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摘抄

2021-06-07 00:24: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摘抄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是一本由史军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一):植物有话要说

  说起植物,很多人心目中我们每天看到的植物,可能会是花园中婀娜多姿的鲜花,或者是参天的大树,或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许你没有想过,这些在我们身边看似平常无比的植物,却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于塑造了人类史。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著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这本书,以专业人士的解读,解读了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人类赖以生存的是食物和能源,人类的食物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木材用于建造居室、棉麻用来制衣保暖,很多的植物还可以制成药物医治疾病,所以说,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植物的。全球约有三万余种植物可以被人类所食用,而大多数人只食用其中极少的几种植物,实际上,人们所摄入的80%的卡路里仅来源于12种植物,50%的卡路里仅来源于3种植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培育更多的可食用植物,将它们引入农业领域,成了植物学家研究的方向。

  植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改善和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离不开大自然。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类?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的谜题,那么,我们打开《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这本书,书里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很详尽的介绍,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植物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观察,植物已经把人困在土地上,成为土地的奴隶,从这点来说,不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而是植物驯化了人类。也可以说,植物跟人是互相驯化,是一个互动关系、共生关系。书中揭开了更多的有关植物世界的秘密,带着我们走进了植物的世界。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这本书是作者史军对植物的多年研究成果。这是一本植物科普读物,也可以当做专业研究书籍,读起来特别有趣味,科学地揭秘大自然中秘密。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神奇的植物世界, 读过这本书激发了我们学习大自然中世界的科学知识,填补了我们对于植物知识方面空白,激发了我们的兴趣,使我们对植物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珍藏阅读的好书!让我们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一起感受植物的伟大力量吧。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二):植物对人类真的太重要了

  谈到植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离不开植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识,甚至是小朋友也知道这一点。在我们身边,植物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气候益人的地带,植物生长的更加茂盛,而且种类繁多。在田野乡间,高低不同的植物鳞次栉比,即使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城市中,绿化也是格外的重视,因此也是处处可见植物。植物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人们从植物身上不仅可以获取营养物质,就是我们日常呼吸的氧气,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程度。

  植物在不同的地带差别是很大的,不同的地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些植物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植物的形态也是差别巨大。有的植物生长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叶子宽阔,而有的细小,甚至是在沙漠这样缺少雨水的地方,植物为了更多的储存水分,因此叶子已经进化为针状,来减少水分的蒸发。由此可见植物为了生存也是在不断的改变来适应环境,由此可以大致的推断在历史的长河中,植物是在不断的随着气候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积极的改变,今天能够看到的植物都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适应了环境才存留下来的。

  植物对于这个星球的是很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说那就更加重要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地球有了更多的氧气可以让人类自由的呼吸。而植物也是为了一些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植物因此也决定了动物的数量,在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更多的生物,大草原上,成群的野生动物,这些动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来获得更多的食物。人类作为星球的主宰,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是也还是需要依赖植物才能够生存,像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就是植物,还有植物蛋白,虽然动物蛋白是从动物身上获得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动物。因此动物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植物对于人类的影响远远不止如此,最近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植物塑造的人类史》,就是介绍植物的作品,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了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通过本书的介绍,对于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除了呼吸的氧气还有我们的食物这些直观就可以看到的之外,我们生活中需要的很多东西和植物也都是有关系的,我们学习时候用到的铅笔,课本等等都是来自与植物,生活中用到植物的更是不可胜数。甚至我们的社会组织结构也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这些相信大家也都能够感受到。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的作者是史军,作者是中科院植物学博士,也是“玉米实验室”创始人,“科学松鼠会”成员。还是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以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作者对于植物有着深刻的研究认识,书写了多本作品,受到读者的喜欢,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本代表作品,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对于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喜欢这本书。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三):植物先生,谢谢你的照顾。

  如果把人类历史,看做一部为了吃饱,吃好,吃健康的努力奋斗史。那这个过程中,植物可真是帮了大忙。

  第一需要是吃饱。

  为了吃,离家出走,从非洲走向全世界。为了吃,不惜玩火,烤熟的肉又香又提高热量啊。但毕竟和动物肉搏,还是很危险的。为了寻找高质量稳定的热量来源,人类低头一看,哎呀,植物种子不错呀。营养丰富,方便传播,每个人靠自己的体力就能种植。爱了爱了。

  植物种子不仅给了人类稳定的热量供给,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定居,分工合作。毕竟人多好办事,一起种地一起收获,产量多了就需要分配,又促使人类发明了数字和文字。人类选择了植物种子,植物又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形态。文明的曙光,将带着人类一步步占领高地了。

  第二是吃好,换着花样吃。

  通过大量种植,有了剩余粮食,人们就可以玩交换游戏了。我家的大米,你家的鸡鸭,他家的鱼虾,都拿来换着吃吃呗。

  为了方便交易,一个稳定的等价物就该登场了。除了金属货币,每个地区都有的植物也是很好的选择,玛雅人的可可豆,中国的丝和麻,印度的香料。

  为了方便运输,树做成了船,其中橡胶树更是功不可没。植物原料加上人类的智慧,让世界的距离不断的缩小。世界那么大,植物先生,带我去看看呗。

  第三,健健康康,吃饭更香。

  人一生病吃饭都不香了。咋办?治呗。这时,植物当然又来帮忙了。

  治疗疟疾,先有金鸡纳树,后有青蒿素。大航海时代,很多船员得了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需要多吃水果蔬菜,但海上航行条件恶劣啊。还是中国人聪明,带点绿豆,种点豆芽就解决了大问题。

  只能治疗疾病,显然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如果能预防疾病不是更好吗?人类聪明的大脑,加上观察植物的启发,从植物身上开始认识病毒,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被攻克着。豌豆帮人类破解了遗传秘密,孟德尔开创了现代遗传学。胡萝卜推动了细胞生物学。

  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能从吃饱到吃好,人类不断的尝试用科技的方法驯化植物,杂交水稻,转基因。食材的丰富,离开不植物的帮忙,植物保佑吃饱了饭的人。

  余下的日子,植物先生,还请多多照顾。

  像《人类简史》一样大开脑洞,植物和人类如此相爱相杀。加上流畅的口语化文字,这本书科普的到位,阅读的舒服,五星推荐。

  读一本好书,收获一个小知识:

  生物演化的三个底层逻辑:

  1,效率为王,底子厚才经得起残酷竞争和筛选。

  2,从泛华到特化,精挑细选为了提高成功概率。

  3,单行道,没有回头路,修修补补,一路向前。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读后感(四):植物与人类的“持久战”,谁才是最后的“王者”?

  人与植物,谁塑造了谁,谁又改变了谁?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对植物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似乎毋庸置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家家户户都有的厨房,以及厨房里汤锅和擀面杖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人类自觉自发的创造,还是植物在背后推动人类必须对原有的饮食习惯做出改变?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科学松鼠会”成员史军以一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为我们展现了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历史纠葛”,讲述了一段人类与植物相生相伴的发展进化史。

  作者关于植物对人类的影响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合理推断的基础之上。在讨论植物对于人类解放双手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时,作者指出,“因为植物果实改变了眼睛,因为植物果实从森林走向了草原,植物对人类形体的塑造就这样直立行走开始了。”这种推理从人类生存的实际需要出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毕竟,在大自然竞争激烈、人类存活率不高的久远年代,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既然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在草原,在树上,那站起了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作为一名植物学博士,作者关于植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也有独到见解,比如用火。我们普遍认为用火加工食物是为了便于消化吸收,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用科学研究证明,不管是烤熟的还是煮熟的食物包括肉类在内,并不是为了方便消化吸收和进食,因为多数肉类在加热之前更容易咀嚼,而且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生肉的营养更丰富。那人类为什么还要发明火,用火来加工食物包括一些蔬菜?为什么“想好好吃植物,用火是人类唯一选择”?作者认为,因为只有用火,才能将植物中潜藏的毒物分解,让人安全进食。用火烤肉煮肉,也是为了消灭肉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让食物变得更安全。

  理性的思辨与专业的学术研究贯穿了本书始终。顺着人类演化的历史进程,作者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活现状逐一寻找人类身上的植物印记。植物在人类直立行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毒素可能是推动人类学会用火的重大动力,植物让我们的厨艺更丰富多彩,植物让人类变得安土重迁,植物影响了人类社会的雏形,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植物对遗传学和传染病的影响,以及转基因植物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等等,都被作者诙谐幽默而又专业地表述出来。植物已经作为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牢牢地在几千年的历史舞上站稳了脚跟。

  但究竟是植物改变了人类,还是人类改变了植物,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显而易见。这既包括了在人类干预下植物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暗含了植物在演变过程中对人类影响的客观结果。

  作为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史军博士的这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既有专业深度,又有科普广度,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植物王国,以及这个“王国”中的重要角色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历史滚滚向前,人类不断进步,植物也在人类先进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开辟新的领域。不管是杂交也好,还是转基因也罢,植物和人类究竟谁塑造了谁也许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答案,正如作者所言:“只有努力适应彼此存在,努力适应并生存下去,这才是生命世界的终极答案。”

  一部关于植物的科普著作,探讨了植物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场事关人类进化的宏大课题中,植物是一个避不开也抹不掉的角色。史军博士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突破旧有的科学判定,以革新与创新的态度,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一个全新的植物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