏以后才实然理解此句的含义。

其实细说起来,米佳在精神层面上与拉斯柯尔尼科夫有着明显不同,最与后者接近的当属二子伊凡。虽然米佳与杀人的大学生都以内心作战场,但米佳是同时看到“两个深渊”、善与恶的两个深渊(弑父之夜的自我制止像是克服惯性的猛然一顿),而拉斯柯尔尼科夫则是在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论——或可称为“欧化”的理论。

这一理论同伊凡的思想高度相似(尤其是伊凡的《地质学激变》“所以凡是现在已经认识到真理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新的原则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一切都可以做’。”),但二者的论述途径却不尽相同,大学生以历史为跳板,而伊凡则从“灵魂不朽”入手——“没有灵魂不朽就没有道德”、“一切都被许可”,这些都在“同貌人”斯梅尔佳科夫身上得到了“继承”,也由此导致弑父的结局。陀氏称伊凡为“现代俄国无政府主义”,在《叛逆》一章伊凡描述了小孩子受罪的荒谬,从而得出整个历史现实的荒谬,并以此否定上帝造物的意义。而对于人类的前景命途,伊凡在随后一章《宗教大法官》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伊凡相信“人类根深蒂固的愚蠢”,也就是说要全体人类都认识真理是不可能的,于是应由少数认识到真理的人以“奇迹、神秘和权威”去统治他们,而这些人由于已经抛弃了上帝、抛弃了灵魂不朽,也就一切都被允许。伊凡虽然得出这样的理论,但又对此表示怀疑,他深刻同情人间的苦难,却最终推导出无视道德的理论,其人物自身内涵的双重性也导致了他发疯的结局。

再说到幺子阿廖沙及他的精神导师佐西马长老,虽然对二人的描述远不及他们的对立面那样精彩深刻,但他们毕竟是代表作者主观倾向性的一种解答——对俄罗斯社会问题的解答。陀氏在书信答复中说到“我们的人民性建筑在基督教之上。农民,东正教俄罗斯——这几个字实际上是我们的根基”。由于历史、文化上的差异,作为中国读者可能较难理解东正教之于俄罗斯,便据此批判为陀氏的局限性。但这就如同要唯物主义者理解柏拉图的“精神是客观存在”一样,真正的局限性在于我们先入为主的成见。虽然要承认,对于陀氏“爱所有人”这一观点我也难以赞同,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良心上的感化。不过也许陀氏原本打算在第二部“阿廖沙的活动”中作进一步的阐释,只可惜上天没能让我们等到,一如金圣叹的六才子书点评。

此外还有个有趣的问题,陀氏是否会讲故事。这里并没有否定陀氏地位的丝毫意思,只是一流的文学家并不意味是一流的故事家,具体到《卡拉马佐夫》这本书,陀氏在塑造人物转变上显得略有突兀,比如米佳被捕后有关娃子的梦以及阿廖沙的倒地。同时陀氏因生活窘迫,许多作品的描述都有些啰嗦(为能多赚取些稿费),而且剧情上也并无什么引人入胜之处,其小说的根底还是在故事框架下所内涵的思想与情感。

到此拉杂说了两千字的闲话,不过是潦草掠过陀氏他著作的表面,而其内涵与深度是要远远超出本文所涉的。所幸自己好歹是兑现了承诺,为读到两遍的书写了篇不成模样的书评,之后仍旧会读陀氏,所以剩下的就留待以后阅历又多积累一层时再写吧。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五):耶稣的另一个名字

  终于在某个周末深夜凌晨里,第二遍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部不朽的名作,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对于这部无论怎样称颂都不为过的巨著,白先勇曾经不惜笔墨这样写过:

一个冬天的雪夜,我在宿舍里看完这本书,已是天明,从窗外望出去,只见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我心中突然涌起一阵奇异的感动,我不是基督徒,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那一刻我的确相信宇宙间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正在默默地垂怜着世上的芸芸众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惊心动魄的旷世杰作,激起了我片刻几近神秘的宗教情感,猛然间我好像听到了悠悠一声从中古教堂传出来的格里利圣歌,不禁一阵悯然。我想,我之所以创作,是希望把人类心灵中的痛楚变成文字。

  陀氏的写作功力很早就通过他为了还债而赶稿写出的大量作品得到了体现,并有《白夜》等经典作品传世,但早期作品相比较而言是欢乐的,也许按照原来的方式不停写下去,尽管文坛依然会有属于陀氏的一席之地,但和之后他声驰千里的地位相比,显然带给陀氏巨大声望的,是他在中后期的作品才让他获得的。而他的写作风格得到巨大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19世纪五十年代,陀氏曾经因为遭到政府迫害,而差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甚至直到行刑前的最后关头,行刑的士兵才接到了沙皇的特赦令,然而活罪不免,他依然做了几年的苦役犯。相信就是在这几年时间里,陀氏的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他开始真正思索宗教,伦理,人性,心灵……乃至人类未来的命运和前途等种种宏大却又可能永远没有答案的主题,而他的作品真正开始进入不朽的地位,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在这本伟大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呈现出了两面性,他们偶尔是天使却又忽然魔鬼附身,好像高谭市的双面人或者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那般,那些看似高大的人,有着明显的弱点;而书中的恶棍,却偶尔有一些人性光辉闪耀,所有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探索人性的可能,生命的价值,甚至宗教的局限,无论他们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是困苦的还是欢乐的。

  我还记得当我再次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在准备阅读《宗教大法官》这一章之前,我特意给自己倒了一大杯的红葡萄酒,借着微醺的酒气,缓慢翻着纸张,深夜阑珊,唯余纸香,当读到宗教大法官对下凡的上帝恶狠狠地说到:“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不想知道你真的是他或者仅仅像他,但我明天就要审判你,并且把你作为最凶恶的异教徒活活烧死。明天只要我一招手,今天吻你脚的那些人就会跑过来往你的火堆上添加柴火,这你知道吗? ”时,双手就要控制不住地抖起来,一大口酒喝下,忽然很想匍匐在地,去替书中那位被宗教大法官关在大牢里的耶稣请罪,给前文中伊凡口中述说的那些受苦受难的孩子们请罪。

  书中那位看似力量宏大到可以让死人复生的圣主耶稣,却落入了需要自证无罪的惨痛境地,如果要证明给给别人上帝的存在,自己却要首先背叛上帝,可那又怎样呢?魔鬼看到最后心里会发笑,表面上也许最多只会假惺惺地说句“原来是真的啊”敷衍表态,然而为了得到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可能让仁慈到心怀天下的耶稣不得不付出背叛上帝的代价!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么做值得吗?

  ——当然值得!如果无法给出证明,那么无尽的指责谩骂,会把一个好人淹没,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活着和死掉,已经没有了区别,甚至一个壮烈的死,反而会更好些,至少会给肉身留下一个慷慨悲壮的好名声。

  所以魔鬼到最后会占据上风,正是因为它们身上对他人的毫不吝惜和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它们为了达到目的,会使出种种卑劣的手段:如果名声和肉体,两者只能存在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对方做出哪个选择,对魔鬼来说都是有利的。

  因此魔鬼扫清了一切障碍,它们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奴役人类,以面包和杂耍,让人们甘愿双膝跪地,奉献出他们的自由,即使耶稣重新降临人间,魔鬼的一个嗾使,就会让芸芸众生掉头来反戈攻算,哪怕下凡的耶稣曾经真诚地希望给人间带来自由和欢乐。

  围绕着《宗教大法官》一章做的研究,古今中外的太多文献已汗牛充栋,但书的后面部分在法庭上发生的故事,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描写,在这段故事中,甜蜜,心酸,希望,绝望,背叛,愤怒,无助,羼杂在检察官波利特·基里洛维奇与辩护律师费丘科维奇唇枪舌剑的斗争当中,这部分还穿插了卡拉马佐夫弟兄们对斯梅尔加科夫的走访,一段一段密密麻麻的强烈情感和情节上的波动,让读者喘不过气来。

  在写完我们看到的这部《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陀氏很高兴地说在他会在小说的第二部中描写阿廖沙在离开修道院以后的经历,并在历经磨难后获得坚定信仰的过程。他甚至说“第二部小说是重点 ”,此时他已经在脑中构造好了小说的主体脉络,然而很不幸,他在搬动桌子时,由于用力过猛而血管破裂,很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张爱玲曾经说她人生三大恨之一是“恨《红楼梦》未完”,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本来应该传世的,以阿廖沙为主人公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后来故事的无缘得见,难道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了吗?

  不知为何,忽然觉得如果把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一首多年前的歌曲,肯定会和电影的主旨十分契合,甚至这首歌就是为这部电影,这本小说而量身定做——

耶稣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你也叫做我我们都有他的圣灵还有魔鬼的本性撒旦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你也叫做我他在梦中将我惊醒笑我平凡的人性平凡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你也叫做我我们都在白天犯罪就象夜晚的忏悔如此我才真正明白星期天的教堂为谁开上帝住的天堂门外平凡的的魔鬼在等待阿门

  ——罗大佑《耶稣的另一个名字》

  附:我读了《卡》一书的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封皮插图版,荣如德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